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81年—330年1月29日),字承,東萊掖縣人,西漢高祖劉邦庶長子齊王肥的後代。晉朝官員,在東晉官至平南將軍、江州刺史。 有俊美的儀容外表,又善交際,結交了當時的豪傑,在齊地著名,士人都仰慕他。後曾獲舉賢良,和被司空府辟命,但都不應命。 八王之亂時戰亂頻仍,...
    5 KB (821 words) - 11:04, 13 November 2022
  • 可以是下列人物: (三国),备之孙,理之子。 (東晉),字承,晉朝时期官員,官至江州刺史。 (明朝),明朝永安縣知縣。 (南朝),封汝阴王,南齐、南梁的二王後之一。 (十六國),字義孫,前趙皇帝曜之子,南陽王。...
    445 bytes (64 words) - 02:06, 11 September 2021
  • 東晉後將軍郭默假稱收到詔命討伐江州刺史,將的首級傳到建康,司徒王導怕郭默難以控制,於是大赦天下,懸掛首級並以郭默為西中郎將、江州刺史,但是太尉陶侃知道郭默擅殺後卻立即出兵討伐,王導於是下詔讓豫州刺史庾亮協助陶侃平滅郭默叛亂。 休屠王羌反石勒。 八月,後趙王石勒登基稱帝,改元建平,營建鄴城新宮作為新的都城。...
    2 KB (177 words) - 21:32, 6 November 2023
  • (?—407年),字茂遠,譙國龍亢(今安徽懷遠)人。東晉官員,祖父是東晉車騎將軍桓沖。因為是桓氏子弟,亦為桓玄所愛,故此桓玄掌權和篡位時都獲授高官。桓玄敗後因祖父故而獲免死,但後來卻捲入殷仲文謀反的事件,被誅殺。 桓年輕已有高尚節操,在當時與琅邪王氏的王謐及太原王氏的王綏齊名。桓...
    2 KB (381 words) - 11:04, 13 November 2022
  • 南平公主(?—?),中国東晋成帝司马衍之女。 寻阳公主嫁给之子赤松。赤松嗣其父之位,尚南平长公主,位至黄门郎、义兴郡太守。 《晉書·卷八十一列传第五十一 传》...
    738 bytes (50 words) - 00:39, 20 January 2023
  • ,字伯舒,东晋武将,淮南郡人。其父为東晋广武将軍趙誘,他多次参与镇压叛乱,为东晋的稳定做出了贡献。 建武元年(317年)九月,其父趙誘、兄长趙龔死于討伐杜曾之乱。龍驤将軍周訪奉命讨伐杜曾,進軍沌陽。趙率领父亲残兵参战,被分配到左軍。趙虽然力战,但还是感到即将败北。趙...
    4 KB (860 words) - 16:50, 23 September 2023
  • 苻訓英,十六國後燕昭文帝慕容熙的天王皇后。 桓東晉車騎將軍桓沖之孫,捲入殷仲文謀反的事件被誅殺。 懷肅,東晉末年將領,宋武帝裕的姨表兄。 沒弈干,高平鮮卑人,先後受前秦及後秦官爵,並曾收留匈奴鐵弗部首領衞辰子勃勃,即夏國開國君主赫連勃勃,但最終反為其所殺,部眾皆為其所吞併。...
    2 KB (307 words) - 17:19, 5 July 2023
  • 郭默 (category 東晉被處決者)
    ,派了郭誦追他,郭默在襄城被追上,於是拋下妻兒獨個逃走,最終成功走到東晉都城建康,獲授征虜將軍。咸和元年(326年),徐州刺史遐去世,郭默任北中郎將、監淮北軍事、假節,接替遐。遐舊將李龍等人反抗作亂,朝廷遂命郭默與右衞將軍趙進攻,成功平定。咸和二年(327年),朝廷徵召歷陽內史蘇峻入朝,為防...
    7 KB (1,538 words) - 01:53, 10 February 2023
  • 冀州 (山东省) (category 東晉的州)
    冀州,中国東晉时侨置的州。 東晉義熙六年(410年)滅南燕後收復青州,後遂將原來僑置於徐州廣陵郡的冀州移置於青州,寄治於青州治所廣固城(今山东省青州市)。 南朝宋永初二年(421年),冀州併入青州。元嘉九年(432年),復置冀州,寄治於青州濟南郡歷城縣(今山东省济南市),領九僑郡:廣川郡、平原郡、...
