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党校南院建筑群,位于北京市海淀区颐和园路大有庄100号。 中央党校南院建筑群始建于1941年,原为建设总署土木工程专科学校,包括90号楼(学习时报社)、81至86号楼等,建筑形式融合了中国传统建筑元素。 抗日战争胜利后,校舍由清华大学农学院接收。1949年马列学院进驻。...
1,008 bytes (96 words) - 06:07, 30 August 2024
毛主席纪念堂 (category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政府建筑物 (北京))
毛主席纪念堂位於中华人民共和国北京市天安门广场南侧、北京中轴线上,其中安放有经特殊处理保存的毛泽东的遗体。该纪念堂是1976年9月9日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主席毛泽东逝世后建造的纪念性建筑物,由中共中央办公厅毛主席纪念堂管理局管理。原址为中华门,1958年後被拆除。1976年11月24日,毛主席纪念堂...
28 KB (3,658 words) - 06:41, 7 July 2025
院暨上三旗佐领管下事务(见《雍正大清会典》卷二百二十三),每月末进行奏报。 稽查内务府御史衙门建筑占地面积达2400平方米,建筑面积达2000平方米。整个建筑群坐北朝南,原来共有房屋46楹。1970年代后,该院内搭建了住房及伙房,其他建筑基本存留,主要为清朝建筑,共余房屋43楹。...
2 KB (248 words) - 04:50, 21 January 2023
恩佑寺山门(9-17) 恩慕寺山门(9-18) 颐和园升平署(9-19) 上义师范学校黑山扈校区旧址(9-34) 佟麟阁将军墓(9-35) 中央党校南院建筑群(9-36) 清华园车站旧址(9增补-2) 东岳庙(1-6) 土城(1-36) 西黄寺(2-12) 日坛(3-19) 永通桥及石道碑(3-25)...
34 KB (3,635 words) - 16:54, 4 May 2025
经拆除,迁移到东单公园。该宅院虽然早已成为大杂院,但建筑基本完整,是北京如今少见的大型四合院建筑群。 2011年6月13日,北京市人民政府公布第八批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时,将保护项目名称及地址都写成“东皇城根南街32号”,但实际上该街的名称是“东黄城根南街”。 东皇城根南街32号,东华流韵,于2014-01-08查阅...
7 KB (1,147 words) - 12:56, 19 August 2021
张志南(1960年10月—),男,福建龙岩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人物、作家,筆名藍智。1981年7月参加工作,中央党校函授学院本科班经济管理专业毕业,中央党校大学学历。 张志南1978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早年毕业于龙岩师范专科学校中文系,毕业后分配到中共龙岩市委工作,历任组织部副科长,宣传部部长。...
13 KB (1,153 words) - 15:47, 15 April 2025
顧孟餘故居位于黑芝麻胡同13号,东邻南锣鼓巷,西邻南下洼子胡同,南邻沙井胡同,北邻前鼓楼苑胡同。 该院原来是一座带花园的建筑群,东西分为四路,南北共有五进。东部是花园,西部是住宅。该院原来是清朝光绪年间担任四川总督、刑部尚书的奎俊之宅,中华民国时期为顧孟餘居住。...
3 KB (525 words) - 14:26, 27 April 2021
中央公园(后改名中山公园),景山、北海亦改为公园。西什库、缎库、普度寺等建筑则逐渐沦为民居。 民国元年(1912年)打通东长安街、西长安街,拆除了长安左门、长安右门两侧的围墙。1913年,皇城南墙拆出了“南长街”和“南池子”两个街口。后来又拆出了南...
15 KB (2,372 words) - 14:56, 5 May 2025
于谦祠 (category 中国重建建筑物)
扩充。自2017年6月起,于谦祠免费向游客开放参观。 于谦祠坐北朝南,现存主要建筑为光绪十五年(1889年)重建,占地面积约1300平方米。于谦祠正院为二进宅院,带东、西跨院。 院内房屋均为青砖到顶的清水墙体,清水脊合瓦屋面。主要建筑有: 大门:在于谦祠的“巽”位(东南角)建有广亮大门,门楣正中悬挂...
10 KB (1,463 words) - 09:21, 1 March 2025
三圣庵是北京市西城区黑窑厂胡同14号、16号的一座汉传佛教寺院。 三圣庵为清朝建筑,光绪年间《顺天府志》中有记录。2001年,三圣庵被列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三圣庵建筑坐东朝西,现存建筑群的中轴线在偏北侧。共有三进院落。该庵的规格并不高,却大量使用琉璃瓦,且建筑手法十分驳杂,整体建筑保存较好。 山门:三间,正间是雕花石券门。山门为硬山顶,绿琉璃瓦顶黄博风。...
