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下热带气旋曾以卡特(英語:Katrina)命名: 1981年飓风卡特 1999年熱帶風暴卡特(英语:Tropical Storm Katrina (1999)) 2005年飓风卡特 1967年飓风卡特 1971年熱帶風暴卡特(英语:Tropical Storm Katrina...
    751 bytes (66 words) - 05:51, 16 August 2019
  • 熱帶氣旋是由澳洲、印尼和巴布亞新畿內亞命名,而美國聯合颱風警報中心會把在該地區的熱帶低氣壓的編號以S或P字母作結。 以下各熱帶氣旋資訊以熱帶氣旋存在期間的最強形態為準。 11月14日,低氣壓在苏門答腊西部海域生成。 11月18日,澳洲氣象局將其升格為熱帶低氣壓,给予編號01U。...
    47 KB (4,137 words) - 11:45, 21 May 2025
  • 熱帶氣旋(英語:Tropical Cyclone,縮寫TC)是發生在熱带與亞熱帶地區海面上的氣旋性環流(风暴),由水蒸氣冷卻凝結時放出潛熱發展而出的暖心结構。 習慣上,不同的地區熱帶氣旋有不同的称呼。人们称西北太平洋及其沿岸地區(例如中国大陆东南沿岸、香港、澳門、臺灣、朝鮮、韓國、日本、越南、菲律...
    107 KB (10,941 words) - 11:18, 20 January 2025
  • 後,8年以來首個以「強烈颱風」強度登陸臺灣的熱帶氣旋。同日晚上7時50分,格美於福建省登陸並於隨後數日消散。而派比安則以強烈熱帶風暴級橫過南海中北部並在7月22日凌晨1時半登陸海南省萬寧市沿海並逐漸減弱。 然而踏入8月後,熱帶氣旋活動變得旺盛,而熱帶氣旋...
    124 KB (15,461 words) - 12:07, 22 May 2025
  • 2025年太平洋颱風季 (category 不完整的热带气旋信息框)
    熱帶氣旋。雖然沒有指定的形成時間,但大部份於西北太平洋的熱帶氣旋通常皆會於5月至12月期間形成。 本條目的範圍僅局限於赤道以北及國際換日線以西的太平洋及南海水域的颱風。於赤道以北及國際換日線以東的太平洋水域產生的風暴則被稱為颶風,並被列入2025年太平洋颶風季。於西北太平洋產生的熱帶...
    17 KB (1,382 words) - 06:17, 15 May 2025
  • 2024-2025年西南印度洋熱帶氣旋季在2024年8月15日開始。 此文內容只包含在西南印度洋形成的熱帶氣旋的介紹。 風暴是由留尼汪氣象部發出報告。如果一個熱帶低氣壓在南緯0-40度,東經31-55度之間增強為中度熱帶風暴的話,馬達加斯加就會為它命名。當一個熱帶低氣壓在南緯0-40度,東經55-90度之間增強為中度熱帶風暴,毛里求斯將會為它命名。...
    41 KB (4,744 words) - 12:15, 17 May 2025
  • 卡特在密西西比州默迪恩減弱為熱帶風暴。之後系統加速向東北移動,於8月31日在田納西州克拉克斯維爾減弱為熱帶低氣壓,隨後在俄亥俄州克拉克斯維爾(英语:Clarksville, Ohio)轉化為一溫帶氣旋,加拿大颶風中心亦於當日在下午7時對卡特...
    13 KB (1,791 words) - 15:43, 16 March 2025
  • 飓风卡特形成于2005年8月23日,这个后来极具破坏性的五级飓风当时为巴哈马附近的第十二号热带低气压。8月24日,这股热带低气压已增强为热带风暴并由美国国家飓风中心命名为“卡特”(Katrina),风暴之后继续加强,在美国佛罗里达州的最南端以飓风最低标准强度登陆。 卡特...
