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現代建築是一種從20世紀末期到21世紀初的建築風格,最早在1965年有出現的蹤跡。現代建築透過的簡約而平民化的設計而對後現代建築的複雜建築結構作出折衷主義的回應。可以說是介於現代主義和後現代主義中間的微小地帶。。 「現代建築」這個名詞有時亦被用於汎指21世紀後建造的所有建築。...
    4 KB (403 words) - 13:03, 17 May 2025
  • 現代主義建築(英語:Postmodern architecture)為起源於1960年代的一種建築風格和建築思潮,其被視為對現代主義建築,尤其是以勒·柯布西耶(Le Corbusier)和路德維希·密斯·凡德羅(Ludwig Mies van der Rohe)為首的國際主義建築...
    9 KB (1,239 words) - 19:13, 15 November 2024
  • 现代主义建筑(英語:Modernist Architecture)或稱現代建築,是指一种建築運動或建筑风格,其基礎是以創新的建築技術,特別是玻璃、鋼材和鋼筋混凝土的使用,形式應遵循功能的思想(功能主義)上。以極簡主義、沒有装饰的建築物,曾經成为主导20世纪的一種建筑风格。 現代建築...
    85 KB (12,454 words) - 07:20, 5 May 2025
  • 現代主義(英語:Postmodernism)是一個以“難以下定論”為特點的主义,主要發生在20世紀中期到21世紀前期,上接現代主義。 後現代主義的追隨者有意識的跳脫出約定俗成的框架之外,熱衷於把自己的作品塑造為一種前所未聞的形式。在後現代主義之後,世界各地的哲學、藝術、建築、文學就分裂成各種流派,再無一個統一的風潮。...
    47 KB (7,790 words) - 02:41, 14 May 2025
  • 現代時期”與“後現代時期”,現代與後現代是兩個不同的風格;而另一種說法是將“現代、後現代”都歸類為“現代主義”,後現代主義是在現代主義下面的一個分支。 本文以前者的定義為主,其範圍是從19世紀末期到20世紀初期,有關“後現代主義”的部份請直接參見該條目。 現代主義運動興起於19世紀末期,現代主義...
    17 KB (2,430 words) - 15:45, 21 January 2025
  • 現代主義(neo-modernism)是哲學上一個偶發地出現的名詞,是後現代主義的一個分支。現代主義者主要是要回歸現代主義的先鋒者行為,但回應了後現代主義的批判,否定現代主義的普同性。他們的思想帶有後現代主義的反二元對立和對矛盾的愛好。這種思想,普遍出現在哲學、美學中,從而影響到建築及其他方面的設計。...
    4 KB (647 words) - 15:05, 22 December 2021
  • 建築學。當後現代主義返回接受了現代主義所避開的歷史誘捕,解構主義拒絕了後現代採納的折衷性的歷史參考和裝飾品。這種拒絕順從著許多現代作品的反歷史主義,並且它是作為運動定義的一部份。 再者《對立期刊》關於解構主義建築現代主義及後現代主義分離出來的其他文章就是1966年罗伯特·文丘里(Robert...
    21 KB (3,134 words) - 20:46, 11 April 2025
  • 加泰羅尼亞現代主義(加泰罗尼亚语:Modernisme català,意為現代主義)也被稱為加泰羅尼亞藝術運動,是一種指位於加泰羅尼亞於19世紀末和20世紀初發展的現代主義建築、造型藝術(繪畫和雕塑)或文學的風格史學名稱,該風格尤以建築的設計元素和裝飾藝術受到特別關注。如今,它被認為是一場基於對加泰羅尼亞身份文化復興的運動。...
    18 KB (2,622 words) - 10:50, 3 March 2023
  • 在建築設計上,中國建築設計師于1950年代開始將中國文化元素與古典主義建築結合,而80年代末期則開始了中式元素与現代主義建築與後現代主義建筑的結合。外來風格與中國傳統建築、政治思想、地域建築的融合,創造了中國當代建築的样式與中式建築風格。 對於室內設計來說,中式風格將現代家具和材質與中式圖案、形狀和柔和的色調相結...
    6 KB (602 words) - 22:25, 26 May 2025
  • 安东尼·高迪 (category 現代主義建築師)
    建築中。他還使用了材料處理的技術,例如使用廢陶瓷片的特倫卡迪斯(英语:trencadís)瓦片 。 在哥特式藝術和東方技法的影響下,高迪於19世紀末期至20世紀初期參與了此時達到頂峰的現代主義運動。然而他的作品則超越了當時較為主流的現代主義...
