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賢,墨家思想之一,尚賢即用人唯才。尚,同「上」。亦有尊重,崇尚的意思。賢亦可解作多才。墨子所著的〈尚賢〉,共有上、中、下三編,主要解說用人唯才及選賢與能。 墨子認為王公大人治理國家都希望國家富足,人民眾多,惟都事與願違。而且政治不見清明,亂作一團。墨子認為原因大多出現於王公大人未能選賢...
5 KB (623 words) - 07:23, 3 June 2021
墨家反对奢侈、提倡节用的思想。 兼爱:祭祀活动中“养三老五更”(尊养老人),体现普遍关怀,对应墨家“兼相爱”的伦理观。 上贤:通过“选士大射”选拔人才,对应墨家尚贤、尚同的政治主张。 右鬼:宗庙祭祀强调“严父”“敬祖”,对应墨家“明鬼”的宗教观。 非命:祭祀需依四时节律而行,否定宿命论,对应墨家反对“命定”的实践理性。...
34 KB (5,501 words) - 17:18, 17 June 2025
墨子 (category 墨家)
著名思想家、科学家、教育家、军事家、通才。 提出了“非儒”、“兼爱”、“非攻”、“尚賢”、“尚同”、“天志”、“明鬼”、“非命”、“非樂”、“節葬”、“節用”、“交相利”等观点,创立墨家学说,并有《墨子》一书传世。墨家在当时影响很大,墨子因反儒,创立墨学。重视科学。《墨子》一书中體現的墨子的思想在后...
19 KB (2,811 words) - 17:18, 17 June 2025
尚賢可以是指: 尚賢王,琉球國第二尚氏王朝第九代國王,1641年至1647年在位。 向賢,又名尚賢,正白旗蒙古人,同治十三年进士,光绪十二年驻藏帮办大臣,清朝政治人物、军事将领。 尚賢 (墨家),墨子於春秋戰國時期所發表的一套中國哲學思想。 尚賢 (香港),原名余尚賢,香港男歌手...
497 bytes (74 words) - 14:25, 16 September 2021
墨子 (书) (category 墨家)
《墨子》是阐述墨家思想的著作,原有71篇,现存53篇,一般认为是墨子的弟子及后学记录、整理、编纂而成。墨家的创始人墨子约公元前468年至公元前376年名翟,鲁国人,原是手工工匠,善于制造守城器械等,反对儒学,著作里写非儒,后创墨家学派,共同的领袖称为“鉅子”;墨子死后,墨家分为三派,“有相里之墨,有相夫氏之墨,有邓陵之墨”。...
20 KB (571 words) - 08:01, 8 October 20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3-03) (中文(繁體)). 夫既尚同乎天子,而未上同乎天者,則天菑將猶未止也。故當若天降寒熱不節,雪霜雨露不時,五穀不孰,六畜不遂,疾菑戾疫、飄風苦雨,荐臻而至者,此天之降罰也,將以罰下人之不尚同乎天者也。 维基文库中的相关原始文献:墨子 天志 尚賢 墨子 墨家...
10 KB (1,454 words) - 01:15, 12 June 2025
时期,唐代以前認為《晏子春秋》一書是晏嬰自著。唐人柳宗元認為是由墨家学徒将史料和民間傳說彙編而成的。清人管同认为《晏子春秋》“其文浅薄过甚”,是六朝人伪作。四庫全書列為史部傳記類聖賢、名人之屬。 《晏子春秋》中的晏子爱民、任贤、廉洁、尚俭等形象,基本上是有史實依據的。例如晏子说“意莫高于爱民,行莫厚...
4 KB (532 words) - 10:30, 12 January 2025
天志 (category 墨家)
天志,墨家思想之一,亦為《墨子》一書篇名之一。意思是「天」的意志主宰人倫社會的秩序、賞善罰惡。另有說法為天子代天行政,並藉由尚同的觀念推論出人民以天的意志而行事。 在《墨子.天志上》中,墨子認為人只是知道不應得罪父母、君王,卻不知不應得罪於天,是只知小道理而不知大道理。墨子認為「天欲義而惡不義」、賞善罰惡,人不得不遵從天的意志。...