    21 KB (2,421 words) - 15:34, 15 July 2023
  • 熱帶氣旋可能或已經影響香港時,香港天文台便會發出熱帶氣旋警告信號(俗称「风球」),目的是以簡單容易理解的信號,警告市民熱帶氣旋為香港普遍地區帶來的風力威脅。熱帶氣旋警告信號系統獨立於其他氣象警告,可以與其他警告同時生效(例如暴雨警告信號、雷暴警告、山泥傾瀉警告、新界北部水浸特別報告、火災危險警告及...
    157 KB (6,907 words) - 06:00, 20 May 2025
  • 飓风塔琳(英語:Hurricane Catarina)是2004年3月下旬吹袭巴西东南部的一场极其罕见的南大西洋热带气旋,源自3月12日一条几乎保持静止的低心上层低压槽。近一星期后,低压槽沿线于3月19日发展出扰动天气,这股扰动天气朝东南偏东方向移动,直到3月22日受高压脊阻挡时止。扰动天气所在...
    21 KB (2,394 words) - 14:57, 13 November 2024
  • 熱帶氣旋的影響包括大雨、強風、登陸時的風暴潮和龍捲風。 熱帶氣旋(例如颶風或熱帶風暴)造成的破壞主要取決於其強度、大小和位置。 熱帶氣旋通過移動和重塑沙丘並造成沿海地區廣泛侵蝕,消除了森林樹冠,並改變了沿海地區附近的景觀。 即使在內陸地區,強降雨也會導致山區發生山崩。 熱帶氣旋過後,破壞往往持續。...
    26 KB (2,813 words) - 23:31, 21 February 2024
  • 熱帶氣旋信號紀錄列表為澳門熱帶氣旋警告信號之使用紀錄。當熱帶氣旋接近澳門時,澳門地球物理氣象局就會發出相關警告,用以通知市民有熱帶氣旋可能影響澳門,以作準備。 澳門每年均受熱帶氣旋影響而懸掛各個風球,平均而言7月到9月最受影響。 歴來最早的熱帶氣旋於4月出現,為4月9日下午懸掛一號風球的颱風維奧莉,...
    125 KB (2,040 words) - 09:19, 20 November 2024
  • 熱帶低氣壓的編號都以 A/B 字母作結。 在香港天文台的天氣圖上也包括東北印度洋地區,若有熱帶氣旋形成,則採用世界氣象組織級別法,最高強度都稱之為「超強颱風」,所有風暴都是無命名的。 (以下各氣旋風暴資訊以氣旋風暴存在期間的最強形態為名稱。) 自2024年北印度洋氣旋季開始以來,本氣旋季總共產生了以下熱帶氣旋。...
    24 KB (1,887 words) - 12:47, 8 April 2025
  • 熱帶氣旋名稱的去留。 其會員國有權要求將熱帶氣旋名字除去,在委員會批准替補名字後,就會交由日本氣象廳進行替換工作。大多數台风被除名是因為其在某地區造成嚴重影響,但有些名字卻基於其他技術性原因而被除名,例如熱帶風暴畫眉因创下最接近赤道的熱帶氣旋的纪录而被除名(不过後來該紀錄於2004年被氣旋阿耆尼所打破)。...
    129 KB (6,514 words) - 16:46, 19 May 2025
  • 2011年大西洋颶風季 (category 不完整的热带气旋信息框)
    熱帶氣旋。於6月1日開始、於11月30日結束。大部份於大西洋的熱帶氣旋通常都會於五月至十二月期間形成。本季的第一個被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升格的熱帶氣旋在6月29日形成,襲擊墨西哥韋拉克魯斯州,造成19人死,6人失蹤。而第一個被命名的風暴熱帶風暴阿爾琳則在6月30日被美國國家颶風中心升為熱帶...
    22 KB (860 words) - 10:15, 12 May 2025
  • 2024年大西洋颶風季 (category 不完整的热带气旋信息框)
    2024年大西洋颶風季包含了在2024年全年內的任何時間,於大西洋水域所產生的熱帶氣旋。雖然有關方面並沒有設下本颶風季的指定期限,但大部份於大西洋的熱帶氣旋通常都會於5月至12月期間形成。大西洋颶風季的編號為AL取L一字,並且大西洋的氣旋命名機構為美國國家颶風中心。更多關於北大西洋的颶風,請參見大西洋颶風季。...
