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抗日戰爭第九戰區在中國抗日戰爭中,因應戰爭形勢,中華民國國民政府成立對日作戰戰區之一。 1938年6月,司令長官部設在江西南昌。武汉卫戍兵站总监部改组为第九兵站总监部。 陳誠(1938年6月14日-) 薛岳(1938年11月28日代理,1939年10月2日真除至1945年12月) 薛岳(1938年6月-1939年10月)...
    3 KB (542 words) - 12:37, 16 December 2023
  • 抗日战争戰區是指中国抗日战争时期,中華民國國民政府因應戰爭形勢,與日軍作戰的戰區之一。1937年设立,实际未能正式组建。1939年设立不久,便归入抗日战争第九战区。直到1940年才为屏障拱卫重庆稳定下来。 1937年9月17日,軍事委員會劃津浦路北段為戰區...
    6 KB (1,122 words) - 05:24, 20 January 2023
  • 抗日戰爭戰區是指1937年盧溝橋事變爆發後,為了因應戰爭形勢,中華民國國民政府於中國境內所規劃的戰區劃分。以國民革命軍為主體所劃分的此戰區,最初所轄範圍為長城以南,以山西,河北、山東、江蘇為主,後來視戰爭實際情況及日軍佔領區域,分別於1938年、1939年與1944年做過三次相當大規模的更動。一般來說,此作戰區劃分是以陸軍作戰為主。...
    14 KB (1,467 words) - 04:34, 25 March 2025
  • 抗日战争戰區是指1937年盧溝橋事變爆發後,為了因應戰爭形勢,中華民國國民政府於中國境內劃分;與日軍作戰的戰區之一。最初戰區所轄範圍為江蘇及浙江,後來視戰爭實際情況,戰區分別於1938年、1939年與1944年做過三次相當大規模的更動。 中國戰區...
    5 KB (804 words) - 09:20, 18 August 2024
  • 1933年馮庸任職东北抗日联军之國民革命軍七路軍總指揮官,参加長城戰役,後又历任抗日戰爭戰區昆山戒嚴中將司令兼武汉卫戍区中将军法执行监與军官训练团中将处长、抗日戰爭第九戰區中将处长等职,并加入中華民國空軍。 抗日戰爭結束後,馮庸回瀋陽任東北行轅政務委員會常務委員兼统一接收委员会监察处长與第二区军法执行部主任。...
    7 KB (839 words) - 06:22, 11 July 2025
  • 抗日戰爭戰區是指1937年11月,為了因應戰爭形勢,中華民國國民政府於中國境內劃分;與日軍作戰的戰區之一。戰區所轄範圍為蒙西、宁夏、甘肃。1940年5月撤销。在1945年9月13日訂定的受降計劃中,劃分為受降區之一,接受日軍繳械。其在1942年後,由於失去戰區領土,辦公地點遷至重慶市九龍坡區綠瓦樓。...
    5 KB (766 words) - 12:52, 26 December 2021
  • 抗日戰爭戰區在中國抗日戰爭中,因應戰爭形勢,中華民國國民政府成立對日作戰戰區之一。 民国27年(1938年)12月中旬,在武功西北农专举行的长江以北各战区师以上军官参加的军事会议上,蒋介石宣布正式撤销西安行营另设天水行营,并在该行营之下增设战区,蒋鼎文任该战区...
    4 KB (714 words) - 13:36, 2 October 2022
  • 抗日战争戰區是指1937年盧溝橋事變爆發後,為了因應戰爭形勢,中華民國國民政府於中國境內劃分,國民革命軍與日軍作戰的戰區之一。最初戰區所轄範圍為山東南部及江蘇北部,後來視戰爭實際情況,戰區分別於1938年、1939年、1944年做過數次相當大規模的更動。 中國戰區...
    9 KB (1,443 words) - 12:56, 9 February 2022
  • 劉雲瀚 (category 黄埔军校七期)
    大庾人,中華民國陸軍中將,在國軍派系中屬於陳誠的土木系。 黄埔军校七期毕业。1932年入陆军大学十一期,毕业后入陆军大学研究院四期,1937年2月任陆军大学兵学教官。抗日战争期间,历任武汉卫戍总司令部和抗日戰爭第九戰區战区参谋处长、团长、师参谋长、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政治部办公厅副主任、师...
    2 KB (277 words) - 07:08, 1 April 2025
  • 抗日战争第二戰區是指1937年盧溝橋事變爆發後,為了因應戰爭形勢,中華民國國民政府於中國境內劃分;與日軍作戰的戰區之一。最初第二戰區所轄範圍為山西及察哈爾,後來視戰爭實際情況,第二戰區分別於1938年、1939年與1944年做過三次相當大規模的更動。 中國戰區首次劃分是在日軍迅速佔領北平與天津,且中華民國政府確定與日謀和落空之後。...
    9 KB (1,779 words) - 16:44, 24 January 2023
  • 六兵站总监張知行(陸大特別班三期)。戰區參謀處長鄭長海(河北高陽縣人,陸大十一期) 马法五的四十军:为庞炳勋余部 高树勋的新八军 鲁崇义的三十军,副军长刘世荣 山东挺进军总司令李延年 河北民军:乔明礼5000多人 孙殿英三挺进纵队 李文34集团军:第一战区...
