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禅师语录》,又称为《佛眼禅师语录》、《和尚语录》、《和尚语录》,由宋代禅师撰,侍者普敬、普通等编,于淳祐九年(1249年)刊行,收入《续藏经》。 全书共两卷。卷上收录了禅师自嘉定十一年(1218年)于安吉报国寺法以后,历天宁寺、黄龙寺、显亲崇报寺、广化寺等十会之上...
    1 KB (170 words) - 14:14, 23 December 2021
  • (1183年—1260年),俗姓梁、字,浙江杭州人,宋代禅僧。 禅师幼年时拜师出家,广习经论。后得法于平江府万寿寺月林师观禅师,为南岳下十八世,临济宗杨岐派。嘉定十一年(1218年)于安吉报国寺法,后又迁往隆兴府天宁寺、黄龙寺、翠巌寺,镇江府焦山普济寺,平江府...
    2 KB (271 words) - 08:19, 14 January 2023
  • 惠能 (redirect from 大鑒禪師)
    曾为“两京法主,三帝师”的神秀禅师. [2018-07-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7-14).  李邕的《大照(普寂)禅师碑》 《全唐文》(卷二百六十二) 《神会语录》卷三 《传灯录》(卷五) 《六祖坛经》 《宋高僧传》(卷八) 六祖惠能真身文革惨遭膛 习仲勋下死令保护. 凤凰网...
    25 KB (3,735 words) - 08:04, 26 April 2025
  • 黃龍禅师(1002年—1069年),俗姓章,宋代信州玉山(今江西省玉山县)人。為臨濟宗黃龍派初祖。 南大师初学禅宗云宗,后承法于临济宗传人石霜楚圆。南主张万物都是“真如”派生的:“极小同大”,“于一毫端,现宝王刹”;“极大同小”,须弥山可纳入芥子中。...
    2 KB (250 words) - 19:13, 29 May 2024
  • 禅宗 (redirect from )
    禪宗為大乘佛教流傳於東亞的一支佛教宗派,由南天竺禪師菩提達摩(一作達磨)傳至中國。禪宗原本是指以「坐禪」為中心的修行集團,後來專指達摩一系的禪修集團。達摩的禪宗經牛頭法融、黃梅弘忍的發展,大成於六祖曹溪惠能,成為一支具有獨特精神意趣的宗派,又稱達摩宗、佛心宗。宋朝以後,禪宗以自家為「宗」,餘宗稱「教」。宗...
    85 KB (12,319 words) - 06:18, 26 November 2024
  • 《祖堂集》卷2:「時有辯和禪師,於鄴都管成安縣匡救寺講《涅槃經》。是時大師至彼寺說法,集眾彼多,法師講下人少。辯和恠於師,遂往縣令瞿仲偘說之:『彼邪見道人打破講席。』瞿令不委事由,非理損害而終。」 《續僧傳》〈可傳〉:「說此真法皆如實,與真幽理竟不殊。本迷摩尼謂瓦礫,豁然自覺是真珠。明智慧等...
    5 KB (700 words) - 18:25, 26 April 2025
  • 宗祖師。俗姓邢,曹州南華(今山東東明)人,咸通七年四月十日(866年5月27日)(根据任乃宏著《晚唐魏博节度使何弘敬生卒年小考》,以及许云著《临济义玄》9章1节),在河北魏州贵乡县观音寺江西禅院迁化(根据《魏州故禪大德獎公塔碑》,其弟子存奖后来才移居兴化寺),唐懿宗敕諡禪師,后雍正又追谥真常惠幽禅师。...
    8 KB (1,270 words) - 01:00, 30 December 2024
  • 神秀 (redirect from 大通禅师)
    張說《唐玉泉寺大通禪師碑銘》:「儀鳳中,始逮玉泉,名在僧錄。」 宋之问《为洛下诸僧请法事迎秀禅师表》 《大乘五方便》 《景德传灯录》(卷四) 张说《大通禅师碑》:“法大略,则忘念以息想,极力以摄心。其入也品均凡圣;其到也行先后。趣定之前,万缘皆闭;发之后,一切皆如” 三眼国土《临济照玄公大宗师语录》 李邕的《大照(普寂)禅师碑》...
