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林公學校禮堂位於臺灣彰化縣二林鎮二林國小校內,於民國九十二年(2003年)6月10日公告為歷史建築。該禮堂為二林國小前身——二林公學校的禮堂,不過並非是創校初期已有的建物,是後來才增建的。該建築與舊宿舍皆為二林國小留存的日治時期建築,除了是學校集會場所外,也是舉辦地方集會、講習、勞軍等活動的場所。...
3 KB (376 words) - 09:06, 11 April 2025
二林仁和宮[1] 二林武德殿 [2](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日治時期大正年間所建,作為警察人員柔道、劍道的訓練場地。 伍天宮(伍府千歲) 至揚宮(關聖帝君) 廖茶姑五媽廟 法林禪寺 十方學舍(南舍) 二林公學校禮堂 二林蔗農事件紀念館(原二林公學校職員宿舍群) 二林天主教聖教堂 綠色隧道...
27 KB (2,880 words) - 03:33, 4 March 2025
彰化縣二林鎮二林國民小學位於臺灣彰化縣二林鎮,創校於1905年,當時名為二林公學校。該校在1971年成立啟聰班後,打破了臺灣過去認為聽障生應在啟聰學校就讀的觀念。校內有建於1938年的舊禮堂,已於2003年6月10日公告為歷史建築,而舊宿舍之後在2008年4月11日也公告為歷史建築。...
6 KB (584 words) - 10:39, 8 November 2022
新竹市東區新竹國民小學 (redirect from 新竹公學校)
新竹市東區新竹國民小學(簡稱新竹國小),舊稱新竹公學校,是一所擁有超過100年歷史的小學。 本校的前身是日治時代的新竹國語傳習所,創立於1896年11月21日,校址設在新竹市西門街之明志書院。曾改稱新竹公學校、新竹第一公學校。 1906年,遷校於新竹孔廟。 1937年,遷校於現址。 1941年,隨著國民學校令的實施改稱新興國民學校。 1968年,改稱新竹國民小學。...
5 KB (372 words) - 03:40, 12 April 2025
嘉義縣朴子市朴子國民小學 (redirect from 朴子國小舊禮堂)
月,因九年國民教育實施而改名為「朴子國民小學」。 朴子公學校因校務所需,於1929年(昭和四年)興建磚造禮堂,是日治時期朴子地區唯一的學校禮堂。禮堂內規劃一處臺閣,放置日本天皇的敕書。1997年(民國八十六年)1月,該校新禮堂竣工。現在的舊禮堂用於放置書籍,也是部份社團活動的場所。2014年(民國...
6 KB (584 words) - 09:10, 11 April 2025
國立臺南第一高級中學 (redirect from 臺南州立臺南第二中學校)
市定古蹟「原臺南州立第二中學校校舍本館暨講堂」:專提供日本人就讀的「竹園小學校」校舍,及州立二中時期興建的禮堂已被指定為臺南市定古蹟,1923年竹園小學校遷移,原有校舍全部移交給第二中學校並進行校舍之更新,1928年,學校本館落成,即今之西棟行政教學大樓。1931年,講堂落成,即今之小禮堂。 除市定古蹟外,校內尚有臺灣府城城垣的殘蹟。...
13 KB (1,290 words) - 13:24, 7 April 2025
二公祠作為辦學場所,供予屏山各村子弟修讀,是新界首創學校之一。而愈喬二公祠正門的對聯「達期兼善,德修於身」,就是為了紀念達德學校而立。學校在日佔時期停課,1943年在達德公所復課,1944年遷回舊址直至1965年。1950年代初,達德學校曾佔用愈喬二公祠鄰近的五桂堂,以收容新增班別的學生。...
18 KB (1,180 words) - 09:40, 25 May 2025
臺南市東區勝利國民小學 (redirect from 竹園公學校 (臺南州))
勝利國小於1953年重建的禮堂為臺南市歷史建築,公告日期是2005年10月6日。日治時期的學校禮堂於1952年11月貝斯颱風侵臺時遭火燒毀,於隔年重建,至該年(1953年)9月25日完工。 整修前的禮堂 整修後的禮堂 原勝利國民學校禮堂.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2014-01-25]...
