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家家族位於四川省巴中市通江縣,文物遺址年代判定為清。2012年7月16日公佈為第八批四川省文物保護單位。 王家家族位於四川省巴中市通江縣龍鳳場鄉石婆山村四組王家,建於清光緒十五年(1889),面向西南,為心孝及趙、易與子東平及劉五人合,石室,由...
    3 KB (454 words) - 06:29, 3 August 2015
  • 岩石窟、白乳溪石窟、红四方面军总指挥部旧址、红四方面军总医院旧址。 省级文物保护单位35处:擂鼓寨遗址、凤凰包遗址、神口河陈、铁佛蒲家族、毛浴谢王家家族、鲁班寺、白石寺、小新场独善桥、佛尔岭石窟、佛爷河石窟、赵巧岩石窟、佛尔岩塬石窟、木关坝观音岩石窟、梭垭梁石窟、得汉城摩崖石...
    4 KB (672 words) - 08:21, 12 November 2022
  • 。1979年,中共中央拨款,修复了包括蒋母在内的蒋家族四座陵墓。此次修复还重建了文化大革命期间被拆毁的庐。1984年12月31日,蒋母对外开放参观。2005年,蒋母与武山庙一起被列入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公布时,蒋母和文昌阁、蒋...
    10 KB (1,196 words) - 01:48, 27 June 2025
  • 祠堂 (redirect from )
    山東省濟南市長清區孝堂山郭石祠 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區富田村誠敬堂 安徽省黃山市羅東舒祠 安徽省宣城市績溪縣龍川胡宗祠 安徽省黟縣碧陽鎮南屏村葉支祠奎光堂 浙江省溫州市永嘉縣楠溪江宗祠建筑群 安徽省宣城市績溪縣周宗祠衍緒堂 江西省上饒市婺源縣江鎮汪口俞宗祠 福建省漳州市南靖縣德遠堂廟 廣東省廣州市陳祠 廣東省潮州市己略黃公祠...
    11 KB (1,100 words) - 05:01, 23 December 2024
  • 大日本琉球藩民五十四名,是位於臺灣屏東縣車城鄉統埔村、埋葬八瑤事件遇害琉球族的墳墓,於2011年登錄為屏東縣歷史建築。 同治十年(1871年),統埔、保力庄客家人劉天保、楊友旺、林阿九等人,合力將遺留在八瑤事件遭難現場的琉球族無頭遺體,以一塚合葬在雙溪口(今車城鄉統埔村),頭顱則用排族舊慣帶到部落的頭骨架中擺祀。...
    10 KB (1,226 words) - 05:32, 1 July 2025
  • 蔡廷蘭 (section 家族)
    澎湖開基始祖:蔡鳴震(十七世,開澎第一代) 遷澎第三代,曾祖父:蔡克舉、曾祖母:李 遷澎第四代,祖父:蔡君超、祖母:許 遷澎第五代,父親:蔡培華、母親:許,育有五子。 蔡廷蘭娶妻許,乃附貢生許容光次女;蔡廷蘭自祖母以降,凡母親與妻子咸來自鼎澳港仔尾(今湖西鄉許村)的許家族。 另有一小妾,姓氏不詳。 行長:蔡會賓,字仲嘉,號廷茗(廷嘉)...
    8 KB (971 words) - 04:07, 29 May 2025
  • 孫眉 (category 孫中山家族)
    琶企、田心、龍田、大象埔、峨嵋、白石崗、黃猄頭、落坑、木子埔、劍首、劉屋排等村皆為客家村,形成三面包夾態勢的香山本地白話(中山粵語)方言島,更了解到翠亨村無論在歷史上還是現在,都是操本地白話(中山粵語)的村落,孫中山家族為客家人一說實為訛傳。 翠亨孫中山故居文物的社會史解讀...
    9 KB (1,009 words) - 15:03, 24 May 2024
  • 和蒋中正下野时居住的妙高台等建筑组成。 1949年5月25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占领溪口。之前的5月6日,毛泽东指示驻溪口的解放军21军61师对蒋故居进行保护。文化大革命期间,部分建筑遭到人为毁坏。文化大革命结束后的1979年,经廖承志提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拨款修复蒋故居和家族...
