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徽州历史博物馆,前身为歙县博物馆位于中国安徽省黄山市歙县徽州古城核心地带,建筑布局有藏品库区、陈列展区、技术管理区、文物研究区和观众服务设施等,总建筑面积为11493平方米,其中陈列展厅面积4200平方米。 1958年2月开始筹建,1961年并入县文化馆,文化大革命结束后该馆...
3 KB (333 words) - 14:09, 15 April 2025
安徽中国徽州文化博物馆,又称中国徽州文化博物馆,是安徽省黄山市的一所以徽州文化为主题的综合性博物馆,也是中国唯一全面展现徽州文化的博物馆,是安徽省第二大社会科学类综合性博物馆,馆址位于屯溪区迎宾大道50号。馆舍占地面积10.47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4平方米。博物馆沿革于黄山市博物馆...
9 KB (1,054 words) - 14:03, 15 April 2025
徽州雖然已不是行政區劃,但因歷史原因和六縣間相近的文化認同,有部分人士希望恢復徽州的行政地位。 現在“徽州”一詞除了指“徽州區”外,更多指的是具有共同歷史、文化和語言,歷史上長期由徽州(徽州路、徽州府)所轄的歙縣、績溪、休甯、祁門、黟縣和婺源六縣區域。 徽州是徽商的發祥地,明清時期徽...
15 KB (1,941 words) - 02:34, 8 June 2025
黄山市,简称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徽省下辖的地级市,得名于境内著名景点黄山。旧称徽州,故又简称徽。黄山市地处安徽省最南端,新安江上游,地处安徽、浙江、江西三省交界处,被称为“三省通衢”,西南与江西省景德镇市、上饶市交界,东南与浙江省衢州市、杭州市为邻,东北与省内宣城市绩溪县、旌德县、泾县接壤,西北与池州市青...
51 KB (5,675 words) - 16:27, 29 May 2025
安徽博物院又名安徽省博物馆,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徽省唯一一家集自然、历史、社教为一体的省级综合类博物馆,盧陽館(旧馆,1956年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稱“安徽省博物館陳列展覽大樓”)位于合肥市安庆路268号,占地面积约70亩,蜀山館(新馆)位于合肥市怀宁路268号,建筑面积4.1万平方米。 安徽...
4 KB (342 words) - 10:07, 10 July 2025
同时在地域文化上有明显差异,从而孕育出省内的四大文化圈,即江淮文化、庐州文化、皖江文化和徽文化;在经济上属于长江三角洲地区和中国中部经济区,北部和南部分属中原经济区和长江经济区。其南部原徽州府的徽商与粤商、晋商、浙商、苏商在历史上合称为“五大商帮”。自21世纪以来,安徽省与上海市、浙江省、江苏省共...
74 KB (8,642 words) - 09:53, 28 July 2025
绩溪县 (category 安徽县份)
清:順治二年(1645)九月,屬江南省徽州府。康熙六年(1667),屬安徽省徽州府。咸丰四年(1854年),太平军占领江南大部分地区,清廷将皖南地区府、州、县改由浙江巡抚代管,绩溪县在清军占领期间属安徽宁池太广道徽州府。五年十月十三日(1855年11月22日),徽州府改属徽宁池太广道(治宁国府,今宣州市區)。...
12 KB (1,810 words) - 14:28, 15 August 2024
黄梅戏 (category 安徽傳統表演藝術)
唱和念白,逐渐发展为一个新的戏曲剧种,这就是早期的黄梅戏的雏形。其后黃梅調又借鉴吸收了青阳腔和徽调的音乐、表演和剧目,开始演出“本戏”。爾后於安庆府为中心發展壯大,并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最终黄梅戏成为安徽主要的地方戏曲剧种,并且随着向周边的江西省九江市传播以后延伸,最终成为全国知名的大剧种,在湖北...
18 KB (2,348 words) - 10:27, 9 January 2025
馆。 安徽徽州新安余氏世系像谱不分卷,(清)余克制纂修,清光绪二年(公元1876年)敦睦堂木刻活字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图书馆。 安徽徽州新安郡余氏家谱,(民国)余日院修,民国三十四年(公元1945年)木刻活字印本,今仅存第九卷。现被收藏在福建省图书馆。 安徽...
21 KB (4,029 words) - 09:44, 23 May 2025
歙砚 (category 安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歙(shè)砚是指出产于江南歙州的砚,是中国四大名砚之一,与甘肃洮砚、广东端砚、山西澄泥砚齐名。歙州北宋后改称为徽州,为今安徽省歙县附近一带。 歙砚石产出地点较多,基本上分布于黄山山脉南麓、天目山与白际山西麓,而以婺源与休宁交界处的龙尾山(亦叫罗纹山,在现今的婺源县溪头乡境内)下溪涧中所产为最优,...
