誉职衔的中外各界人士。2015年10月,圣约翰大学北京校友会并入华东师大校友会。 华东师范大学校友列表列举了部分1951年后求学或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或曾于华东师范大学任教的知名人士,不包括其前身学校。 详见:大夏大学校友、光华大学校友和圣约翰大学校友 新华网 韩正简历. [2014-09-10]...
18 KB (221 words) - 15:00, 25 November 2024
华东师范大学(英語: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缩写:ECNU),简称华师大或华东师大,是一所位于中国上海市的公立研究型大学,1951年由大夏大学和光华大学合并而成,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创办的第一所师范大学。在1952年院系调整中,圣约翰大学主要院系并入。1972年更名为上海师范大学,1980年恢复原校名。...
54 KB (5,961 words) - 04:28, 3 July 2025
丁士进:现任复旦大学微电子学院研究员。教育部新世纪人才。(94届化学系) 汪正龙:现任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教育部新世纪人才。(87届中文系) 顾平:现任华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教育部新世纪人才。(91届美术系) 杨乘虎:现任中国传媒大学传媒艺术与文化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教育部新世纪人才。(96届中文系)...
14 KB (2,096 words) - 09:51, 4 June 2025
吴宗铨:现任吉林大学教授。长江特聘教授。(01届化学系) 朱志荣:现任华东师范大学教授。长江特聘教授。(83届中文系) 刘心报:曾任合肥工业大学校长助理。长江特聘教授。(85届数学系) 戴超武:现任云南大学教授。长江特聘教授。(85届历史系) 晏绍祥:现任首都师范大学教授。国家教学名师,长江特聘教授。(84届历史系)...
107 KB (17,048 words) - 19:05, 22 July 2025
高华 (category 華東師範大學教授)
高华(1954年5月12日—2011年12月26日),江蘇南京人,历史学家,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讲座教授、博士生导师。因中国共产党党史研究而知名,其代表作為《紅太陽是怎樣升起的》 。 1954年,高华生于江苏省南京市。根据高华《在歷史的風陵渡口》中的自述,他的双亲都不是...
9 KB (977 words) - 07:38, 30 June 2025
朱先明:现任安徽省淮北市政协副主席。(86届外语系) 章必功:曾任深圳大学校长。(81届中文系) 曹杰旺:现任淮南师范学院院长。(82届外语系) 曹友谊:现任华东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90届化学系) 张群:现任安庆师范大学副校长。(81届化学系) 方兴:现任铜陵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82届物理系)...
7 KB (1,009 words) - 04:14, 20 June 2022
谢晋 赵长天 叶惠贤 梁波罗 钱文忠 骆利群,中国科学技术大学81少/818校友,现任美国斯坦福大学生物系教授、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研究员。 华东师范大学附属学校列表 华东师范大学 光华大学 大夏大学 学校介绍[1] 光华大学变迁记 华东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主页(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3 KB (451 words) - 22:25, 4 December 2024
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简称“华师大二附中”,“华二”,“二附中”,简写“EFZ”,创办于1958年,于1963年成为上海市重点中学,于1978年成为国家教育部直属重点中学。现在是上海市教委直属领导,华东师范大学和所在区共建共管的上海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学校是首批“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全国首...
19 KB (1,920 words) - 01:15, 24 June 2025
海宁市高级中学 (redirect from 华东师范大学海宁实验高级中学)
海宁市高级中学,又稱华东师范大学附属海宁市高级中学,簡稱海高,位于中華人民共和國浙江省海宁市,是浙江省一级重点中学、首批一级普通高中特色示范学校。 校长:沈忠杰 书记:顾贯石 副校长:许佳琦、赵琴、朱能、沈勤龙 海宁市高级中学的前身是海宁一中高中部。因教学资源优化配置的需要,1993年,以原海宁一中...
5 KB (484 words) - 07:59, 11 October 2024
大学主题 山东师范大学,或简称山师,是一所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山东省济南市的综合师范类的省部共建重点高校。历史最早可追溯到1902年山东大学堂(今屬山大)内设置的师范馆。前身是成立于1950年的山东师范学院,是建国后山东省最早成立的本科高校。2014年3月,学校被批准为山东省和教育部共建高校。学校入选...
37 KB (3,650 words) - 02:17, 10 October 2023
1952年南京高等学校院系调整 (section 华东水利学院)
大学、金陵大学2所大学及华东水利专科学校、华东药学专科学校2所专科,转变为调整后的9所大学,即:南京大学、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南京农学院(现南京农业大学)、南京师范学院(现南京师范大学)、华东水利学院(现河海大学)、华东航空学院(现西北工业大学)、南京林学院(现南京林业大学...