2 KB (276 words) - 20:52, 10 December 2020
中央音乐学院占用。中路后部的遗念殿(后罩楼)以及东路北部、西路北部的建筑则由北京市西城区金融街社区教育学校占用。如今,中路狮子院、启门内神殿、遗念殿(后罩楼)以及东西配殿、东路北部四进院落、西路三进房屋、王府南北及东部部分府墙保存完好,现存文物建筑5661平方米。 中路建筑原来自南...
11 KB (1,357 words) - 14:15, 4 September 2023
兆惠府即兆惠生前所住府第。 兆惠府坐北朝南,分为南、北两个院,中间由东西向且西口封闭的小胡同分隔,北院大门设在东墙南侧,为坐西朝东的三开门。中院垂花门内是正房五间,东西厢房各三间,正房以北是正房五间带耳房,后楼七间。东院有两进院落。南部的西院是马圈,东院是佣人住房。 如今,兆惠府仅存北院内的一组三合院。残存面积285平米。...
2 KB (258 words) - 02:31, 21 August 2021
改称华北大学)。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华北大学结束,该府改为中央人民政府内务部(后改称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办公地。如今,该府中路建筑大部分保存,其余建筑多经拆改。1984年,该府被公布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礼亲王府的西黄城根南街9号院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管理委员会、中...
7 KB (892 words) - 05:07, 15 December 2023
昇平署旧址位于南长街南口路西。清朝初年,这里是南花园,为宫廷栽培花木盆景之所。后来这里成为南府的所在地,最终成为昇平署。 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昇平署旧址为北京市第六中学和北京市第二十八中学的校舍,后来成为北京市第一六一中学的校舍。旧址大部分房屋已无存,保存较好的只有昇平署戏楼院,建筑面积大约200平方米。戏楼院...
6 KB (869 words) - 06:41, 10 November 2024
南侧。 北顶娘娘庙始建于明朝宣德年间,清朝乾隆年间奉敕重修。该庙原有四进五层殿,中轴线上的主体建筑自南至北依次为山门殿、天王殿、娘娘殿、东岳殿、玉皇殿。庙前有大戏台。过去北顶娘娘庙“每岁四月有庙市,市皆日用农具,游者多乡人。”(《燕京岁时记》),民国时期,该庙逐渐败落。文革时期,该庙残存的古建筑...
4 KB (460 words) - 02:26, 28 January 2025
号,这也是美国国务院历史上第二大的海外建设项目。2008年起新馆正式起用,建筑群占地10英亩,由5座建筑构成,包括一座八层的主办公楼、一座中庭办公楼、一座海军陆战队衛兵岗哨、一座领事/签证办公楼,以及一座多用途的附楼。 建筑的设计十分重视节约能源与可持续性设计,在景观设计中还大量借鉴了中国传统元素...
23 KB (2,342 words) - 14:59, 5 July 2025
中央地质调查所和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等机构同时宣布撤消。 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古生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土壤研究所等陆续成立。 地质调查所在北京的旧址现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该组建筑由南楼、北楼、西楼组成。南...
7 KB (798 words) - 08:44, 22 February 2025
齐白石故居 (北京) (section 建筑)
齐白石故居位于西城区太平桥大街东侧,辟才胡同路北的跨车胡同15号,是一座带跨院的三合院住宅。现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齐白石于1926年冬购得该寓所,在此长期居住直至逝世,其间作画2万余幅。齐白石逝世后一直为私人住宅,不对外开放。1984年9月,故居被北京市政府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故居为三合院结构,坐西朝东,面积204平方米,北房三间,是当年的...
3 KB (313 words) - 07:32, 9 November 2023
顺天府署 (category 北京市政府建筑物)
建筑多被拆除,或者被改建为楼房。现存的顺天府大堂在2011年被定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王直重修顺天府记》以及乾隆《京城全图》、光绪《顺天府志》中的顺天府署全图,显示了该建筑群的原有样貌。顺天府署坐北朝南,在南北中轴线两侧还分布有附属院落、廊庑及两厢建筑。中路主要建筑有:...
8 KB (1,311 words) - 12:06, 2 January 2023
金中都 (category 金朝建筑)
南迁到达汴京,至此中都作为金朝都城共61年。贞祐三年五月初二(1215年5月31日),金中都被元太祖成吉思汗攻陷,城池遭受毁坏。 金海陵王完颜亮弑金熙宗后即位,于天德三年(1151年)四月颁布诏书决定自上京迁都燕京。完颜亮任命张浩、苏保衡等营建都城,参照北宋都城開封府的规划和建筑...
5 KB (815 words) - 04:09, 2 April 2025
东部(花园区):面积较为宽阔。北房五间,前出廊;南花厅三间,带有周围廊。西侧廊的西北是一座勾连搭式敞轩,硬山顶筒瓦过垄脊屋面;东南角有一座六角攒尖亭。花园内环绕有游廊。 西部:中式的两进四合院。 第一进院:倒座房东四间、西五间,合瓦清水脊屋面。东路北房三间,悬山顶勾连搭筒瓦。西路由一殿一卷式垂花门穿过可进入内宅。 第二进院...