7 KB (773 words) - 05:36, 5 April 2024
54%。 历史上,芜湖在很长时间内均为长江沿岸重要河港,曾是徽商对外贸易的重要中转基地。1876年开埠以后,沿江地区英国、日本均设有蕪湖公共租界,如英国建有太古码头。现时芜湖为长江溯江而上的最后一个深水良港,并且是长江沿岸的第四大港口。长江北(西)岸的裕溪口港为中国国内最大的内河煤港,是安徽...
40 KB (4,480 words) - 17:47, 19 January 2025
澎湃新聞. 2022-12-29 [2023-07-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7-20) (中文). 石谷風. 徽州容像艺术. 中國: 安徽美术出版社. 2001 (中文). 安徽中国徽州文化博物馆编. 徽州容像. 中國: 北京聯合出版公司. 2020-12-01 (中文). ...
3 KB (329 words) - 06:27, 27 July 2023
狭义的江南地區有南京、杭州等古都,以及如紹興、湖州、蘇州、無錫、常州、徽州、嘉興、鎮江、揚州等历史文化名城。 在先秦时期,史书中已经存在“江南”的说法,“江南”在成书于秦、汉以前的古籍之中即特指長江以南之地,即开始泛指大约今江苏、福建、安徽淮河以南部分及浙江、湖南、江西、广东。《吴越春秋》:“周元王使人...
19 KB (2,652 words) - 14:13, 24 April 2025
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 (category 中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
浙江省瑞安市文物馆(玉海楼) 安徽大学图书馆 安徽师范大学图书馆 安徽中国徽州文化博物馆 福建师范大学图书馆 厦门大学图书馆 江西省图书馆 江西省萍乡市图书馆 山东省济南市图书馆 山东省烟台图书馆 山东大学图书馆 山东师范大学图书馆 山东省博物馆 山东省青岛市博物馆 山东省曲阜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孔府文物档案馆 河南省新乡市图书馆...
13 KB (1,562 words) - 02:56, 12 April 2025
县学堂章程、清道光戊子仰山书院条规、清江中书院募捐藏书章程等。 学田管理类:安徽徽州书院及郡城书院收租执照、东山书院纳租执照等。 其他:科考卷票、科考浮漂等。 南宋岳麓书院山长张栻所用砚台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中国书院博物馆藏有石鼓书院学生“中兴四大名臣”彭玉麟的铜制笔洗。...
11 KB (1,191 words) - 13:09, 15 April 2025
客。另外,秦始皇兵马俑发现人也一直有争议,先后出现过“三人说”、“七人说”、“九人说”,但各方说法不一。从考古意义上来说,秦俑的真正发现人是原临潼博物馆馆长赵康民。 主持過秦始皇陵考古發掘研究工作的段清波教授,與英國盧卡斯·尼可(Lukas Nickel)博士皆認為兵馬俑可能受到古希臘雕像文化影響。...
23 KB (3,211 words) - 07:27, 11 July 2025
呈坎村 (category 徽州区建筑物)
汇入练江以及新安江。东西两侧有东边坑、西边坑等若干小溪汇入。村内还有2007年人工开挖的永兴湖。 呈坎村是徽州传统村落的典型代表,按照风水理念进行选址和空间布局,充分体现宗族社会、程朱理学和徽商文化的强烈影响。 呈坎罗氏自唐末由江西南昌柏林迁至呈坎建村,一世祖罗文昌和罗秋隐二人是堂兄弟,分别居于前村和后村,形成前罗、后罗二宗。...
5 KB (684 words) - 08:24, 11 November 2024
怡神所 每年六月的第二個星期六「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前後,會在大戲樓舉行「非遺演出季」的古琴和崑曲演出,與中國崑劇古琴研究會合辦。 恭王府历史沿革. 恭王府博物馆. 2017年05月22日 [2023年7月18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年7月18日). 请检查|date=中的日期值 (帮助)...
8 KB (885 words) - 06:33, 4 July 2025
古徽州文化旅游区是中国安徽省黄山市的一个国家5A级旅游景区,2014年11月23日获此称号。包括以下五大景区: 徽州古城,含渔梁坝,位于歙县徽城镇。 棠樾牌坊群-鲍家花园,位于歙县郑村镇棠樾村。 潜口民宅,位于徽州区潜口镇潜口村。 呈坎,位于徽州区呈坎镇呈坎村。 唐模,位于徽州区潜口镇唐模村。 2023年,徽州古城景区已开放夜游。...
1 KB (154 words) - 17:08, 16 July 2024
荫余堂 (category 马萨诸塞州博物馆)
/ 42.521194; -70.892167 荫余堂(英語:Yin Yu Tang House)是一栋18世纪晚期的徽派建筑,现位于美国马萨诸塞州塞勒姆的碧波地·埃塞克斯博物馆(英语:Peabody Essex Museum),也是目前北美唯一的中国传统建筑。...
4 KB (407 words) - 11:34, 18 June 2024
扬州市 (category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二分明月楼 东关街、东圈门(扬州明清古城) 南河下会馆一条街(湖南会馆、安徽会馆、廖可亭故居) 竹西公园 凤凰岛公园 茱萸湾公园 荷花池公园、曲江公园 蜀冈西峰森林公园、润扬湿地森林公园 崔致远纪念馆 同松参号旧址 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 蜀岗瘦西湖 扬州大学 扬州大学广陵学院 南京邮电大学通达学院 扬州市职业大学...