    4 KB (473 words) - 17:02, 11 July 2023
  • 前趙前鋒在西陽門與後趙軍大戰,曜親自出戰,被後趙將石堪擊敗並被俘,及後被殺。 後趙中山公石虎大破前趙軍,熙被擒,不久被殺,前趙自此滅亡。 前趙皇帝曜的兒子率前趙殘餘力量試圖反攻長安復國,但最終失敗。 陶侃為盟主,完全清剿和收降蘇峻之亂的殘餘勢力,迎回晉成帝,此後朝內就由王導專制。 维基文库中提及329年的原始文獻 ...
    1 KB (145 words) - 08:07, 22 July 2022
  • 敬宣(371年—415年5月26日),字萬壽,小字阿壽,彭城(今江蘇徐州市)人。東晉末年將領,其父牢之亦為東晉將領。牢之因謀叛桓玄而自殺身亡,其後敬宣逃奔至南燕,在裕討伐桓玄時敬宣歸國,入晉後官至右將軍。 敬宣父祖世代都為將,以壯健勇敢而見稱,其父...
    15 KB (2,968 words) - 11:10, 13 November 2022
  • 桓權:桓石康之兄。 桓石虔:桓豁之子。東晉將領。 桓石秀:桓豁之子。博覽群書,喜好老莊,不貪榮譽爵位,亦擅長騎射。 桓石民:桓豁之子。東晉將領。曾派兵擊殺苻丕。 桓石生:桓豁之子。東晉官員。 桓石綏:桓豁之子。東晉官員,後投桓玄。桓玄敗死後被殺。 桓石康:桓豁之子。東晉將領。...
    7 KB (1,146 words) - 13:14, 11 May 2024
  • 宋(420年-479年)史稱宋或稱南朝宋,又称前宋,是中国歷史上南北朝时期南朝的第一个朝代,东晋元熙二年(公元420年),宋武帝裕取代东晋政权而建立。国号宋,定都建康(今江苏省南京市),因国君姓,为与后来赵匡建立的宋朝相区别,故又称为宋或南朝宋。以裕世居彭城为春秋时宋国故地,故以此为国号。又以五德終始說,...
    50 KB (8,305 words) - 08:29, 13 May 2023
  • 《晋书·卷89·忠义传》 張禕 祖父張彭祖(張良17世孫.魏晉3大書法家.與王羲之齊名) 二弟張裕(茂度)宋司徒 三弟張紹(袑)雍州刺史 長子張暢 公元450年彭城,宋魏南北對峙 張暢與北魏李孝伯談判,對談如流,詞意清遠,魏人相顧嘆息。孫張融 有佛道交融獨特思維之名著 5世孫是隋唐名儒 張后 7世孫是盛唐草聖 張旭...
    1 KB (188 words) - 02:58, 10 November 2022
  • 王嘉(?—1631年),諸書中或名王嘉、王嘉允(因雍正帝名禛,為避免文字獄,故清人多諱之),明朝陝西府谷人,曾在边塞当兵,后来逃亡回乡。崇禎元年(1628年)因为年收慘澹饑荒,率众起事,轉戰於甘、陝,後轉戰山西等地,自立为王,设置官员,当时其下有高迎祥、羅汝才、张献忠、王自用等。明廷以洪承疇為...
    1 KB (229 words) - 15:37, 7 May 2024
  • 殷仲文 (category 东晋官员)
    殷仲文(4世紀—407年3月3日),陈郡長平(今河南西华东北)人。殷融孫,殷康子,南蠻校尉殷顗弟。東晉時期官員,曾為桓玄心腹並助其稱帝,但桓玄敗走梁州時就投歸東晉。殷仲文回東晉後自感不得志,無意間開罪了何無忌,終被指謀反而被殺。 殷仲文年輕時就很有才華,容貌俊秀。早年因堂兄殷仲堪推薦而任骠骑將軍司...
