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希臘語法保有原始印歐的很多特征而具有複雜的詞形變化。本章將以阿提卡方言為主,概述詞型變化,與各個詞類的用法。詳細的詞型變化可參閱古希臘語法 (表格)。 重音符號(προσῳδία, 來自於介詞προσ「向」+ ᾠδή「歌」+ 第一變格陰性抽象名詞後綴-ιᾱ)實際上是希臘...
    77 KB (7,484 words) - 13:48, 9 April 2024
  • ἀνεξέταστος βίος οὐ βιωτὸς ἀνθρώπῳ (中譯:未經反思自省之人生無意義。) 希臘字母 古希臘語音系 古希臘語法 現代希臘語法 古希臘語法 (表格) 希臘正寫法 希臘變音符號 Nationalencyklopedin "Världens 100 största språk...
    17 KB (1,227 words) - 17:18, 20 June 2025
  • ——柏拉圖,《蘇格拉底的申辯》 多調正寫法 古希臘語音系 古希臘語法 (表格) 希腊方言 古希臘語法 希腊字母 希臘變音符號 希腊 希臘語族 纯正希腊 通用希臘 英语中的希腊和拉丁词根(英语:List of Greek and Latin roots in English) 希腊列表(英语:List...
    76 KB (5,962 words) - 04:28, 24 June 2025
  • 本文只包括變格和動詞變位的表格。詳細的解釋請參見古希臘語法。 名詞“βοῦς”和“γραῦς”是唯一性的。 不規則名詞表格大多不包括這些名詞的雙數。 所有與格的第三變格複數后綴 (-σι) 可以接受 ν 為結尾。例如 ὁ γίγας → τοῖς γίγασι 和 γίγασιν;ἡ γραῦς →...
    116 KB (394 words) - 07:10, 14 June 2025
  • 阿提卡希臘(英語:Attic Greek),又稱雅典方言,是種古希臘方言,約在西元前 500 – 300 年間,在以雅典為中心的阿提卡地區使用。在诸古希臘方言中,它最接近現代希臘,并且是“古希臘”所研習的標準形式。 希臘最早的書寫記錄是以線形文字B書寫的邁錫尼希臘,可追溯到公元前 16...
    18 KB (2,168 words) - 21:21, 21 May 2025
  • 特征,故句子虽然在句法上合法,但在语法上不合法。虽然研究者仍就次范畴的定位争论不休,但可以看出语法一定程度上是句法规则和义特征的综合,“注定要兼管两头,不能孤立地表现为其中一项。” 广义的語法则还包括對語法規律進行的總結描述或對語言使用的規範或限定,在不同的境中,這種規律或規則也稱作語法規範、語法規則等,它陳述一套語法...
    23 KB (2,838 words) - 13:42, 17 July 2025
  • form),流行於希臘化時代、古代羅馬和拜占庭時代。通用希臘古希臘的第三段歷史時期(公元前3世紀至公元6世紀)。 隨著公元前4世紀亞歷山大大帝的東征,通用希臘透過古希臘的傳播演變而成,並且在接下來的幾個世紀裡都是地中海地區和中東地區的通用。通用希臘主要以阿提卡希臘和愛奧尼亞希臘...
    11 KB (1,138 words) - 12:07, 26 June 2025
  • 中間被動語態 (category 態)
    voice)是包含中間態和被動語態二者含義的態。 印歐語系語言(和很多其他語言)典型的有兩或三種態:主動態,中間態,被動態。中間被動語態被用來描述覆蓋中間和被動語態二者的范疇。在不考慮歷史演進的語法中,對中間被動語態經常簡單的使用術語中間態(典型于古希臘語法)或被動語態(典型于現代丹麥語法)。...
    4 KB (629 words) - 00:44, 4 October 2019
  • supplementary series 5, Springer (1967), ISBN 978-9027705495. 梵語音系 巴利語法 佛教混合梵文 吠陀梵 吠陀梵語法(英语:Vedic Sanskrit grammar) Vedic Society Sandhi Calculator Online...
    19 KB (579 words) - 11:53, 2 July 2025
  • 格(拉丁:casus,英語:case),格位,狭义上称为语法格,在格语法中称为表层格,是名词、代词、分词、数词或形容词等词类当中,反映其在短、从句或句子中所起语法功能(英语:grammatical function)的一种特定语法范畴,会使词发生相应不等的屈折变化。随着语言逐步演变,格会发生合并(如...
    28 KB (3,572 words) - 05:35, 4 July 2025
  • 不定過去時 (category 語法時態)
    不定過去(Aorist,來自希臘 αοριστός 沒有範圍,無限制)是用在某些印歐語言如古希臘中的動詞時態,用來指示行動,或在直陳語氣中的過去行動,而不帶有進一步蘊含。 在其他語氣(虛擬語氣,祈愿語氣和祈使語氣)、不定式、和(大部分)分詞中,不定過去純粹是語法體而不帶有任何時間意義。 在原始印歐...