52 KB (6,493 words) - 11:31, 22 July 2025
州巡檢程嘉澍女;繼妻王氏;側室李氏。有四子。 婁關蔣氏本支錄右編 吳縣蔣德驊 清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 中國國家圖書館中華古籍資源庫. 咸豐辛亥元年江南鄉試蔣嘉棫硃卷. 清代硃卷集成第140冊. 舒滿君. 太平天國時期徽州府的捐輸運作與戰局演變. 安徽師範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
5 KB (447 words) - 08:08, 6 July 2025
新安画派 (category 安徽艺术)
近现代诸多徽州画家都受到新安画派的影响,其中包括黄宾虹,程瑶笙,鲍锡麟,江兆申,汪采白、汪克邵父子,张翰飞、张君逸、张仲平祖孙三代等。 弘仁《松壑清泉图》(广东省博物馆藏) 查士标《仿黄公望秋山图》(美国沃尔特艺术博物馆藏) 孙逸《山水图》(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汪之瑞《山水图》(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3 KB (434 words) - 04:03, 29 January 2024
寿县 (category 安徽县份)
博物馆广场)上。古城内的报恩寺、清真寺、孔庙均建于唐代,迄今已有1300多年历史。 明朝时复为寿州。晚清时,太平天国的英王陈玉成在此被诱捕。1912年改寿州为寿县。1986年被授予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称号,是省政府确定的全省7个重点旅游城市之一,旅游资源丰富,已初步形成了八公山国家森林公园、寿州...
10 KB (1,236 words) - 11:06, 17 August 2024
馆对展陈内容进行了重大调整,将综合研究的新成果充实到展览中,提高了展览的科学性和综合性。同时,展览馆也增加了对遗址其它地点及中国各地和世界各国重要的从猿到人的化石地点的简略介绍。 1994年,“北京猿人展览馆”更名为“周口店遗址博物馆”。 (iii)...
9 KB (1,168 words) - 17:04, 11 June 2025
南京总统府 (redirect from 南京中国近代史遗址博物馆)
王府遗址名义成为全国重点保护文物,1998年在总统府旧址上筹建南京中国近代史遗址博物馆,2003年对外开放。2004年被评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2005年4月27日,時任中國國民黨主席连战在访问中國大陆期间,到博物馆内的孙中山先生临时大总统办公室及蒋介石办公室等原址参观,并题字「和平奋斗救中国」...
15 KB (1,852 words) - 06:39, 7 July 2025
太原市 (category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此外山西省考古研究所馆藏的北齐时代的娄睿墓鞍马出行图壁画,堪称中国美术史上的杰作,亦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之一。另外,位于太原的博物馆还有晋祠博物馆、中国煤炭博物馆、山西省民俗博物馆、山西省艺术博物馆、晋商博物院、太原博物馆、山西青铜博物馆、太原美术馆、山西省科技馆、山西省工艺美术馆等等。...
69 KB (8,808 words) - 15:43, 3 July 2025
43489 徽州府衙位于中華人民共和国安徽省黄山市歙县徽城镇中和街120号,为古徽州府治所所在,始于北宋宣和三年(1121)改歙州为徽州时,初为徽州州治,绍熙至端平年间重建。元因之为徽州路路治,至正年间再次重建。明初相继改为行枢密院和指挥使司,府治权设于其西侧原经历司址,洪武三年(1370)复为徽州...
23 KB (4,563 words) - 17:00, 16 July 2024
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兵种大学也位于合肥,还有两所211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大学,其他大学还有安徽农业大学、安徽医科大学、安徽中医药大学、安徽建筑大学,学院有安徽新华学院、安徽文达信息工程学院、合肥学院、合肥师范学院、安徽三联学院、安徽艺术职业学院、合肥经济学院等。 合肥市共有28所安徽省示范高中: 合肥市第一中学...
91 KB (7,950 words) - 12:18, 30 June 2025
中出现,同时,也印证了此画的写实性以及作者所提倡的师法造化“搜尽奇峰打草稿”的美学观,此畫曾記錄於《听帆楼书画记》。 上海博物馆藏有《溪南八景图册》,1700年绘于扬州,描绘徽州府歙县西溪南村的八处风景,曾为收藏家吴湖帆、庞莱臣所藏。原有8开,其中4开在1937年抗日战争中在湖州南浔镇散失,1940年由张大千补齐。...
10 KB (1,399 words) - 17:38, 19 August 2024
州发掘简报》發表於《華西邊疆研究學會雜誌》。在报告中他提到这批器物的年代上限为銅石並用時代,下限大约为公元前1100年。这是历史上第一份有关三星堆的科学报告。 20世纪50年代成渝铁路施工时,工人们多次在铁路沿线挖到大量文物,西南博物馆...
30 KB (3,651 words) - 08:17, 25 July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