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山包種茶,盛產於臺灣臺北文山地區的包種茶,其外觀似條索狀,色澤翠綠,水色蜜綠鮮豔帶黃金,香氣清香幽雅似花香,滋味甘醇滑潤帶活性,此類茶注重香氣,香氣越濃郁品質越高級。 文山地區包括臺北市文山、南港,新北市新店、坪林、石碇、深坑、汐止等茶區。約有2300多公頃,茶園分佈於海拔400公尺以上的山區,...
2 KB (176 words) - 03:47, 26 May 2025
臺灣茶,意指在臺灣生產製作的茶飲品,以半發酵的台灣烏龍茶及包種茶最為出名,但也有綠茶及紅茶等不同種類。其中最出名的十種,被稱為臺灣十大名茶,分別為凍頂烏龍、文山包種茶、東方美人、松柏長青、木柵鐵觀音、三峽龍井、阿里山珠露、台灣高山茶、龍潭龍泉和日月潭紅茶等十種臺灣知名度較高的茶。珍奶在1980年代發明於臺灣,在21世紀初流行國際。...
17 KB (2,548 words) - 16:13, 5 July 2025
包種茶。包種茶開始在台灣北部盛行,產地由南港,擴大到文山地區一帶,也就是石碇、坪林、深坑、新店、木柵、景美一帶。文山地區成為最大的包種茶產地,當地出產的包種茶,稱為文山包種茶。 在日治時期,烏龍茶是用來作為茶樹品種的概稱,而包種茶指的是製作方法,分為條狀包種茶,半球形包種茶,以及球形包種茶三審。...
4 KB (725 words) - 16:24, 26 June 2025
茶方法十分多元化,除灌木外,甚至有部份使用小喬木種。[來源請求] 在台灣青茶類,包括:包種、鐵觀音及烏龍茶,其實都屬青茶製法,但按發酵程度及揉捻成型方式有所不同。台灣青茶的產地在台北、桃園、新竹、苗粟、宜蘭等地區,主要分為包種茶和烏龍茶,包種茶的發酵程度比較輕,有凍頂烏龍茶以及文山包種茶...
7 KB (1,185 words) - 15:20, 30 June 2025
茶有二類,曰片茶,曰散茶。 ——宋史 宋代茶分二類:片茶、散茶。片茶指的是團茶和餅茶,北苑貢茶龍團鳳餅最爲有名。散茶是葉形茶,或稱草茶和江茶。北宋初期以生產片茶爲主,散茶在北宋中期開始受到青睞。南宋時期散茶大规模出現,並出現曬青、炒青茶。宋末元初,散茶的生產已經壓倒了片茶。...
9 KB (849 words) - 07:48, 28 September 2023
凍頂烏龍茶(舊稱水沙連之茶),生產自臺灣南投縣鹿谷鄉,主要以青心烏龍當作原料製作的台灣烏龍茶,有「北包種、南凍頂」之說。早期發源於鳳凰村、永隆村、彰雅村,之後逐漸發展至廣興村、內湖村、和雅村、初鄉村、羊灣村等地,茶區分佈在海拔600至1200公尺的山坡地上;與文山包種茶、東方美人茶、松柏長青茶...
19 KB (2,805 words) - 16:42, 26 June 2025
2012年【台灣國宴茶】,曾被選為國宴指定飲料的冬瓜檸檬冰沙。 2013年【台灣特色茶】台灣冬瓜茶登上中國中央電視台節目《台灣農產品的賺錢之道——冬瓜也做茶》,該節目經過考究指出:「台灣百年涼茶冬瓜茶具有濃厚的台灣人生活歷史與文創的加工在裡面,飲茶與小吃的創意在台灣古早時代...
10 KB (1,251 words) - 11:48, 11 June 2025
深坑豆腐,是台灣新北市深坑區有名的小吃之一,因為水質清澈,並以鹽鹵(非一般石膏製作)及木材燃料人工製作,有特殊的柴香味。深坑鄰近台北市青山綠水景緻秀麗,鄰近貓空、文山包種茶產區、木柵動物園、政治大學、佛教華梵大學,自1950年代開始即為北部著名景點小吃,每逢假日人山人海,數十家豆腐餐廳座無虛席。 深坑豆腐招牌菜。 臺灣小吃...
