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梆子是中国传统的一类打击乐器,亦称梆板,属于击奏体鸣乐器。约在明末清初(17世纪左右)随着地方戏曲中梆子腔的兴起而广泛流传于中国各地。 梆子大致分为两种形制,木棒式和方框式。另有椭圆形、圆柱形等多种形制的梆子。一般多用紫檀、红木、枣木心、花梨木、竹子或榆木、槐木等材料制作。...
    3 KB (522 words) - 14:04, 13 November 2023
  • 中国傳統音乐文化历史悠久,在漫长的历史中,发展出一系列富有鲜明民族特色的乐器。 本列表依照樂器的演奏方式分類;八音則是依樂器材料分類。 古提琴 板胡 高胡 二胡或二弦 南胡 中胡 革胡及低音革胡 京胡 椰胡 擂琴 坠胡 三胡 四胡 马头琴 大廣弦 琶琴 軋箏 奚琴 琴 筝 瑟 箜篌 阮 (高音阮、小阮、中阮、大阮、低音阮)...
    3 KB (362 words) - 12:18, 27 November 2024
  • 梆子可以指: 梆子 (樂器) 梆子腔,中国古老的戏曲剧种之一。主要有: 山西梆子 河北梆子 山东梆子 上党梆子 徐州梆子...
    262 bytes (27 words) - 01:24, 13 May 2021
  • 秦腔發源於1807年的清代陝西,是漢語中原官話關中話的戏曲曲种。秦腔特色是以枣木梆子为击节乐器,所以又叫“梆子腔”,俗称“桄桄子”(象梆子聲)和乱弹,而梆子腔屬所謂四大声腔。陝西歷史上有兩種完全不同的戲曲先後被冠稱「秦腔」,歷史更悠久的那一種在後來易名「汉调二簧」,汉调二簧與本條目的秦腔毫無關係。1...
    9 KB (1,133 words) - 13:41, 5 March 2024
  • 樂器多而人數少,頭手和打擊手必須身兼兩種以上樂器。    台灣南部和北部在使用樂器和編制上都有不同。 南部的客家八音屬於小而精簡的合奏,使用樂器有嗩吶、二絃、胖胡、大鑼、小鑼、小錚鑼、梆子、堂鼓,編制通常為4人,演奏內容以傳統曲目為主。 而北部的客家八音所使用的樂器...
    9 KB (1,396 words) - 14:14, 16 July 2025
  • 北路梆子,中国戏曲剧种之一,为山西四大梆子之一。主要流行于山西省、内蒙古、河北省北部、陕西省北部等地。北路梆子形成于19世纪初。2006年5月20日,北路梆子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北路梆子的知名剧目有《九件衣》、《杨八姐游春》、《王宝钏》、《打金枝》等。 晋剧 蒲剧 上党梆子 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传统戏剧...
    1 KB (98 words) - 15:52, 27 December 2020
  • 分布到周圍的閩南、惠州、梅州和香港、澳門、泰國、馬來西亞、新加坡、台灣等潮人聚居地。它的樂器大約可分弦類:有白字頭弦、外江頭弦、二弦、二胡、三弦、琵琶、月琴、秦琴、箏、洋琴等;管類:吹、橫笛。鼓板:鼓、板、梆子。銅器:蘇鑼、斗鑼、月鑼、鈸。 基於潮州的民歌、歌舞音樂等,並吸收各地戲曲音樂,包括弋陽...
    3 KB (318 words) - 04:21, 26 January 2025
  • 蒲剧 (redirect from 蒲州梆子)
    蒲剧,又称蒲州梆子,为山西省的地方剧种,因其兴盛地区为古蒲州(今山西省永济市)而得名。 蒲剧形成于明代,主要流行地区为山西省,以及山西省周边地区。唱腔以梆子腔为主。传统剧目有《薛刚反朝》、《三家店》、《窦娥冤》、《西厢记》、《赵氏孤儿》等。著名人物有旦角演员王存才、王秀兰等。 薛首中主编. 山西音乐史...