28 KB (4,405 words) - 11:45, 20 June 2025
安徽师范大学,简称安师大,是一所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徽省芜湖市的公立师范类高等院校,行政上由安徽省人民政府舉辦。并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与安徽省人民政府共建。 安徽师范大学肇始於民国十七年(1928年)安徽省政府在安庆市创建的省立安徽大学,歷經中國抗日戰爭時期的多次改制變遷后,于1946年成立国立...
77 KB (8,973 words) - 12:07, 13 March 2025
大学、同济大学、南京师范学院、华东化工学院、华东政法学院、上海财经学院等校。现为重庆南路227号和280号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校舍。 在臺灣的上海震旦大學校友後於台北市杭州南路成立震旦之友協會,並興建「震旦中心」大樓,現為耶穌會管理。 震旦大学校园即今上海市黄浦区上海交通大学...
8 KB (803 words) - 19:21, 31 January 2025
Columbia)。據上海聖約翰大學校友沈鑒治所言,雖母校不能在中國大地上重現,但這已是復校的第一步,故這所學院得到不少校友支持。 2015年,在圣约翰校友的支持下,华东师范大学宣布筹建“申江书院”。依據目前華東師範大學現況有4個書院:孟憲承書院、經管書院、大夏書院、光華書院,申江書院籌建未果。 聖約翰書院 1879年4月14日-1881年...
37 KB (4,116 words) - 07:21, 3 July 2025
师范学院。1952年,南方大学俄语系、私立岭南大学教育系、国立海南师范学院、国立广西大学教育系、湖南大学史地系地理专修科、国立南昌大学师范部地理专修科和海南师范专科学校等院校及系科并入。1970年,学校改称为广东师范学院,1977年复名为华南师范学院,1982年更名华南师范大学。 华南师范大学...
20 KB (1,537 words) - 04:29, 3 July 2025
1955年臺灣省立師範學院改制為臺灣省立師範大學,分設教育、文、理三學院。除師資的人才培育外,亦致力於研究的發展與新知的探索,提供教師更多元的進修管道與學習機會,以提升全國中等教育師資的優化與學術的深化,並視社會發展所需調整系所的建置,達成師範教育和大學教育的雙重任務。 1967年7月1日升格為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70 KB (5,944 words) - 16:21, 25 July 2025
本列表收录在中山大学(含中山大学前身学校)学习过的知名人物。原岭南大学、原中山医科大学校友未列入其中。列表将人物粗分为数大类,并遵循各类人物不重叠的原则进行编辑。 丁超 - 香港大学工商管理学院信息系统项目主管,副教授 黄伯荣 - 国立中山大学语言学系1951年毕业,中国著名语言学家,曾任中国语文...
15 KB (2,290 words) - 13:49, 11 June 2025
位于杨浦区的上海理工大学军工路校区,源于1906年创办的沪江大学。1951年2月,沪江大学由上海市人民政府接办,校务由余日宣、蔡尚思主持。1952年秋季,全国高等学校进行院系调整,沪江大学各科系分别并入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相关院校,而校址移归上海机械学院(今上海理工大学)。 原上海机械学院是上海理工大学...
34 KB (3,913 words) - 15:41, 2 July 2025
江苏九所高校百年联合庆典 (category 南京师范大学)
江苏九所高校百年联合庆典是2002年5月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南京农业大学、河海大学、南京林业大学、南京工业大学、江南大学、江苏大学等9所高校建校、办学100周年联合庆典。也被认为是中央大学的100周年校庆。 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河海大学、南京工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南京林业大学、江苏大学、江南大学九校在1952年院系调整后独立发展并合至今。...
3 KB (224 words) - 11:50, 29 March 2024
曼谷辦事處 在曼谷朱拉隆功大學的石油及石油化學研究科的研究服務中心内設置關西大學曼谷辦事處 越南 越南辦事處 中国大陆 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北京外国語大学,東北大学,厦門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华南师范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东华大学 香港 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教育大学 臺灣 國立台湾大學...
31 KB (2,472 words) - 12:07, 22 July 2025
的化工系合并而成,创建了中国第一所单科性化工院校——华东化工学院。校址暂设在上海市政法路195号原同济大学理学院。华东化工学院建校筹备小组(后改称建校委员会)随之成立,并邀请了华东师范大学和同济大学的代表参加筹备小组。1952年10月25日,华东化工学院举行了第一学期开学典礼。...