885 bytes (81 words) - 19:53, 30 May 2025
凍頂烏龍茶 文山包種茶 東方美人茶 松柏長青茶 木柵鐵觀音 三峽龍井茶 阿里山珠露茶 台灣高山茶 龍潭龍泉茶 日月潭紅茶 紅玉飄香--台灣山茶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2016 台紅茶業文化館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檔,存档日期2013-12-02., 2005/8/9 你知道台灣茶史嗎?茶繪本告訴你...
10 KB (1,315 words) - 14:21, 5 May 2025
擂茶是客家菜中一種介於茶飲和粥之間的餬類食物,把茶葉、穀物和其他食材磨碎後沖入熱水食用。也流傳於湖南和有客家移民的海外地區。類似的食物有茶泡飯和麵茶。 客家擂茶是传统的食俗。客家擂茶源于中原地区,南宋诗中有“渐近中原语音好,见客擂蔴旋点茶”句。 近代作家汪曾祺先生引用成書於南宋端平二年的《都城紀勝....
6 KB (896 words) - 13:29, 20 March 2025
珍珠奶茶 (redirect from QQㄋㄟㄋㄟ好喝到咩噗茶)
milk tea)、珍奶、泡泡茶,是1980年代起源於臺灣的茶類飲料,為臺灣泡沫紅茶、粉圓茶飲文化中的分支,其作法為將粉圓加入奶茶中,奶茶可以是由奶精調製;另有「珍珠紅(綠)茶」、「珍珠奶綠」等衍生種類,是臺灣最具代表性的手搖飲料之一,並從臺灣流行至世界各地。 早期僅有珍珠奶茶一種...
23 KB (2,490 words) - 19:53, 4 July 2025
南勢溪會合為新店溪,北勢溪流經坪林市街,河谷平原分佈溪流兩岸,海拔約兩百公尺,為坪林區之主要聚落所在,並為水源保護區及觀光勝地。主要經濟農作物為文山包種茶。 坪林在清治時期早期乃被歸為蕃地,街庄行政區並未出現在文獻上,至道光元年(1821年)漢人周嘉之進入開墾,陸續才有金福安墾號等在坪林尾、九芎林...
23 KB (2,558 words) - 01:05, 6 March 2025
店面所卖之面茶,皆难以做到,故一般也配有勺。形状与面茶类似的小吃还有油茶(又称炒面、茶汤)。油茶在中国食用的地域更广,但它不是咸的,而是甜的。 另外湖北江漢平原地區沒有麵茶,只有湖北鍾祥附近區域有用炒米沖制的米茶,一般是甜點;湖南也無麵茶,只有擂茶。 在早年台灣,麵茶既可當早餐也可當點心,更可替代奶...
2 KB (303 words) - 14:36, 13 March 2025
臺灣高山茶,即高山茶(臺灣話:ko-san-tê 或 ko-suann-tê),指的是在海拔1,000公尺以上的台灣茶園,所產製的台灣茶,「高山茶」並非專指某地生產的茶葉,而僅是與「平地茶」相對的一個概念名詞。以台灣烏龍茶為主,也可以製成包種茶,台灣鐵觀音與紅茶。 高山茶...
9 KB (1,316 words) - 15:21, 5 July 2025
沙茶酱,是流行於台灣、中國大陸闽南與粤东地區的一種醬料,源自東南亞的花生烤肉醬(沙嗲醬Satay)。 在多年發展下,沙茶醬與沙嗲醬的配方、用法已經截然不同,即便同為沙茶醬,各地版本也有差異,列表如下: 南洋沙嗲:稠膏狀,辣中帶甜,花生較多。 潮汕沙茶醬:顆粒細,花生味濃,鹹中帶甜的花生醬。 福建沙茶醬:蝦味強偏辣。...
15 KB (1,880 words) - 09:47, 8 June 2025
茶葉蛋,又名茶蛋、鹽茶蛋、五香蛋、五香茶葉蛋、茶雞蛋,是一種歷史悠久的蛋類料理。 製作茶葉蛋的雞蛋須要先煮熟,然後把雞蛋的蛋殼略為敲裂,再把雞蛋放入以用茶葉、五香粉及醬油等調味料製作的滷水中烹調,使雞蛋带有調味料的味道,並且在蛋白表面留下和蛋殼裂纹相對應的棕色花纹。...
