磺田福佑宮建於清光緒年間,以唭哩岸石構築基礎與牆面,廟中保留最原始以唭哩岸石打造之土地公,乃北投地區民間傳統信仰之場所,2015年9月七日,台北市政府認定為歷史建築。 臺北市政府都市發展局. 《市郊區(文山區、北投區)都市計畫通盤檢討作業基本資料調查》 2018年 (PDF). [2019-03-04]...
2 KB (126 words) - 16:45, 23 November 2024
北投分局光明派出所遷出。於是該建築變成民眾占用之住宅,部分空間出租變成電影道具間,開始急速傾頹。 1994年,逢甲大學建築系學生陳林頌以北投溫泉谷地的北投溪、北投溫泉公共浴場、北投公園等北投歷史空間之研究為題撰寫畢業論文,並測繪北投公共浴場平面、立面圖、北投溪谷地模型。陳林頌並四處呼籲搶救北投公共浴場,希望其不被拆除成為纜車站。...
11 KB (1,111 words) - 10:02, 28 February 2025
新北投站位於台灣臺北市北投區,為臺北捷運淡水信義線(新北投支線)的捷運車站。過去為臺灣總督府交通局鐵道部(戰後改制為臺灣鐵路管理局)新北投線的端點站,台鐵站體與列車現展示於捷運站旁的公園。 高架二層車站位於大業路旁,與中和街、泉源路、中山路、光明路的交叉路口西側;車站編號為R22A。...
40 KB (3,261 words) - 00:39, 8 May 2025
三軍總醫院北投分院(編號國軍第818醫院)是臺灣臺北市北投區的國軍醫院,也是中華民國衛生福利部評定優等醫院及合格之精神科教學醫院,主要收治精神科患者。北投分院現址在日治初期係「台北陸軍衛戍療養院北投分院」,在戰後成為陸軍第801總醫院北投分部,並在1966年與陸軍第821醫院合併,後改稱三軍精神病院...
15 KB (2,118 words) - 06:03, 24 March 2025
宮參禮,或是直接前往集合點取齊,通常於上午九時整頭陣出發。踩街遶行萬華區400餘間宮廟、紅壇及香案的隊伍大致上有:報馬仔、頭旗燈、路關牌、五方旗、土地公轎、艋舺青山宮醒獅團、艋舺龍山寺、西門町天后宮、其他境內暨各地交陪宮...
25 KB (3,103 words) - 17:28, 27 November 2024
景美福興宮,又名十五分福興宮,位於台灣台北市文山區福興路,主祀福德正神,配祀觀世音菩薩、地藏王菩薩、蘇府千歲、文昌帝君、中壇元帥、天上聖母、濟公禪師、文財神、關聖帝君等神明之廟宇,始建於1859年,是十五分地區最早的宮廟,也是景美地區的土地公信仰中心。景美福興宮...
7 KB (693 words) - 19:35, 24 November 2024
121.511181 北投普濟寺,全名靈泉山普濟寺,舊名鐵真院,是位於臺灣臺北市北投區林泉里的佛寺,由日治時期臺灣總督府交通局鐵道部員工捐款建立,大正五年(1916年)1月落成。此寺創始時屬於禪宗臨濟宗妙心寺派,後歷經宗派更迭,今列為直轄市定古蹟。 臨濟宗妙心寺派在新北投...
48 KB (5,798 words) - 03:33, 7 February 2025
嘉慶年間,泉州府同安縣商人,為祈航海平安,從福建分靈請來海神媽祖神像,供奉於艋舺八甲庄。咸豐三年(1853年)頂下郊拚後,同安人的首領林佑藻在咸豐五年(1855年)於大稻埕籌建媽祖廟。同治三年(1864年)初建,廟又稱「大稻埕媽祖宮」,媽祖稱為「稻江媽祖」。廟最早位在中街與南街的交界處,也就是現在的迪化街與民生西路口,早期的建街發展...