25 KB (2,842 words) - 15:37, 15 December 2024
南京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独立建制始于1920年,现设化学系、化工系、高分子科学与工程系。 1902年三江师范学堂和1906年改名后的两江师范学堂时期,设理化科。1915年2月,两江师范学堂改办成为南京高等师范学校,设理化部。1919年郭秉文任校长后,于1920年1月建文理科,下设化学系;至此,化学单独设...
9 KB (1,503 words) - 02:11, 29 April 2022
华东化工学院(现华东理工大学);土木建筑全部被并入同济大学;管理学院的管理、会计、财务等系并入复旦大学和华东师范大学,部分支援成立了上海财经学院(现上海财经大学);纺织系分离出去成立了中国纺织大学(现东华大学);水利系由严恺带去成立华东水利学院(现河海大学);航空工程系调整到华东...
91 KB (5,470 words) - 15:38, 2 July 2025
104.12063 四川师范大学,或简称川师大。是一所位于中国四川省成都市的公立师范类本科院校。前身是位于四川省南充市的四川师范学院(今西华师范大学)。四川师范大学是中国西部重要的师范大学之一。 学校前身为1938年因中国抗日战争南迁四川三台的东北大学。 1946年,在东北大学...
8 KB (740 words) - 11:50, 27 July 2024
华东政法学院(今华东政法大学);俄语专业并入南京大学。1953年,商学院企业管理系并入上海财经学院(今上海财经大学)。1954年,文学院教育系并入福建师范教育学院(今福建师范大学)。1957年,参与创建内蒙古大学。1959年,海洋系剩余全部并入山东海洋学院(今中国海洋大学...
31 KB (4,035 words) - 18:30, 1 July 2025
1953年,华南女子文理学院、福建协和大学、福州大学(1951年)、福建省立师范专科学校、私立福建学院、福建研究院、国立海疆学校等合并为「福建师范学院」。1972年,學校正式更名为「福建师范大学」。 叶圣陶、郭绍虞、董作宾、林兰英、郑作新、黄维垣、唐仲璋、唐崇惕、姚建年等知名专家、学者曾在福建师范大学任教。 福建师范大学初建时为师范...
36 KB (3,685 words) - 23:01, 4 July 2025
大学主题 江西师范大学,或简称江西师大,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江西省的一所全日制公办师范类本科大学。位于江西省南昌市。江西师范大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江西省人民政府省部共建高校和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高校。。 江西师范大学的前身是国立中正大学,创办于1940年6月,首任校长是中国著名植物分类学家、...
13 KB (1,831 words) - 11:41, 23 December 2024
师范大学于1978年3月在马鞍山市成立了专科班,翌年10月,更名为安徽师范大学马鞍山专科学校,1983年,再更名为马鞍山商业专科学校,并于1992年合并马鞍山联合大学(专科),易名为安徽商业高等专科学校。 2000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同意华东冶金学院与安徽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建安徽工业大学。...
15 KB (877 words) - 12:38, 25 June 2024
大學、國立獨立學院、國立專科學校。 早在大清帝國時期,戊戌變法後廣設大學堂,全國僅京師大學堂(今北京大學)與京師優級師範學堂(今北京師範大學)兩所國立大學。中華民國建國之後,北洋政府在全國劃分學區設立六所國立高等師範學校:國立北京高等師範學校(今北京師範大學)、國立南京高等師範學校(今國立中央大學...
40 KB (4,815 words) - 13:37, 6 March 2024
南京大學校友列表含曾經就讀的畢業校友、肄業校友和曾任教職的教授學者等校友。 含自清末以來各時期之校友,即光緒28年成立之「三江師範學堂」、光緒31年更名之「兩江優級師範學堂」、民國4年成立之「南京高等師範學校」、民國10年成立之「國立東南大學」、民國16年後之「國立中央大學」以及其後之「南京大學」各个時期之校友。...
51 KB (7,634 words) - 04:01, 3 October 2024
贵州师范大学(英語:Guizhou Normal University,縮寫:GZNU),原名国立贵阳师范学院,创建于1941年,成立之时设教育学、国文学、英语学、数学四系,史地、理化两科,后发展为师范类大学。1958年,与贵州大学合署。1959年独立办学。 1950年10月,国立贵阳师范...
9 KB (1,187 words) - 01:24, 19 July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