    37 KB (4,459 words) - 06:39, 13 May 2025
  • 飓风卡特(英語:Hurricane Katrina)是一场形成日期较晚的热带气旋,也是1981年大西洋飓风季第11场获命名的风暴和第七场飓风,于1981年11月袭击巴哈马和大安的列斯群岛部分地区。气旋源自11月3日西加勒比海的扰动天气区,起初增强速度缓慢,于11月5日升级成热带风暴并获名“卡特...
    13 KB (1,317 words) - 00:57, 27 January 2021
  • 2021-2022年西南印度洋熱帶氣旋季在2022年1月21日開始。 此文內容只包含在西南印度洋形成的熱帶氣旋的介紹。 風暴是由留尼汪氣象部發出報告。如果一個熱帶低氣壓在南緯0-40度,東經31-55度之間增強為中度熱帶風暴的話,馬達加斯加就會為它命名。當一個熱帶低氣壓在南緯0-40度,東經55-90度之間增強為中度熱帶風暴,毛里求斯將會為它命名。...
    36 KB (3,787 words) - 16:17, 25 January 2025
  • 热带风暴汉(英語:Tropical Storm Hanna)是一个对美国墨西哥湾沿岸和东南部地区构成影响的中等强度热带风暴,也是2002年大西洋飓风季的第10个热带气旋和第9个获得命名的风暴。汉由表面槽、东风波、上层低气压系统和上层大气扰动间复杂的相互作用形成,于协调世界时9月12日0点经美国...
    22 KB (2,291 words) - 06:56, 17 July 2024
  • 西南印度洋的熱帶氣旋是由世界氣象組織西南印度洋熱帶氣旋委員會命名。由毛裘斯、馬拉維、莫桑比克、納米比亞、塞舌爾、南非、斯威士蘭、津巴布韋、坦桑尼亞、博茨瓦納、科摩羅、萊索托和馬達加斯加提供名字。當熱帶氣旋在東經55度以西達到「中度熱帶風暴」的強度,位於馬達加斯加的熱帶氣旋警告中心就會為該系統命名。當熱帶氣旋...
    12 KB (1,093 words) - 05:16, 13 April 2023
  • 4月19日上午8時,日本氣象廳將其升格為熱帶低氣壓。上午9時30分,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將其評級提升為「高」,並對其發布熱帶氣旋形成警報。下午2時,日本氣象廳對其發布烈風警報。晚間8時,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將其升格為熱帶性低氣壓,給予熱帶氣旋編號01W。同時,台灣中央氣象局將其升格為熱帶性低氣壓,給予編號TD02。...
    89 KB (9,756 words) - 14:39, 20 May 2025
  • 熱帶低氣壓的形成,最終增強成颶風卡特。因此,第十號通常被稱為“卡特的前身”。氣旋對陸地沒有影響,並沒有直接導致任何死亡或損害。 8月8日,一股东风波從非洲西岸湧現並進入大西洋。低氣壓向西移動,在8月11日開始出現對流組織的跡象。系統繼續發展,據估計,第十號熱帶...
    9 KB (1,000 words) - 10:08, 12 May 2025
  • 颱風 (category 香港天文台的熱帶氣旋等級)
    热带气旋的一个强度等级(12—13级,32.7-41.4m/s)而不指代热带气旋本身,但为便于公众气象服务,自2013年起将强度达8级(17.2m/s)以上的热带气旋直接称作“台风”(其中8—9级、10—11级的热带气旋,世界氣象組織分别称作熱帶風暴、強烈熱帶風暴);“台风”自此既指达到热带...
    37 KB (4,281 words) - 06:57, 15 May 2025
  • 南大西洋熱帶氣旋是一種在南半球發生的罕见天氣現象。在南大西洋上有較強的風切變(會令熱帶氣旋難以生成)和缺乏對熱帶氣旋生成有利的天氣系統令該處達到颶風強度的氣旋極為罕見。 如果要對此「颶風季」劃定季節週期,最有可能便會是與北大西洋颶風季相反、即由11月至4月間南半球的海水比較溫暖的時段;且在三月中旬時達至最高溫度。...