    9 KB (1,226 words) - 15:02, 1 June 2024
  • 二月,孫恩再度登陸,進攻句章,為牢之所敗,又再撤回海上。孫恩於是轉攻北面的海鹽,為裕所敗,於是改攻滬瀆(今上海),攻下了滬瀆壘,首將袁山松遇害。 六月,孫恩從海路進至京口,圖取東晉京師建康,但當知道司馬尚之已到建康且牢之也回軍,不敢進攻,於是撤退,南逃過程大敗於裕,於是在浹口再逃入海中。...
    3 KB (366 words) - 03:28, 24 January 2023
  • 王導 (category 東晉司空)
    王導(276年—339年9月7日),字茂弘,琅邪临沂(今山东省临沂县)人。是東晉初年權臣,歷仕晉元帝、晉明帝和晉成帝三代。他與堂兄王敦及其家族隨晉元帝南渡,並積極聯結南方士族以支持晉室,又團結北來僑姓氏族,讓晉元帝得以在南方立足並在西晉亡後建立東晉。後王敦發起叛亂,但王導仍然支持晉室,及至亂事平定後身居高位,續獲明帝、成帝以及朝中大臣倚重。...
    20 KB (3,431 words) - 14:33, 29 May 2024
  • 黎(?—?),东晋彭城人,是祅教徒(《晋书》称之为妖贼)。 晋孝武帝太元十四年(389年)春正月,黎在皇丘称皇帝,与晋朝分庭抗礼。彭城太守、龙骧将军牢之率军讨平黎。 《资治通鉴》晋纪 《晋书》...
    535 bytes (56 words) - 00:39, 21 January 2023
  • 西晉始平哀王司馬裕 西晉武陵哀王司馬喆 西晉代哀王司馬演 西晉汝陰哀王司馬謨 西晉濮陽哀王司馬臧 東晉東海哀王司馬沖 東晉琅邪哀王司馬安國 宋臨川哀王燁 (宋) 宋鄱陽哀王休業 宋巴陵哀王休若 宋南海哀王子師 北魏廣陽哀王拓跋石侯 渤海国末代王大諲譔,一些书籍根据《东国史略·卷一》:“渤海至...
    2 KB (430 words) - 06:54, 4 October 2022
  • 王愉(?—404年3月30日),字茂和,太原晉陽(今山西太原)人。東晉時期官員,中書令王坦之次子,官至尚書左僕射,因謀起兵襲擊當時領導義兵討伐桓玄的裕而被其誅殺。 王愉與其兄王愷早歷清高官位,驃騎將軍、會稽王司馬道子掌握朝政後遷任司馬,加輔國將軍,而王愉堂妹亦是會稽王妃,故他們兄弟都極為高貴顯赫。...
    6 KB (1,047 words) - 15:54, 22 January 2023
  • 西晉懷帝永嘉五年(311年),聰派呼延晏率大軍進攻洛陽,漢趙鎮軍將軍石勒領三萬騎兵到洛陽與大軍會合,攻陷洛陽,俘虜晉懷帝。戰後石勒將戰功歸於王彌和曜,於出屯許昌。 東晉成帝咸和五年(330年),後趙王石勒稱帝,是為後趙明帝,任命夔安為尚書、侍中、鎮軍將軍,隨後夔安在後趙官至尚書令後卒于任上。 後趙鎮軍大將軍張離:東晉...
    24 KB (4,453 words) - 13:44, 25 April 2023
  • 阮籍:西晉著名文學家、竹林七賢之一。其父為建安七子之一的阮瑀,在曹魏時期擔任過步兵校尉一職,故又被人稱之為「阮步兵」。 虞東晉平山縣侯、宗正卿,出身東晉外戚,曾任晉明帝時的步兵校尉,其父為東晉元敬皇后(晉元帝司馬睿之妻)的親弟,被明帝追贈為散騎常侍、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平山縣侯的虞豫。死後被追贈衛將軍、加散騎常侍。...
    7 KB (1,278 words) - 03:16, 6 August 2023
  • 司馬元顯 (category 東晉大將軍)
    司馬元顯(382年—402年),字朗君,河內溫縣(今河南溫縣西)人。晉朝宗室,會稽王司馬道子之長子,东晋晚期权臣,受封為會稽王世子。官至驃騎大將軍。司馬元顯自隆安三年起至元興元年的三年間曾經一度執掌東晉政權,但期間叛民孫恩連年入侵當時朝廷唯一能直接控制的三吳地區,戰事不息,而司馬元顯仍貪腐不已,國庫...