    15 KB (2,186 words) - 14:55, 3 May 2025
  • 當代古典建築(英語:New Classical architecture)是一個延續古典主義建築和傳統鄉土建築的實踐的現代建築運動。即使現代主義和其他後古典的建築理論佔據了主導地位,這些傳統建築的設計和建造在整個二十世紀和二十一世紀仍是連續的。由於當代古典主義建築不是一種建筑...
    19 KB (1,984 words) - 05:48, 11 February 2025
  • 在許多哲學中,影響現代建築師及建築設計的有理性主义、經驗主義、結構主義、後結構主義及現象學。 二十世紀末期又出現一個影響建築機能及結構的概念,就是可持續性,永續建築(英语:sustainable architecture)是因應當代的訴求,建築物應該考慮對環境的友善,包括其原料生產的方式,對周遭自然環境及其他建築...
    24 KB (3,346 words) - 12:59, 22 September 2024
  • 法西斯建築是20世紀初義大利建築師發展起來的一種建築風格,為義大利理性主義建築的一個分支。隨著現代主義的興起以及法西斯主義的興起,這種風格在1920年代末期得到普及。法西斯建築的風格類似於古羅馬建築風格,但缺乏華麗的裝潢且重視對稱和簡單的外觀。為古典主義建築和功能主義建築...
    2 KB (197 words) - 10:05, 31 July 2024
  • Q22是位於波蘭首都華沙市中心的現代主義高層建築,樓高159公尺,含屋頂天線則達195公尺,目前為波蘭第5高樓,由波蘭房地產開發商Echo Investment開發,建築則由APA Kuryłowicz & Associates及Buro Happold Polska兩間建築師事務所共同設計;建築...
    4 KB (301 words) - 09:24, 24 July 2024
  • ,台灣出現中國古典風格的流行,又經由美援引入了國際主流的現代主義風格。在現代,臺灣的建築走向多元化,各種風格的建築都可普遍的看見。 史前時期的臺灣建築,需要由考古遺址來認識,這時期的建築最早有岩洞,接續干欄式建築、石造建築。主要為南島語族的建築。 史前人類常用天然岩洞作為起居據點;以臺灣最古老的長濱...
    115 KB (11,342 words) - 09:38, 19 May 2025
  • railway)的南側終點,也是羅馬-佛羅倫斯鐵路的北側終點。車站修建於1932年至1934年期間,是一座法西斯主義建築,也是義大利現代主義建築的代表作之一。車站為港灣式月台結構。 Zucconi, Guido. Florence: An Architectural Guide...
    3 KB (120 words) - 01:11, 8 August 2024
  • Beheer)) 地域性主義建築 (甘地紀念博物館) 代謝主義建築 (中銀太空艙大樓) 後現代主義建築 (母親之家(英语:Vanna Venturi House)) 理性主義建築(英语:Rationalism_(architecture)#Neo-rationalism)建築 (加里西亞現代...
    14 KB (918 words) - 13:51, 3 May 2025
  • 后后现代主义(Post-postmodernism)是批判理论、哲学、建筑学、艺术、文学及文化等领域的广泛发展,源于后现代主义,是对后现代主义的回应。 大多数学者同意,现代主义大约始于1900年前后,并作为西方文化知识界的主要文化力量,延续到20世纪中叶。与所有时代一样,现代主义...
    19 KB (2,216 words) - 02:08, 14 July 2024
  • 建築博物館的館址。在1920年,再度遷移到英國貝德福德廣場(在倫敦的市中心)。為20世紀上半葉英國唯一一所提供現代建築教育的大學。 它自1917年開始招收女性學生。 教師以及校友包括現代主義後大多建築流派的領軍者,包括20世紀早期的建築電訊派,粗獷主義,高技派,以及後來的後現代主義,解構主義...
    7 KB (1,042 words) - 18:20, 16 May 2025
  • 哥特式,是一種18–19世紀的歐式建筑风格,以往上削尖的屋頂和一節節的骨架外觀為特徵,上接古典主義風格,下啟1890年的藝術風格。 復興哥特式建築和真正的哥特式建築有差異,它們在裝飾風格上類似,而內部構造卻不同,哥特式的風格可自成一派。哥特式和哥特式建築最顯著的區別在於“建材”,...
    14 KB (2,022 words) - 17:37, 2 May 2025
  • 現代史 (redirect from 現代時期)
    現代定義為「在後現代之前」的話,那麼它可能特別指涉了現代主義。有的觀點則認為,後現代主義只不過是現代主義本身最晚一個時期(晚期現代主義)的發展而已。 現代時期在許多領域中發生了許多顛覆性的變化,將整個「舊世界」轉變成現代世界。這個...