    12 KB (1,573 words) - 07:03, 7 July 2025
  • 五妃廟,昔稱五烈、五妃祀、寧靖從死五妃,位於今臺灣臺南市中西區,五妃是指明寧靖朱術桂從死之五位妃妾:袁、秀姑、梅姐及荷姐。五妃廟乃坐西南朝東北,為一座單進兩護龍式的古建築,最早建於1683年(明鄭永曆三十七年,清康熙二十二年)。由1683年迄今有三百餘年,傍有一小祠,為義靈君,係當年殉死二侍宦埋骨之處。...
    13 KB (1,711 words) - 03:34, 18 March 2025
  • 體康豫」,眾心才安定下來。另外,何喬遠撰《名山藏》及岱撰《石匱書》等史料稱當日「帝之所幸曹妃及寧嬪侍寢」。 《司禮監佐題爲謀害事》對宮變當晚的細節記載得更仔細,稱奉皇后懿旨:「好生打著問」。楊金英係常在、答應,供述說本月十九日,和曹兩位侍長,在東稍間點燈時,商議說:『喒們下了手罷,强...
    16 KB (3,046 words) - 09:37, 9 July 2025
  • 家族墓地(4-65) 玄帝祠玉皇楼(4-83) 傥骆道遗址周至段(5-2) 宗圣宫遗址(5-3) 赵瞻(5-58) 路翰林故居(5-80) 赵公明庙(5-81) 周至宗祠(5-82) 北留遗址(6-5) 泥峪石门遗址(6-6) 望夷宫遗址(4-35) 国家大地原点(5-252) 王家河遗址(3-)...
    49 KB (6,844 words) - 20:34, 9 April 2025
  • 吕祖谦及家族位于浙江省金华市武义县白洋街道上陈村明招山麓,是南宋时期著名理学、婺学创始人吕祖谦及其家族的墓地。在吕祖谦的周围,还有其曾祖吕好问、伯祖吕本中、祖父吕弸中、父吕大器、母曾夫人、元配韩、继室芮的坟墓等十多座吕氏族人的墓地。 吕家族为当地望族,而其家族...
    2 KB (201 words) - 11:32, 11 April 2025
  • 李虎 (category 西魏北周赐姓者)
    支持李淵家族可能出身高車的說法,有中華人民共和國蒙古族學者苏日巴达拉哈以及台學者劉學銚、常華安。 李天錫 賈,后追封为景烈皇后 叱罗,陇西公夫人。20世纪60年代末,三原县陵前公社肖家村东隅北朝叱罗出土,志1合,长宽各1.28米,盖篆“柱国陇西公夫人...
    19 KB (2,976 words) - 04:52, 28 June 2025
  • 胤祥 (category 愛新覺羅)
    生母敬敏皇貴妃章佳。其族亲家族有正白旗满洲、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己酉科进士那彥成家族,镶黄旗满洲、雍正元年(1723年)癸卯恩科進士尹繼善家族。 嫡福晉兆佳,正白旗满洲、吏部尚書恭勤公瑪爾漢之女,始祖觉色(载《八旗滿洲氏族通譜》卷31)。世宗曾在奏折中告訴直隶总督有關怡不喜欢兆佳之二弟关柱之事。兆佳...
    17 KB (2,947 words) - 06:35, 6 July 2025
  • 世傑擁立的恭帝庶兄宋端宗趙昰,並和部眾在景炎二年(1277年)二月輾轉流亡到梅蔚(今大嶼山梅窩),同年四月再抵達九龍官富場古瑾圍(今馬頭圍)一帶,停留約5個月。趙昰和他的弟弟趙昺休息的大石後來被人刻上『宋臺』三字。同年九月,流亡朝廷再逃到淺(今荃),但於同年十一月,元將劉深襲淺...
