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原子物理學裏,散射(英語:Rutherford scattering)指的是帶電粒子因為庫侖相對作用而進行的一種彈性散射(英语:elastic scattering)。這種散射實驗是由歐尼斯特·領隊設計與研究,成功地於 1909 年證實在原子的中心有個原子核,也導致...
    9 KB (1,312 words) - 13:48, 28 April 2025
  • 模型(Rutherford model)是新西兰物理学家歐尼斯特·創立的原子模型。1909年,領導設計與完成散射實驗,其證實了在原子中心部分有一個帶正電、帶質量的原子核,因此約瑟夫·湯姆孫主張的葡萄乾布丁模型被推翻。根據他的實驗結果設計出一種新模型,稱為「...
    9 KB (1,215 words) - 17:28, 1 November 2024
  • 散射是不可避免的日常現象。無線電波散射則乃雷達科技的核心物理機制。因為某些方面的不同,電磁波散射可以清楚地分支為不同的領域,各自有各自的取名。彈性散射(涉及極微小的能量轉移)主要有瑞利散射和米氏散射。非彈性散射包括布里元散射(Brillouin scattering)、散射、非彈性X-光散射、康普頓散射等等。...
    10 KB (1,524 words) - 06:28, 19 March 2025
  • 在英國曼徹斯特大學同實驗助手漢斯·蓋革用α粒子撞擊薄金屬箔紙,他發現相當可觀的散射。隔年,在的指導下,蓋革和二十三歲大學生欧内斯特·马斯登於做實驗用α粒子散射於薄金箔紙,這就是著名的散射實驗,其展示出α粒子可以被大角度散射,因此徹底推翻了湯姆森的梅子布丁模型。他知道這散射...
    17 KB (1,830 words) - 12:43, 27 April 2025
  • 向沒有任何改變。因此,汤姆森的葡萄乾布丁模型被徹底推翻。 1911年,歐尼斯特·發表了模型,大多數的質量,都集中於一個很小的正價區域(原子核);,在原子核的四周是帶負電的電子雲。從模型,推導出散射公式,其預測與實驗結果相符合。當一個(正價)α粒子移動到非常接近原子核,它會被很...
    8 KB (1,045 words) - 07:43, 20 June 2023
  • http://hyperphysics.phy-astr.gsu.edu/hbase/nuclear/rutsca2.html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碰撞 散射 散射理論 廣義相對論的實驗驗證 喬治亞州州立大學(Georgia State University)線上物理網頁:撞擊參數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2 KB (220 words) - 10:27, 19 December 2021
  • 1911年,英国物理学家卢瑟根据1909年開始进行的α粒子散射实验,提出了原子的模型。在这个模型里,原子的中心有一個帶正電(Ze)、帶質量的原子核,在原子核的四周是帶負電的電子雲;其中,Z是原子數,e是單位電荷。從模型,推導出散射公式,其預測與實驗結果相符合。然而,在散射...
    16 KB (2,613 words) - 19:36, 1 December 2023
  • 沒有觀察到別種曲線,顯示出金原子核並沒有被擊中。所以,只能確定金原子核的半徑小於 27   f m {\displaystyle 27\ fm\,\!} 。 1919 年,在實驗室進行的另一個非常類似的實驗,物理學家發射阿爾法粒子於氫原子核,觀察到散射...
    9 KB (1,334 words) - 07:42, 25 March 2023
  • 绝热过程 风 卡诺循环 卡文迪许实验 开尔文 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 坎德 康普顿散射 科里奥利力 可见光 克劳修斯不等式 克劳修斯-克拉伯龙方程 空气动力学 库仑 夸克 扩散 扩散系数 格朗日力学 斯变换 斯妖 斯-隆格-楞次向量 莱曼系 蓝移 朗道阻尼 勒克斯 雷诺数 楞次定律...
    13 KB (1,517 words) - 06:18, 20 May 2025
  • 的工作(关于核原子)并未收到重视。我们今天无法理解当初为何这一研究根本未被看重。当时根本没有任何地位。而最伟大的变化来自莫莱。” 鉴于莫莱的成就,曼彻斯特大学和伊顿公学内有纪念他的牌匾以及皇家学会设立的一项奖金。该奖金的第二任获奖者帕特里克·布莱克特后来也成为了皇家学会的主席。 散射 波耳模型...
    16 KB (2,248 words) - 00:32, 29 April 2024
  • 核子物理 粒子物理學 放射性同位素 射線: β射線 γ射線 δ射線(英语:Delta ray) ε射線(英语:Epsilon radiation) 散射 特別注意,因為γ射線是電磁波(光),它以光速移動(c)。β粒子常常能以接近光速的速度移動,通常它的能量超過64...