    7 KB (981 words) - 06:45, 11 June 2024
  • 百丈怀海 (redirect from 怀海禅师)
    禅师年邁,將懷海禪師的鋤頭等耕田工具藏起來,懷海禅师那天被迫無法工作,而當天,懷海禪師也拒絕進餐。從此,再也沒有人敢阻止懷海禪師工作了。 現存百丈語錄有百丈懷海禪師語要二卷、百丈懷海禪師語錄一卷、百丈懷海禪師廣錄一卷,收在卍續藏。天聖廣燈錄卷八、卷九,載有師之全部語錄...
    10 KB (1,359 words) - 15:04, 12 November 2022
  • 南嶽懷讓 百丈懷海 南泉普願 西堂智藏 大珠海 大梅法常 洪州宗 马祖道一禅师纪念日专辑:研究论文、马祖语录、马祖大师传 又稱「馬道一」,後世稱他為馬祖道一,但實際是不對的,原因是將他與更早的鶴林玄素禪師(人稱馬祖)混淆了。 [ http://www.xindeng.org/meiwen/18353...
    8 KB (1,094 words) - 21:00, 30 July 2022
  • 宗杲(1089年—1163年),俗姓奚,字曇晦,號妙喜,又號雲,諡號普覺禪師,宣州宁国(今属安徽)人,南宋禪宗大師,為臨濟楊岐派第五代傳人,提倡看話禪。南宋前期對金主戰派的代表人物。法嗣昭覺圓悟克勤禪師。 十七歲時依東山雲寺齊法師出家。 宋徽宗宣和六年(1124年),至開封天寧寺,依止於圜...
    6 KB (1,024 words) - 15:15, 16 June 2023
  • 杨岐方会(992年-约1049年),宋代禅师、禪宗杨岐派宗师。因方会住袁州杨岐山普明禅院(今江西萍乡上栗县杨岐山普通寺),故名。 方会禅师,俗姓冷,出家于筠州九峰(在今江西高安),师事临济宗下之石霜楚圆禪師(986年-1039年),自成杨岐派,世称杨岐禅师。其所创派为临济宗的一派。...
    2 KB (242 words) - 08:03, 29 December 2021
  • 黃蘗希運 (redirect from 黄蘗禅师)
    禪師直指單傳之心要,四方學人雲集朝來。 黄蘗希运禅师以“般若为本、以空摄有、空有相融”的禅思,大弘禅法。此外黄蘗希运也提倡心,“心者,一切心也。如如之体,内如木石,不动不摇;外如虚空,不塞不碍。方所,相貌,得失。”又说:“但能...
    7 KB (863 words) - 00:15, 23 November 2023
  • 禅师。其流称兀庵派,或宗觉门徒,为日本禅宗二十四派之一。 1197年,兀庵普宁出生在西蜀(今四川省成都市)。幼年出家得度,最初学习唯识宗。后来在阿育王山师从准师范,准师范书写“兀庵”赠予他,就是他的号。兀庵普宁和祖智、妙伦、了一起被誉为准师范...
    3 KB (350 words) - 09:24, 7 November 2020
  • 汾陽善昭 楊岐方會 黃龍南 《石霜楚圓禪師語錄》 石霜楚圓禪師語錄. [2021-08-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8-30).  《五燈會元》 X1338 石霜楚圓禪師語錄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石霜楚圆禅师悟道因缘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3 KB (200 words) - 15:21, 29 May 2024
  • 《溈山警策句釋記》:「若欲參禪學道。頓超方便之門。心契玄津。研幾精要。決擇深奧。啟悟真源。」 和尚:「參禪莫滯靜工夫。鬧處相逢在半途。靜鬧兩關俱不涉。趙州東壁掛葫蘆。」 徑山大禪師宗杲:「住心觀靜,是病非禪。長坐拘身,於理何益?聽吾偈曰:『生來坐不臥,死去臥不坐;元(原)是臭骨頭,何為立功過?』」...
