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租地章程(英語:Land Regulations and Bye-Laws for the Foreign Settlement of Shanghai ),又称为1845年上海租地章程(英語:The Land Regulations of 1845)是英国在上海建立租界的约章。...
    6 KB (1,097 words) - 20:12, 6 June 2024
  • 章程》和批准越界筑路方案等重大事务。1943年随着汪精卫政权收回界,纳税人会议结束其历史使命。 1845年颁布的《土地章程》中就租界事务的决定就有了相关的规定,要求洋泾浜以北租地建屋的外人,共谋修路造桥、完善警备、建立消防等一系列的市政建设。此外,这些市政建设的费用须由租地...
    13 KB (1,845 words) - 17:16, 18 September 2023
  • 」作為地方官蘇松太道宫慕久依約和英國管事官簽訂《土地章程》。 后期其实是上海道台宫慕久害怕中国人和英国人杂处、滋事而影响个人仕途,于是自愿划出上海县黄浦江的河滩上一块不毛之地予英国作为租界。宫慕久和英国人签订的开辟上海租界的条约,名叫《上海租地章程》,签署于1845年,当时英国军队已撤离大清国土地很...
    3 KB (434 words) - 15:02, 26 January 2024
  • 巴富尔 (category 上海历史)
    担任首任英国驻沪领事。11月8日,巴富尔抵达上海,先在县城内姚家巷租屋办公。11月17日,正式宣布上海开埠。當時中國為了避免中國人與英國人雜居造成的困擾,因此主動在上海劃定租借,巴富尔经过同上海道台宫慕久多次谈判,大致划定了英租界的界址。1845年11月,中英订立上海租地章程。 1846年9月回国。...
    827 bytes (115 words) - 12:25, 7 May 2024
  • 上海英美法租界土地章程》。由于该《土地章程》较1845年版本有较大出入,确立了租地人向原业主一次性缴纳租金后向中国政府缴纳税,而非向原业主持续缴纳租金。 1854年7月11日,三国领事与49位租地人在英国领事馆召开租地...
    6 KB (680 words) - 16:50, 25 April 2024
  • 上海英美法租界土地章程》。由于该《土地章程》较1845年版本有较大出入,确立了租地人向原业主一次性缴纳租金后向中国政府缴纳税,而非向原业主持续缴纳租金。 1854年7月11日,三国领事与49位租地人在英国领事馆召开租地...
    18 KB (2,475 words) - 16:53, 25 April 2024
  • 上海租地西人大会,决议由侨民组织万国商团(义勇队),实行武装中立,以维护租界的安全。1854年4月4日,清军企图通过租界进攻占领县城的小刀会,万国商团在英、美海军的协助下以武力强行阻止清军过界,史称泥城之战。 1854年7月11日,上海外国租地人举行大会,通过第二次土地章程...
    2 KB (336 words) - 06:23, 16 February 2021
  • 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英語:Shanghai Municipal Council,缩写:SMC)是上海公共租界内的最高行政当局。1854年7月11日,依据新修订后的《上海土地章程》(英語:The Code for Municipal and Land Regulations),由上海租地...
    10 KB (1,176 words) - 14:44, 21 May 2024
  • 租界 (redirect from 居留)
    方官蘇松太道宮慕久依約和英國管事官簽訂《土地章程》。 这份《上海租地章程》,有文如下:“……为晓谕事:前于大清道光二十二年(一八四二年)奉到上谕内关:英人请求于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五处港口许其通商贸易,并准各国商民人等挚眷居住事,准如所请,但租地架造,须由地方官宪与领事官体察地方民情,审慎议定,以期永久相安……”...
    87 KB (10,917 words) - 06:10, 21 April 2024
  • 麟桂 (category 上海历史)
    Balfour)共同公布《上海土地章程》(又称《上海租地章程》),设立上海英租界。麟桂在任江蘇蘇松太道期间,上海英租界得到扩展,新成立了法租界。1848年11月27日,麟桂与英国领事阿礼国(John R. Alcock)签订协定,将上海英租界的西部边界从界路(河南中路)扩展到泥城...
    3 KB (552 words) - 03:37, 22 May 2024
  • 上海道台宫慕久在土地章程中补充规定,不允许英国以外其他各国人在英租界内悬挂国旗。此后,绝大多数美国洋行都设在苏州河以南的英租界内。1849年,上海道台同意美国领事的要求,承认美国侨民在上海英租界租地,不需要通过英国领事。此后,上海英租界逐渐走向国际化,以后与虹口上海美租界合并,形成上海公共租界。...