2 KB (181 words) - 05:43, 18 August 2024
石碇商圈位於新北市石碇區,以石碇東街(市道106乙線)、西街為主要範圍,古時為通往宜蘭要道,後因茶葉和煤礦得以發展。 商圈以自然生態和文山包種茶聞名,環境因聚落分散,商圈能量難以匯集,而保留許多自然原始生態,適合戶外教學和其他休閒活動,未來可望推動自然生態觀光。...
2 KB (286 words) - 03:11, 7 March 2024
现在,在超市常常可以見到製成罐頭的涼粉或仙草汁,不過罐頭的涼粉往往口感沒有手工製作的爽滑有彈性。冷凍飲料也有販賣工廠製罐裝仙草,呈碎粒塊甜飲,名為仙草蜜。 至於仙草茶或是仙草乾茶,則是台灣著名的涼茶之一,飲之消暑熱。 陈汉初. 草粿. 《食在潮汕·潮汕老字号美食》. 汕头大学出版社. 2004-12 [2013-01-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1-04)...
6 KB (560 words) - 12:29, 13 May 2025
青草茶,又稱百草茶,是臺灣的飲料,多由仙草、薄荷製成,常見配方也含魚腥草、甜珠草、黃花蜜菜、鳳尾草、咸豐草、馬鞭草、著手香、蒲公英、車前草、半支蓮、夏枯草等。可冷飲也可熱飲。青草茶多使用臺灣的植物製成。青草茶茶湯顏色是偏咖啡色,由於青草茶屬於寒涼的飲品,所以不建議多喝。 存档副本. [2023-01-31]...
2 KB (139 words) - 12:12, 29 April 2025
羅氏秋水茶是發跡於台灣台中的青草茶,其配方以陳皮、仙楂等中藥為主,配合烏龍茶。 羅氏秋水茶源自由羅家經營的培蘭堂,清道光27年(1847年)福建發生霍亂,當時培蘭堂經營者羅秋水以陳皮、仙楂等中藥製作藥包予病人。疫病結束後仍有客人欲飲用此茶,該配方遂流傳下來,並名秋水茶。...
3 KB (455 words) - 07:40, 7 July 20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9-06) (中文(臺灣)). 續‧臺灣沒說你不知道:生活在紛擾年代,七十則包山包海、愛鄉愛土的冷知識. 臺灣沒說你不知道. 尖端出版. 2018: 103 [2021-09-06]. ISBN 978-957-10-816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9-06) (中文). ...
7 KB (744 words) - 12:45, 13 July 2025
薑母茶(英語:Ginger tea)是一種由薑製成的亞洲草藥饮料,在东亚、南亚、东南亚和中东有著悠久的歷史,在民俗醫療中認為可以預防感冒、幫助消化、解除腹瀉和噁心、作為咳嗽和喉嚨痛的補救和改善血液循環等。一些地方的人在冬天時會飲用薑母茶以袪寒。 薑母茶禁忌:適合陽虛寒多的人,一週最多喝2-3次,晚上不宜飲用,控制薑的份量和煮的時間。...
4 KB (314 words) - 01:57, 15 July 2025
小籠包是一种诞生于中国江南地区的点心,吴语太湖片又称小籠饅頭,多處地方亦盛行,例如廣東、香港、台灣,以“体小、馅大、汁多、味鲜、皮薄、形美”而著称。 汤包源于北宋京城开封的灌汤包,特色的餡料經過蒸煮化為汁水,现代形式的小笼包起源于江南,如今小笼包是常州、无锡、苏州、南京、上海、杭州、宁波、嘉兴等地...
22 KB (2,742 words) - 23:12, 10 May 2025
ice)。台灣客家語則主要稱為刷冰或擦冰。是一種冰品,將冰塊用特殊機器或手工用刨刀、鑿刀刨細,在上面添加不同配料,或是容器內先放好配料再切冰灑其上,其中又以芒果、豆花、芋頭等配料最受台灣民眾喜愛。根據刨出來的碎冰細緻程度造成口感上的不同,再進一步區分成雪花冰、綿綿冰、泡泡冰等不同冰種。 日治時代隨著製冰技術從日本傳入台灣,最初是清冰。...