    14 KB (2,395 words) - 11:44, 24 December 2022
  • 謝鯤,字幼輿,陳國陽夏人,晉元帝永昌元年(322年)出任。 ,字承,東萊掖人,晉元帝時在任。 王棱,字文子,琅邪臨沂人,晉元帝時在任。 王彬,字世儒,琅邪臨沂人,晉明帝時在任。 史疇,東晉時在任。 殷羨,字洪喬,陳郡長平人,東晉時在任。 周撫,字道和,汝南安城人,晉成帝時在任。 劭,彭城人,晉成帝咸康中在任。 褚裒,字季野,晉成帝時在任。...
    30 KB (3,224 words) - 19:14, 8 April 2024
  • 陶侃 (redirect from 陶岱 (東晉))
    朝名将。出身寒門的陶侃自討平張昌叛亂開始以其戰功一直升遷,最終當上太尉之位,並掌握重兵,都督八州軍事並任荊江兩州刺史;在世族壟斷高位的東晉是一個例外。陶侃不單對東晉的建立與維持在軍事上作出貢獻,本身亦甚有治績,治下荊州太平安定,路不拾遺,亦深受人民愛戴。曾建杉庵讀書於嶽麓山。因曾任西晉龍驤將軍,故又稱「陶龍驤」。...
    21 KB (4,231 words) - 18:28, 29 May 2024
  • 備託孤時以尚書令李嚴為錄尚書事的諸葛亮副手;蜀漢蔣琬、費禕作為政治最高決策官員時,均以尚書令兼錄尚書事。此後至南北朝均有錄尚書事任命之記載。祝總斌在其《兩漢魏晉南北朝宰相制度研究》中指出東晉錄尚書事制度的四個特點:常態化,制度化,貴族化,宰相化。 東晉錄尚書事制度出現以下變化: 東晉...
    6 KB (998 words) - 15:58, 25 October 2022
  • 张敷 (category 宋官员)
    張敷(?—?),字景東晉至南朝宋吳郡人,吳興太守張邵之子。東晉時張敷曾任裕的世子中軍參軍。永初年間,任祕書郎、西中郎參軍。元嘉初年,任員外散騎侍郎、祕書丞。江夏王義恭鎮守江陵時,任命其為撫軍功曹,轉記室參軍。後任正員郎、黃門侍郎、始興王濬後軍長史、司徒左長史。後來張敷父親在吳興去世,張敷...
    3 KB (720 words) - 13:07, 24 February 2023
  • 東晉末年重要官員,東晉建威將軍王劭子,因四伯父王协無子而過繼過去作嗣子。王謐曾經在桓玄建立的桓楚朝廷中擔任司徒,而在桓玄篡位前和裕起兵擊敗桓玄並佔領建康後,王謐都曾領司徒。雖然曾經在桓玄朝中擔任高官,他亦自疑,不過最終仍在高位去世,名聲不損。 王謐年輕有美譽,與桓及王綏齊名,曾幫...
    5 KB (841 words) - 07:00, 19 August 2023
  • 郗恢 (category 東晉軍事人物)
    郗恢(?—398年),字道,高平郡金鄉縣人,東晉將領。祖父是東晉太尉郗鑒,父親是北中郎將郗曇。郗恢曾長期以雍州刺史身份駐守襄陽,並多次派兵保護洛陽。後卻因東晉內亂而被逼離開回京,途中遇害。 升平五年(361年),父親郗曇去世,郗恢承襲東安縣開國伯的爵位。後擔任散騎侍郎,多次升遷後仕至給事黃門侍郎...
    5 KB (925 words) - 13:48, 10 June 2023
  • 前赵河南郡太守尹平。攻打许昌颍川,在阳翟被东晋郭诵击败,退守康城。325年,攻打河南郡,击败颍川郡太守郭默。后来被郭默和前赵军击败,被围困在金墉城。326年,攻打汝南,抓住汝南国内史祖济。329年,被前赵围困在雍城,据城自守,联合中山王石虎在义渠击败。330年,封为河东王。奉命镇守关中。33...
    1 KB (232 words) - 08:48, 7 April 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