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維基文庫与此條目相關的原始文獻: 中俄西北界约 科布多 烏里雅蘇台 塔爾巴哈台中俄西北界约》,亦稱《塔城议定书》、《塔城》,是俄羅斯帝國與清朝签订的割占大清帝国西北地区领土(今称外西北)的不平等条约。今由於苏联解體,大部分割地今歸屬於中亚各国。...
    3 KB (375 words) - 02:02, 23 February 2025
  • 西北语:Семиречье,羅馬化:Semirechye、哈薩克語:Жетісу,羅馬化:Jetisu)指沙俄以《中俄西北界约》、《塔城界约》、《塔城界约》、《伊犁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自大清割佔的一片面积超过5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外西北被割讓時,此地區北起外蒙古的唐努乌梁海十佐...
    8 KB (1,108 words) - 10:59, 15 July 2025
  • 维基文库的相关原始文献:中俄界约 中俄界约,是1861年清朝和俄国签订的中俄东段边界界约。 清朝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俄国沙皇尼古拉一世任命穆拉维夫为东西伯利亚总督,强行在中国的内河黑龙江流域扩张。咸丰四年四月,军入侵黑龙江,至翌年底基本完成对黑龙江下游的非法占领。咸丰七...
    6 KB (962 words) - 13:25, 14 February 2025
  • 方包括沙俄、苏俄及苏联时期,中方則包括清朝、中华民国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 中俄两国领土本不接壤,17世纪沙俄东越乌拉尔山,征服西伯利亚后,两国成为邻国。自彼得一世开始,沙俄将扩张范围指向蒙古高原、黑龙江流域和中国西北地区。大清帝国通过签订《尼布楚条约》、《布连斯奇界约》和《恰克图界约...
    35 KB (2,499 words) - 11:34, 6 June 2025
  • 中俄天津条约(1858年),决定查勘未经定明边界 璦琿條約(1858年),沿黑龍江邊界 中俄北京條約(1860年),今伯力以南邊界 中俄界约(1861年),今东段边界 中俄珲春东界约(1886年),今珲春以东边界 中俄西北界约(1864年),西北边界(今西段边界) 中俄科布多界约...
    27 KB (3,443 words) - 03:34, 26 July 2025
  • 了东北地区对日本海的出海口,並開放張家口、庫倫、喀什噶爾為商埠。兩項條約劃定了現代中國和俄羅斯的东部疆界。另外,該约並對中俄西段国界走向作出原则性规範,成为日后《中俄西北界约》的分界基础。 1864年俄羅斯帝國强迫清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沙俄据此割占中国西北部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和斋桑淖尔(今哈...
    26 KB (3,242 words) - 19:07, 6 April 2025
  • 中俄西段边界走向作出原则规定,成为后来《中俄西北界约》的分界基础。 沙俄在1860年边界谈判时的考虑更多的是基于封堵中国东北地区的出海口,以此达到消除中国在日本海的威胁。因而,俄国人隐藏了图们江入海口北岸的Y字碑,又在《北京条约》...
    11 KB (1,093 words) - 17:41, 8 May 2025
  • 大部份地方失陷,官軍僅保有塔爾巴哈臺、庫爾喀喇烏蘇、巴里坤及哈密一帶。此時,西北官軍主力正在平定陝甘回亂,無暇顧及新疆。俄羅斯乘亂入侵塔爾巴哈臺及額爾齊斯河流域,於1864年10月逼迫烏里雅蘇臺將軍簽訂《中俄西北》,吞併了中國巴爾喀什湖以東的大片領土。...
    14 KB (1,733 words) - 11:18, 30 June 2025
  • 中俄东西两段国界线的叙述议定书》。该文件是国界勘定后形成的国界线叙述议定书。 該《議定書》以劃界條約的形式,承認了晚清時期的滿清政府與俄國簽訂的一系列中俄不平等條約,包括《中俄璦琿條約》《中俄北京條約》《中俄西北...
    3 KB (263 words) - 15:46, 19 February 2025
  • 1860年(咸丰十年),英法聯軍之役后签订英、法《北京条约》,将九龍半島南部割让给英国(1997年主權移交,《北京條約》擱置)。同年中俄《北京条约》签订,将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在内的40万平方千米的土地割让给俄国。(1999年中共再度確認。) 1864年(同治三年),中国与俄国签定《中俄西北界约》,将外西北...
    46 KB (3,301 words) - 07:00, 10 July 2025
  • 中俄珲春东界约,是1886年清朝同俄国签订的中国珲春以东边界的界约。 1860年《中俄北京条约》第一条规定:中俄东段边界之东南段“自白棱河口顺山岭至瑚布图河口,再由瑚布图河口顺珲春河及海间之岭至图们江口,其东皆属俄罗斯;其西皆属中国。两国交界与图们江之会处及该江口相距不过二十里,且遵天津和...