    8 KB (1,277 words) - 14:18, 29 July 2023
  • 洪州禪,始於道一法师,因居于江西洪州開元寺为名。下臨濟、溈仰兩宗。 臨濟宗:始於臨濟义玄(?-867年)大師,因镇州临济院(今河北正定,滹沱河畔)得名。 溈仰宗:溈山靈祐及其弟子仰山寂在的沩山以及仰山举扬宗风,后世就称它为沩仰宗。以棲隱禪寺為祖庭。 保唐宗,因成都保唐寺禪師为名。...
    9 KB (1,547 words) - 06:22, 26 November 2024
  • 密印寺 (section )
    明神宗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密印寺再度被大火焚毁。 顺治十二年(1655年),山超海修复密印寺,将密印寺改为临济宗。雍正十一年(1733年),《沩山语录》进入皇室龙藏,雍正帝给《沩山语录》和《仰山语录》做序,封沩山灵佑为“灵觉禅师”。 1917年一天黄昏,毛泽东和萧子升游学来到沩山,二人提出要见方丈,...
    16 KB (1,871 words) - 16:19, 4 October 2024
  • 趙州從諗 (redirect from 趙州禪師)
    趙州從諗禪師(778年—897年),俗姓郝,唐代禪師,南泉普願門下,洪州宗傳人。 從諗幼年出家,十八歲時參南泉普願禪師,在其門下二十多年,以「平常心是道」悟心地。後參訪諸方,行腳不停。八十歲時受請,住趙州城東觀音院,教授後進,名震一時,時人尊稱他為「趙州古佛」。...
    5 KB (519 words) - 08:02, 19 March 2025
  • 悟。這種修行方法,稱為看話頭,或參話頭。 看話頭,最早可以追蹤到黃蘗希運。在文獻上,最早有記錄教人看話頭的是黃龍南與五祖法演,但是把這個方法發揚光大的則是大宗杲禪師。大宗杲提倡學者參究趙州禪師字公案,他鼓勵學者起疑情,以疑情參究公案,而得到悟。 在更早之前,雖然并...
    4 KB (799 words) - 02:38, 16 January 2025
  • 國,為中國禪宗之開創者,被尊稱為達摩祖師、「東土第1代祖師」,並與寶誌禪師、傅大士合稱梁代3大士。 據說達摩在南北朝時來到南朝梁,梁武帝曾遣使者迎入金陵,但他和梁武帝話不投機。傳說達摩轉投北魏少室山少林寺面壁閉關,並撰有《少室六集》,不過近世學者認為其中僅有《二入四行論》為達摩親傳,且達摩未必到過...
    27 KB (2,973 words) - 09:09, 6 November 2024
  • 佛教 (section )
    下,又分出黄龙派、杨岐派。 黄龙派。南创立。因其住黄龙山(在今江西九江市[修水]县[黄龙]乡)而得名。 杨岐派。方会创立,因住杨岐山(治所在今江西萍乡上栗縣)而得名。後由大宗杲光大,傳授話頭禪法,大行於世。 曹洞宗。由洞山良价与其弟子曹山本寂创立,良价禅师...
    151 KB (22,221 words) - 16:05, 17 May 2025
  • 。「一行」即「法界一相」,般若實相。「一行三昧」即是通過「繫心一佛,專稱名字」的念佛,见过去未来现在诸佛,入三昧,證佛智。这一修行方法也是属于自力法,与东晋远相似。在中唐以前,凡是以达摩法裔自称的禅师,念佛的目的都是为了离念,作為即心即佛之方便。 北宗禅继承道信弘忍的东山法,念佛以求...
    132 KB (22,206 words) - 09:23, 12 May 2025
  • 禪師,無法明了,途經地藏院,經羅漢桂琛禪師指導而悟。曾住持过临川崇寿寺、金陵清凉院等,其禅风自成一家。周显德五年(公元958年)七月十七日示疾,闰七月五日入灭,灭后“颜貌如生”。后文益肉身被迎至江宁丹阳供奉。諡「大法眼禪師」,塔名「相」。後追諡為「大智藏大導師」。...
