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標本(英文:holotype)或称模式標本标本,也常直接称作型、主模式等,指新物种发表时,由作者指定作为载名模式(英语:Name-bearing type)的一个标本或一张图像,對於微生物而言,也可以指是在代谢不活跃状态下保存的培养物。標本的採集地點被稱為模式產地(英文:type...
    7 KB (724 words) - 16:38, 17 February 2024
  • 標本(編號MUCPv-Ch1)是約有35%完整的骨骼,當中包括頭顱骨、盆骨、大腿骨及大部份脊骨,身長約12.2到12.5公尺。另一具標本(編號MUCPv-95)較大。這個最大的南方巨獸龍標本估計有13.7米長,及10至11噸重。南方巨獸龍具有獸腳類中最大型的頭骨,標本的頭骨估計約1...
    10 KB (1,331 words) - 05:28, 27 February 2025
  • parkpini。屬名意思是「滴水嘴獸蜥蜴」。一個怪嘴龍的骨架模型,在丹佛自然和科學博物館展示中。 怪嘴龍的標本是於1996年挖掘的,目前在科羅拉多州丹佛的丹佛自然和科學博物館展覽。除了標本以外,還發現兩個部分骨骼,但尚未研究。這些標本包含了大部份的頭顱骨及部份顱後骨。牠原先於1998年被命名為G...
    4 KB (480 words) - 14:13, 4 March 2024
  • walkeri)的標本,由古生物學家亞倫·查理格(英语:Alan J. Charig)和安琪拉·米爾納(英语:Angela Milner)於1986年敘述、命名。屬名來自手部第一指非常巨大的爪子;種名紀念化石發現者:業餘化石收藏家威廉·沃克(William J. Walker)。重爪龍的標本...
    83 KB (11,080 words) - 12:56, 23 June 2025
  • ,生存於約1億9300萬年前早侏羅世錫內穆階的北美洲。1940年在美國亞利桑那州北部發現三個骨骼,其中保存最好的兩個採集於1942年。最完整的標本成為標本,於1954年由塞繆爾·保羅·威爾斯命名為斑龍屬(當時是個分類垃圾桶)的新種魏氏斑龍(Megalosaurus...
    104 KB (14,050 words) - 14:59, 13 May 2025
  • Sasso)等人在2005年的研究。 BSP 1912 VIII 19標本:由恩斯特·斯特莫在1915年所敘述,化石發現於埃及的拜哈里耶組,是埃及棘龍的標本,原本的編號是IPHG 1912 VIII 19。化石來自於一個接近成年個體。該標本被估計身長約14.5公尺,重量約13.7公噸。該標本由一個下颌骨碎片、一個不完整齒骨(75公分長)、19顆牙齒(6...
    50 KB (6,588 words) - 20:41, 14 May 2025
  • chaoyangensis)於2014年命名、發表,標本是一具近乎完整、帶有頭骨的年輕個體骨骼。傳奇龍與遼寧龍有著諸多相似性,很可能是與後者同一物種稍微年長的發育階段。 傳奇龍是種中等體型的甲龍科,估計身長約4.5公尺,不過有鑑於標本尚未達完全成熟,成體的體型將可能更大。傳奇龍的三角形頭骨...
    11 KB (1,258 words) - 16:17, 3 January 2025
  • 拉鯊齒龍的新模標本與正模標本相似但略有不同,且產生了質疑,因為比起新標本,撒哈拉鯊齒龍標本與伊吉迪鯊齒龍標本更為相似。作者亦指出,伊吉迪鯊齒龍的其他參考材料屬於斯基瑪薩龍和一種非鯊齒龍科,於是將伊吉迪種的定義限制於標本,並有待未來進一步研究。 鯊齒龍屬包含了一些已知最大型且最重的肉食性...
    15 KB (1,449 words) - 05:52, 27 March 2025
  • 古生物博物館所青睞,但到了20世紀初,暴龍的發現及媒體文化的加持,使其逐漸取代角鼻龍原本的地位,成為了現代人們對肉食恐龍的代表形象。 首個標本、同時也是標本USNM 4735,於1883至1884年由農民費屈(Marshall Parker Felch)所發現並挖掘。發現時狀態呈現關節相連、幾...
    84 KB (10,638 words) - 11:10, 28 April 2025
  • 標本的體重必然界於22.1至38.2噸的範圍之間。拉科瓦拉反駁貝提斯等人使用的研究方法,表示新研究將無畏龍視為在現存動物得到證實、發展成熟的質量估計方法中的例外,而且若新的質量估計為正確,則肢骨將不需要長得那麼大。2019年,葛瑞格利·保羅估計無畏龍標本...
    25 KB (2,836 words) - 08:51, 20 March 2025
  • yingliangis)。標本由骨盆、尾基部和后肢组成,以前是含三種不同動物骨骼的嵌合體(英语:Chimera (paleontology))的一部分。本属被描述為美頜龍科的最小已知成员,尺寸约接近棒爪龍亚成體標本或长約0.5米(1.6英尺)。 Xing, Lida;...
