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暴龙名:Tyrannomimus,意为“暴君模仿者”)是来自日本北谷组(英语:Kitadani Formation)的类兽脚类恐龙的一个已灭绝。模式种是福井暴龙(Tyrannomimus fukuiensis)。 暴龙建立自正模标本FPDM-V-11311,为部分颅后骨骼。还发现很...
    6 KB (421 words) - 18:31, 1 December 2023
  • 金娜里(學名:Kinnareemimus)是獸腳亞目鳥龍下目恐龍的一,生存於白堊紀早期的泰國。 目前僅發現一個標本,包含:脊椎、部分恥骨、距骨、以及不完整的腓骨。第三距骨的側向非常窄,類似夾蹠類(Arctometatarsalia);夾蹠類當時包含鳥龍下目、超科、傷齒...
    3 KB (338 words) - 11:32, 18 November 2021
  • 提姆名:Timimus)是種虛骨類獸腳亞目恐龍,可能屬於鳥龍下目。提姆名是以化石發現者提姆·富蘭納瑞(Tim Flannery)為名。提姆生存於早白堊紀的阿爾比階,約1億600萬年前。提姆的化石發現於澳洲東南部的恐龍灣。 在1991年,澳洲東南部的恐龍灣發現兩個股骨,...
    6 KB (953 words) - 14:19, 6 September 2022
  • 和三角洲奔。一些坚尾类(如暴龙、新猎和北山)也有深窝,但缺少周围的嵴。然而,塞罗尼和同僚注意到胫嵴覆盖腓骨窝的程度远远大于恶,可能是自衍征。非洲的腓骨底端对于类来说相对扩张的,但又类似恶、蝎猎和怪踝非洲的足爪显示出阿贝力超科与...
    18 KB (3,050 words) - 09:52, 2 May 2023
  • 名:Eotyrannus,意為「黎明暴君」,即「早期」)是超科下的一恐龍,化石從英國懷特島郡的韋爾登群的威塞克斯組發現,年代為下白堊紀。牠的化石(編號MIWG1997.550)包括了幼體及亞成體的頭顱骨、脊椎及其他骨骼,都是在植物堆泥床中被發現,並於2001年被描述、命名。 ...
    3 KB (368 words) - 03:19, 4 October 2023
  • lancensis),但後來立為新。對於矮的有效性分為兩派意見。許多科學家認為該頭顱骨來自於一個的幼年個體。矮暴龙之間有少數差異,例如矮暴龙的牙齒數量較多,這導致有些科學家認為牠們是獨立的兩個;必須等到更進一步的研究或發現才能確定兩者之間的關係。 在2001年,諸城市採石場發現四顆零散牙齒,立為的新種諸城暴龍(Tyrannosaurus...
    142 KB (16,181 words) - 21:01, 4 May 2024
  • 諸城(學名:Zhuchengtyrannus)是獸腳亞目亞科的一,生存於白堊紀晚期的東亞。 正模標本(編號ZCDM V0031)是一個接近完整的右上頜骨、以及左齒骨,兩者來自於同一個體。化石發現於中國山東省諸城市的王氏群,地質年代約7350萬年前。在白堊紀晚期,中國北部曾有大面積的氾濫平原,擁有數量龐大的恐龍動物相。...
    5 KB (436 words) - 03:32, 4 October 2023
  • (學名:Gallimimus,意為「雞的模仿者」)是鳥龍科下的一恐龍,是一種奔跑速度非常之快的兩足恐龍,主要以植物為食,比更加類似現代鴕鳥。的化石於蒙古國的耐梅蓋特層中被大量發現,經常存在於現代戈壁沙漠之中,化石數量中等;牠和近親...
    5 KB (719 words) - 05:05, 2 March 2024
  • 羽王名:Yutyrannus,意为“(有)羽毛(的)暴君”),又称羽暴龙,是暴龙超科原角鼻科恐龙的一个,生存于早白垩世期间的中国东北,化石出自辽宁省热河群,仅含有一个已知种:华丽羽王(Yutyrannus huali)。该地层中发现的三件羽暴龙化石是目前已知最大的保存有羽毛直接证据的恐龙标本。...
    15 KB (1,878 words) - 09:17, 30 April 2023
  • 名:Struthiomimus)是種類鴕鳥的長腿恐龍,屬於獸腳亞目鳥龍下目,牠們生存於晚白堊紀的加拿大的亞伯達省,是加拿大最常見的恐龍,和牠的近親極度相似。生存年代約在7600萬到7000萬年前。名衍化自希臘文,strouthion(στρουθιον)意為「...