    27 KB (1,755 words) - 16:42, 26 December 2024
  • 熱帶低氣壓,給予編號TD29。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在晚上9時半將其評級提升為「高」,並對其發佈熱帶氣旋形成警報。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在11日上午8時將其升格為熱帶低氣壓,給予熱帶氣旋編號27W。香港天文台在上午11時將其升格為熱帶低氣壓。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在下午2時將其升格為熱帶風暴。同時,澳門氣象局將其升格為熱帶低氣壓。...
    49 KB (4,629 words) - 07:46, 13 March 2025
  • 二戰後香港八號烈風或暴風信號發佈紀錄 (category 香港熱帶氣旋警告)
    ,市民的防災意識也提高,在1980年代之後,引致重大人命損失的熱帶氣旋大為減少,甚至在21世紀以來所有引致天文台發出八號或以上信號之風暴當中,尤其是最終發出十號信號的風暴韋森、天鴿、山竹及蘇拉均出現無人死亡的情形。 列表會列出熱帶氣旋所屬的太平洋颱風季年份、風暴名稱、信號持續日期(視發出至取消八...
    80 KB (3,126 words) - 12:41, 20 May 2025
  • 熱帶氣旋。 1月12日,班西快速增強。清晨6時,聯合颱風警報中心直接將其升格為三級熱帶氣旋。中午12時,留尼旺氣象部將其升格為強烈熱帶氣旋。同時,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將其升格為四級熱帶氣旋。 1月13日凌晨12時,留尼旺氣象部將其升格為熱帶氣旋。同時,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將其升格為五級熱帶氣旋...
    30 KB (4,182 words) - 02:49, 30 March 2025
  • 热带气旋亚历克斯。气旋哈利是本季最强烈的风暴,也是21世纪形成的首场热带气旋,哈利袭击马达加斯加并造成3人遇难,但总体破坏程度小于预期。2002年1月,气旋重创马斯克林群岛,留尼汪受灾特别严重,降雨量高达2102毫米。作为本季最后一场风暴,气旋可辛尼吹袭了正处政治危机中的马达加斯加,夺走了33人的生命。...
    50 KB (4,914 words) - 01:35, 10 October 2024
  • 2018年8月上旬,热带风暴伊莱亚吹袭墨西哥西部,虽规模较小,但仍然引发洪灾并夺去多条人命。伊莱亚是2018年太平洋飓风季第11个热带气旋和第九场获命名的风暴,源自7月26日离开非洲西海岸的东风波,美国国家飓风中心当日就开始追踪。东风波在穿越大西洋期间没有引发雷暴活动,于8月4日清晨进入东太平...
    20 KB (1,999 words) - 07:20, 12 July 2024
  • 2021年大西洋颶風季 (category 不完整的热带气旋信息框)
    5月22日下午3時,國家颶風中心將其升格為副熱帶風暴,給予熱帶氣旋編號01L,並命名為安(Ana)。 5月23日下午3時,國家颶風中心判定轉化為熱帶風暴。 5月24日上午5時,國家颶風中心將其降格為熱帶性低氣壓。上午10時,國家颶風中心判定其已轉化為後熱帶氣旋。 6月12日下午1時,一個非低氣壓在北...
    35 KB (3,516 words) - 05:22, 22 March 2025
  • 2018年超強颱風玉兔後,4年以來首次於11月發出熱帶氣旋警告信號。尼格其後更進一步逼近珠江口一帶,不但令港澳兩地發出半世紀以來首個於11月生效的八號熱帶氣旋警告信號,更是繼1954年颱風柏美後,相隔68年後首個於11月正面吹襲港澳兩地的熱帶氣旋。 因應「尼格」在菲律賓造成災難性破壞,菲律賓大氣...
    66 KB (7,609 words) - 11:51, 3 December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