    1 KB (162 words) - 14:58, 3 January 2024
  • 章程》有關,而中國政府成立臨時法院最主要目的是改進上海公共租界所有民刑事案件,不論當事者是否為中國人皆須相關西方國家會審的陋習,漸次收回上海公共租界的獨立司法權。 1931年4月,上海臨時法院再度更名為江苏上海第一特区地方法院,改制同時,上海公共租界法律案件需要多國會審的訴訟制度隨即取消。...
    10 KB (1,472 words) - 17:55, 19 February 2023
  • 租地建屋的区域。 据此,1843年11月8日英国首任驻上海领事巴富尔来沪。11月17日正式宣布上海开埠建立上海英租界。巴富尔同上海道台宫慕久多次谈判,于1845年11月29日,宫慕久颁布告示公布了达成之协议,即《上海土地章程》,辟设上海英租界协议,上海县城北部约830亩土地被划给英方作为英商居留,英租界形成。...
    10 KB (1,389 words) - 03:59, 7 June 2024
  • 上海领事巴富尔来沪。11月17日正式宣布上海开埠建立上海界,這樣可以將英國人及中國人隔開,以求永久相安。巴富尔经过同上海道台宫慕久多次谈判。1845年11月29日,宫慕久以告示方式公布了这些协议,即《上海土地章程》,达成辟设上海英租界协议。在章程中,上海...
    17 KB (2,589 words) - 04:00, 15 February 2024
  • 国驻沪领事巴富尔便与上海道宫慕久开始长达两年左右的租地谈判,最终促成了租界制度的法源,即《上海土地章程》的产生。中国首个界,上海英租界与此形成,而英国驻沪领事对于租界事务有最高权力。之后,巴富尔又通过买方式,在苏州河口建造英国驻沪领事馆。 在上海开埠之初,随着传教士的来沪,教会与居民的矛盾日趋紧...
    34 KB (2,745 words) - 12:55, 11 February 2024
  • 上海开埠早期,70%-80%的商人都是来自广东,主要涉足饮食业和百货业,其中潮州人还垄断了当铺业。 清朝政府希望根据以往在广州的惯例,在上海也同样实行华洋隔离居住的政策,于是在1845年11月29日,由上海道台和英国驻沪领事共同商定了第一次土地章程(也称“地皮章程”)。这份土地章程被视为上海...
    8 KB (1,350 words) - 22:07, 30 April 2022
  • 阿礼国 (category 英国驻上海总领事)
    現實,於1854年6月與阿禮國還有美、法领事,一齊議訂了上海海关协定九款,由三國各派一名稅務司參與關稅事務。 之後的7月份阿禮國再主持召開了租界外僑的租地人大會,於會發表演說倡議再建立自治機關以保全租地僑民的利益,會議結果通過修訂了新的土地章程授權成立工部局和警務處巡捕房等重要機構。...
    5 KB (497 words) - 09:00, 29 December 2022
  • 1854年7月11日,上海外国租地人举行大会,通过第二次土地章程,成立独立的市政机构——工部局,建立警察武装。   1860年8月17日,太平天国军队首次攻打上海。1862年1月11日,太平天国军队第二次攻打上海。1862年8月,太平天国起义军第三次攻打上海;太平軍僅攻至今日城隍廟及石庫門一帶即攻擊受阻,無功退返。...
    45 KB (7,421 words) - 05:42, 21 January 2024
  • 租地造屋,并于上海道台吴健彰交涉后,虹口地区也被划作了美商居留,美租界从而形成。 1853年9月7日,小刀会占领上海县城,从此中国失去对租界的控制。1853年,太平天国军队占领南京。1854年7月11日,上海英法美租界联合组建独立的市政机构“上海...
    35 KB (5,201 words) - 01:15, 20 April 2024
  • 上海开埠前,通向黄浦江共有四条土路,广东路所在的位置便是其中一条土路。1845年,在签订第一次土地章程之时规定“商人定基地内,前议留出浦大路四条……一在四分之南……”,该条土路得以保留,并在1846年以后被改筑为现代道路,最初设计为二丈宽。由于该路靠近上海县城的北门,故最初称为北门街。...
    6 KB (689 words) - 11:04, 2 August 2023
  • 维基文库中的相关原始文献:虎門條約 条约共十六款,另附《小船定例》三款。主要內容如下: 開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港口,准英船赴彼通商。 規定英商不得到鄉間內地。 英人得在五口議定界址內,租賃房屋,或租地自建以為居住。即租界。 雙方海關稅以後更改由兩國共同協定。 英人犯事交由英官收辦,遇有交涉由華、英官員共查。即接近領事裁判權。...
    3 KB (274 words) - 03:37, 30 January 2024
  • 根据1866年版《天津英租界土地章程》,天津英租界内的租地人只要达到最低租地标准即享有选举权,且任何合格选举人都只享有1票权。 根据《驻津英国工部局1918年章程》的规定,对于租界内非华籍纳税人,凡租界内土地主每年纳亩捐达20两者,可拥有1票选举权,80两者拥有2票,24...