    1 KB (149 words) - 08:00, 19 February 2022
  • 有2篇序文等。此外,有200多頁工尺譜,包括粵樂過場譜2首、粵樂小曲3首、粵樂古調1首、粵曲二簧5首、粵曲乙反1首、粵曲梆子3首、粵樂新譜2首、雅樂名譜2首、滬樂名譜1首、粵曲梆子反線1首、粵曲二簧反線1首、牌子5首、古調雅樂譜2首和《卿雲歌》。 《娛樂升平》 《獅子滾球》 《相見歡》 《雙龍戲珠》...
    5 KB (929 words) - 22:14, 22 July 2025
  • 晋剧 (redirect from 山西梆子)
    语的并州片,吕梁片,张呼片地区以及大包片,五台片的部分地区。因起源于山西省中部,又被称为中路梆子,也叫山西梆子,另外,晋剧在张家口地区也有“口梆子”的称呼。 晋剧起源于清代中后期的晋中一带。由当时的蒲州梆子,结合了晋中一带的民歌,中路秧歌,皮影等曲艺形式而创立。 晋剧行当分为红,黑,生,旦,丑五大行。...
    5 KB (742 words) - 12:44, 16 December 2024
  • 山东梆子是中国地方戏曲的一个古老的剧种,又名“高调梆子”,流行于山东菏泽、济宁等地以及河南、河北的部分地区,据说是山陕梆子传入山东以后所形成,约有300多年历史,同山东的平调、莱芜梆子等剧种相互影响。在伴奏乐器方面与豫剧并无区别,最早用八楞月琴、二弦、三弦,以后改用板胡、京胡,近年来又增添了笙、阮、琵琶等乐器伴奏,。...
    1 KB (145 words) - 15:23, 27 December 2020
  • 粵劇 (section 樂器)
    早期粵劇所使用的樂器只有二弦、提琴、月琴、三弦和鼓竹鑼鈸(合稱「五架頭」-根據粵樂名宿李銳祖憶述,五架頭並不包括簫笛喉管。),聲調比較簡單。清朝粵劇解禁後,加入梆子。進入成熟期以後,粵劇所使用的樂器多達四十幾種,大致可分為四大類:吹管樂器、彈撥樂器、拉弦樂器及敲擊樂器。其中彈撥樂器...
    107 KB (14,331 words) - 03:16, 22 May 2025
  • 梆子经中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歷史上,河北梆子曾有過「直隸梆子」、「京梆子」、「衛梆子」等幾種名稱,但這些名稱只是不同階段的稱呼,應非是指派別。河北梆子進入第二個階段——「衛梆子」之後,形成了固定的唱腔體系,然後在三個地區中依自身的條件繼續發展。 著名的河北梆子...
    3 KB (446 words) - 13:22, 24 March 2025
  • 板胡 (category 樂器小作品)
    板胡,中国弓弦乐器,琴筒由木或椰子壳制成,蒙面板而得名。音色清脆而响亮,适用于表现热情奔放的曲子。北方的戏曲如河北梆子、评剧、豫剧、秦腔等的主要伴奏乐器,也作為独奏樂器。 板胡的别名甚多,不同戏曲所用的板胡有不同的别名,按音域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高音板胡(梆胡、大弦、瓢):河北梆子、评剧、豫剧等 次高音板胡...
    1 KB (135 words) - 09:26, 31 May 2022
  • 樂器,亦用於碗碗腔。明、清時被稱為「胡琴」,清末後俗稱二股弦、二股子、二弦子。木制琴杆,「其形將木杆納諸端下竹筒內,其筒方圓或六楞不等,槽面覆以桐木薄板、稜二弦,以竹弓系馬尾,納兩弦間(定弦:內弦a1,外弦e2),軋之發聲,音高而橫」,「與梆子...
    956 bytes (147 words) - 17:20, 19 October 2018
  • ①與「梆子腔」的關係 北管古路戲曲唱腔的音調高亢,且節奏流暢,從音樂風格上來看,與秦腔和河南梆子高亢特色有些近似,有關古路戲唱腔的源流常讓人想起跟中國戲劇曲腔中的梆子腔,不過透過曲調的比較,無法找到北管古路戲與梆子腔系統戲曲之間的聯繫。梆子腔所屬劇種有秦腔、山西梆子、河南梆子、河北梆子。透過梆子腔代表劇種秦腔的比較窺知一二。...