    31 KB (4,027 words) - 14:58, 7 July 2025
  • 胡漢民 (redirect from 胡汉民)
    ,1985年8月7日竣工。 但其女不同意將其父棺木遷至新,故新實為空塚。新為外飾水洗米石的,坐東南向西北。當中高3米,一級護嶺。碑鐫「胡漢民先生之」七字。左前方建有「不匱亭」。右側為胡漢民夫人,墓碑中刻「先妣陳太夫人」,下款署「民國三十五年」。整個墓園佔地約1,800平方米。砌有拱手及祭台,佔地面積約1...
    26 KB (2,443 words) - 01:41, 22 May 2025
  • 2013-01-16 [2018-04-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4-17).  贾汉清 武璧 杨开勇 肖玉军 正发 谢章伟 陈新平 朱枫 刘宏昊 王家鹏 刘建业 蒋鲁敬. 湖北荆州望山桥一号楚发掘简报. 文物. 2017, (02) [2018-01-10]. doi:10.13619/j...
    211 KB (9,242 words) - 09:57, 30 June 2025
  • 臺中市私立明台高級中學 (category 霧峰林)
    林竹山夫子頌德碑 三十六台階 林祖塋:為林頂厝系統祖塋,第17世祖羅太夫人、第19世祖林獻堂夫婦與林階堂夫婦之,為大型之「昭穆」系統。 林紀堂家族:位於林祖塋龍邊,同為林頂厝系統祖塋,第18世祖太宜人、第19世祖林紀堂與陳岺夫婦之。 石頭公 林允卿銅像 櫟社百週年紀念橋 2014年的林獻堂文物館...
    6 KB (728 words) - 02:50, 4 July 2025
  • (中文).  谷家族世代接力千年守护“李白”. 人民网. 《安徽日报》. 2015-10-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3-28) (中文).  殷艳萍. 采石江边衣冠冢 曾是李白真身. 安徽财经网. 2022-03-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5-29) (中文).  王家友. 三进草堂,拜谒诗圣杜甫...
    275 KB (26,300 words) - 14:02, 7 July 2025
  • 、德妃、徽妃,以上二十六位俱葬金山。永陵妃凡三十三位余别葬。庄嫔、惠嫔韦、常嫔陈、常嫔李、裕嫔、怀嫔、御嫔黄、婉嫔赵、常嫔马、常嫔刘、常嫔杨、常嫔、康嫔刘、常嫔傅、常嫔、常嫔刘、昭嫔、常嫔武、宁嫔郭、静嫔田、安嫔孟、丽嫔宋...
    41 KB (5,649 words) - 05:39, 23 June 2025
  • 在所有遗址中,城址位于王家嘴及其西北岗,北高南低,叠压于更早期的遗存之上。宫殿区位于城内东北部。城址东南王家嘴的府河大堤两侧分布有一座大型房址及两处窑址,此外还有房址、墓葬等遗存。李嘴曾发现四座集中分布的大型墓葬,其中的2号发现时为早商时期墓葬中最大的一座,此外还有若干灰坑,可能为祭祀坑。杨...
    28 KB (4,277 words) - 04:26, 13 June 2025
  • 界市、益阳市、郴州市、永州市、怀化市、娄底市、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爱晚亭(5-4) 新民学会成立会旧址(5-9) 黄爱、庞人铨烈士(5-12) 黄兴(5-16) 蔡锷(5-17) 蒋翊武(5-18) 刘道一(5-19) 焦达峰(5-20) 陈作新(5-21) 禹之谟(5-22)...
    110 KB (3,673 words) - 09:32, 13 June 2025
  • 于谦,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西湖南岸的三台山山麓,是明朝兵部尚书于谦的墓葬。该于明朝天顺三年(1459年)建成,最早在于家族祖坟内。弘治二年(1489年)时在旁建旌功祠。文化大革命期间,于谦区的地表建筑几乎被全毁。1982年,于谦重修并重立墓碑。该坐西朝东,冢呈马蹄形,...