5 KB (478 words) - 13:00, 16 March 2025
雞。此江西作法與流行于台灣的台式三杯雞完全不同,單就料理架構而言比較類似台灣的燒酒雞。 其二的另一種流傳版本是,南宋時一江西籍獄卒因獄中條件所限,只使用了甜酒釀、豬油、醬油各一杯燉製雞塊給當時在獄中的文天祥食用,故稱三杯雞。據傳蒋介石与宋美龄夫人在庐山居住时,最喜欢庐山三杯鸡,并用它宴请宾客。國民政...
6 KB (739 words) - 02:19, 19 September 2024
便當 奮起湖便當 臺鐵便當 池上飯包 福隆便當 台式月餅 綠豆椪 蛋黃酥 太陽餅 鳳梨酥 狀元糕 牛舌餅 肚臍餅 貓掌燒 薑汁番茄 豆漿豆花 台式湯圓 台灣燒仙草 愛玉冰 芋圓番薯圓 包心粉圓 青蛙下蛋 雞蛋冰 花生卷加冰淇淋 豐仁冰 芒果冰 仙人掌冰 青草茶 甘蔗汁 珍珠奶茶 木瓜牛乳 客家麻糬...
16 KB (2,001 words) - 09:05, 24 June 2025
的粢飯,或者用咸烧饼夹着油条食用,并配上咸豆浆。 台灣,油條通常夾入燒餅或切段裹入飯糰裡,或搭配杏仁茶、豆漿、豆花當早餐吃,油條加入粥裡做為配料是台南和廣東粥、鹹豆漿不可少的配料。 杭州有一小吃「葱包桧」,是用薄饼卷油条和葱段,在平底锅上压扁并烤制而成。食用时涂抹上甜面酱或辣椒酱。...
9 KB (1,289 words) - 06:21, 15 June 2025
r(英语:fritter))。葡萄牙的菜園小魚與天婦羅關係最密切。 德川家康的真正死因是胃癌,但也有传说德川家康在听闻一位贸易商人茶屋四郎次郎谈到现在在京都很流行的一种叫做天妇罗的料理之后,感到非常新奇,于是吩咐人做来吃吃看。当时他所吃的是用芝麻油油炸的真鲷,搭配韭菜一起吃。没想到本来肠胃就不好的...
9 KB (1,124 words) - 03:39, 25 May 2025
青糰,閩南、潮汕、台灣稱為草仔粿,客家人稱為艾粄,香港稱為清明仔或雞屎藤茶粿,是中國南方部分地区與台灣清明節、寒食節、中元節的米食之一,因為其外皮中使用了青草汁液,故色澤為青綠色,所以叫做青糰。傳統為甜鹹兩種口味,甜的包棗泥、豆沙等,鹹的包豬肉、竹筍等;現代出現印上卡通圖案或者添加一些夾心軟糖。創新口味有...
13 KB (1,473 words) - 05:39, 22 July 2025
大餅包小餅為一種臺灣台北市北區士林夜市五大招牌小吃之一(還有燴炒花枝羹、檸檬愛玉、士林大香腸、藥燉排骨),自1980年代流傳至今;據說最早是相鄰的兩家店,一賣大餅一賣小餅,生意普通,有天,兩家店老闆靈機一動,把大餅拿來包小餅,竟大受歡迎,從此誕生了大餅包小餅。 製作油炸酥餅,是小餅。...
1 KB (192 words) - 00:35, 2 February 2023
種,有「北包種,南烏龍」之稱。包種茶,又稱清茶,主要產於台北文山地區。後來在台灣南投、嘉義一帶,栽種「四季春」茶樹,這種茶葉,用類似於包種茶的輕發酵製程製作出來的茶葉,也被稱之為青茶,用來與包種清茶作區分。 青茶跟烏龍茶或綠茶有差別? 了解5大青茶產地與特色 - ABoxTik...
2 KB (283 words) - 16:41, 26 June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