5 KB (428 words) - 00:54, 24 March 2024
南投縣草屯鎮草屯國民小學 (redirect from 草鞋墩公學校)
1920年3月,新庄分校獨立設校為「新庄公學校」。4月,設立北投埔分離教室。 1921年4月,北投埔分離教室改為北投埔分校;土城分校獨立設校為「土城公學校」。6月,校名改為「草屯公學校」。 1922年3月,簡易農業學校及北投埔分校獨立為「碧峰公學校」。4月設高等科。 1941年4月,校名改為「草屯東國民學校」。...
5 KB (734 words) - 12:04, 1 March 2024
竹北六張犁大夫第 (category 林姓宗祠)
林姓始祖比干外,還供俸年輕版的媽祖神像。 林先坤之子林國寶替父親與祖父追封為奉直大夫後,善慶堂改以「大夫第」之名,並增建前堂,成為二堂二廂二橫建築。林國寶因兒子林秋華中舉興建竹北問禮堂後,大夫第與問禮堂並稱為「南北雙廳、文武雙舉」。 1971年,大夫第改建,仍保留部分早期遺蹟。敇封林先坤與林衡山的官方文件至今還保存在堂內。...
8 KB (882 words) - 11:44, 29 January 2024
國立臺南第二高級中學 (redirect from 臺南州立第一中學校)
2009年10月6日,該校創校95周年,日治時期校友從日本返回臺南二中。校方安排管樂社演奏歡迎。老校友致贈學校石頭紀念碑,由校長王榮發代表接受。學校稍後也在小禮堂內以辦桌宴請校友。 為二中最大的音樂盛事,由校內音樂性社團共同演出,與「校內器樂大賽」得獎者一起演出。2006年為首次舉辦,2017年由於場地問題停辦一次,2019年復辦。...
12 KB (917 words) - 19:08, 14 October 2024
除了定期中英文校訊外,葵涌蘇浙公學設有文苑(中文剪報)及剪燭集。 剪燭集當中收錄了學生寫作佳作,再合輯成書,不定期向學生出版。 學校前身為廢棄停車場,占地52000平方呎,設有24間課室。創校之時已設有雙層禮堂及升降機,為同區學校中少有的理想設計。 學校分為東/新翼(作為特別室和課室用途)、西翼(即為禮堂)及中間課室大樓。...
10 KB (1,177 words) - 02:36, 11 November 2024
新校門的建築費。三年後為紀念他的母親又再捐出港幣一萬元作為「林李瑞生太夫人紀念獎學金」的獎學基金。及後民生書院需要修建禮堂,林百欣捐出港幣一百一十萬元支持。命名為「林百欣堂」的禮堂於1982年修建完成時由林百欣主持啟用禮。 1970年,林百欣進軍地產業,投資工業樓宇,並於1972年將麗新上市;19...
14 KB (1,918 words) - 13:12, 12 April 2025
二媽)是清代福建水師提督施琅將軍迎奉來台,也是世界僅存的湄洲開基天上聖母神尊。鹿港天后宮是臺灣歷史悠久的知名廟宇之一,迄今已逾四百多年,目前由中華民國文化部評定為國定古蹟。 雍正三年(1725年)前述媽祖宮在施琅未入台前,即已有小廟。康熙二十二...
15 KB (2,138 words) - 16:20, 12 March 2025
鍾欣凌 (category 鳳林鎮人 (臺灣))
2020年,在公視《我的婆婆怎麼那麼可愛》主演蘇林彩香一角而風靡全台,為家喻戶曉的國民婆婆。 鍾欣凌經好友范瑞君介紹認識了大她四歲的台灣京劇界知名文武丑陳清河,兩人交往了五年,期間陳清河兩次求婚,鍾欣凌均因為對兩人生活滿足和擔心高齡生子壓力而沒答應,但是後來在陳清河的求婚攻勢下,最終2010年步入結婚禮堂...