    66 KB (11,151 words) - 04:32, 3 June 2025
  • 木鼓 (category 體鳴樂器)
    木鼓是一種分佈於東南亞大陸(中國、緬甸)、太平洋群島、非洲、美洲的敲擊樂器。大都是以經切割成段狀的樹幹所製成,基本模式為將樹幹中間部份採空,成為一個可產生共鳴的音箱。木鼓一般为横式,但太平洋群島一些立式木鼓也常被理解爲同一概念。 木魚和梆子結構上均符合木鼓的要求但很少被歸類於此。 佤族木鼓(佤语:Grōg,IPA:...
    3 KB (362 words) - 21:29, 19 August 2023
  • 梆子腔】的唱腔)、笛子(俗稱品,可用於伴奏古路戲與新路戲的唱腔) 鼓板類樂器:小鼓(單皮鼓,又稱為北鼓(piek-ko2)或答鼓(tak4-ko2),用於唱腔的伴奏、鑼鼓的演奏以及過場的鼓吹樂)、通鼓、大鼓、板 銅類樂器:響盞(小鑼)、鑼、大鑼、小鈔(小鈸)、大鈔(大鈸)...
    46 KB (7,855 words) - 14:29, 29 April 2025
  • 鼓板(板鼓、小鼓、單皮鼓、北鼓、梆子、通鼓、扁鼓)鼓板是由‌单皮鼓‌和‌檀板‌两种乐器组合而成的,主要用于戏曲乐队的伴奏和指挥。鼓板常用于昆剧、京剧、越剧等戏曲的伴奏。也用於器樂,如江南絲竹、潮州器樂、蘇南吹打、十番鑼鼓、山西八套等。 。单皮鼓是一种打击乐器,而檀板则是用来打拍子的拍板。这两种乐器通常由鼓师一人负责掌握,通过鼓板的节奏来指挥整个乐队。...
    2 KB (238 words) - 07:19, 9 April 2025
  • 萬那杜的官方語言為英語、法語和比斯拉馬語。比斯拉馬語是一種皮欽語和克里奧爾語,混合了英語字詞和美拉尼西亞語文法。萬那杜有獨特的本土文化,他們的樂器稱為梆子(slit drums),是一類打擊樂器。 瓦努阿圖民風簡樸,民眾友善親切,會主動和遊客打招呼。當地的人都習慣在路旁的大樹摘取樹果,周圍地方都有樹果唾手可得。...
    22 KB (1,731 words) - 18:06, 21 June 2025
  • 樂器,再傳至中原地區和朝鮮半島的傳統樂器,為弓絃樂器。由棍狀頸、空心木質音箱和兩條絲弦構成。與二胡演奏類似,演奏時需要演奏者彎腰、把奚琴垂直放在膝上來演奏。 胡弓(こきゅう)是日本的一種弓弦樂器。最初見於文獻是日本江戶時代初期,略晚於三味線。起源未有定論,但一般認為與東南亞的一些民族樂器...
    7 KB (1,217 words) - 14:32, 30 August 2024
  • 梆子、響板和小鼓邊搫的節奏組合,加上木琴獨奏、第二小提琴撥絃和短笛作結束。 樂章中運用了由不同敲擊樂器所組合而成的連續節奏樂段,在《第4號交響曲》的第2樂章已經使用過。作曲家在相距35年後,重新將這個點子應用在他最後的一首交響曲中。 本樂章雖然用盡各聲部,但由始自終都沒有任何一處是所有樂器一同演奏。...
    11 KB (1,848 words) - 10:25, 1 October 2024
  • 戲曲鑼鼓所運用的敲擊樂器主要分為板鼓、鑼、鐃鈸和板四類型:鼓類包括有單皮鼓(板鼓)、大鼓、大堂鼓(唐鼓)、小堂鼓、懷鼓、花盆鼓等;鑼類有大鑼、小鑼(手鑼)、鉦鑼、篩鑼、馬鑼、鏜鑼、雲鑼;鈸類有鐃鈸、大鈸、小鈸、水鈸、齊鈸、鑔鈸、鉸子、碰鐘等;打拍子用的檀板、木魚、梆子...