    4 KB (594 words) - 02:48, 3 December 2024
  • 思、智顗的法華三昧圓頓止觀;四是流行在晉、趙等地的頭陀行。體現出禪法的多樣性。 隋代,僧稠系禪法衰落,天台禪法興盛,構成地位交替。到唐朝時,禪宗禪法逐漸盛行起來,六祖惠能傳法後,一花五葉,流衍出臨濟宗、法眼宗、曹洞宗、雲宗、溈仰宗,留下許多語錄...
    51 KB (8,755 words) - 12:26, 11 May 2024
  • 隱元隆琦 (redirect from 隐元禅师)
    令和4年(2022) 今上天皇封 「嚴統大師」。 《隱元禅師語錄》16卷 《普照国師廣錄》30卷 《黄檗隱元禅師雲涛集》1卷 《弘戒法儀》1卷 《黄檗山寺志》1卷 《黄檗清規》 嗣法者23名,其中3人為日本人。 木庵性瑫 即非如一 林性機 龍溪性潛 獨湛性瑩 大眉性善 獨照性圓 独本性源 独立性易...
    10 KB (1,244 words) - 09:01, 21 May 2025
  • 阿弥陀佛 (redirect from 量光佛)
    華人熟知的观世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在阿弥陀佛后将继任西方教主。念佛法即是汉传佛教流传悠远的净土宗。五代永明延寿大师曾作《四料簡》:“有禅净土,十人九蹉路,阴境若现前,瞥尔随他去。禅有净土,万修万人去,但得见弥陀,何愁不悟。有禅有净土,犹如戴角虎,现世为人师,来生作佛祖。净土,铁床并铜柱,万劫与千生,没个人依怙。”[來源請求]...
    35 KB (5,538 words) - 04:58, 10 May 2025
  • 法相宗 (category 使用数据行信息框模板的条目)
    法相宗,又名唯識宗、慈恩宗、中道宗,屬於瑜伽行唯識學派,為漢傳佛教宗派之一,由三藏自印度傳入中國,传统上以彌勒菩萨为初祖,實際上由窥基所創立。唯識境的宗師依次為阿逸多、著、世亲、陈那、护法、戒贤、玄奘、窥基、沼、智周。祖庭為陝西大慈恩寺,又以窥基法師尊號命名,故稱慈恩宗。慈恩寺與西明寺並為唐朝時學習唯識學的重要道場。日本法相宗的大本山為興福寺和藥師寺。...
    26 KB (3,639 words) - 23:59, 24 March 2025
  • 《敕修清规序跋》:“元顺宗至元四年,百丈山德辉禅师奉敕选拔前之三规,大成清规。名敕修百丈清规。有八卷。诏天下僧人悉依此清规而行。至明屡下敕不入此清规者,以法绳之”。 《大唐西域求法高僧傳》:「寺內但以最老上座而為尊主,不論其德。諸有鑰,每宵封印,將付上座,更別置寺主維那。但造寺之人名為寺主,梵云毘訶...
    135 KB (18,929 words) - 18:11, 8 May 2025
  • 大信心:對法禪師和自己有信心。 大憤心:將悟視為人生最重要的事,不半途而廢。 大疑團:以堅強的毅力與決心,時時刻刻守住疑情。 針對公案,一般較為人知的著作有《五燈會元》、《景德傳燈錄》、《關》、《碧岩錄》等。現代則有韓國臨濟宗祖師牟峰印空禪師、圓濟惠忠禪師所編譯的惠菴玄禪師語錄...
    3 KB (484 words) - 15:14, 24 April 2022
  • 惠能之徒神會在滑台大會中與北宗禅辯論勝利,使南宗後來居上,成為了中國禪宗的主流,后世禅宗大多出自此系统。 维基文库中的相关原始文献:佛學大辭典/南能北秀 《壇經.敦煌本》世人尽传南能北秀,未知根本事由。且秀禅师于南荆府当阳县玉泉寺住持修行,能大师于韶州城东三十五里漕溪山住。 《景德传灯录》(卷四)...
    1 KB (199 words) - 06:39, 5 November 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