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六人格因子問卷(16PF)是由雷蒙德·卡特爾,莫里斯·達岡及赫伯特·埃伯在數年的經驗研究中開發的一項自我報告人格測驗。 十六人格因子問卷提供了一正常人格的度量標準,心理學家和其他心理健康專業人員也可以將其用作臨床工具,以幫助診斷精神疾病,幫助進行預後和治療計劃。...
    11 KB (977 words) - 05:31, 10 October 2023
  • 偏執型人格障礙(paranoid personality disorder),简称偏执型人格,是以猜疑和偏执为特点的一人格障碍,多始于成年早期。盛行率在0.4%~5.1%之间,男性多于女性。偏执性人格主要受遗传因素影响,遗传度约0.50,且更常见于有精神分裂症家族史的个体;此外,心理与社会因素也对此障碍形成有作用。...
    16 KB (1,907 words) - 10:28, 8 July 2025
  • 人格障礙、加上一個或多個次要的人格障礙,因此他提出了四迴避型人格障礙的子分類: 於1993年,Lynn E. Alden與Martha J. Capreol提出了另外兩迴避型人格障礙的子類型: 由世界衛生組織提供的ICD-10(國際疾病與相關健康問題統計分類第版)中將迴避型人格...
    33 KB (3,254 words) - 16:50, 9 July 2025
  • 的原因尚無定論,但一些研究認為BPD與遺傳、神經、環境和社會因素皆有相關。BPD患者的近親罹患BPD的機率是其他人的五倍,而不良的生活事件似乎也有影響。其潛在的生理機制則指向神經系統中的邊緣系統缺失。BPD 與其他九障礙共同被《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DSM)認定為人格障礙。《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第四版認為...
    36 KB (4,572 words) - 04:46, 7 May 2025
  • 性格測試 (redirect from 人格测试)
    最初的人格評估措施約制定於第一次世界大戰至1920年代,旨在簡化人員招募過程,特別是在軍隊。 由於這些早期努力,已經開發出各式人格量表和問卷,包括明尼蘇達多項人格問卷 (MMPI)、十六人格因素 (16PF)、Comrey 人格量表 (英語:Comrey Personality...
    8 KB (1,027 words) - 02:45, 29 April 2023
  • 反社会型人格障碍(antisocial personality disorder,ASPD,台湾译反社會型人格障礙症),略称反社会型人格,又称逆社会型人格障碍、社会变态、心理变态,是以频繁违反社会行为规范、藐视乃至侵犯他人权利为主要特征的一人格障碍。反社会型人格患者缺乏责任感,道德意識淡泊,不会感到羞耻或后悔。盛行率据不同估计在0...
    45 KB (5,653 words) - 17:41, 8 July 2025
  • 邁爾斯-布里格斯類型指標 (category 人格心理學)
    functions)整理得更加易於理解。榮格提出了內向性與外向性(I-E)及四主導性的心理功能(S-N及T-F),構成8大「主導型」;MBTI的類型動力學框架在其基礎上添加感知與判斷(J-P)維度,因而確認了「輔助」功能,形成16人格類型,如「INEFIP」類型的主導功能是內向情感(英語:Introverted...
    152 KB (14,263 words) - 12:25, 23 May 2025
  • INFP是迈尔斯-布里格斯性格分类法(MBTI)中十六人格类型之一,缩写意为内向(英語:Introversion)、直觉(英語:iNtuition)、情感(英語:Feeling)、感知(英語:Perceiving),原型来自荣格类型学理论中“以情感主导的内向型”(英語:Introverts with...
    25 KB (4,109 words) - 01:54, 5 July 2025
  • ENFP是迈尔斯-布里格斯性格分类法(MBTI)中十六人格类型之一,缩写意为外向(英語:Extraversion)、直觉(英語:iNtuition)、情感(英語:Feeling)、感知(英語:Perceiving),原型来自荣格类型学理论中“以直觉主导的外向型”(英語:Extraverts with...
    23 KB (3,972 words) - 12:44, 14 June 2025
  • ESFP(外倾/感觉/情感/理解)是迈尔斯·布里格斯性格分类法中十六人格类型之一. ,在柯尔塞气质类型测试中被称为「表演者」,属于工匠的四类型之一,约占人口的4%-10%。 MBTI通過以下偏好將人們歸類: 能量態度(注意力方向與能量來源):外向或內向(E/I) 感知功能(信息收集方式):實感或直覺(S/N)...
    13 KB (1,692 words) - 06:08, 30 June 2024
  • INTP是迈尔斯-布里格斯性格分类法(MBTI)中十六人格类型之一,缩写意为内向(英語:Introversion)、直觉(英語:iNtuition)、思考(英語:Thinking)、感知(英語:Perceiving),原型来自荣格类型学理论中“以思考主导的内向型”(英語:Introverts with...