    28 KB (3,533 words) - 04:37, 19 February 2023
  • 毫无争议的,暴龙被分为两个亚科——包含两个北美洲种艾伯塔和蛇发女怪的艾伯塔亚科(Albertosaurinae),以及包含惧、怪猎、虐、白熊、诸城暴龙、特暴龙暴龙本身的暴龙亚科(Tyrannosaurinae)。有些作者将平衡蛇发女怪包含在艾伯塔,或将勇士特暴龙...
    38 KB (4,748 words) - 07:25, 22 April 2024
  • 名:Tarbosaurus,意為「骇人的蜥蜴」)是一種獸腳亞目恐龍,屬於科。特生存於晚白堊紀的亞洲地區,約7,000萬年前到6,500萬年。特的化石最初是在蒙古發現的,然而在中國發現了更多破碎骨頭。過去曾有過許多的種,但目前唯一的有效種為勇士特(T. bataar),又譯勇猛特暴龍。...
    37 KB (4,575 words) - 05:04, 2 March 2024
  • 鵜鶘名:Pelecanimimus)是種原始、基礎鳥龍下目恐龍,發現於早白堊紀的西班牙。鵜鶘的牙齒數量比其他鳥龍類恐龍還多,大部分的鳥龍下目恐龍缺乏牙齒。 在1993年,Armando Díaz Romeral在西班牙的La Hoyas地層發現一個獸腳類的頭顱骨與骨骼化石。在1994年,Bernardino...
    8 KB (1,149 words) - 14:26, 6 December 2023
  • 名:Suchomimus)是種大型棘科恐龍,擁有類似鱷魚的嘴部,生存於白堊紀阿普第階晚期的非洲西北部。牠的生存年代約為1億2100萬年前到1億1200萬年前。 不像大部分的大型獸腳亞目恐龍,擁有非常長的低矮口鼻部,狹窄的頜部有約100顆牙齒,這些牙齒並不是非常銳利,但稍微往後彎...
    6 KB (776 words) - 10:10, 21 February 2024
  • 暴龙(學名:"Dinotyrannus"),是亞科恐龍的一,生活於上白堊紀的北美洲。 恐的身體骨骼化石是從美國蒙大拿州海爾河組發現的,最初被認為是屬於艾伯塔的一個物種,並被喬治·奧利舍夫斯基(George Olshevsky)命名為Albertosaurus...
    2 KB (208 words) - 14:45, 10 March 2022
  • Barsbold)將這些化石命名為(Anserimimus)。名由古希臘文的「anser」(意即「鵝」)及「mimos」(意即「模仿」)結合而成。但是,並非外形類似一隻鵝,而是鳥龍下目常以不同種類的鳥類來命名,如鵜鶘的唯一種是模式種扁爪(A....
    7 KB (989 words) - 09:19, 26 January 2021
  • 名:Nanotyrannus,意為「小型暴君」)又稱小或侏儒,是種科恐龍,可能是的未成年體。矮的化石為一個小型頭顱骨(編號CMN 7541),是在1942年由查爾斯·懷特尼·吉爾摩爾(Charles W. Gilmore)發現,並在1946年被敘述、命名為蘭斯蛇髮女怪龍(Gorgosaurus...
    6 KB (562 words) - 12:16, 15 September 2020
  • Holtz)提出一個較為狹窄的定義:親緣關係接近於,而離恐爪鳥龍、或是異特較遠的所有物種。在2005年,塞里諾提出了一個新的定義:親緣關係接近於,而離鳥龍、伶盜、以及傷齒較遠的所有物種。在2010年的超科重新研究,引用塞里諾的定義。 †暴龙超科 Tynnosauroidea ?†帕氏长臂猎 Tanycolagreus...
    51 KB (4,997 words) - 07:27, 16 September 2023
  • 鳥龍名:Ornithomimus)意為「鳥類的模仿者」,是一種雜食性獸腳亞目恐龍,除了尾巴較長之外,其餘形狀均和現代鴕鳥極度相似,牠也是鳥龍科中最先被發現的。鳥龍的生存於晚白堊紀的北美洲地獄溪組,在現代美國、加拿大和墨西哥均有發現,和、三角、甲、腫頭和愛德蒙托...
    5 KB (548 words) - 06:04, 23 April 2024
  • 郊狼暴龙名:Suskityrannus,意为「郊狼暴君」;suski在祖尼语(英语:Zuni language)意为「郊狼」)是生活于白垩纪晚期,約9200万年前的拉腊米迪亚南部的一小型暴龙超科的獸腳類恐龙。模式種兼唯一種為哈氏郊狼暴龙(Suskityrannus...
    15 KB (1,303 words) - 17:11, 7 August 2023
  • 中國(学名:Sinotyrannus)是種原始原角鼻科恐龍,生存於白堊紀早期阿普第階的中國東北。中國的身長約10公尺,體型比同時代的原始類大,同時也是已知最大型的熱河群恐龍。 目前只有發現一個部分頭顱骨,發現於遼寧省西部喀左縣的九佛堂組,地質年代為白堊紀早期。雖然中國...