    5 KB (495 words) - 11:48, 18 January 2025
  • 影,传统文娱活动有高跷、旱船、中幡、狮子、毛驴会等,演出多在正月,俗称“走会”。 民间习俗:白事要请鼓乐班,鼓乐班一般包括唢呐、笙、云锣、鼓、梆子、二胡等乐器,多由6-8人组成,演奏的曲目属于河北吹歌的冀东吹歌,常见传统曲目有《翠竹帘》、《祭腔》、《一池水》、《天下同》、《海青歌》等,是天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19 KB (2,744 words) - 15:05, 30 May 2025
  • 樂曲運用了現代的作曲手法,配器新穎,運用了多種敲擊樂器,包括串鈴、木片琴、鐘琴、梆子、拍板、木魚、鑼、排鼓等等。 拉薩行四個樂章在內容上各不相同,因而在風格上也各有特點: 第一樂章 「布達拉宮」 表現了藏傳佛教聖地布達拉宮的雄偉和神聖,並帶有濃烈的神秘色彩,一開始以低音嗩吶、管和革胡等等摸仿喇嘛號角聲,樂團的樂器...
    2 KB (401 words) - 04:03, 12 May 2022
  • 自湖北的汉调艺人合作演出,于是,一种以徽调“二簧”和汉调“西皮”为主,兼收昆曲、秦腔、梆子等地方戏精华的新剧种诞生了,这就是京剧。在200年的发展历程中,京剧在唱词、念白及字韵上越来越北京化,使用的二胡、京胡等乐器,也融合了多个民族的特色,终于成为一种成熟的艺术。京剧集歌唱、舞蹈、武打、音乐、美术、文学于一体。...
    195 KB (20,695 words) - 09:19, 15 July 2025
  • 學特徵,這在現今的傳統合奏樂種仍可見到,其講究演奏者間的相互協調,且一方面利用樂器間的音色差、時間差、旋律差,突顯出各樂器的主體性(皦如也),另一方面以“相生”概念相互交融(繹如也)。特別是一些古老的樂種,更形成了各樂器在合奏中的專有定位,並有與之相應的合奏法則。...
    82 KB (12,194 words) - 03:08, 8 October 2024
  • 花舌(flutter tonguing)又稱彈吐法,吹奏樂器的演奏技巧,利用舌頭在口腔中的快速震動,演奏出連續而頻率快速的斷奏,類似西班牙語的「打舌音」,製造歡快熱烈的音樂效果。 花舌是一種需要天份或頓悟的技巧,有些人天生就能作出,有些人花長期時間練習也無法練就,或者在長期的練習之後,在一瞬間突然領...
    2 KB (297 words) - 06:46, 7 August 2024
  • 皮影戏注(唐山皮影戏,冀南皮影戏,河间皮影戏,昌黎皮影戏,乐亭皮影戏) 老调(保定老调,安国老调) 四股弦(冀南四股弦) 赛戏注 永年西调 坠子戏注 西路梆子 曲艺 山东大鼓注(梨花大鼓) 西河大鼓注 木板大鼓 乐亭大鼓 京东大鼓注 河南坠子注 传统体育 游艺与杂技 吴桥杂技 中幡注(安头屯中幡,正定高照)...
    5 KB (368 words) - 12:44, 12 November 2023
  • 各地的方言小戏发生重要影响,使得各地小戏日益增多,如各种高腔戏。明末清初,北方以陕西西秦腔为代表的梆子腔得到很快的发展,它影响到山西的蒲州梆子、陕西的同州梆子、河北梆子、河南梆子。这种高亢、豪爽的梆子腔在北方各省经久不衰。晚清,由西皮和二黄两种基本曲调构成的皮黄腔,在北京初步形成,由此产生了影响遍及全国的京剧。...
    39 KB (5,966 words) - 14:14, 19 February 2025
  • 高跷注(高跷走兽) 翼城花鼓 鼓舞注(平定武迓鼓,万荣花鼓,土沃老花鼓,稷山高台花鼓) 麒麟舞注(麒麟采八宝) 左权小花戏 传统戏剧 晋剧注 蒲州梆子 北路梆子 上党梆子 雁北耍孩儿 灵丘罗罗腔 碗碗腔(孝义碗碗腔,曲沃碗碗腔) 秧歌戏注(朔州秧歌戏,繁峙秧歌戏,祁太秧歌,襄武秧歌,壶关秧歌,泽州秧歌)...
    10 KB (1,196 words) - 08:18, 26 April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