6 KB (825 words) - 03:26, 23 October 2023
天主教圣母会法文学校旧址 (北京市) (category 西城区建筑物)
该旧址建于清朝末年,为一组中西合璧的建筑,是前出轩式二层楼,具有典型的清末民初建筑风格,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1984年被列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天主教圣母会法文学校,西城文化网,于2014-09-22查阅[永久失效連結] 尹俊虎,档案整理与历史重现——北平天主教南堂中学档案文献调查,上智编译馆,于2014-09-22查阅...
5 KB (645 words) - 10:42, 16 May 2024
西院花园:花园中有五组假山、水池。 廊子:位于花园东南,廊子连通一院,向东可通往东院,向西可通往西院,廊子都带坐凳栏杆。 三卷勾连搭建筑:位于花园南面,面阔三间,其西侧带有两间两卷勾连搭耳房,耳房前面加有平顶廊。该建筑后面西一间和耳房东一间之间有一座后厦。都是合瓦过垄脊。 戏楼:位于花园北面,面阔三间,合瓦三卷勾连搭硬山顶。...
4 KB (657 words) - 22:02, 30 July 2022
该院占地面积500平方米,是坐北朝南的二进小院。 院门:为馒头门,开在院东南角,坐西朝东,双扇黑漆板门,合瓦清水脊。 影壁:院门内是一座一字影壁。 第一进院:院门内是一个小院,有两间南房。 第二进院:从第一进院北面穿过屏门,便是第二进院。第二进院...
8 KB (1,064 words) - 04:10, 3 July 2025
建筑风格,即立面横向展开,纵向分成五段,上下为三段式。因紧临东黄城根北街,所以主要大门同两侧的凸出体之间接以围墙,在楼前形成两侧大约4米宽的地下室屋面。门头和两端顶部采用中式影壁墙样式。中央凸出部最高处是19.43米,垂直分为三部分,两侧塔形上部有盝顶式小披檐。南...
11 KB (1,607 words) - 14:53, 3 June 2025
该宅院原来是三进四合院,其中第二进院为主院。章士钊认为这座院子太大,所以章士钊一家只住前两进院,将第三进院分出,在北面的内务部街另开辟门。现存的建筑坐北朝南,广亮大门一间,硬山顶,合瓦皮条脊屋面。第一进院的大门西侧有倒座房五间,硬山顶,合瓦皮条脊屋面,北房是三间的过厅,后出廊,硬山顶,筒瓦过垄脊屋面。第二进院...
12 KB (1,754 words) - 16:40, 1 January 2024
北京林业大学近现代建筑群 深圳图书馆 盐业银行旧址(天津) 笕桥中央航校旧址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办公楼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近现代建筑群 广州中苏友好大厦旧址 国泰大戏院(上海) 西安第三纺织厂建筑群 上海(八万人)体育场 济南万字会旧址 太原天主堂 国民政府立法院、司法院及蒙藏委员会旧址 昆明胜利堂...
80 KB (1,485 words) - 07:37, 7 July 2025
奎俊宅约建于清朝后期。现存建筑有坐北朝南的三进院落。广亮大门一间,门外街对面有一字影壁一座。大门内有随山影壁一座。一进院的倒座房东、西各四间,硬山合瓦清水脊。进入垂花门为二进院,其中北房三间为过厅,有围廊连接整个二进院各房。二进院东侧有一座小跨院,其中有北房三间;再过一殿一卷式垂花门为三进院...
2 KB (331 words) - 05:55, 5 January 2023
1984年,燕墩被列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当时燕墩處於某單位倉庫的內院中。1990年代,燕墩周边建设燕墩公园,这是一座免费公园。2004年,在南中轴路建设工程中,长期被被周边建筑和垃圾遮挡的燕墩露出全貌,在永定门外大街上可以清楚看到。2009年,因为燕墩公园被规划为北京地...
3 KB (465 words) - 20:21, 25 June 2021
吴家花园的前身是建于清朝雍正三年(1725年)的自得园,由雍正帝赐给其十七弟果亲王允礼。经过考证,此说法有误。自得园紧靠圆明园西南侧,即今中共中央党校南院处,而非圆明园正南方远处的承泽园、吴家花园一带。 清朝道光中期以前,承泽园一直被称作“承晖园”。道光二十五年四月(1845年),道光帝将皇六女寿恩...
6 KB (975 words) - 16:43, 2 August 2022
建筑中的精品。 南、北跨院:该清真寺之南北各跨有一座小院,三面有屋,相互对称。 该清真寺内有石碑五块,其中二块立在院内,二块嵌在室壁,一块嵌在山墙。石碑中有一块是明朝正德十四年(1519年)刻,史料价值丰富,可惜已残缺。 文化大革命期间,该清真寺被民政局残疾人福利厂占用,牌楼、寺门、影壁、南...
5 KB (816 words) - 14:37, 20 April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