    9 KB (1,154 words) - 12:31, 3 July 2025
  • 宗祠并入) 健跳所城遗址(含蒲西巡检司城)(6-52) 三门宗祠群(6-221)(共十处,2011年公布吴岙吴宗祠、娄坑俞庙、祁宗祠、王家宗祠、任宗祠、路上周周宗祠,2017年杨庙、悬渚俞庙、香山汪宗祠、石马郑宗祠并入) 祁祁宅(6-298) 东屏陈亚魁第(7-193)...
    107 KB (8,862 words) - 13:44, 15 July 2025
  • 孔林 (category 孔子家族)
    第59代衍圣公孔彦缙 第60代追贈衍圣公孔承庆 第61代衍圣公孔弘绪 第61代衍圣公孔弘泰 第63代衍圣公孔貞幹 第64代衍圣公孔尚贤 第64代追贈衍圣公孔尚坦 清朝衍圣公墓区 第66代衍圣公孔興燮 第67代衍圣公孔毓圻 第68代衍圣公孔傳鐸 第69代追贈衍圣公孔繼濩 第70代衍圣公孔廣棨 第72代衍圣公孔憲培墓...
    7 KB (837 words) - 06:52, 13 June 2025
  • 的遺體後來長眠於柴華人永遠墳場。  訃聞. 華僑日報第二第二頁. 1966年9月1日. (繁體中文) 心中雖有恨 遺容却安眠 李婷長眠柴墳塲 邵女星含淚相送. 華僑日報第四第一頁. 1966年9月2日. (繁體中文) 華僑日報社長岑維休老先生遺體 後天出殯安葬柴. 華僑日報第二第一頁...
    33 KB (2,235 words) - 06:21, 16 October 2024
  • 北塘派下劉振新等宗親,以祭祀祖先劉奇川、劉積書的名義,開始興建五溝水劉宗祠。他們的共同祖先則是廣東省的劉開七。 五溝水劉宗祠最初規模只有左右兩橫屋,設供同家族的人共同開伙的伙房。此處又稱「劉宅嘗」,也作為收取祭祀公業放佃的墾務中心。為累積資產,...
    10 KB (1,133 words) - 04:17, 12 July 2025
  • 谢安 (redirect from 廣惠尊)
    唐·读《宣室志》:“英台,上虞祝女,伪为男装游学,与会稽梁山伯者同肄业。山伯,字处仁。祝先归。二年,山伯访之,方知其为女子,怅然如有所失。告其父母求聘,而祝已字马子矣。山伯后为鄞令,病死,葬(贸阝)城西。祝适马,舟过所,风涛不能进。问知山伯,祝登号恸,地忽自裂陷,祝遂并埋焉。晋丞相谢安奏表其墓曰'义妇冢'。”...
    26 KB (4,398 words) - 16:32, 15 June 2025
  • 作京城遗址(3-161) 中分卫遗址(3-174) 面前畈遗址(3-183) 大余古民居建筑群(4-24) 吴光浩烈士旧居及(4-75) 铁门坎遗址(5-1) 龙尖遗址(5-2) 木兰山古建筑群(5-137) 雨霖古建筑群(5-138) 问津书院(4-25) 石骨山人民公社办公楼(7-12) 王家坳遗址(1)...
    38 KB (5,485 words) - 07:43, 10 June 2025
  • 的庞大家族,并有“一门三宰相,四世两封”。叶太君86岁离世,葬于下水村后长乐里山南坡。因史简火葬,后人在叶太君墓穴东附设其画像,故世人称墓葬为叶夫人。墓葬最初没有神道,史浩任南宋宰相后,为叶太君增建神道和石像生,并兴建无量寿庵供奉史简夫妇、史诏夫妇,此后屡毁屡建。清嘉庆年间,史...
    7 KB (827 words) - 11:24, 30 March 2024
  • 、同為永曆年間鄭宗族之的藩府曾蔡二姬與清光緒三年(1877年)的施瓊芳。 鄭睿、鄭發二人為鄭成功之子,隨其父一同來臺,然而沒過多久便因水土不服而去世,死時二人均無嗣,合葬此地。到了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明鄭時期鄭家族與文武官員之...
    4 KB (571 words) - 13:42, 7 April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