2 KB (250 words) - 04:21, 2 July 2020
兼爱 (category 墨家)
兼愛(「兼」、「兼相愛」或「兼相愛交相利」)是先秦墨家最重要的概念。在理論上,它的價值根源為「天」,且與仁、義密切相關。強調人我愛之相互性、言愛必含利是兼愛的獨到之處,此與墨子平民出身,重視物質實利有關。兼愛更有別於儒家以血緣親疏為基礎的仁愛和基督教所提倡的博愛。...
19 KB (3,591 words) - 14:28, 23 September 2024
鉅子 (category 墨家)
鉅子是墨家門徒(墨者)中对领导人的称呼,有時寫作“巨子”。在《孟子》中可考证的有孟胜、田襄子、腹䵍等人,現在多指富裕或者地位顯赫的人物。 一般認為墨子雖然是墨家第一代領袖,但並沒有擔任過鉅子。但是一開始,墨子就能使役大量的門徒赴湯蹈火,至死也不转脚跟后退。“墨子服役者百八十人,皆可使赴火蹈刃,死不还踵”。...
3 KB (369 words) - 19:15, 30 September 2021
该剧将故事主要放在荆轲刺秦之后,讲述了荆轲之子荆天明、墨家巨子之女高月与楚国项氏一族少主项少羽三位少年的传奇和在他们周围围绕着剑圣盖聂、医仙端木蓉、大野心家卫庄、墨家、聚散流沙、阴阳家各门派诸多人物的种种故事。该剧于2014年8月開機,2015年1月16日杀青...
196 KB (428 words) - 14:12, 12 January 2023
腹䵍 (category 墨家)
腹䵍(tūn)(?—?),战国时期墨家人物,《吕氏春秋》中记载其为墨家钜子。 《吕氏春秋》载,腹䵍的儿子杀了人,虽然秦惠王宽恕他,腹䵍仍然坚持称“墨者之法曰:‘杀人者死,伤人者刑。’”要求处其子死刑。 马非百著. 秦集史 上. 北京:中华书局. 1982-08: 344. 顾树森编著. 中国古代教育家语录类编...
813 bytes (91 words) - 20:23, 10 October 2020
非命,墨家思想之一。墨子雖然主張天志、明鬼,但卻極力否定命運。墨子認為相信天志和明鬼可以向善戒惡,但相信命運卻會順從命運的安排,這會對民生構成威脅。 墨子認為,國君都期望國家富強,人民眾多。然而他眼見國家未能富裕,人民寡少,於是他藉此提出因為支持宿命論的人太多。支持宿命論的人認為,命裡注定富則富;命裡注定貧則貧。因此導致人民不願工作。...
8 KB (1,069 words) - 05:44, 28 December 2024
孟勝 (category 墨家)
孟勝(?—?),中國東周末年的墨家鉅子。其著名事跡是為了守義,與約180名弟子死于楚國陽城君(一說鲁阳文君)的封地。 孟勝與楚國的陽城君是上下屬兼好友關係,陽城君外出時令孟勝守護其領地,並將一個叫璜的玉器分成兩半當做符,將一半交給孟勝並吩咐他“符合聽之”。 楚悼王去世,之前妒恨吳起的眾大臣群起作亂要...
2 KB (394 words) - 00:58, 5 April 2020
非攻 (category 墨家)
非攻,墨家思想之一。墨子反對戰爭的行為,並認為這行為為人們帶來災害。他先把大國攻小國的行為定義為「攻」,而攻就是屬於「不義」。但墨子亦並非盲目反對戰爭,如武王伐紂他就認為是「誅」,誅就屬於義了。 墨子以偷竊作喻,若有人偷竊桃李,大家都會對他作出指責,官府都會對他處罰,因為這是一種損人利己的行為,這是...