    26 KB (4,294 words) - 14:35, 2 July 2025
  • INFJ是迈尔斯-布里格斯性格分类法(MBTI)中十六人格类型之一,缩写意为内向(英語:Introversion)、直觉(英語:iNtuition)、情感(英語:Feeling)、判断(英語:Judging),原型来自荣格类型学理论中“以直觉主导的内向型”(英語:Introverts with dominant...
    24 KB (4,050 words) - 01:54, 5 July 2025
  • INTJ是迈尔斯-布里格斯性格分类法(MBTI)中十六人格类型之一,缩写意为内向(英語:Introverted)、直觉(英語:iNtuition)、思考(英語:Thinking)、判断(英語:Judging),原型来自荣格类型学理论中“以直觉主导的内向型”(英語:Introverts with dominant...
    25 KB (4,206 words) - 01:55, 5 July 2025
  • 《東京喰》(東京喰トーキョーグール,Tokyo Ghoul)是日本漫畫家石田翠的青年漫畫作品,刊載於集英社旗下漫畫雜誌《週刊Young Jump》。單行本標題為「東京喰 Tokyo Ghoul」(日版名:東京喰トーキョーグール)。台灣中文版由尖端出版代理,香港中文版則由玉皇朝代理。 《東京喰...
    69 KB (10,262 words) - 23:11, 5 July 2025
  • ENFJ是迈尔斯-布里格斯性格分类法(MBTI)中十六人格类型之一,缩写意为外向(英語:Extraversion)、直觉(英語:iNtuition)、情感(英語:Feeling)、判断(英語:Judging),原型来自荣格类型学理论中“以情感主导的外向型”(英語:Extraverts with dominant...
    23 KB (4,033 words) - 12:44, 14 June 2025
  • ISFJ,是迈尔斯-布里格斯性格分类法(MBTI)中十六人格类型之一,缩写意为内向(英語:Introversion)、实感(英語:Sensing)、情感(英語:Feeling)、判断(英語:Judging),原型来自荣格类型学理论中“以实感主导的内向型”(英語:Introverts with dominant...
    25 KB (4,199 words) - 01:55, 5 July 2025
  • ENTP,是迈尔斯-布里格斯性格分类法(MBTI)中十六人格类型之一,缩写意为外向(英語:Extraversion)、直觉(英語:iNtuition)、思考(英語:Thinking)、感知(英語:Perceiving),原型来自荣格类型学理论中“以直觉主导的外向型”(英語:Extraverts with...
    23 KB (3,954 words) - 12:45, 14 June 2025
  • 造成症狀的原因來區分,人們通常往往有不止一的焦慮症。 遺傳與環境都可能是造成導致焦慮的原因,孩童時期遭受虐待、家族有精神病史以及貧窮都有可能是焦慮症的危險因子。焦慮症常常和其他精神疾病一同發生,像是:重性抑郁障碍、人格異常或是成癮症,要診斷焦慮症至少需要個月的臨床觀察,在特定狀況導致異於常人的過...
    29 KB (3,183 words) - 18:21, 4 July 2025
  • ENTJ,是迈尔斯-布里格斯性格分类法(MBTI)中十六人格类型之一,缩写意为外向(英語:Extraversion)、直觉(英語:iNtuition)、思考(英語:Thinking)、判断(英語:Judging),原型来自荣格类型学理论中“以思考主导的外向型”(英語:Extraverts with...
    23 KB (4,108 words) - 12:45, 14 June 2025
  • ISTP是迈尔斯-布里格斯性格分类法(MBTI)中十六人格类型之一,缩写意为内向(英語:Introverted)、实感(英語:Sensing)、思考(英語:Thinking)、感知(英語:Perceiving),原型来自荣格类型学理论中“以思考主导的内向型”(英語:Introverts with...
    23 KB (3,874 words) - 01:55, 5 July 2025
  • 為了避免十六種族中任何一族滅亡,接受委託參與海棲女王萊拉的戀愛遊戲,在拆穿海棲與吸血的企圖後以「存檔」為由中斷遊戲。之後為了通關向天翼求助,在吉普莉爾設計的「言靈」遊戲中戰勝天翼,使天翼以協助名義加入聯邦;最終成功通關戀愛遊戲喚醒萊拉,並一併將海棲與吸血納入聯邦。 挑戰附身「巫女」的神靈...