    26 KB (5,311 words) - 15:21, 20 July 2024
  • 并能够建立对斋桑泊地区的控制。1860年的北京条约划定了俄罗斯帝国与清朝的边界,与今天的中国—哈萨克/吉尔吉斯/塔吉克边界没有太大区别。根据中俄西北界约(1864年)和《乌里雅苏台条约》(1870年)划定的实际边界线,将斋桑泊留在俄罗斯一侧。清帝国在伊犁盆地的军事行动瓦解了同治陕甘回乱。在平...
    9 KB (802 words) - 07:24, 18 March 2024
  • 特」分為東西兩部,西布魯特遊牧於喀什噶爾北部河西部、葉爾羌西南部;共有四大部落;東布魯特遊牧於烏什、阿克蘇西北,伊犁西南,共有五部落。後來清朝衰落,在1864年的《中俄西北界约》將外西北割讓给俄罗斯帝国,因為人隨地歸,吉爾吉斯人從此被俄国統治(一部分因為被準噶爾汗国裹脅叛亂被乾隆帝送交黑龍江富裕縣)。...
    42 KB (4,994 words) - 11:07, 17 June 2025
  • көлі,羅馬化:Zaisan kölı;语:о́зеро Зайса́н,羅馬化:ózero Zaysán),哈萨克斯坦境内东北部一湖泊,位于阿尔泰山西麓,额尔齐斯河流经此湖。该湖面积原为1810平方公里,1959年下游水坝建成后,目前湖面已达到5500平方公里。 该湖曾为大清帝国领土,中俄西北界约...
    2 KB (114 words) - 14:44, 19 April 2025
  • 占领了清朝巴尔喀什湖东南的塔拉塔勒河、伊犁河等七河地区,迫使清政府签订了《中俄伊犁塔尔巴哈台通商章程》。自此沙俄得到了在伊犁、塔城地区的通商、贸易免税、自由居住、传教等特权。1864年,沙俄再與清政府签订《中俄西北界约》,沙俄成功取得伊塞克湖和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地区(现在划入吉尔吉斯斯坦和哈...
    28 KB (4,712 words) - 21:38, 12 March 2025
  • ,俄国可专派管贸易之匡苏勒(即领事)官照管。中俄双方在两地通商,彼此两不抽税。俄国商人在两地犯罪,由俄国领事究办,不受中国法律制裁。俄商可在伊、塔建造贸易亭(即商站,亦称贸易圈),用以住人、存货;住站俄人不受中国政府管辖。 《中俄西北界约》 维基文库的相关原始文献:中俄伊犁塔爾巴哈台通商章程...
    3 KB (458 words) - 14:21, 31 March 2025
  • 這個地區在1755年左右至1864年為清代新疆的一部分。 同治三年(1864年)四月,库车回民举事。此时,西北官军主力正在平定陕甘回乱,无暇顾及新疆。俄羅斯帝國则乘乱入侵塔城及额尔齐斯河流域,于1864年10月逼迫乌里雅苏台将军签订《中俄西北界约》,吞并了新疆巴尔喀什湖以东的這個地區。...
    5 KB (322 words) - 06:46, 23 May 2025
  • 圖成為了早期的教育中心(英语:Teaching and learning center)。 19世纪后期,经过《中俄西北界约》、《塔城界约》、《塔城界约》、《伊犁条约》,及庚子难后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沙俄从清朝取得北起外蒙古唐努乌梁海十佐领,从沙俄的边堡铿格尔图喇,向西南走,到喀喇玛岭,...
    17 KB (1,102 words) - 10:07, 16 July 2025
  • 世纪中叶,当时俄罗斯帝国扩展到中亚并能够建立对斋桑泊地区的控制。 1860年的北京条约划定了俄罗斯帝国与清朝的边界,与今天的中国—哈萨克/吉尔吉斯/塔吉克边界没有太大区别。根据中俄西北界约 (1864年)和《乌里雅苏台条约》(1870年)划定的实际边界线,将斋桑泊留在俄罗斯一侧。清帝国在伊犁盆地的军事行动瓦解了同治陕甘回乱。在平定回乱,和左宗棠收复新疆后,...
    15 KB (1,413 words) - 15:19, 8 June 2025
  • 伊凡·费奥多罗维奇·巴布科夫(语:Иван Фёдорович Бабков,1827年?月?日—1905年10月21日),是国的陆军上将、地理学家,曾任西西伯利亚军区参谋长。1864年10月7日,与明谊、锡霖签署《中俄西北界约》。 БАБКОВ Иван Федорович | ЦентрАзия...
    1 KB (91 words) - 03:13, 2 August 2025
  • 1860年中俄北京条约 1864年中俄勘西北界约 1879年里瓦几亚条约 1881年伊犁条约 1896年中俄 1898年旅大租地条约 1900年海兰泡惨案 1900年八国联军之役 1901年辛丑条约 1902年交收东三省条约 1904年日战争 1911年满洲里界约...
