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度標記法(five level tone mark),即五度制调值标记法,是赵元任1920年代发明的一种记录语言调值的方法。五度标记法在汉语族语言、苗瑶语、侗台语和南亚语调查中大量使用,在其他语言的描写中也有影响。 五度標記法的第一則,是要描述某个声调時,應記錄下那個声调起点处、终点处及拐点处之音...
18 KB (1,486 words) - 04:54, 15 January 2025
聲調(英語:Tone)的是一種拥有高低抑揚的语音特征(或稱音高)。 中国語言學家趙元任從音阶獲得靈感,发明了五度標記法,以數字1表示最低音、數字5表示最高音。趙氏的五度標記法已獲國際語音學學會認可,並成為國際音標標準的一部分。此五度標記法至今仍為最廣泛使用的聲調標記。 要確定一個聲調的調值,必須借助電子儀器來記錄和分析。...
74 KB (8,142 words) - 09:18, 9 February 2025
標記。本區塊并不包括国际音标内的聲調符號,其編碼于佔位修飾符號區塊內。 漢語言學界根据四角標圈法,使用⟨꜀◌ ꜁◌ ꜂◌ ꜃◌ ◌꜄ ◌꜅ ◌꜆ ◌꜇⟩8個符號來标注聲調。聲調符號⟨꜈ ꜉ ꜊ ꜋ ꜌⟩用来标注轻声,而它的反轉形式⟨꜍ ꜎ ꜏ ꜐ ꜑⟩和⟨꜒ ꜓ ꜔ ꜕ ꜖⟩则用于标记变调;五度标记法使用的聲調符號⟨˥...
8 KB (297 words) - 02:06, 9 December 2022
括C大調、G大調、F大調、D大調、降B大調、A大調、降E大調。 亦可以使用「五度圈」分辨各種大調,右邊為有升號的大調,左邊為有降號的大調。順時針方向是每一次升純五度(如C的順時針方向下一個是G),逆時針方向是每一次降純五度(如C的逆時針方向下一個是F)。 小調 Eric Taylor, The AB...
5 KB (575 words) - 04:01, 16 January 2024
五度標記法。 調號(tone number)是將數字像字母一樣使用來表記某一語言的聲調,在不同語言中各自有不同的定義,這些數字通常會置於羅馬化的音節之後。其他在羅馬化字母中表示聲調的方法還有附加符號、聲調記號以及在拼寫法中改變輔音或元音。...
3 KB (238 words) - 12:55, 6 June 2023
如果要将和弦的五度音替换成六度音,则在该功能标记的右上角标上角标6。多数情况下,这些和弦还是能够用其他和弦的转位和弦来标记的,但是有时,由于其和声功能与其低音上构成的和弦更加相似,所以这种情况一般采取替换音的标记法。例如在正格终止处的属和弦,有时候五度音被替换成了六度音,而且这个六度...
17 KB (2,232 words) - 22:28, 13 August 2023
功能意义上的属七和弦指的是在音阶中的属音上构成的七和弦,即五级七和弦(D7即V7)。 结构意义上的属七和弦,又称大小七和弦,是一组由根音、大三度音、纯五度音和小七度音构成的和弦。也可以被看作是一个大三和弦(或曰“大调三和弦”)附加一个小七度音。在流行音乐的标记符号体系中,其标示方法是:在一个标示和弦根音的字母之后,上标数字“7”。...
11 KB (614 words) - 04:51, 29 March 2024
要標記聲調輪廓,學界多使用五度標記法,它由趙元任提出,以線條的變化,顯示聲調在五個音高的變化。這些音高以1至5表示,最低者爲1,次低者爲2,中間者爲3,次高者爲4,最高者爲5。聲調輪廓也能以曲線法表示,於右方畫一垂直參考線作標尺後,將該高度分作五等份,再在其左方以線條和拐點畫出聲調的高低變化。...
4 KB (596 words) - 10:19, 22 February 2021
升號 (category 记谱法)
在十二平均律理论,升A等于降B,升F等于降G。但在经典音乐理论中,升半音和降半音是由五度音高推演出来的,两个音之间尚有微小的差别。 此外,重升號(double sharp,标记为)会将其依附的基本音升高两个半音,符號似一個x,但四邊的邊位略為加粗。自然音音乐中,升高兩個半音後的音...
2 KB (268 words) - 16:57, 22 December 2022
二级和弦 (section 三度关系三和弦的连结)
度取代了五度的下属和弦”,因此它还可以标记为S6(带六度的下属和弦)。 有时SII₆也重复SII的根音,偶尔还重复五音。 II级六和弦用旋律连接法(没有共同音)放在T和T6之后。 一般情况下三个上声部与低音作反向进行。在开放位置时,这可以避免可能出现的平行五度。在小调中,这种平行五度的第二个五度...