    2 KB (151 words) - 14:25, 11 December 2024
  • 標本AMNH 5338於1914年由布朗、彼得·凱森(Peter Kaisen)發現。兩具標本都以原始死亡姿勢存放在美國自然史博物館。 模式種鶴鴕盔龍(Corythosaurus casuarius)於1914年由巴納姆·布朗根據1912年採集的標本AMNH...
    32 KB (3,840 words) - 09:40, 22 February 2025
  • 目前已經發現4個匈牙利龍的標本,都發現於匈牙利西部維斯普雷姆州Iharkút村附近的露天鐵鋁氧石礦坑,位於包科尼山脈附近。這個採石場屬於Csehbánya組(位於同樣為白堊紀的Halimba組之上),是泛濫平原與河相沉積層,包含大量砂質粘土層與沙岩層。匈牙利龍的標本(編號MTM...
    3 KB (416 words) - 06:14, 2 May 2023
  • cuneiceps的標本、S. megalorhinus的某些標本,編入另一種,S. uniter。由於這個種的標本已經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時被轟炸摧毀,他必須選出新標本。 Maisch發現S. promegacephalus的標本是個幼年個體,缺乏可鑑定特徵,因此列為疑名。而S. hauffianus的選標本應該列為模式種的近似種,cf...
    13 KB (1,521 words) - 15:22, 29 November 2024
  • 在2001年,肯尼思·卡彭特(Kenneth Carpenter)等人將編號CEUM 12360的化石定為聖經雪松甲龍的標本。CEUM 12360標本包含了一個不完整、但關節仍連接的頭顱骨,缺乏口鼻部及下頜。他們將其他骨頭列為副標本,即一些獨立的骨頭,都編入聖經雪松甲龍之內。 聖經雪松甲龍被認為與中國的戈壁龍及蒙古的沙漠...
    4 KB (516 words) - 08:28, 29 July 2022
  • River)附近的恐龍公園層底部10公尺處發現了倍甲龍的標本ROM 784,包括一個部分頭蓋骨、帶有牙齒的下頜碎片、裝甲、皮膚印痕、關節相連的後胸椎、部分胸肋、部分髂骨、成對坐骨、尾槌、橈骨、手部骨頭、股骨、脛骨、腓骨、腳部骨頭。現保存於皇家安大略博物館。另兩具標本ROM 7761和UA 47273也歸入倍甲龍,都是部分尾槌。...
    13 KB (1,469 words) - 01:52, 29 July 2023
  • longicristatus)。屬名是以當地圖皮族民俗傳說中的妖精為名;種名在拉丁文意為「有長冠的」。 長冠妖精翼龍的標本(編號MN 6591-V)發現於巴西東北部的桑塔那組(Santana Formation),地質年代為白堊紀早期。標本包含口鼻部、一些部分翼部骨頭。妖精翼龍的成年個體,大型頭冠從口鼻部前段延伸到頭顱骨後...
    6 KB (817 words) - 07:44, 16 September 2023
  • Wellnhofer)重新研究蛙嘴龍的標本。 近年出現第二個蛙嘴龍標本的消息,這個新標本位於兩塊相對應的石塊上,被賣給私人收藏者,因此都沒有官方的正式標本編號。在2007年,克里斯多佛·班尼特(S. Christopher Bennett)獲得並研究這個標本。與標本相比,這個新標本...
    7 KB (1,113 words) - 19:56, 16 December 2022
  • 標本保存良好的原始狀態。種名以發現地為名。 標本GI SPS 100/151發現於西戈約特層,年代為晚坎潘階,約7300萬年前。包含頭骨以及顱後骨骼的前半部分:7節頸椎、10節背椎、左肩胛骨、左前肢、兩個頸部半環以及大量生前位置的裝甲。關節大部分都還相連著。其他被歸入的標本有ZPAL...
    13 KB (1,816 words) - 07:29, 28 June 2025
  • 15304標本(在原始論文誤植為IVPP V 16134)是一隻成體,同樣近乎完整且關節相連,且缺少頭骨,體型大於標本。 2017年,古生物學家王碩及同事描述了其他十七個泥潭龍標本,與標本來自同一岩塊,也全部保存於IVPP。這些標本包括六隻幼體(一歲或以下)、十隻亞成體(二至六歲)、一隻成體(六歲以上)。無齒的成體與...
    15 KB (1,969 words) - 16:31, 3 January 2025
  • 寐龍屬(屬名:Mei)是傷齒龍科恐龍的一個屬,生存於早白堊世,體型只有鴨一般大小,化石於中國遼寧省發現。 寐龍的學名由漢語音譯而來,兩者意為「沉睡的龍」。 寐龍的標本是個幼年個體,長53公分。標本相當完整,仍然保有其立體形態:後肢捲縮在身下,口鼻部伏在其中一隻前肢之下,彷彿現代鳥類睡覺時的姿勢。這個姿勢提供了鳥類與恐龍之間...