    116 KB (12,512 words) - 14:36, 29 July 2025
  • 任山西、甘肃按察使。后又转任哈密办事大臣、库伦办事大臣、塔爾巴哈臺參贊大臣、镶黄旗蒙古副都统,乌里雅苏台将军,镶红旗汉军都统等职。任内签署《中俄西北界约》。死后谥勤果。 曾祖諾爾布扎使,员外郎; 祖策丹,蒙古都统; 父成祿。母张氏(父正白旗汉军、乾隆二十五年庚辰科举人张挺汲,祖父張鎬;胞侄女...
    2 KB (220 words) - 03:06, 28 March 2025
  • 海参崴在内,未提及庫頁島之歸屬)40万平方公里永久歸予俄國所屬,从此中国丧失东北地区对日本海的出海口,並開放張家口 、庫倫 、喀什噶爾為商埠。 兩項條約劃定現代中國和俄羅斯的东部疆界。另外,条约中俄西段边界走向作出原则规定,成为后来《中俄西北界约 》的分界基础。...
    35 KB (3,723 words) - 12:41, 2 July 2025
  • 巴尔卡伦不过70至80里,原在开齐之内。在中俄西北界约》的签订之前(1864年之前),清朝政府及矿工认为西至爱古斯河(今阿亚古兹河)及巴爾喀什湖以东都是清朝领土,故认为矿山为中国所有。而方则认为该矿山属于俄国属下玉兹所控地区。 方认为该地为方所有故想对在此地采矿的矿工征缴税费,然而...
    14 KB (2,096 words) - 00:26, 30 January 2025
  • 唐努乌梁海 (category 中俄边界问题)
    拜台吉(科布多额鲁特)属下的乌梁海人编为一旗,由唐努旗掌管“唐努烏梁海五旗總管之印”。同治三年(1864年),沙皇俄国迫清政府签订 《中俄西北界约》,割去其西北阿穆哈河流域十佐领之地。 1860年至1911年,俄罗斯帝国以探險和採礦為名,對唐努烏梁海進行殖民,引入大量俄國移民,唐努烏梁海的居民...
    39 KB (4,327 words) - 12:37, 22 July 2025
  • 朝边界、中俄边界东段、蒙边界、中俄边界西段、哈边界、吉边界、塔边界、阿边界、中巴边界(实际控制線)、印边界西段、段(实际控制線)、尼边界、印边界锡金段、不边界、印边界东段(实际控制線)、缅边界、老边界、越边界。其中,印边界西段、不边界、...
    28 KB (1,027 words) - 02:42, 23 February 2025
  • 大部份地方失陷,官军仅保有塔城、库尔喀喇乌苏、巴里坤及哈密一带。 此时,西北官军主力正在平定陕西及甘肃的动乱,无暇顾及新疆。俄羅斯帝國则乘乱入侵塔城及额尔齐斯河流域,于1864年10月逼迫乌里雅苏台将军签订《中俄西北界约》,吞并了新疆巴尔喀什湖以东的大片领土。...
    13 KB (2,305 words) - 05:36, 12 December 2024
  • 国在冲突期间保持着官方之中立,但是由于1864年的《中俄西北界约》,其已经在新疆获得了大约91万平方公里的领土。此外,俄国突厥斯坦总督在1871年向伊犁河谷派遣了军队。表面上此举是为了在叛乱期间保护俄国公民,但...
    12 KB (1,375 words) - 08:46, 23 September 2024
  • 西北十佐领游牧地区被《中俄西北界约》并入俄罗斯帝国。在俄罗斯内战期间,阿尔泰联邦共和国(语:Алтайские вооружённые формирования)于1918年成立,并宣称是重建成吉思汗蒙古帝国的第一步。但它从未成为俄罗斯内战...
    21 KB (1,495 words) - 22:47, 8 May 2025
  • 一,隶属科布多参赞大臣节制。1867年,随中俄签署《中俄西北界约》及《烏里雅蘇臺》而沦入境。 捷列茨科耶湖湖水十分清澈,能見度6至14米,湖水來自70條河流和150條暫時性的溪流,其中丘雷什曼河供應超過一半湖水。 阿勒坦泊在蒙古语、阿尔泰语意为金湖,其中阿勒坦淖尔或阿勒坦诺尔是蒙古语,而阿勒屯库勒则是对应的阿尔泰语。...
    3 KB (292 words) - 10:29, 24 May 2025
  • 伊万·伊里奇·扎哈罗夫(语:Ива́н Ильи́ч Заха́ров,1814年?月?日—1885年9月26日(10月8日)),是国的外交官、汉学家,《中俄伊犁塔尔巴哈台通商章程》签订后,出任了第一位俄国驻清朝总领事。1864年10月7日,与明谊、锡霖签署《中俄西北界约》。 Захаров...
    2 KB (111 words) - 01:52, 24 September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