    4 KB (374 words) - 12:44, 20 August 2021
  • 名:Rativates,意為「平胸鳥類的預知者」)是一鳥龍科的獸腳亞目恐龍,來自加拿大亞伯達的恐龍公園組。模式種是逃避前(Rativates evadens)。 1934年,Levi Sternberg在加拿大紅鹿河(英语:Red Deer...
    6 KB (660 words) - 08:48, 1 May 2023
  • 祖母(學名:Aviatyrannis)是超科下的一個,生活於晚侏羅紀啟莫里階的葡萄牙。牠是由奧利佛·勞赫(Oliver Rauhut)於2003年所命名。 在2000年,奧利佛·勞赫(Oliver Rauhut)在葡萄牙萊里亞區的Guimarota褐煤礦坑,發現這些早期...
    4 KB (560 words) - 12:46, 20 August 2021
  • 厄兆名 : Moros),又名厄运或摩罗斯,是一暴龙超科兽脚类动物,生存于晚白垩世的美国犹他州,仅含单一物种无畏厄兆(M. intrepidus)。厄兆是目前白垩纪暴龙超科最早的明確記錄。 厄兆化石最早是在美国犹他州艾麦里县的Stormy Theropod遗址中发现。古生物学家已对...
    5 KB (677 words) - 09:10, 27 June 2023
  • 暹羅(學名:Siamotyrannus)是肉食下目恐龍的一,生存於下白堊紀的東南亞。 牠的化石是部分骨盆、薦椎及前段尾椎,是在1993年發現於泰國東北部的薩卡組(Sao Khua Formation)地層,地質年代約為阿普第階到阿爾比階。暹羅名意為「暹羅的暴君」,牠原先被歸類於...
    2 KB (245 words) - 09:47, 12 October 2020
  • 松鼠(學名:Sciurumimus)是獸腳亞目虛骨類恐龍的一,生存於侏羅紀晚期的德國。目前僅發現一未成年個體標本,發現於下巴伐利亞的石灰岩採石場。在2012年,奧利佛·勞赫(Oliver Rauhut)等人將化石進行敘述、命名,模式種是S. albersdoerferi,...
    2 KB (143 words) - 15:00, 15 June 2021
  • 科。鳥龍下目的原始物種包括:鵜鶘、神州鳥身女妖,還有大型的恐手,恐手的手臂長度可達2.4公尺。更先進的種都屬於鳥龍科,包括:、古鳥龍、、以及鳥龍。有些古生物學家,例如保羅·塞里諾(Paul Sereno),認為充滿謎題的阿瓦拉慈科是...
    13 KB (1,568 words) - 14:25, 6 December 2023
  • 名:Dromaeosauroides)是驰科兽脚类恐龙的一个,生存于早白垩世的丹麦,化石发现于波罗的海博恩霍尔姆岛罗别代尔峡谷(Robbedale valley)的杰德迦德组(英语:Jydegaard Formation)。该岛是丹麦领土中唯一发现恐龙遗骸的区域,因为该国其余部分的已...
    21 KB (3,034 words) - 01:12, 30 June 2023
  • 象鸟名:Aepyornithomimus,意为“象鸟的模仿者”)是蒙古德加多克塔组(英语:Djadokhta Formation)的一科兽脚类恐龙,生存于大约八千万年前的晚白垩世坎帕阶,被认为分布于当时的沙漠环境中。模式种是图格里克象鸟(A. tugrikinensis)。 正模标本MPC-D...
    4 KB (546 words) - 09:49, 2 May 2023
  • 鳥身女妖(學名:Harpymimus)是獸腳亞目鳥龍下目的恐龍的一,生存於下白堊紀的蒙古。不像較後期、更衍化的鳥龍下目,鳥身女妖仍然具有牙齒,但似乎只限於在下頜的齒骨。 在1981年,一個蘇聯與蒙古國的聯合挖掘團隊在戈壁沙漠發現一個獸腳類化石。在1984年,瑞欽·巴思缽(Rinchen...
    5 KB (674 words) - 08:47, 18 June 2022
  • 或直译为死亡收割,是一生存于大约8010至7950万年前晚白垩世拉腊米迪亚古陆的暴龙科恐龙,目前仅有一个种:德氏死掠(T. degrootorum)。该分类单元的化石发现于加拿大艾伯塔省的福莫斯特组(英语:Foremost Formation),与中型角类如福莫斯特异角,和小型厚头类如赖氏结头龙等共存。...
    10 KB (849 words) - 07:39, 1 May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