9 KB (912 words) - 06:42, 24 April 2025
25.073626°N 121.515517°E / 25.073626; 121.515517 大龍峒保安宮(Tōa-lông-pōng Pó-an-kiong),又稱大浪泵宮,是位於臺灣臺北市大同區大龍峒、鄰近臺北孔子廟的大道公廟,為泉州同安人所信仰的廟宇,建築曾獲2003年聯合國教科文...
45 KB (5,544 words) - 23:12, 27 April 2025
佑帝君。二樓除文昌帝君塑像外,身旁站立天聾、地啞,有天機不可漏、文運不能知之意。廟方還擺有文昌筆供人祈福,會有家長帶小孩來此祈求考試順利。林衡道曾表示殿宇雖係重建,但舊殿的石柱和礎石、山川門前的舊石獅和廟宇後山大墓公旁嘉慶年間的古墓碑,都有保存價值。 士林神農宮、士林慈諴宮、芝山巖惠濟宮...
21 KB (2,626 words) - 01:47, 16 March 2025
台灣民間信仰 艋舺青山宮 艋舺福德宮 艋舺集義宮 艋舺龍津宮 艋舺真武殿 台北東隆宮 啟天宮 廣照宮 聖安宮 台北市民政局編,《台北市寺廟概覽》,1994年,台北市,台北市民政局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2019-01-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6-03). 台北市助順將軍廟(晉德宮)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7 KB (841 words) - 10:35, 7 April 2025
劉添財、林采韻. 三處建物 通過定為古蹟. 《中國時報》. 2005-01-12 (中文(臺灣)). 陳志豪. 北市土地公廟 500座 趣聞典故多 南港坤元宮年代最久 景福宮規模最大 朱厝崙福聚宮香火最盛 三代同堂、兄弟廟最特殊. 《聯合報》. 2003-09-01 (中文(臺灣)). 二三級古蹟評鑑...
7 KB (909 words) - 10:27, 7 April 2025
北投文物館,位於臺灣臺北市北投區。始建於日治時期,建造於1921年,原為一座溫泉旅館「佳山旅館」。中華民國政府遷臺後由中華民國外交部接管,依序變為安置軍民的「佳山宿舍」、招待官員的「佳山招待所」。1966年後拍賣民間,1983年由私人豪宅轉變為「臺灣民藝文物之家」。1987年正式改為「北投...
3 KB (204 words) - 12:18, 19 March 2025
草山行館 (category 北投區)
從陽明山國家公園第一停車場旁一條小徑向下走約五十公尺,即可見到草山行館。該館在1920年代,原作為溫泉別墅的台灣糖業株式會社招待所。地號是北投湖山段三小段二二七、二三五號。 行館外牆大塊岩石的立面是戰後時期所建,為安山岩疊砌。五百四十九總坪中,主房占地一百五十坪。館內有中庭、露台、川堂、大...
24 KB (2,983 words) - 10:23, 28 September 2023
臺北市立中正高級中學 國立臺北護理健康大學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唭哩岸次分區) 石牌福星宮 石牌褔佑宮 石牌玄帝宮 石牌鳳凰宮 石牌北巡宮 石牌青聖宮 石牌聖雲宮 石牌汾陽宮 石牌聖合宮 石牌玉龍宮 石牌指北宮 石牌長老教會 讓我們以當時人們的需求來組織,便可輕鬆回復許多歷史回憶。傳統公車路線便是一個。...
11 KB (1,486 words) - 13:53, 13 March 2025
國立臺北科技大學 (category 北區技職校院區域教學資源中心)
國立臺北科技大學(簡稱臺北科大、北科大、北科)是位於臺北市大安區的研究型科技大學,前身為日治時期成立的臺北州立臺北工業學校。設有機電、電資、工程、管理、設計、人文與社會科學和創新前瞻科技研究等學院以及美國麻省理工学院的在臺聯合實驗室 1912年創立,由臺灣總督府在臺北廳大加蚋堡大安庄設立民政局學務...