    4 KB (444 words) - 22:35, 8 September 2021
  • Shale)。 鋸齒果钳虾的標本(Holotype)為ROM 57161;副標本(英语:Paratype)(Paratype)為ROM 59497、ROM 59498、ROM 59499、ROM 59502;彎鉤果钳虾的標本為ROM 59503,副標本是ROM 59501,還有其餘為ROM...
    7 KB (710 words) - 20:59, 17 May 2025
  • ,可能是個亞成年個體。除了身體骨頭以外,還發現骨板、尖刺、鱗甲。左肩膀保存了皮膚痕跡。自從1996年以來,標本的骨骼模型已在自貢市展出中。在2005年,彭光照在四川自貢市富全鎮發現第二個標本,是一個骨盆。 根據彭光照的重新研究,巨刺龍是種中型劍龍類。在2010年,葛瑞格利·保羅(Gregory S...
    6 KB (794 words) - 07:05, 2 July 2025
  • 標本AMNH 6523發現於牙道黑達組,年代為坎潘階。包含部分壓碎的頭骨、下頜、前兩節頸椎、皮膚骨骼,於1923年採集。該頭骨依然是本屬已知最大的一個。 繪龍是亞洲乃至全世界所知最詳盡的甲龍科,已發現大量標本。在最初的火焰崖及Shabarakh Usu地區還有其他數具標本被記載,包括:ZPAL...
    30 KB (3,619 words) - 06:27, 23 February 2025
  • 標本出土於恐龍公園組的上部層位,年代約7600萬年前,且發現地是一座很高的小山丘。王座刺甲龍的標本ROM 1930於1914年由喬治·斯騰伯格(英语:George Fryer Sternberg)所發掘,後來長期歸類於包頭龍。他另外歸入了兩個標本:CMN 268(一塊頸部碎片)與TMP...
    24 KB (3,131 words) - 09:17, 2 April 2025
  • 葡萄牙龍的化石是一個部分身體骨骸,目前仍沒有發現頭顱骨與數節脊椎,身長估計為25公尺。De Lapparent與Zbszewski當初命名新種時,並沒有選定標本。在2003年,馬特烏斯將身體骨骼選定為選標本。 Antunes, Miguel; Mateus, Octavio. Dinosaurs of Portugal. Comptes...
    3 KB (302 words) - 07:48, 16 June 2022
  • Hocknull)替這組骨骼命名為溫頓巨龍,是為其標本。模式種是沃氏溫頓巨龍(W. wattsi),種名是紀念發現化石者。系統發生學研究發現溫頓巨龍是原始巨龍形類恐龍,與布萬龍的演化位置相近。 溫頓巨龍的標本(編號QMF 7292)是在溫頓西北部60公里的地方發現;另一個編號QMF 10916的標本...
    3 KB (455 words) - 08:42, 30 April 2023
  • nigerensis)的標本;屬名意為「有棘刺的蜥蜴」,指一開始被認為尾部長有棘刺狀皮內成骨;種名「來自尼日的」即指發現地。來自同地區的一個少年蜥腳類個體後來也被歸入本屬。 亞成體的標本估計身長13公尺,而副標本(英语:paratype)長約14公尺。這些個體的...
    56 KB (7,772 words) - 00:18, 3 November 2024
  • 標本ANSP 9995是一個來自單一成年個體的破碎骨骼,包含右上頜骨碎片、右齒骨碎片、右上隅骨碎片、側邊的牙齒、11節中段至後段尾椎、左右成對的肱骨、來自左手的三個指骨(I-1、II-2還有一個爪)、左右恥骨的軸、右坐骨碎片、左股骨、左脛骨、左腓骨、左距骨、以及一個第三蹠骨中軸的碎片。標本...
    23 KB (2,916 words) - 14:49, 24 June 2025
  • Medicine Formation)上層,地質年代約7500萬到7400萬年前。標本(編號USNM 11869)是一個部分頂骨(頭盾的主要構成骨頭),是由喬治·史登柏格(George F. Sternberg)在1928年發現的。第二個標本(編號MOR 492)則是一個部分頭顱骨,包含:部分左前上頜骨、左右...
    5 KB (680 words) - 10:08, 27 May 2021
  • 沙漠龍屬(屬名:Shamosaurus)是種甲龍科恐龍,生存於早白堊紀(阿普第階到阿爾比階)的蒙古。標本(編號PIN N 3779/2)是一個完整頭顱骨、下頜。副標本是一個部分骨骼與鱗甲。都發現於蒙古的Khukhtekskaya組地層。 沙漠龍(Shamosaurus scutatus)與戈壁龍(Gobisaurus...
    2 KB (237 words) - 14:50, 12 September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