    25 KB (3,248 words) - 05:01, 4 August 2024
  • 子會發射橘紅色光線。越增加電壓,自由電子越早累積到足夠的動能 19 e V {\displaystyle eV\,\!} ,發光處會離陰極越近。當電壓在 38 伏特時,在氖氣體管裏會有兩個發光處。一處在陰極與柵極中間,一處在柵極附近。電壓加高,每增加 19 伏特,就會多形成一個發光處。 散射...
    6 KB (931 words) - 03:05, 22 May 2023
  • 模型,推導出散射公式,其預測與實驗結果相符合。然而,在散射實驗裡,主角是原子核,而電子並不重要,因此不能空口無憑地給出原子的電子組態,也無法用這模型對於化學結合、元素列表、原子光譜給出解釋。儘管模型並不完備,它為後來的波耳模型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108 KB (14,333 words) - 04:25, 24 April 2025
  • 殼層電子被彈出後,單獨剩餘在 K 殼層的另一個 1 s {\displaystyle 1s\,\!} 電子所扮演的角色,可以用薛丁格方程式給予完整地合理解釋。 波耳模型 散射 法蘭克-赫茲實驗 Mehra, J. The historical development of quantum theory. New York:...
    11 KB (2,129 words) - 03:37, 4 July 2024
  • 维基共享资源上的相关多媒体资源:钱德卡拉·曼 钱德卡拉·曼爵士,FRS(英語:Sir Chandrasekhara Raman,印地語:चन्द्रशेखर वेङ्कट रामन्,坦米爾語:சந்திரசேகர வெங்கடராமன்,1888年11月7日—1970年11月21日),英属印度物理学家。他在光散射...
    4 KB (479 words) - 18:38, 21 May 2025
  • 第三代瑞利男爵約翰·威廉·斯特特 OM FRS(John William Strutt, 3rd Baron Rayleigh,/ˈreɪli/;1842年11月12日—1919年6月30日),英國物理學家。他与威廉·姆齐合作发现氩元素,并因此获得190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他还发现了瑞利散射,预测了面波的存在。...
    10 KB (907 words) - 18:35, 21 May 2025
  • 线的探测灵敏度较低。在这种情况下,碘化钠闪烁计数器则有更好的表现。 蓋格計數器最初是在1908年由德國物理學家漢斯·蓋格和著名的英国物理学家在α粒子散射实验中,為了探測 α {\displaystyle \alpha } 粒子而設計的。後來在1928年,蓋格又和他的學生米勒(Walther...
    4 KB (517 words) - 19:05, 10 April 2025
  • n)反應被用於製造高能中子。 奇異交換反應(K, π)已被用於研究超核。 1917年由操作的反應 14N(α,p)17O (於1919年發表)通常被視為第一個核蛻變實驗。 涉及中子的反應對於核反應器與核子武器十分重要。雖然目前最廣為人知的中子反應為中子散射、中子捕獲與核分裂,對於部分輕核(尤其是質子數與中子數均為奇數者(英语:Even...
    18 KB (2,470 words) - 09:26, 22 December 2023
  • eV\,\!} 。在與鎳晶體碰撞後,電子會朝各個方向散射出去。使用電子偵測器,可以測量出來電子的散射強度與散射角度的數據關係。在散射角度為 65 ∘ {\displaystyle 65^{\circ }\,\!} 的方向,戴維森與革末發現散射強度特別顯著。 布拉格定律 (Bragg's law)...
    5 KB (725 words) - 18:23, 11 November 2024
  • 此團隊包含了來自英国的粒子物理學家與天文學家,其目標是偵測宇宙中暗物質的稀有散射事件。 該實驗的粒子探測器設置於位於英國約克郡的伯比礦坑(Boulby mine)地下約1100公尺處。 這個合作計畫始於1987年,許多主要成員來自極富盛名的研究機構,包括:倫敦帝國學院、-阿普爾頓研究所(...
    1 KB (159 words) - 08:06, 29 January 2022
  • 散射。具体的散射情况与金属箔片的种类有关。基于实验结果,卢瑟在1911年提出原子存在集中其所有正电荷的中心,即原子核。正是这个微小的正电荷中心使得α粒子发生了上述偏折。 在卢瑟与盖革和马斯登研究的同时,格拉斯哥大学的放射化学家弗雷德里克·索迪正在研究放射性物質在化學方面的論題。他曾与卢瑟...
    69 KB (8,135 words) - 07:05, 24 January 2025
  • 在量子力學裏,Delta位勢阱是一個阱內位勢為負狄克Delta函數,阱外位勢為0的位勢阱。Delta位勢阱問題專門研討,在這種位勢的作用中,一個粒子的量子行為。這是一個常見的理論問題。假若,粒子的能量是正值的,我們想要知道的是,在被Delta位勢壘散射的狀況下,粒子的反射係數與透射係數。假若,粒子的...