    6 KB (1,196 words) - 06:13, 5 September 2024
  • 中華民國抗日戰爭戰鬥列表表列1930年-1945年中華民國國民革命軍與中國戰區境內日軍發生的戰鬥。 中国抗日战争主要战役列表...
    16 KB (26 words) - 01:23, 28 June 2025
  • 抗日战争第一戰區是指1937年盧溝橋事變爆發後,為了因應戰爭形勢,中華民國國民政府於境內劃分;與日軍作戰的戰區之一。最初第一戰區所轄範圍為河北北部及山東北部,後來視戰爭實際情況,第一戰區分別於1938年、1939年與1944年做過三次相當大規模的更動。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发生,7月10日...
    11 KB (1,934 words) - 18:47, 14 June 2023
  • 長。民國二十八年(1939)衛立煌調任抗日戰爭第一戰區司令官,郭寄嶠也隨之調職兼任第一戰區參謀長。除了第九軍軍長職務,郭寄嶠同時也是第一戰區與中國共產黨交涉之對口。 民國二十年(1940)6月,郭寄嶠的第九軍軍長職務交裴昌會,並轉任抗日戰爭戰區參謀長。 民國三十一年(1942)8月,轉任重慶衛...
    11 KB (1,077 words) - 16:50, 27 March 2025
  • 抗日戰爭時期,由南嶽會議策定反攻作戰計畫,發動北起包頭,南迄北海的冬季攻勢。 以二、三、戰區擔任主攻,配合1939年10月完成之第二期整訓部隊,參戰部隊分別為: 第一戰區冬季作戰:總司令衛立煌,三、二十四、三十六集團軍,邊區游擊指揮孫桐萱。 第二戰區冬季作戰:總司令閻錫山,...
    8 KB (1,440 words) - 17:01, 16 March 2025
  • 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蒋中正与國军统帅部则称之为“二期抗战”之起点。 自从进入相持阶段之后,兩湖平原周邊空間成為抗戰主要戰場之一,分別由戰區第九戰區負責防務。但是戰區在1940年棗宜會戰遭重創,宜昌與襄陽等遭奪取後重要性銳減;湖南地帶就只剩第九戰區...
    47 KB (6,907 words) - 07:38, 4 June 2025
  • 張發奎 (category 1950年代中国三势力运动相关人物)
    二級上將,前陸軍總司令,國民革命軍北伐時期名將,中國共產黨在南昌起义的軍隊為其部下。中國抗日戰爭時期,先指揮淞沪会战、武漢保衛戰等,後來任戰區司令。1949年後居於香港,後組成反蔣反共之三勢力。 張發奎歲入讀私塾,1907年進入始興縣高等小學堂。1910年,自行過江搭火車去廣州府,據張發奎...
    28 KB (3,803 words) - 09:22, 13 July 2025
  • 抗日戰爭冀察戰區在中國抗日戰爭中,因應戰爭形勢,中華民國國民政府成立對日作戰戰區之一。 1938年6月8日,鹿钟麟接河北省政府主席及第一战区游击总司令,统辖河北、察哈尔两地的军队。1939年1月14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适应战略之需要,划冀察两省及山东省黄河左(北)岸全部为冀察战区,以第一战区...
    9 KB (1,730 words) - 18:06, 28 January 2023
  • 抗日战争戰區是指1937年盧溝橋事變爆發後,為了因應戰爭形勢,中華民國國民政府於中國境內劃分;與日軍作戰的戰區之一。最初戰區所轄範圍為廣東及福建,後來視戰爭實際情況,戰區分別於1938年、1939年做過兩次相當大規模的更動,並於戰爭末期與戰區合併。 中國戰區...
    8 KB (1,384 words) - 00:20, 26 June 2023
  • 抗日戰爭魯蘇戰區,在中國抗日戰爭中,因應戰爭形勢,中國國民政府成立對日作戰戰區之一。 1938年1月时,山东和苏北都隶属于战区。1938年11月第一次南岳军事会议决定设立鲁苏游击战区,辖山东及苏北。1939年1月,军事委员会“划定长江以北,津浦铁路以东,老黄河以南为鲁苏游击战区,以于学忠为战区...
    11 KB (1,938 words) - 05:13, 23 August 2024
  • 上官云相 (category 1950年代中国三势力运动相关人物)
    1937年5月4日,軍事委員會任命上官雲相為豫鄂陝邊區綏靖主任。抗日战争开始后,上官任十一军团軍團长,次年升任三十二集团军总司令。1940年,上官率部移防安徽南部,次年初对新四军发动了皖南事变。此后不久,上官升任战区副司令长官。 抗戰勝利後,上官雲相調任抗日戰爭十一戰區副司令官,隔年兼任唐山指挥所主任,1947...