    3 KB (191 words) - 07:23, 11 December 2020
  • 古希臘宗教是起源自古希臘文化區的信仰、儀式和神話的總集,在古希臘人的生活層面具有主導作用,最具體的表現在神廟建築的藝術表現上充滿對神的讚美、歌頌與敬仰。 古希臘文化充滿著神話與傳說,她讓人們希望能夠深入的瞭解希臘文明背後所蘊含的道理;因此研究古希臘文化首要把握一項重點,即欲了解古希臘...
    54 KB (7,215 words) - 22:44, 31 March 2025
  • 原始希臘(Proto-Greek、Proto-Hellenic)是假定的所有已知希臘變體的最近公共祖先,包括了邁錫尼古希臘方言如雅典-愛奧尼亞方言、伊歐里斯方言、多利亞方言和西北希臘方言,和最終的通用希臘和現代希臘。多數學者還包括進片段的馬其頓,要么作為早期的原始希臘...
    14 KB (1,629 words) - 22:51, 7 May 2025
  • 波斯語法(波斯:دستور زبان فارسی (Dastur-e Zaban-e Farsi);Persian grammar)是波斯語法。波斯方言變體在伊朗、阿富汗、烏茲別克斯坦(撒馬爾罕、布哈拉以及蘇爾漢河州地區)與塔吉克斯坦等地使用。 波斯類似於許多其他的印歐語言。 而波斯...
    8 KB (883 words) - 22:50, 7 January 2022
  • 希腊罗马时期,语法家(拉丁:grammaticus;希臘:γραμματικός,音译“格拉马提库斯”)是指为学习过基础希腊和拉丁的青少年提供进阶教学的教师。语法家教授荷马和维吉尔等古代诗人的作品,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掌握。此后,语法家的词源“grammaticus”还有了“抄写员”、“...
    2 KB (275 words) - 14:38, 7 June 2025
  • 语态 (redirect from 中間)
    某些語言(比如梵、冰島古希臘)有中間態。中間態在主動態和被動語態的中間,因為主語不能被歸類為主動者或被動者但有二者的要素。表現得主動但表達被動行動的不及物動詞刻畫了英語中的中間態。例如,在“The casserole cooked in the oven”,cooked 在語法...
    5 KB (751 words) - 13:42, 17 July 2025
  • Niqqud。以色列希伯來有5個元音音位,由下列 Niqqud-符號表示: 希伯來稱輔音為 ‘itsurim(עיצורים)。下表列出希伯來輔音和它們的 IPA 音標: 希伯來語法是部分分析式的,使用前置詞而非語法格來表達如與格、離格和賓格這樣的形式。句型順序為VSO型,但現代也多為SVO型句式,這是因為希伯來...
    14 KB (561 words) - 23:31, 3 May 2025
  • 義大利語文法是義大利的文法規則。 意大利的冠词分阳阴两性、单複两数,每一類都加在與其相對應的名詞的前方。 意大利的名词分阳性和阴性两大类,并有单复数的变化。不過一般而言,意大利格的變化已經退化了,故大多數的詞僅會對該詞所屬的性別與指稱的數量做相對應的變化。同樣的结尾可能涉及到的性别不同。 名词的性分为两种:...
    15 KB (1,568 words) - 21:46, 11 January 2024
  • 立陶宛語法(Lithuanian grammar; Lietuvių kalbos gramatika)是立陶宛語法。立陶宛語法保留了原始波羅的-斯拉夫許多古老的特徵,這些特徵在其他的波羅的-斯拉夫語族中已丟失掉,因而立陶宛語法相對顯得非常複雜。 以下是立陶宛語法...
    8 KB (308 words) - 07:56, 22 December 2023
  • 独立属格结构 (category 含有古希臘的條目)
    希腊语法中,独立属格结构是一种由分词和属格形式的的名词构成的语法结构(英语:Grammatical construction),与拉丁的独立离格结构(英语:Latin syntax#Ablative absolute)十分相似。独立属格结构通常位于句子的开头,作为从属分句,其中属格名词是从句的主语,分词承担谓语的角色。...
    5 KB (592 words) - 04:48, 1 October 2024
  • 語法書。該系列有一本1620年的《漳州話語法》(Arte de la Lengua Chio Chiu)倖存,乃現存最早的漢語語法書。 1898年《馬氏文通》是世上第一部以中文(文言文)寫成的語法書(研究的是言文語法...