21 KB (1,933 words) - 00:24, 6 April 2025
福景宮,位於台灣台北市光復南路,為主祀福德正神之道教廟宇。該廟宇興建於1921年,為位於台北大安區的中型傳統建築廟宇。另外,該廟宇的組織型態為管理委員會制,祭典日期則是每年農曆之二月廿二及八月十二。 福景宮創建於台灣日治時期大正10年(西元1921年),為地方信仰中心,由先民劉良同發起興建。草創之...
3 KB (336 words) - 02:11, 9 October 2024
/ 25.133035; 121.493366 番仔厝保德宮,是位於臺灣台北市北投區豐年里的王爺廟,為凱達格蘭族北投社的漢化信仰場所。2008年5月1日,此廟與長老教會北投教堂、番仔厝、番仔溝登錄為文化景觀,2022年重新登錄為史蹟。 北投耆老相傳臺灣清治時期,凱達格蘭族人在到貴子坑溪撿到漂流的神...
6 KB (717 words) - 15:46, 26 November 2024
老廟體大致整修完成 目前還沒有驗收開放. 民生報. 1997-06-17 (中文(臺灣)). 牛慶福. 搶救「永遠的迪化街」 專題之六 霞海城隍篇 商教合一的祭典盛會參與200間廟、板橋林家花園、北投文物館等修建 愛古蹟修古蹟 王正雄充滿使命感. 聯合報. 2002-12-05 (中文(臺灣)). ...
21 KB (2,339 words) - 06:45, 24 April 2025
菊元百貨由原籍日本山口縣的商人重田榮治在日治時代中期的1932年11月28日成立,不過11月28日時僅是先招待臺灣總督府殖產局局長殖田俊吉(日语:殖田俊吉)、臺北州知事中瀨拙夫、臺北市尹西澤義徵等180名官紳參與落成典禮,真正開幕營業是在該年12月3日。 重田...
12 KB (1,269 words) - 23:30, 1 May 2025
5245 士林慈諴宮,又稱士林媽祖廟,舊稱芝蘭街天后宮:24,位於臺灣臺北市士林區大南路士林夜市內,主祀天上聖母,是一座採兩殿、兩廊、兩護龍平面配置的廟宇,也是臺北市的直轄市定古蹟。 慈諴宮的歷史可追溯到清嘉慶元年(1796年),而位在「新街」的慈諴宮的與「舊街神農宮」、芝山巖惠濟宮...
8 KB (986 words) - 10:17, 19 October 2024
。商賈要想在此順利作生意,都得向寺方繳納口捐,因此寺方於山腳下擁有大量祀田,世代由佃農耕種。 嘉慶二十年(1815年),寺身因地震重建。 咸豐三年(1853年),三邑人於頂下郊拚擊敗同安人領袖林佑藻後,兩族群分以龍山寺、保安宮作大本營,展開長期對峙,犧牲慘重。三邑人將此次械鬥期間罹難者的血衣,埋在...
36 KB (4,226 words) - 23:10, 27 April 2025
身為雷石榆好友的魏子雲當時不顧政治壓力,一直照顧蔡瑞月。 出獄後的蔡瑞月,繼續從事舞蹈的教學、創作與演出,並且在台北市中山北路開設蔡瑞月舞蹈研究社教導年輕學子、兒童研習現代舞。但是蔡瑞月因為國民政府的禁令,而不能出國演出。1981年,官方又再度干預,並要求蔡瑞月和其子雷大...
5 KB (558 words) - 17:43, 21 April 2025
臺北市立第一女子高級中學 (redirect from 北一女)
1934年(民國二十三年,昭和九年)第一高女創校三十周年,浮田辰平校長更易校訓「優、強、淑」為「正、強、淑」,並泐石立碑。此碑取材溪石,質地堅硬,鐫字靈秀,安置於光復樓入口右方,學生進出均須行禮致敬。 「公誠勤毅」校訓是1949年(民國三十八年)接掌北一女的江學珠校長所定,表現她重視學子的胸襟器識、涵養操守毅力的教育理念。...
