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國介入越南戰爭反對運動(英語:Opposition to United States involvement in the Vietnam War),或称反越战运动(英語:anti-Vietnam War movement),始于1965年反对美國不斷升級越南戰爭而發動...
    6 KB (681 words) - 08:44, 4 February 2025
  • 越南戰爭越南语:Chiến tranh Việt Nam/戰爭越南,英語:Vietnam War;1955年-1975年,簡稱越戰,另称第二次印度支那战争越南抗美救国战争)是受中华人民共和国和苏联等国家支持北越(越南民主共和国)協同南越“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陣線”對抗受美国等国家支持南越(越南...
    147 KB (18,126 words) - 02:25, 19 July 2025
  • 美國。在這場戰爭66萬人軍隊中美軍佔74%。 美國提出一系列原因說明其參戰理由。首先是石油美國經濟重要性以及美國與沙特阿拉伯長期友好關係。但有些美國這個原因並不滿足,他們呼籲「不要用血換油」,這個口號後來成為美國和平組織口號,但這場和平運動參加者遠少於反對越南戰爭...
    54 KB (6,697 words) - 16:01, 4 July 2025
  • 韓國參戰越南戰爭(朝鮮語:월남전 참전/越南戰 參戰?),是韓國朴正熙政府任內,使大韓民國國軍投入部隊參與越南戰爭政策,也是大韓民國建國後第一次海外軍事行動。從初期醫務、工兵等非作戰單位,到後來陸軍、海軍陸戰隊戰鬥部隊、和包含了海軍、空軍支援單位,1964年至1973年間累計派遣了32...
    32 KB (3,544 words) - 10:42, 16 March 2025
  • 戰的發生,導致發展中的西方國家,包括英國以及美國等世界強權,在盛行人道主義背景下,逐漸透過小說、書本、文章等方式,反對這場戰爭進行。美國當時為南韓援軍,導致反文化運動在當時美國社會特別盛行。 以下人士因為參與1960年代反文化運動而著名(民權運動人士不在此列): 穆罕默德·阿里 鲍勃·迪伦...
    17 KB (1,381 words) - 18:42, 3 June 2025
  • 香港獨立運動 香港民主運動 上海自治運動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主运动 丁部領(丁環、丁璜) - 越南開國元首 法昂 - 寮國開國元首 美國國務院《美國與台灣事實清單》(U.S. Relations With Taiwan - Fact Sheet, May 28, 2022)聲明「我們(美國反對...
    124 KB (15,519 words) - 16:04, 23 July 2025
  • 冷战 (1962年—1979年) (category 含有內容需登入查看頁面)
    1962年-1979年冷战是指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到20世纪70年代末缓和政策结束。 在此期间,尽管美国发生了约翰·肯尼迪遇刺案、民权运动以及美國介入越南戰爭反對運動美国仍然保持了与苏联接触。 1968年,东方阵营成员国捷克斯洛伐克试图发起改革,称为布拉格之春,随后被苏联为首...
    53 KB (7,494 words) - 06:30, 7 July 2025
  • 越南国獲得美國和英國承認。 6月,中國和蘇聯支持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與美國支持大韩民国爆發了朝鲜战争。冷戰在远东地區轉變成「熱戰」,美國政府擔心共產主義東亞滲透會美國在亞洲利益產生深遠影響。美國強烈反對胡志明政府,部分原因是它得到了中國支持和補給。...
    58 KB (6,364 words) - 15:28, 5 June 2025
  • 1968年哥倫比亞大學學生抗議運動(英語:Columbia University protests of 1968)是當年全球各地学生示威运动之一。是年春天,哥伦比亚大学学生发现该校与美国国防分析研究所(IDA)关系甚密,间接卷入越南战争,加之哥伦比亚大学校方计划在晨邊公園新建一个专为黑人学生出入而设计一个便门...
    29 KB (4,083 words) - 18:55, 3 June 2025
  • 武元甲 (category 含有越南條目)
    领导人之一。越南人民军大将,曾任越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军事委员会书记、越南政府副總理、越南國防部部長等職。指揮第一次印度支那戰爭和第二次印度支那戰爭功臣,曾參與永安、底江、那產、奠邊府、新春、復活節攻勢等歷史性戰役。被美国《时代》杂志称为「紅色拿破崙」。 1911年出生廣平省地主家庭,父武光严(Võ...
    14 KB (1,208 words) - 06:22, 13 July 2025
  • 地下文化 (category 有蓝链却未移除内部链接助手模板页面)
    普及,文化產品獲取變得更加便捷,地下與主流之間界限逐漸模糊。曾被視為地下文化現象如今常被融入流行文化,原本定義這些運動排他性與社群感也因此被稀釋。 非裔美國人民權運動 美國介入越南戰爭反對運動 女性主義 同性恋解放运动 美国印第安运动 自由學校運動(英语:Free_school_movement)...