5 KB (632 words) - 01:41, 12 June 2025
明鬼 (category 墨家)
明鬼,是墨家思想之一。墨子相信鬼神的存在,還提出了大量經典去佐證鬼神的存在。他勸人信鬼,並借鬼神的賞善罰惡去勸人行善,且認為祭祀活動可聯繫人民的感情。 墨子認為,在從前三代聖王駕崩後,天下就失去了是非標準,諸侯亦互相攻伐,君臣之間不存在忠誠和尊敬,父子兄弟之間亦不存在孝、悌、慈、愛,長官和平民亦不事...
5 KB (709 words) - 03:17, 19 February 2025
欢假托商朝和殷周之际的历史人物来表达自身的一些主张,黄老道家推崇女性生殖器而继承了老子“尚阴守雌”的理念,强调“顺天性而为”,注重法治与规则,又担心鬼神之不祥,而其中有的代表人物又直接吸纳了墨家的一些主张而与墨家有重合之处,这些都暗示了殷商文化也是黄老道家的重要渊源之一。...
7 KB (1,103 words) - 04:18, 26 March 2025
節葬 (category 墨家)
節葬,墨家思想之一。墨子認為厚葬久喪容易使國家貧窮,人民減少,政治紊亂。墨子於此主張明顯反對儒家的葬禮。 墨子認為,仁者為天下考慮,如同孝子為父母親考慮一樣。父母貧窮時,應當使他們富有;因此人民太少,就應想辦法使之增多;人民亂了,就應當讓他們安定。能力不足、財力不足、智力不足這些事情只會辦不成。但是孝子不會隱藏自己的能力、智力和財力。...
11 KB (1,518 words) - 02:08, 27 October 2022
吕氏春秋》的自然法思想得到历朝历代重视,以天道为先验准则,以情境为选择依据。 《吕氏春秋》认同儒家的仁义思想,认为德治是国家的根本。《吕氏春秋》反对墨家的偃兵观,指出战争从人类诞生之初起就存在,因此军队必不可少。《吕氏春秋》提出义兵观,即有权讨伐不遵循天道、压迫人民的“不义之君”。 《吕氏春秋》反对压制欲望,主张顺导情欲。...
19 KB (2,674 words) - 01:03, 14 December 2024
田鸠(?—?),又名“田系”、“田襄子”、“田俅子”,战国时期宋国人,为墨子的学生。孟胜子死后,将墨家鉅子之位传给了他。 田鸠曾向楚王解释墨子“其言多而不辩”的道理,提到了买椟还珠这个典故。著有《田俅子》一書。《汉书·艺文志》著录《田俅子》三篇,已佚。今有《田俅子》輯文一卷。 钱穆《先秦诸子系年》...
761 bytes (104 words) - 04:41, 16 May 2023
庄子“道通为一”的思想和近代德日進的哲学思想在把宇宙看成一个有机整体的这一点上是相同的。 庄子和儒墨有一点很大的不同,儒家與墨家推崇圣人,而道家则反对推崇圣贤。老子说:“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庄子说“圣人生而大...
26 KB (4,167 words) - 17:05, 29 June 2025
的县级市。市人民政府駐北辛街道北辛中路。 滕州人文历史悠久,据传为墨家学派创始人墨子和工匠祖师爷鲁班的故里。 上古及周这里是滕、薛、邾国之地,有“滕小国”之称,至今仍存有东周时遗迹薛国遗址。这里也是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家、军事家和墨家学派创始人墨子的故里。也是战国四公子之一孟尝君的故里,其墓现在滕州...
14 KB (1,654 words) - 15:02, 30 May 2025
时放下个人恩怨,最後仍以身為梧帝擋下北磐攻擊,此時刀已入胸四寸,當場身亡。 原聲 陈宥维 元禄 梧國 六道堂餓鬼道校尉 梧国六道堂饿鬼道校尉。元禄是墨家后人,擅长制作各种机关暗器。他身体不好,常年依赖药物来维持健康。虽然很早就知道自己可能活不过20岁,但他依然保持乐观,尽力帮助需要帮助的人。由于从小...