35 KB (4,573 words) - 19:28, 2 May 2025
章嘉活佛舍利塔塔蹟 北投賴氏祖祠 草山行館 竹子湖蓬萊米原種田事務所 青邨圓講堂 青邨國建館 新北投車站 北投磺田福佑宮 北投陳江墓園 張學良故居 七虎籃球場 日軍震洋特攻隊格納壕 中國電影製片廠A攝影棚、錄音室 北投陳氏祠堂 復興武德精神堡壘 國民革命軍陣亡政工人員紀念碑 湖底路93號房舍 新生街5號、7號、9號...
10 KB (68 words) - 12:52, 4 November 2023
福皮藔街」或「福地藔街」,已有店屋的型態,且皆已街名稱之,表示具相當發展之聚落形成。。明治28年(1895年),剝皮寮地名由「福地藔街」改為「北皮藔一丁目、二丁目、三丁目」。大正11年(1922年)進行町名改正,廢街庄為町,北...
13 KB (1,816 words) - 10:05, 4 January 2025
臺北市立中山女子高級中學 (redirect from 北二女)
為桌球、羽球上課地點,也有籃球場和排球場,另外五樓一設有一間韻律教室。 高木平太郎(明治三十年,1898年) 町田則文 (明治三十一年,1899年) 本莊 (明治四十年,1907年) 田川辰一 (大正八年,1919年) 山崎熊次 (大正十年,1921年) 小野正雄 (大正十四年,1925年) 藤谷芳太郎(昭和十五年,1940年)...
19 KB (2,129 words) - 09:14, 11 April 2025
;立面開有三門,左右均以直櫺式門窗扇裝飾。 地藏庵主祀地藏王菩薩,同祀玄天上帝、原紫來宮之田都元帥、關聖帝君及原臺北府縣城隍廟之淡水縣城隍,左右山牆邊配祀謝將軍與范將軍。府城隍廟原位於臺北城內,毀於日治時期;紫來宮原位於西園路,現已不存。此外,在地藏庵左側約與廟成垂直的方位有「昭顯廟」一座,俗稱大眾...
5 KB (585 words) - 18:09, 21 April 2025
石牌漢番界碑,是原設於今臺灣臺北市北投區的土牛界線界碑,被列為臺北市文化資產,今各遷至二二八和平紀念公園、捷運淡水線石牌站。 雍正、乾隆初期,漳州人賴、魏、謝三姓為開發北投庄而侵占原住民土地,時起爭端,淡水同知曾日瑛為此而立下界碑。刻寫「奉憲分府曾批斷東南勢田園歸番管業界」指明將唭哩岸庄東邊的水田...
9 KB (1,201 words) - 05:58, 24 August 2024
、韓、菲及南非等八國聯合展出,大英博物館安德森(Anderson)館長親臨開幕 1994年,與德國慕尼黑民俗博物館合作展出「西藏文物展」、與俄羅斯冬宮博物館合作展出「西夏文物特展」、與帝門藝術教育基金會合辦「徐悲鴻畫展」 1995年,出版發行《史物叢刊》、《國立歷史博物館學報》;《國立歷史博物館館...
27 KB (3,568 words) - 15:25, 17 April 2025
安溪人高姓宗族最早在臺灣建立的雙忠廟是北投集應廟,奉祀分祀出來的「二祖」,為感念宗族的發基地,他們每十年舉辦一次迎香祈福祭典,回景美集應廟將尊稱「老祖」的保儀大夫神像請回北投集應廟駐駕。景美集應廟的高姓信徒則每五年會至北投集應廟迎回神像、林氏夫人遶境。 三川殿橫樑 福德殿 財神殿...
8 KB (885 words) - 16:19, 18 January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