    5 KB (577 words) - 17:20, 17 October 2024
  • 常德会战 (category 1943年抗日战争战役)
    暫編32師,師長阮齊 江防軍,總司令吳奇偉 18軍,軍長羅廣文 11師,師長胡璉 18師,師長覃道善 55師,師長武泉遠 戰區直轄部隊74軍,軍長王耀武 51師,師長周志道 57師,師長余程萬 58師,師長張靈甫 戰區直轄部隊100軍,軍長施中誠 19師,師長唐伯寅 63師,師長趙錫田...
    16 KB (2,585 words) - 07:39, 4 June 2025
  • 四次長沙會戰為中國抗日戰爭末期的大型戰役之一,是指1944年5月至8月,中國9戰區部隊在湖南長沙、衡陽地區對日軍進行的防禦戰役——长衡会战中的1个阶段,從5月27日到6月19日,中日雙方以爭奪長沙為目標在湖南北部地區作戰。攻擊的日軍人數約有170,000,守勢的中國國軍約有250...
    2 KB (151 words) - 07:01, 29 February 2024
  • 2萬人,1941年至少4.1萬。 国民政府1938年11月劃分的十二個作戰區域,分別為第一戰區、第二戰區戰區戰區戰區戰區戰區戰區第九戰區戰區、魯蘇戰區和冀察戰區。 為孤立抗日力量,日軍強迫大批老百姓遷徙到其劃定之變相集中營,建立「集團部落」,使許多地方...
    252 KB (31,144 words) - 04:08, 31 July 2025
  • 在地。抗日胜利芷江洽降旧址境內包括芷江受降纪念坊、中國戰區總受降舊址、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受降纪念馆、蕭毅肅陳列室等建築。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受降纪念馆建築面積1,500平方米,於1995年正式對外開放。建築分上下兩層,共有3個展廳。 中國戰區總受降舊址始建於1938年,包括中國陸軍總司令部舊址和何應欽辦公室舊址。...
    11 KB (497 words) - 15:39, 14 May 2025
  • 十四期,日後一直在滇系軍閥內任職,抗日戰爭爆發時任18軍98師副師長,而後因戰功 一路晉升,1941年時升為79軍中將軍長,長期在第九戰區進行防衛任務。 1944年日軍發動長衡會戰期間,79軍為拯救十軍的解危部隊之一,但是最後經歷將近一個月的攻堅後並未成功打破日軍包圍,衡陽失守,七十...
    2 KB (235 words) - 02:23, 27 October 2024
  • 顧祝同 (category 中国国民党五届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
    水縣人,曾任國民政府南京警衛軍軍長、江蘇省政府主席、貴州省政府主席、抗日戰爭戰區司令、陸軍總司令、參謀總長、國防部長、強恕中學董事長、行政院政務委員、國防會議秘書長、總統府戰略顧問委員會副主委、中國國民黨中評委主席。 顧祝同十歲入讀江蘇陸軍小學,辛亥革命時陸軍小學停課,顧祝同參加推翻滿清的革命。...
    21 KB (1,968 words) - 02:46, 10 June 2025
  • 维基文库中的相关原始文献:向中國戰區投降降書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国战区受降仪式,1945年9月9日9时,在中華民國南京市中央陆军军官学校大礼堂(现东部战区大礼堂)举行,大日本帝國陸軍中国派遣军总司令冈村宁次大將签署投降书,向同盟国代表、中國戰區中國陸軍總司令何应钦表示无条件投降。日本投降书中日文各一份,仪式历时15分钟。...
    12 KB (956 words) - 06:30, 2 April 2025
  • 1939年國民革命軍戰鬥序列 (category 抗日战争战斗序列)
    第3集團軍孫桐萱 第76軍李鐵軍(戰區直轄) 兵力:12步兵師、1步兵旅、1騎兵師、1騎兵旅,其他特種部隊在外 司令長官:閻錫山 作戰地區:山西及陝西一部份 14集團軍:衛立煌 4集團軍孫蔚如 5集團軍曾萬鐘 9軍郭寄峤(戰區直轄) 6集團軍:楊愛源 7集團軍傅作義 18集團軍朱德...
    4 KB (617 words) - 10:12, 3 January 2022
  • 民國三十年(1941)5月,第九軍改隸抗日戰爭第一戰區,參加晉南會戰。 1942年3月,裴昌會升任國民革命軍十四集團軍副總司令,由陳瑞珂任軍長,張東凱、郭貽衍任副軍長。同年下半年,47師撥歸第一戰區直轄,另將戰區直轄之獨立五旅調歸該軍。1943年8月,陳瑞珂因違犯軍紀被革職,由王晉暫代軍長。10月,由國民革命軍...
    15 KB (2,445 words) - 17:35, 5 April 2025
  • 太原會戰 (category 1937年抗日战争战役)
    太原會戰是1937年9月11日至11月8日抗日戰爭時期,中國第二戰區與日本軍隊在山西太原附近地区进行的一場大规模戰役。包括天镇战斗、平型關戰役、忻口戰役、娘子關戰役、太原保衛戰,以及廣靈、靈邱、崞縣、原平等戰鬥。 太原會戰双方指挥官分别是國民革命軍第二戰區司令长官閻錫山和日本華北派遣軍寺內壽一大將,朱德十八集团军配合第二戰區作战。...
    18 KB (2,525 words) - 00:06, 6 March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