22 KB (759 words) - 06:15, 16 May 2025
石子為牆面,並以基腳將地板架高,基座四周設有通風口,並於通風口裝設鐵柵門防止動物進入。 臺灣的武德殿 二林公學校禮堂 维基共享资源上的相关多媒体资源:二林武德殿 1.中原大學、彰化縣文化局. 《二林武德殿調查研究暨修復計畫》. 彰化縣彰化市: 彰化縣文化局. 2009-11: 3–1-3–7. ISBN...
2 KB (315 words) - 15:48, 28 October 2022
學校校舍,並得到教育局於2011年批出該校舍新翼部分樓層使用權(較低層數的使用權歸高福耀紀念學校所有),及後高福耀紀念學校向教育局抗議有關決定,沙田蘇浙公學其後決定主動放棄使用權。隨後,該校宣佈由法團校董會斥資7000萬自行興建新翼大樓,由胡周黃建築設計(國際)有限公司設計。建築面積二...
16 KB (2,034 words) - 16:50, 18 March 2025
林振嵩、都司陳邦光遷建。1829年,總理林廷璋、同知王蘭佩重修。 1897年(明治30年),日軍的從軍佈教使佐佐木一道租用鹿港龍山寺後殿,成立淨土真宗本願寺派布教所,並創立敬愛學校,親自教授日文,另聘請秀才鄭鴻猷、鄭玉田教導漢文。1898年(明治31年)改由光明智曉和尚擔任校長,智曉將學校改為公...
9 KB (957 words) - 11:29, 6 December 2024
升旗臺為洗石子建築,基座寬124公分,長107公分,高166公分,而中堵部分仿石材裝飾而有分割線條。 禮堂則座東朝西,為磚木混合建築,正門上有「中正堂」三字,基座為洗石子,牆面為木製雨淋板,旁邊有一些桁樑斜撐木,建築風格為和式建築樣式、巴西利卡式矩形集會空間,而在南北面又各有兩處出入門。禮堂...
5 KB (627 words) - 09:14, 11 April 2025
聖保羅書院 (category 香港直資學校)
學校亦開展「教師探訪計劃」(Teacher-Visits Programme),學校亦按照政府三三四高中教育改革開始在中四級推行新高中課程。 2010年,年度最後早會(Last assembly)後,學校般咸道正門及禮堂進行大規模維修翻新工程,例如把禮堂台階增高、整理影音設備和改建禮堂...
86 KB (11,877 words) - 06:42, 18 May 2025
臺中市立臺中第二高級中等學校(簡稱臺中二中、中二中、二中)是一所位於臺灣臺中市北區的普通型高級中等學校,台中四省中一員,現今為中部五校聯盟(Taichung Big 5)成員。 1922年由臺灣總督府創立時名為「臺中州立臺中第二中學校」,是台灣日治時期一間招收日籍學生的中學校...
15 KB (1,652 words) - 15:10, 20 April 2025
臺南市後壁區菁寮國民小學 (redirect from 菁藔公學校)
臺南市後壁區菁寮國民小學為一所位於臺灣臺南市後壁區的市立國民小學,其創校歷史可追溯至1911年,是後壁區最早創立的學校。該校建於1931年的升旗臺與1950年代的舊辦公室與禮堂已在2003年5月27日被公告為歷史建築。 菁寮國小的前身是菁寮公學校,是明治四十二年(1909年)時由菁寮派出所駐在巡查管野捨次郎、菁寮區長莊以蒞與地方人士所...
7 KB (770 words) - 11:04, 8 November 2022
中華民國陸軍軍官學校(簡稱陸軍官校、陸官)是中華民國的國家直屬軍事院校,由中華民國國父孫中山指示籌辦,成立於1924年6月16日,由中國國民黨總裁蔣中正任首任校長,陸軍軍官學校創校於中華民國廣東省廣州市黃埔區,故世人也稱其为「黃埔軍校」或「黃埔官校」。学校为中國共產黨和蘇聯支持下成立,因此有許多中華...