    7 KB (863 words) - 03:59, 21 July 2025
  • 冷战 (category 蘇聯戰爭)
    溫和派和保守派政黨乃至於社會民主主義政黨都西方國家結盟給予支持,而由KGB資助扶植美國和歐洲共產黨組織則一貫遵從莫斯科指令和宣傳路線,並且暗中協助蘇聯間諜情報活動,雖然仍有少數異議份子存在。除此之外,在西方國家反對圍堵政策還包括反越戰運動、核裁軍運動、以及其他主張美國單邊裁武...
    165 KB (20,429 words) - 12:20, 8 July 2025
  • 口袋中去了」。因貪污腐化之風持續盛行,令社會矛盾日益尖銳,政府威信受到質疑。南越政府管治困難同時,還有由北越組成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陣線(亦譯作「全國解放陣線」,簡稱「民解」),策劃行動,對抗南越政府。 1964年,因美國介入而使越南戰爭(又稱「第二次印度支那戰爭」)擴大。該年8月,美國...
    212 KB (31,544 words) - 13:00, 18 June 2025
  • 越南戰爭(法語:guerre au Vietnam),英國稱為支配行動(英語:Operation Masterdom),越南稱為南部抗戰(越南語:Nam Bộ kháng chiến),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日本投降後在越南發生戰爭,由英属印度、法國特遣隊和日本南方軍部隊對抗越南獨立同盟會,其目的是爭奪越南的控制權。...
    4 KB (324 words) - 02:25, 19 July 2025
  • 權益限制,大公司貪婪,傳統道德狹窄和戰爭無人道性。他們將他們反對機構和組織稱為「陳府」或「建制」(The Establishment)。 70年代越南爆發戰爭,北越與南越開戰,美國為阻止蘇聯和中國大陸共產勢力擴張,决定介入越戰。其間美軍傷亡人數不斷增加,国内反越战運動...
    33 KB (4,924 words) - 21:00, 29 May 2025
  • 飛彈快艇不足造成,事後以色列此相當懊悔。 在戰爭中,以色列海軍還埃及港口發動了幾次小型襲擊,以摧毀那些可能用於運載埃及突擊隊至以色列戰線後方埃及船隻,不過這些行動整場戰爭影響並不大。 這場戰爭是整個冷戰期間美國海軍和蘇聯海軍之間最大規模海上對抗。當美國和蘇聯支持各自...
    76 KB (10,942 words) - 23:47, 27 May 2025
  • 3月22日运动(法語:Mouvement du 22 Mars)是发生于法国巴黎第十大学学生运动,开始于1968年3月22日。参与学生占领了学校行政大楼以反对越战。学生占领大楼后,校方报了警,随后演变成一场混战,引起了媒体和知识分子关注。这一事件被认为是五月风暴导火索之一。 美國介入越南戰爭反對運動...
    2 KB (135 words) - 07:16, 4 June 2025
  • 聯合國大會第500號決議 (category 中华人民共和国制裁)
    戰爭進行到底。1951年4月22日,中國人民志願軍以20萬兵力發動第五次戰役。 本決議是聯合國大會於1951年5月18日第330次全體會議通過第一委員會A/1802報告。應南斯拉夫代表請求,決議草案序言部分和執行部分分別投票,序言部分以44票贊成0票反對...
    12 KB (1,117 words) - 04:43, 6 October 2024
  • 擴軍,國防預算上升到了國家預算45%比重,役男服役延長為2年、訓練冬季戰爭時未能上場10萬後備部隊、修築新國境線上工事、裝備新式與現代化武器(特別是戰爭期間繳獲大量蘇軍戰車),大幅提昇了國防軍戰力。 另一方面,冬季戰爭後德國芬蘭看法有所改變,一改戰爭期間後者...
    149 KB (22,776 words) - 04:11, 16 July 2025
  • 战争中,南越与北越(越南民主共和国)对立,1975年被北越和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阵线所滅。 越南在1887年成为法国殖民地,二战期间又受日本所支配。1945年,胡志明领导越南独立同盟会发动八月革命宣布越南独立、建立社會主义越南民主共和国,并与法国爆发第一次印度支那戰爭。1949年,反共势力在越南...
    105 KB (11,586 words) - 01:37, 13 July 2025
  • 非裔美國人民權運動(英語:African-American civil rights movement)是美國民權運動一部分,为非裔美国人为争取与白人同等地位而发起非暴力群众性斗争运动。這個全國性政治運動除了黑人外,亦有不少白人支持。该运动起源于19世纪末期美国...