6 KB (954 words) - 17:41, 14 April 2024
钱乃荣式上海话拼音方案 (section 标法)
hhao”时将“a”浊化朗读。然而,当声母存在,且声母是“h”浊化时,标法虽然与之前相同,然而读法是浊化的“h”音。例如“盒hhak”时将“h”浊读,而不是将“a”部分浊读。 此方案采用五度标记法,分为5个声调,1度最低,5度最高。 下边以di音示例: 1.第一声阴平。以52表示。低:di52 2...
10 KB (1,091 words) - 09:04, 19 May 2023
调号 (category 记谱法)
signature)是五线谱记谱法中写在谱号后面的变音记号,亦即标记在谱号后面的升、降号。 調号用来标注需要升高或者降低的音符,并且一个升降号会影响同一行谱表中所有同音名的音符,所以不用在相同音名的不同线上都标记出升降号。 每个大调和小调的乐曲中都会按照调号标记的方式来升高或降低每个音符,然而也有特殊情况,例如一些巴洛克作品...
7 KB (479 words) - 06:38, 11 April 2025
/ŋ̍/可与/ŋ/拼合,形成/ŋŋ̍/音节。 n̩会被唇音,软腭音声母同化为相同部位的鼻音。 炯奈语长垌方言声调表如下: 阴入调和阳入调的字略带/-ʔ/韵尾。 上标数字表示调值,参见五度标记法。 夏征农,陈至立(2012) Hammarström, Harald; Forkel, Robert; Haspelmath, Martin;...
10 KB (573 words) - 16:37, 9 February 2022
演奏的,稱為分解和弦(或分散和弦)。和弦有三度疊置及非三度疊置之分,在西方傳統和聲中的和弦,均按照三度疊置的原則構成。 和弦的標記方式有很多種,巴洛克音樂經常以數字低音來標記和弦,古典音樂經常以羅馬數字來標記和弦,爵士樂和流行音樂經常以音名的英文字母來標記和弦。...
15 KB (1,434 words) - 03:53, 22 July 2022
狭义的温岭话使用人口约120万,占吴语使用人口总数的2.4%,不包括其他同级辖区内的台州话。 温岭话有八个声调,五度标记法的温岭话声调详见台州话声调表。 温岭话的声调在吴语地区中总体偏于低沉,上扬的调较少,整体上给人以沉稳柔顺的听觉感受。...
7 KB (1,263 words) - 02:36, 17 August 2024
本表發音一欄中,如無特別說明,官話採用漢語拼音,粵語採用耶魯拼音,閩南語採用臺羅拼音。日語採用平文式羅馬字。台山話採用國際音標(但聲調採用五度標記法)。上古漢語爲擬音,亦採用國際音標。 本表對應漢字一欄中,漢語漢字爲繁體字,日語漢字爲舊字體。 如無特別說明,洋涇浜英語與直譯的源語言是官話。 洋泾浜英语...
15 KB (520 words) - 10:36, 5 February 2025
聲調符號標在音節的右上角,例如: 詩 - si1 死 - si2 世 - si3 薛 - sih4 各地的声调有所差异。五度标记法如下: 本方案基本上是根據汉语拼音方案擬訂,原則上不另制新字母,不隨便改變原來的發音。 本方案以汕頭音為依據,其他各縣語音與汕頭音有出入者,則根據本方案增刪聲韻母(及聲調)。...
19 KB (1,155 words) - 12:34, 11 May 2025
工尺谱 (category 记谱法)
標記作“反”。 在某種情況下,音名有部分字,會出現草書體。例如在閩劇和福州茶亭十番,「四」會寫作類似日本平假名的「の」,但此字和日語的「の」沒有關係。 其餘高八度或低八度的音會在旁邊加上部首作為標記,但在不同樂種的標記方法並不統一。在昆曲裏,“上尺工凡”等字旁邊加上一鈎表示低八度...
14 KB (1,156 words) - 07:43, 19 January 2025
狀況,然而實際發音卻是第二種狀況的「上聲─陽平─上聲」,這是因為「米酒」、「組長」的構詞過於強勢所致。 另外,三聲在很多場合時皆不會唸作214(五度标记法;全三聲),而是會念作21(半三聲)。 此兩字在中古漢語屬於入聲字。在中古漢語演變至官話的過程中,入聲逐漸消失,幾乎所有入聲字被分派至平聲、上聲...
16 KB (1,864 words) - 06:27, 31 January 2025
的完整四聲音階。 標示類似音階有幾種辦法,若由低至高排列(即上表的「沉下亢高」次序),包括有:「零、二、四、三」、「零、六、五、一」 、「藍、綠、翠、(紫)青」等。 動畫電影《麥兜故事》中,主角們就讀的春田花花幼稚園的校歌被故意寫成不協音以產生幽默效果,例如首句「我們是快樂...