    152 KB (22,214 words) - 13:34, 13 July 2025
  • 根據DSM-IV/DSM-IV-TR序言,DSM-I的出現時字詞充滿「反應行為」(reaction),且理論根據為Adolf Meyer所主張的「精神疾患即患者人格對於心理、社會、及生物因素的反應」。而DSM-II則修飾精神疾患的描述以及增加精神疾患的診斷,然而「反應行為」觀點卻仍保留著。直到1980年DSM-III出版後...
    51 KB (7,607 words) - 00:50, 5 July 2025
  • 化身博士 (category 虚构多重人格人物)
    人格的故事。 《化身博士》是羅伯特·路易斯·史蒂文森的名作,因書中人物哲基爾和海德善惡截然不同的性格讓人印象深刻,後來“Jekyll and Hyde”一詞成為心理學「雙重人格」的代名詞。此書曾多次被改編為音樂劇、電影等。 書中主人翁哲基爾醫生是体面绅士,因抵擋不了潛藏在天性中邪惡、狂野因素...
    7 KB (867 words) - 10:10, 4 July 2025
  • 人格障礙,尤其是A型人格障礙(妄想型人格違常、類精神分裂型人格違常和精神分裂型人格違常),在街友當中也非常常見,一項研究顯示,92%的街友有至少一項A型人格障礙;此外有83%的街友有至少一項B型人格障礙(反社會人格違常、邊緣型人格違常、戲劇化人格違常、自戀型人格...
    35 KB (4,976 words) - 17:46, 13 April 2025
  • 表示質疑,並按其觀察把症狀分成三個維度。儘管用語會有所差異,但大多會將其分成人格解体、幻覺及陰性症狀。 一般認為認知能力的缺陷是精神分裂症的核心特徵。患者的認知缺陷程度是個體功能、工作表現的品質,以及维持治療效度的預測因素。認知功能障礙的存在及其程度是一項比起陽性或陰性症狀更為良好的指標去評估個體...
    143 KB (16,196 words) - 12:39, 25 June 2025
  • 得全面客观的结果和结论。經驗的真正意義在於可以證偽科學理論。 本體論:強調實證論的行為科學家慣常人類行為歸因於對外在環境壓力的反應,或是個人心理因素或是人格特質傾向。 認識論:透過發掘真相,找尋律則性、通則概念來解釋真實。 後實證主義是針對實證主義批判和修正。後實證論其一主張——否證論,此理論嚴格判...
    6 KB (863 words) - 15:12, 3 July 2025
  • 人格發展方面,弗洛伊德理论認為女性的精神障礙是基於對男性「阴茎羡妒」,霍妮卻採取阿尔弗雷德·阿德勒的觀點,指女性希望成為男性是因為希望擁有那些被我們的文化認為屬於男性的特質或特權,比如力量、勇氣、獨立、成功、性自由及選擇伴侶的權利,這些都是文化因素而非生物因素...
    17 KB (2,309 words) - 14:51, 9 February 2025
  • 2009年4月,因為家庭因素而轉校到巌戸台的私立月光館學園高中部。在入住學生宿舍後不久被陰影襲擊,令人格面具(Persona)的能力醒覺。 人格面具(Persona)的能力為「不羈(Wild)(ワイルド)」,除了能控制多個人格面具,還能在天鵝絨房間中進行人格面具合體;動畫版中,望月綾時曾經協助結城理進行人格面具合體。...
    32 KB (4,866 words) - 19:06, 7 June 2025
  • 因素就是「情感先驗性或者先天」(emotive a priori)的觀念:價值只能通過情感而被把握。理性不能對價值進行思考;唯有對價值有具體體驗,心靈才安立價值範疇。對於舍勒來說,人格是價值體驗的重心。由於舍勒接受了一...
    28 KB (4,740 words) - 07:47, 24 May 2025
  • 《公民权利及政治权利国际公约》第條列明囚犯應有的權利:「自由被剝奪之人,應受合於人道及尊重其天賦人格尊嚴之處遇。」該條同時訂明監獄應以更生為目的:「監獄制度所定監犯之處遇,應以使其悛悔自新,重適社會生活為基本目的。」 普通罪犯:純粹因為在當地犯罪而被捕入獄者。 政治犯:威權國家因政治因素而入獄者。...
    7 KB (830 words) - 14:47, 21 June 2024
  • 自殺 (section 风险因素)
    自殺的風險因素涉及多個層面,主要包括心理(憂鬱症、雙相情感障礙、複雜性創傷後壓力症候群、思覺失調等)、社會(社會孤立、校園欺凌、家庭暴力、巨額債務等)、環境(媒體報導、自殺方法可得性、重大生活變故等)、生物因素(腦損傷、慢性疾病、神經生物學異常等)和生死觀(文...
    135 KB (14,346 words) - 04:37, 6 July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