196 KB (19,981 words) - 14:18, 17 May 2025
學校增辦中六預科。1982年由私立中學轉為政府資助中學。1986年增設中七預科。1999年,獲政府撥款3200萬元興建新禮堂大樓。另外潮州各鄉彥捐款合共500多萬元進行大型校園改善工程。當2001年新禮堂開幕後,學校正式由港九潮州公學易名為港九潮州公會中學。 2005年,學校...
65 KB (2,595 words) - 10:25, 13 April 2025
彰化縣彰化市中山國民小學 (redirect from 彰化公學校)
公學校,彰化國語傳習所因此改為「彰化公學校」。1913年4月1日,設立「彰化公學校茄苳腳分校」(今花壇國小)。1915年11月,彰化公學校新校舍落成,學校因此遷往彰化女中現址,而孔廟原址則改作「彰化女子公學校」(今民生國小)。1919年4月1日,校名改為「彰化第一公學校」,並設立簡易實業學校...
7 KB (802 words) - 02:41, 10 January 2023
霍格華茲魔法與巫術學院 (redirect from 霍格華茲魔法學校)
學校創辦人當年抵達湖岸的艱辛。二到七年級的學生會乘坐由一種稱為「夜骐」的魔法生物所拉動的馬車進入城堡。當一年級新生初次到達城堡時,他們需要在入口大廳的一個小房間裡等候高年級學長姐以及老師們就座完畢,然後才進入礼堂(兼學校餐廳)進行由分類帽分配他們所屬學院的儀式。 霍格沃兹茨魔法学校...
37 KB (5,528 words) - 15:50, 5 April 2025
臺北市大同區蓬萊國民小學 (redirect from 蓬萊公學校)
1922年,大稻埕女子公學校改名為「蓬萊公學校」。1926年4月,蓬萊公學校設置女子高等科。1928年4月,高等科第一屆畢業。 1941年4月,蓬萊公學校改名為「蓬萊國民學校」。 1945年11月19日,蓬萊國民學校開始接受祖國教育。1946年3月5日,蓬萊國民學校高等科廢止。1948年10月,禮堂重建落成。...
8 KB (680 words) - 10:26, 24 December 2022
聖伯多祿中學 (category 香港天主教學校)
禮堂,工程隨後將原址的小學遷往利東邨,工程直至1993年完成。期間校方於1988年接收小學部(低座)舊校舍,並同時計劃進行禮堂及校舍擴建工程。中座的禮堂於1993年落成,形成「低座、禮堂(中座)、高座」的校舍建築群。後來於1991年,學校...
23 KB (2,110 words) - 07:59, 19 May 2025
二十八年),是一座供奉玉皇上帝的廟宇。該廟於2006年4月9日失火,之後在2010年12月初重修完成,並於2011年1月5日舉行一連五天的重修入火安座保安福醮大典。元清觀當前屬為中華民國國定古蹟。 臺灣民間說法,「臺灣天公三間半」,意思是臺灣主奉天公...
8 KB (1,264 words) - 18:51, 9 August 2024
台中馬禮遜學校(英語:Morrison Academy Taichung)是1952年於臺中市北屯區創校的國際學校。原本是提供在臺灣傳教士子女預備升大學的基督教教會學校,卻吸引了許多臺中地區非傳教士子女前往就讀。畢業生大多前往北美念大學,因學生主要是來自傳教士家庭和到臺灣工作的外國人,所以來自許多...
6 KB (459 words) - 17:24, 11 April 2025
前身為日治時期的臺北州立基隆中學校。在1927年3月31日經臺灣總督府許可設立,同年4月20日於基隆市第一尋常小學校(今仁愛國小)舉行第一屆入學典禮,並以該校部分教室作為臨時校舍開始授課,招收110名學生,為日治時期學制之五年制中學。同年6月12日在小學校禮堂舉行開校典禮並將此日訂為校慶日。當時在中學校...
7 KB (536 words) - 02:00, 9 January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