5 KB (437 words) - 01:28, 2 April 2025
与文字排印技术下,很多人并不能很好地处理这一问题,关于汉语拼音字形的不必要争论也仍在继续。 现代汉语普通话中有四个声调以及轻声,其声调符号借鉴了五度标记法: 第一声(阴平,或平调,¯): ā (ɑ̄) ē ī ō ū ǖ Ā Ē Ī Ō Ū Ǖ 第二声(阳平,或升调,ˊ): á (ɑ́) é í ó...
76 KB (8,429 words) - 15:57, 20 April 2025
此條目可参照外語維基百科相應條目来扩充。 若您熟悉来源语言和主题,请协助参考外语维基百科扩充条目。请勿直接提交机械翻译,也不要翻译不可靠、低品质内容。依版权协议,译文需在编辑摘要注明来源,或于讨论页顶部标记{{Translated page}}标签。...
8 KB (549 words) - 02:48, 19 May 2025
在古典音乐的对位法中,协和与不协和往往按照以下的方式进行区分: 完全协和(德語:vollkommene Konsonanzen):纯一度、纯八度、纯四度、纯五度。 不完全协和(德語:unvollkommene Konsonanzen):大三度、小三度、大六度、小六度。 不协和:大二度、小二度、大七度、小七度,增四度或减五度。...
9 KB (1,320 words) - 16:24, 15 August 2021
度和五度,数字低音标记可省略不写。 三和弦的第一转位是六和弦,它的低音为三音,低音到上方各音的音程距离分别为三度和六度,数字低音标记为6。 三和弦的第二转位是四六和弦,它的低音为五音,低音到上方各音的音程距离分别为四度和六度,数字低音标记为 4 6 {\displaystyle...
8 KB (856 words) - 17:51, 14 April 2024
宾阳南街官话与宾阳本地话共享若干罕见於柳州话的词法特点。 水果名称後缀「子」,树木名称後缀「根」:荔枝子;桑根 动词不用VV重叠,形容词不用ABB生动形式:肥肥的 以前缀「少」表多 宾阳官话与宾阳本地话共享若干罕见於柳州话的句法。 量词,有定语标记功能,且可单做句子成份,如:我瓶药放在桌子上;个是哪门?...
5 KB (534 words) - 13:00, 19 December 2023
音符 (category 记谱法)
西方音樂記譜法長久以來一直使用字母。6世紀的哲學家波爱修斯使用前十五個字母來標記那時的音域:兩個八度內的音符。這種標記法被稱為波其武式記譜法,雖然我們無從得知這是他個人喜好或是當時的普遍作法, 在此之後,使用重複字母A-G來標示每個八度內音符的系統出現在世界上。在此系統中,小寫字母代表第二個八度,而雙小寫字母(double...
15 KB (2,012 words) - 03:31, 4 July 2024
tːʃ, jː, ʈːʂ, kː, kːʷ/。 特里基语所有方言都有声调。科帕拉特里基语的声调系统的记载最为完善,有8种声调。 特里基语的声调一般用五度标记法记录调值。 特里基语中,科帕拉方言经历了最多的元音消变,大量的非词尾音节失去了它们的元音。与其他欧托-曼格语系语言类似,最终形成了大量复辅音。例...
12 KB (1,085 words) - 08:00, 4 October 2023
五六和弦(记作 5 6 {\displaystyle _{5}^{6}} );五音为低音是第二转位,称作三四和弦(记作 3 4 {\displaystyle _{3}^{4}} );七音为低音是第三转位,称作二和弦(记作2)。 如上表所示,在标记转位和弦时,斯波索宾和声分析法...
7 KB (365 words) - 03:23, 13 August 2020
降號 (category 记谱法)
在十二平均律理论中,降B等於升A,降G等於升F。但在经典音乐理论中,升半音和降半音是由五度音高推演出来的,两个音之间尚有微小的差别。 此外,重降號(),用两个降號并列表示降两个半音(Double Flat,标记为)降低兩個半音後的音高通常等同於另一個自然音,因此在調號升降記號不多時較少使用重降號。...
2 KB (299 words) - 21:23, 29 September 2022
註1:本調調值在此僅列為參考,因閩南語在不同的地區使用時于調值上會有些許的差異、在此調值採用趙元任的五度標記法。"第6調"本調調值在鹿港為(33)、于泉州為(22)。而"零聲母"本調值于鹿港為(55)、宜蘭為(22)。台灣洪惟仁於調值另行採用"三度標記法"。本表保留"第9調"原有古調值(45)。泉州音第7聲調(陽去)同第3聲...
43 KB (3,831 words) - 08:08, 20 April 2025
註1:本調調值在此僅列為參考,因閩南語在不同的地區使用時于調值上會有些許的差異、在此調值採用趙元任的五度標記法。"第6調"本調調值在鹿港為(33)、于泉州為(22)。而"零聲母"本調值于鹿港為(55)、宜蘭為(22)。台灣洪惟仁於調值另行採用"三度標記法"。本表保留"第9調"原有古調值(45)。泉州音第7聲調(陽去)同第3聲...
50 KB (3,854 words) - 19:13, 8 March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