    11 KB (2,325 words) - 12:47, 26 March 2025
  • 路德維希·法捷耶夫 (category ICTP狄克奖章获得者)
    散射方法(英语:Quantum inverse scattering method),可积系统等。 法捷耶夫的父親德米特里·康斯坦丁諾維奇·法捷耶夫(英语:Dmitry Faddeev)是聖彼得堡的數學教授,著名代數學家,俄羅斯科學院院士。法捷耶夫1951年入讀列寧格勒大學,從學於數學家奧莉加·...
    5 KB (397 words) - 03:56, 21 October 2024
  • 粒子散射实验」实验,也称「盖革-马斯登试验」。发明了著名的「盖革计数器」。 欧内斯特·马斯登(Sir Ernest Marsden),1888年生于英格兰的兰开夏,他得以进入本校,並遇见使他成名的卢瑟。他和盖革进行了「α 粒子散射实验」,从而建立了原子的葡萄乾布丁模型。推荐他继任惠灵顿维多利亚大学的物理学教授。...
    10 KB (1,641 words) - 12:30, 4 May 2024
  • 的質心距離越遠,越容易分辨物體在哪個位置,因此只需要幾個環境粒子就可以完成分辨,所以退相干時間尺度越短暫。當質心距離足夠遙遠,單獨散射就能夠解析物體的位置之時,退相干時間尺度會變得與質心距離無關,是總散射率的倒數: ⟨ E x ( t ) | E y ( t ) ⟩ ∝ e − Γ t o t t {\displaystyle...
    30 KB (4,906 words) - 15:09, 11 October 2024
  • 年,他寫給玻恩的一封信內,薛定諤清楚地表明了這意見。 1927年,道格拉斯·哈特里與弗基米尔·克在對於多體波函數的研究踏出了第一步,他們發展出哈特里-克方程來近似方程的解。這計算方法最先由哈特里提出,後來克將之加以改善,能夠符合包立不相容原理的要求。 薛定谔方程式不具有勞侖茲不變性...
    20 KB (3,282 words) - 21:06, 8 February 2025
  • 按照瑞利散射理論,瑞利散射光的輻照度和入射光波長的四次方成反比。應用瑞利散射來解釋天空的藍色現象,波長較短的藍光比波長較長的紅光更易產生瑞利散射。因此,天空的顏色是藍色的。瑞利散射方程式能夠準確地描述光束對於氣體的瑞利散射行為,但對於液體並不適用。愛因斯坦的臨界乳光理論更一般地適用於液體與氣體;瑞利散射...
    122 KB (13,193 words) - 12:19, 27 April 2025
  • 克方程式是相對論量子力學的一項描述自旋-½粒子的波函數方程式,由英国物理学家保羅·狄克於1928年建立,不帶矛盾地同時遵守了狹義相對論與量子力學兩者的原理,实则为薛定谔方程的洛伦兹协变式。這條方程預言了反粒子的存在,隨後1932年由卡爾·安德森發現了正电子(positron)而證實。 狄克方程式(自然單位制)...
    10 KB (1,949 words) - 02:51, 22 May 2025
  • 阿瑟·康普顿 (category 姆福德奖获得者)
    国剑桥大学的卡文迪许实验室深造。康普顿与约瑟夫·汤姆孙的儿子乔治·汤姆孙研究了伽马射线的散射与吸收。他发现经过散射的射线比原射线更容易被吸收。康普顿受到卡文迪许实验室的各位科学家极大的影響,特别是欧内斯特·卢瑟、查尔斯·高尔顿·达尔文和阿瑟·爱丁顿。他后来还以约瑟夫·汤姆孙的名字为次子命名。...
    34 KB (4,117 words) - 18:37, 21 May 2025
  • 亚特区的卡内基研究所(英语:Carnegie_Institution_for_Science)的研究员。在那里,他研究了中子-质子散射以及质子-氦散射。 1940年,姆齐与埃莉诺·詹姆森结婚,并接受了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提供的教职。1940年秋,英国的蒂泽德任务(英语:Tizard...
    25 KB (2,865 words) - 23:41, 2 February 2025
  • 克符号或狄克標記(英語:Dirac notation)是量子力学中广泛应用于描述量子态的一套标准符号系统。在这套系统中,每一个量子态都被描述为希尔伯特空间中的態向量,定义为右矢(ket): | ψ ⟩ {\displaystyle |\psi \rangle }...
    5 KB (753 words) - 00:39, 14 October 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