    30 KB (4,330 words) - 12:11, 22 March 2025
  • 塔吉克語法(Tajik grammar)描述塔吉克斯坦口語以及書面的標準塔吉克之語文結構。 總的來說,塔吉克語法符合分析形態。語法格系統所剩無幾,語法關係主要通過附著素、詞序以及其他分析結構來表達。與其他現代波斯的變體一樣,塔吉克語法與古典波斯語法幾乎相同,儘管在某些動詞時態上存在些差異。...
    970 bytes (115 words) - 20:19, 10 September 2021
  • 印欧语系 (redirect from 雅利安)
    古希臘文獻; 赫梯:該擁有所有印歐語系語言中最古老的書寫文獻,並且由於安那托利亞的分裂,該與其他姊妹語言差別很大。赫梯保留了大量原始印歐元素,但是由於其模棱兩可的書寫系統,及早期音系和語法上的變化,學界較少認可該的學術價值; 其他亦有一定重要性的語言有: 拉丁:古典拉丁...
    52 KB (4,105 words) - 05:08, 3 July 2025
  • 和屈折之間的界限很多時候並不明顯,因此可將黏著和屈折之間的關係視為一個連續體,而很多語言則落於「完全的」黏著和「高度的」屈折之間。 屈折在印歐語系中甚為普遍,像梵、喀什米爾、普什圖、旁遮普、孟加拉希臘、阿爾巴尼亞、拉丁、意大利、法語、西班牙語、葡萄牙語、羅馬尼亞...
    5 KB (885 words) - 17:45, 3 July 2025
  • 古希臘語音是通過語言學的種種證據所重構的希腊语音系,雖然古希臘本身是多中心語言,但由於其他方言出土文獻的不足,本條目主要討論的是西元前5世紀左右,雅典方言的發音。粗略來說,古希臘有以下明顯的特徵: 塞音有现代希腊不具有的三種對立:有聲塞音、無聲送氣塞音、無聲不送氣塞音(如Β /b/, Φ...
    39 KB (3,826 words) - 07:29, 3 March 2025
  • 羅馬尼亞語文法是羅馬尼亞的文法。 罗马尼亚的名词分阳阴中三性、单複两数。 罗马尼亚的名词分阳阴中三性、单複两数。 Ce 什么? Unde 哪里? Care 哪个? Cine 谁? Câti,Câte 多少? Când 什么时候? adevărat 真正的 greșit 错误的 perfect 完美的...
    6 KB (221 words) - 00:13, 3 March 2022
  • 递信息的一种方式,不同的呜叫声表达着不同的意义。甚至有研究表明鸟中也存在着语法。 在中国通俗文化,习惯把听不懂的语言或方言(常指非官話方言)称为「鸟」,追其来源,自先秦起就有这种说法。 《中华传奇故事全书》P2 懂鸟的孔一 希腊神话故事:泰瑞西斯(中英文). [2013-10-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0-04)...
    2 KB (237 words) - 12:46, 15 March 2024
  • 馬來和印尼是兩種高度相似的語言,具有一定的互通性,就某個角度來看,可將之視為同一種語言的兩種不同方言,其語法亦有相當程度的的相似之處。 以下除非特別聲明,否則一律以馬來─印尼統稱馬來和印尼。 馬來─印尼的單詞可基本分為四個詞類:名詞、動詞、形容詞和功能詞(虛詞/質詞)。名詞和動詞可能以...
    29 KB (3,348 words) - 03:40, 5 May 2024
  • 语源学 (redirect from )
    英語 etymology 源於 古希臘:ἔτυμον(真正意义)與 古希臘:-λογία,接尾辭 -logia(学、学问、研究、逻辑)。 现在所用的语言一部分是从语言演变而来,一部分是由几种语言混合形成的,这些古代语言称为源。詞源學就是通过解读一些古代文本以及比较其他种类...
    7 KB (715 words) - 13:42, 17 July 2025
  • 雅典的阿波羅多洛斯 (category 古希臘詩人)
    雅典的阿波羅多洛斯(希臘:Ἀπολλόδωρος ὁ Ἀθηναῖος;大約出生於公元前180年,死於公元前120年之後)阿克列比德之子,是古希臘時期的學者和語法家。他是狄奧根尼,巴內修斯以及語法家阿里斯塔科斯的學生。他於公元前146年左右離開了(或逃離了)亞歷山大港,前往帕加馬,最後定居於雅典。...
    3 KB (449 words) - 05:31, 29 July 2022
  • 与格 (category 含有拉丁的條目)
    与格(拉丁:casus dativus ,英語:dative case,缩写: DAT),也称给(jǐ)格,德语和俄语语法称为第三格,是指名词的语法上的格。与格通常表示动词的间接宾语。与格存在于梵希腊、拉丁、俄語、英语和德语中。在德语中,一些介词要求其后的名词使用与格,例如 aus,...
    2 KB (251 words) - 15:48, 2 July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