    14 KB (1,721 words) - 14:29, 23 April 2024
  • 件得到改善,也避免了普通民众的影响。但是,巴富尔根据英国外交方面关于在上海开辟居留的设想,便不再坚持最初必须设立于城内的想法,转而决定自建领事馆。根据当时英国外交的法律规定,驻外领事只能租地而不能购建造领事馆。1845年,上海英租界划定范围。但之后巴富尔为新址选定的苏州河口以南滨江地区,即今中山...
    21 KB (2,945 words) - 12:40, 11 February 2024
  • 中日甲午战争后,《马关条约》规定,新开辟杭州作为通商口岸。1895年11月,日本驻上海总领事珍田舍己来到杭州,欲在涌金门旁的西湖边开辟界,遭到中国政府的拒绝,只愿将杭州城北15里处拱宸桥以北、京杭大运河东岸划为类似宁波江北岸性质的外国人公共居留,中国保留行政管理权。浙江巡抚廖寿丰又立即着手在这一地区开辟马路、...
    3 KB (362 words) - 11:41, 19 April 2023
  • 1893年,公共租界纳税人会议授权工部局买下上海电气公司,随之组成了工部局直接经营的公用事业部门——电气处,并建立了大规模的发电厂和配电厂,安装了地下电缆和架空线。当电气线路基本完善后,电车交通随之提上议程。 1897年,公共租界工部局制定有关电车招标章程,并且编印了说明书送往伦敦、纽约、巴黎、柏林等,征集上海...
    16 KB (2,133 words) - 17:58, 24 February 2024
  • 3月31日——美國代表马休·佩里與日本代表林复斋於神奈川簽訂《日美親善條約》,德川幕府的鎖國政策結束。 7月5日——广东省天地会首领陈开在佛山起义。 7月5日——中国《上海英法美租地章程》公布。 7月11日——美國代表马休·佩里與琉球国方面代表尚宏勋、马良才于首里城签署琉美修好条约。 11月14日——巴黎天文台台長于尔班·勒威耶製作世界第一張天氣圖。...
    3 KB (373 words) - 18:18, 23 May 2024
  • 自小刀会于1853年9月7日攻占上海县城以后,清朝政府开始失去对外侨居留的控制;此时上海英租界内已经设立有道路码头委员会(Committee of Roads and Jetties)进行市政管理,负责向租地外侨征收税和规划实施租界内公共工程建设,是工部局机构的前身。由于太平天国李秀成冲击上海界,1854年7月11日,上海...
    24 KB (3,735 words) - 09:37, 16 September 2023
  • 蓝蔚雯 (category 清朝上海縣知縣)
    上海小刀会起事期间,有很多华人逃难进入上海公共租界。1855年2月,因大量难民涌入上海公共界,蓝蔚雯以地方首脑身份,与英国、美国、法国三国领事协商,制定了华人在上海公共租界内租用占有土地房屋和居留的章程章程明确规定华人必须经相关国家领事和上海地方政府的双重审查批准,才具备在上海公共租界内居住的权力,并必须遵守新制订的《土地章程...
    5 KB (730 words) - 17:55, 24 April 2023
  • 、法国、西班牙、丹麦、荷兰、瑞典和挪威聯合王國、日本等9国驻厦门领事与清朝福建省兴泉永道道台延年在鼓浪屿日本领事馆签订《厦门鼓浪屿公共地界章程》,鼓浪屿沦为公共界,次年1月,鼓浪屿公共租界工部局成立。在此前后,陆续有英、美、法、德、日等13个国家先后在岛上设立领事馆。...
    4 KB (548 words) - 09:57, 29 May 2023
  • ,凡有英民人等至此居住贸易,均照经准各条所开各口章程,比例划一无别。”成为英国在天津强划租界的依据。 1860年12月初,英国驻华公使卜鲁斯依据《北京条约》中“准许英国侨民在通商口岸租地赁屋”规定,照会直隶总督恒福和三口通商大臣崇厚,英国“欲永一区,为造领事官署及英商住屋、栈房之用。”12月...
    69 KB (10,362 words) - 07:31, 5 June 2024
  • Tientsin),位于天津市河北区的意租界是近代中国唯一的一个意大利界,由河北区五经路、河北区博爱道、河北区胜利路、河北区建国道这四条河北区的道路合围起来的四方形地区统称为意大利界,是天津的九国租界之一。是意大利在境外兩處租界中的其一处租界(另一處位於上海公共租界內),此处形成了意大利本国以外在世界上唯一的一...
    10 KB (1,306 words) - 06:44, 8 April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