    175 KB (23,716 words) - 16:46, 14 July 2025
  • 2014年越南排華暴動(越南语:Biểu tình phản đối Trung Quốc tại Việt Nam năm 2014/表情反對中國在越南𢆥2014?),或稱2014年越南反中暴動、2014年越南反華暴亂,是指2014年5月13日起,發生在越南多起大規模民眾反華示威運動。 事件...
    82 KB (10,016 words) - 15:18, 4 February 2025
  • 西沙海战 (category 中国—越南战争)
    西沙海戰,中方称西沙自衛反擊戰,越方称黄沙海战(越南語:Hải chiến Hoàng Sa),指1974年1月19日和20日中國人民解放軍與越南共和國軍在西沙永乐群岛海域發生戰鬥。時值農曆癸丑年臘月,故亦稱癸丑海戰。本次戰爭越南战争末期,南越試圖將中國海軍趕出西沙群島...
    74 KB (11,703 words) - 14:47, 16 June 2025
  • 中国军事出版物研究,虽然打败仗令印度人相互指责,热烈争论,最后才投入军事现代化,但中国军事分析家反而以陈述事实态度评价中印战争,他们这段历史兴趣远不及印度人那么大。 西方記者内维尔·马克斯韦尔在《印度戰爭》一書中寫道,「當中國軍隊取得重大勝利...
    107 KB (14,188 words) - 16:10, 2 July 2025
  • 第二次中东战争,也称苏伊士运河危机、苏伊士运河战争、西奈战役或卡代什行動,也稱為第二次以阿戰爭,是一次于1956年发生在埃及国际武装冲突,当时埃及与英国、法国和以色列军队爆发战争。英、法、以三国结盟是一种利益結合:英法两国苏伊士运河有着贸易利益,而以色列则需要打开运河,以让以色列船隻得以通航。...
    23 KB (2,588 words) - 15:22, 6 March 2025
  • 美國駐菲律賓軍事力量;派遣一個「強大軍事使團」,直接軍援2,000萬美元,支持法國人在印支半島作戰,美國無形中開始介入越南戰爭。 6月27日,美國總統杜魯門發表聲明,宣布美國出兵朝鮮半島和台海: 朝鮮攻擊已無可懷疑地說明,共產主義已不限於使用顛覆手段來征服獨立國家,現在要使用武裝侵犯與戰爭...
    365 KB (44,212 words) - 10:19, 21 July 2025
  • 程序。由於有《1802年俄亥俄賦權條例》先例,現在美國若接納新州,需由國會通過一賦權條例,賦予新州立憲權,並說明國會該州加入聯邦要求。 首都華盛頓特區作为联邦直辖区,一直被認為最有機會成為美國第51州領土之一,而且市民一直非常支持該運動,並參考美國獨立戰爭時期革命黨口號,以「須繳稅卻無代表權」(Taxation...
    33 KB (4,817 words) - 03:59, 18 April 2025
  • 戰爭中軸心國和蘇聯所試驗裝備和戰術,在以後第二次世界大戰被更大規模採用。 代理人戰爭在冷戰時期很普遍,因為兩個擁有核武器超级大国(美國與蘇聯)不想直接與對方開戰,否则可能升級為核戰爭进而导致双方都被毁灭。冷戰時期代理戰爭包括以阿戰爭、阿富汗战争、安哥拉內戰、朝鮮戰爭越南戰爭、中越战争、中東戰爭、尼加拉瓜革命。...
    18 KB (2,160 words) - 16:58, 5 July 2025
  • 同性戀解放運動(gay liberation)興起於1960年代後期至1980年代中期,鼓勵同性戀者採取激進直接行動並以同性戀自豪對抗社會敵對。這一時期,同性戀社群每年在六月舉辦一年一度遊行(紀念石牆暴动)現在同性戀解放運動則已經演化為LGBT權利運動。 phoenix. Gay Rights...
    3 KB (98 words) - 20:54, 4 December 2022
  • 同盟國 (第二次世界大戰) (category 美國軍事同盟)
    孤军作战。1941年12月,日本發動太平洋戰爭,同年12月9日中華民國國民政府主席林森發布《國民政府日本宣戰布告》,中華民國再度以正式公告方式日宣戰,中華民國與美國和英國結成同盟共同日本、德國和意大利三國軸心作戰。自此中日戰爭正式成為第二次世界大戰一部分。...
    42 KB (3,937 words) - 17:47, 25 June 2025
  • 白色恐怖 (category 含有英語條目)
    團體或人員行動。主要由右派政府、保守派或民族主義團體針對左派人士、社會主義者、革命者、共產黨黨員或其他反對者所施行肅清,故有時又稱為反左恐怖手段。與之相反則是紅色恐怖,一般是指共產黨政府反共人士、異議人士、反對肅清和殺戮。...
    36 KB (4,858 words) - 21:21, 4 July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