36 KB (405 words) - 15:25, 26 June 2025
国派遣大將巷淹中(安聖基飾),率領十萬大軍攻打仅有四千人的「梁城」,梁城王(王志文飾)一面向赵国請降,卻一面向以守城著称的墨家求救。但梁城等到的却是一个其貌不扬、孤身应战的墨家俠客革离(劉德華飾)。 革离足智多謀,指揮梁城四千军民逼退十萬赵军,功成身退。但梁城王認為革离獲取民心,對自己不利,開始猜...
14 KB (1,248 words) - 13:23, 1 July 2025
道家則自老莊玄虛之說,後來成為兩晉大夫競尚清談,南朝宋文帝下旨令何彥德創立「玄學」。另外變化為方士神仙之術,自漢朝張道陵以符水禁咒之法成為「道教」之始。 墨家是諸子百家中主要派別之一,創立人為墨翟,產生於戰國時期。墨家主張兼愛、非攻、尚賢、尚同。 墨家邏輯是中國古代第一個邏輯學體系,全球三大古典...
39 KB (5,119 words) - 03:31, 12 October 2024
禽滑釐 (category 墨家)
《困学纪闻集证》:“《墨子·耕柱篇》作骆滑厘,《吕氏春秋·当染篇》作禽滑(殹康),《尊师篇》作禽滑黎,《列子·杨朱篇》作禽骨厘,《古今人表》作禽屈厘。” 《尚友录》上记载:“禽滑厘,字慎子,以字为姓。”焦循《正义》稱:“慎子与墨子之徒禽滑厘同名,或以慎子即禽滑厘,或以慎子师事禽滑厘,称其师滑厘不识,皆非是。”...
1 KB (214 words) - 04:35, 16 May 2023
三表法 (category 墨家)
墨家系列條目 人物 戰國:墨子、禽滑釐、耕柱子、胡非子 鉅子 孟勝、田讓、腹䵍 著作 《墨子》、《墨辯》 思想 兼愛 尚賢 天志 非命 節用 非攻 尚同 明鬼 非樂 節葬 分类 · 语录 · 文库 查 论 编...
844 bytes (130 words) - 07:33, 7 June 2025
李悝、吴起、商鞅、申不害、慎到、乐毅、韩非的法家在战国时期独步天下。 楊朱學派的為我、貴己,拔一毛以利天下不為也。 墨子(约前479年—前381年)的墨家主張兼愛、非攻、尚贤、节用。 張儀、公孫衍、蘇秦和范雎等縱橫家,以謀略游說天下。 孟子(前372年—前289年)的儒家主张守旧。 許行的農家主張君民並耕而食。...
34 KB (5,390 words) - 12:24, 22 June 2025
胡非子 (category 墨家)
《太平御覽》另節引此段,其連上引云「夫曹劌疋夫,一怒而卻齊侯之師,此君子之勇」。《意林》引作「夫曹沫匹夫之士,布衣柔履之人,一怒卻萬乘之師,千乘之國,此君子之勇也」 《太平御覽》卷四百三十七;馬總《意林》卷一引無晏嬰以下;《文選.王子淵.聖主得賢臣頌》李善注引「負長劍,赴榛薄,析兕豹,赴深淵,斷蛟龍」五句...
3 KB (586 words) - 01:09, 17 January 2025
立社會秩序與道德教化的作用,彰顯儒家的聖王理想與政教合一的觀念。荀子主張任用賢能,國君把政務交與大臣處理;國家要控制思想,打擊異端邪說,以法律補充禮制以維繫社會秩序。自然論方面,荀子傾向唯物主義,認為天地並無意志,不信墨家天人感應和鬼神之說,提出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
73 KB (9,151 words) - 07:12, 5 May 2025
墨家最為強調。墨子主張各階級實行一種較低水平的統一的消費標準。荀子認為實行這一主張,就會賞罰不行,不利於促進生產的發展,指出:“墨子之節用也,則使天下貧”(《荀子·富國》) 張永義:《墨——苦行與救世》 秦彥士:《墨學的當代價值》 蔡仁厚. 墨家哲學. 東大圖書公司. 1978年3月...
801 bytes (96 words) - 10:49, 12 December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