    7 KB (962 words) - 02:23, 16 February 2025
  • 華沙尖塔 (category 波蘭現代主義建築)
    華沙尖塔(波蘭語:Warsaw Spire)是一座位於波蘭華沙的現代主義建築辦公群,是由比利时的房地產開發商Ghelamco負責建造。 華沙尖塔於2016年5月12日正式啟用。目前該建築是華沙第三高的摩天大樓,僅次於華沙塔和科学文化宫。 華沙尖塔設施是由三座建築組成:一座180米公尺的雙曲面結構摩天大樓A(若以...
    7 KB (598 words) - 09:26, 24 July 2024
  • 现代主义文学重要流派之一的未来主义文学,就是在科技发展的直接影响下诞生的。 在哲学与文化领域,尼采“重估一切”的极端主张,对德语世界的表现主义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奥地利精神分析学家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理论,引导文学家深入开掘潜意识和无意识领域,直接影响了意识流小说。然而,对现代主义...
    12 KB (1,931 words) - 20:31, 31 January 2025
  • 建筑中,功能主義(英語:functionalism)是指建築應該僅根據其用途和功能進行設計的原則。按照此原則設計的建築稱為功能主義建築。 該原則在行業內是一個令人困惑且有爭議的問題,特別是在现代主义建筑方面,因為它已不像其首次出現時那样不言而喻。 建築中功能主義...
    23 KB (3,168 words) - 04:00, 6 May 2025
  • 粗野主义 (redirect from 蠻橫主義)
    粗獷主義的起源源自現代主義運動,被視為對1940年代建築懷舊情感的反應。該詞最早由英國建築師艾莉森和彼得史密森(英语:Alison_and_Peter_Smithson)的計畫和理論著作提出,用於形容他們對設計的創新方法。建築...
    17 KB (1,420 words) - 16:20, 8 January 2025
  • 贝聿铭 (category 現代主義建築師)
    Pei)與貝禮中(Li Chung Pei)皆是美國著名建築師;堂妹林貝聿嘉曾任香港立法局議員及灣仔區議會主席。 貝聿銘作品以公共建築、文教建築為主,獲歸類為現代主義建築,善用鋼材、混凝土、玻璃與石材,代表作品有美國華盛頓特區國家藝廊東廂、法國巴黎羅浮宮擴建工程、香港中國銀行大廈、1970年日本萬國...
    34 KB (4,249 words) - 06:07, 26 May 2025
  • 藝術主题 建筑史(英語:history of architecture)指建筑物的历史或对建筑历史的研究。 新石器时代建筑 古埃及建筑 古埃及建築是指古埃及時期在尼羅河一帶所發展出之具有文明影響力且組織結構多元化的建築風格。目前這些建築有一些被完好的保存了下來,其中較知名的有吉薩金字塔群、獅身人面像、阿布辛貝神殿和卡納克神廟等。...
    12 KB (1,693 words) - 12:43, 22 May 2025
  • 修澤蘭 (category 拒绝当选首页条目推荐栏目的条目)
    建築師,有王大閎、金長銘、張肇康、陳其寬、貝聿銘、賀陳詞、黃寶瑜等人,皆是戰後中國第一代接受現代建築教育者。和修澤蘭同期就讀中央大學並對台灣戰後建築及教育影響深遠者有陳其寬、黃寶瑜,不過相較陳、黃二人先後赴美接受現代主義建築與城市規劃思潮洗禮而開展出與中大時期不同的建築...
    15 KB (1,031 words) - 16:35, 27 March 2025
  • 艺术运动(法語:Art nouveau、德語:Jugendstil、捷克語:Secese),又譯藝術風格,指的是一種從19世纪末到20世纪中期广泛流行於欧美的艺术風格,在平面美學中價值較高,呈現親民的特點。該藝術上接帝政風格和哥德風格,下啟現代主義風格。 ...
    11 KB (1,555 words) - 11:17, 27 November 2024
  • 未來主義(英語:Neo-futurism)是20世紀末至21世紀初的藝術、設計以及建築的運動。 這可以是被認為是違背了後現代主義的態度,代表對更美好未來的理想化的信念,以及“需要將現代融洽與技術相結合”。 在「未來主義城市宣言」發表後,未來主義在2007年得到部分復興,該宣言被列入提交給國際...
    4 KB (632 words) - 05:00, 25 August 2023
  • 维森斯之家 (category 1880年代建筑)
    Vicens)是一座位於西班牙加泰罗尼亚巴塞羅那恩典区的現代主義建築,由安東尼·高第設計。該建築物被認為是他的第一個主要項目。它建於1883年至1885年之間。 高第在1878年至1880年之間制定了該建築物的初步計劃。這件作品屬於高第在東方主義時期(1883-1888)的代表性建築...
    7 KB (939 words) - 05:28, 15 August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