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州法度之次第是指日本战国时代大名武田晴信(后来的武田信玄)在1547年在《分国法》的一部分,也称甲州法度之次第、信玄家法、甲州法度、甲州式目。 由上下2巻構成,上巻57條、下巻是家訓。內容以軍略、家臣團之統制、治安規定等為中心。制定經緯不明,但是,應與『高白齋記』的作者駒井高白齋有關。...
909 bytes (94 words) - 13:57, 10 October 2018
當奴工,这为晴信統一信濃的過程增添麻煩。同年,晴信參考了《今川假名目錄》、《朝倉敏景十七箇條》、《大內家壁書》等書籍,創立了武田氏的分國法——“甲州法度次第”(又稱武田家法)。 1548年2月,晴信進攻信濃國北部的村上氏,村上義清在上田原迎擊,兩軍正面交鋒,武田軍卻佔下風,陣亡者包括甘利虎泰、板垣信...
30 KB (4,409 words) - 07:31, 5 March 2025
亨利八世和珍·西摩的兒子愛德華六世繼位都鐸王朝第三任君主。 亨利二世繼位為法國國王,並在巴黎高等法院中特設了一個被稱為「火焰法庭」的機構來審判新教徒。 武田信玄制訂分國法《甲州法度次第》。 9月26日——塞万提斯,西班牙作家 维基文库中提及1547年的原始文獻 1月28日——亨利八世,英國都鐸王朝第二位國王。(1491年出生)...
2 KB (233 words) - 12:43, 22 May 2025
武田信繁 (category 甲斐武田氏)
在信繁戰死之後由武田四名臣之一的內藤昌豐繼信繁之後擔任信玄的副將。 信繁留下九十九條的《武田信繁家訓》(亦即甲州法度次第的原型)予嫡子信豐,甲陽軍鑑上亦有記載。 根據《甲陽軍鑑》的記載,武田四名臣之一的山縣昌景曾評價他與內藤昌豐(武田四名臣的另外一人)才是真正的副將。後世亦對信繁的評價甚...
7 KB (729 words) - 07:42, 12 November 2022
加》二十一條。此一文獻主要有關土地所有權、領主和名主的關係、買賣的限制、借貸利率、治安、領民嫁娶和戰時工作。提出後今川家領土的內政和經濟大幅增長,而駿府館更成為戰國時其中一個繁榮的都城。 後來今川家的鄰國甲斐大名武田信玄因《今川假名目錄》的成功,加以仿效而制訂《甲州法度次第》。 假名目錄追加21條...
1 KB (159 words) - 04:48, 15 August 2022
,“喧哗(争斗)者不论理由是非,双方皆论死罪”;“对方挑起争斗时,也当忍耐,……不论如何行事言行必须冷静,遵守事理,……如此则可免罪”。甲斐武田家的《甲州法度次第》则规定,“喧哗不论缘由皆当处罚。对方挑起争斗时忍耐不发者可免”。需要注意的是,分国法有10余种,但包含喧哗两成败原则的仅有今川、武田以...
7 KB (913 words) - 06:02, 20 December 2024
甲斐國的守護大名武田信虎在甲府地區興建武田氏館(躑躅崎館),並以此為根據地整建城下町。隨著武田氏的勢力逐漸擴張,甲府地區也發展成東國規模最大的城下町之一。武田氏第16代家主武田信玄在位期間制定甲州法度次第以治理其領土。武田信玄也致力於興建大規模的河堤,使甲府盆地免於受到洪水侵害,並積極利用甲...
54 KB (4,447 words) - 05:16, 14 April 2025
210冊則是慶應義塾大學藏書。1983年6月6日,松平文庫以及猛島神社藏《舊島原藩日記》獲指定為島原市指定文化財。 日本歷史最悠久的手抄本: 《甲州法度次第》 《蜻蛉日記》 《夜半寢覺(日语:夜半の寝覚)》 《古今和歌六帖(日语:古今和歌六帖)》 肥前島原 松平文庫. 島原圖書館. [2021-03-05]...
9 KB (958 words) - 04:50, 18 October 2023
天文5年(1536年) 171條 受到御成敗式目的影響使之成為陸奧最完整的分國法 甲州法度次第 武田信玄 信玄在天文16年(1547年)制定後、再發布追加法。 信玄制定26條。之後追加29~30條。 受到今川假名目錄的影響。 結城家法度 結城政勝 弘治2年(1556年) 106條 新加制式 三好長治 永祿年間或1560年代...
3 KB (68 words) - 12:00, 9 November 2023
駒井高白齋 (category 甲斐國出身人物)
的贈答品等。在內政面,執行諸役免許、知行宛行、所領安堵等各種文書的發給,天文16年(1547年),起草、提出武田領國的分國法「甲州法度次第」。 『高白齋記』、「甲州法度之次第」是『山資』6下所載) 平山優「駒井高白齋の政治的位置」『戰國史研究』 平山優「駒井高白齋」『新編武田信玄のすべて』2008、新人物往来社...
3 KB (445 words) - 09:35, 26 February 2018
和周使用中间有圆孔的圜钱,楚國使用蟻鼻錢,各国建立了各自统一的度量衡制度。 日本室町幕府後期,群雄大名割據。16世紀時,甲斐國(今山梨縣)大名武田信玄所制定的分國法《甲州法度次第》第二十條中出現的「天下戰國之上(天下戦国の上は)」一句。換言之,生在被後人稱為「戰國時代」的人們,當時已有「如今是戰國...
33 KB (5,468 words) - 08:46, 23 April 2025
山本勘助 (section 甲陽軍鑑所記載的經歷)
有「山本勘助入道道鬼流兵法」之譽,據『真田三代記』記載,勘助曾因真田幸隆的懇求,將築城術傳授予馬場信春。此外,勘助的獻策還包括制定有名的分國法「甲州法度次第」。勘助也常常評論毛利元就、大内義隆、今川義元、上杉憲政、松平清康等諸國武將。 1548年,勘助參與上田原之戰,在重臣板垣信方、甘利虎泰等人戰死...
12 KB (1,788 words) - 15:13, 18 May 2023
中消灭北条家,此战役后全日本各大名皆臣服于丰臣政权,自应仁之乱后第一次全国统一,开启了安土桃山时代和平时期。 此辭彙出自甲斐國(今山梨縣)大名武田信玄所制定的分國法《甲州法度次第》第二十條中出現的「天下戰國之上(天下戦国の上は)」一句。換言之,生在被後人稱為「戰國時代」的人們,當時已有「如今是戰國...
41 KB (5,969 words) - 09:33, 1 February 2025
天命”所生,并世代相传,天命不绝。“商之先后,受命不殆,在武丁孙子”,笺云:“后,君也。商之先君受天命而行之不懈殆者,在高宗之孙子,言高宗兴汤之功,法度明也。”因此,商王为了表明自己统治的合法性和神秘性,十分重视对历代先王的祭祀活动。《尚书・商宗肜日》疏所说的祭祀先王时“祭祀有常”,即有制度,商王武...
207 KB (33,065 words) - 06:21, 18 April 2025
疏所為流亡之招撫,道路之清除,民兵之訓練,紀綱之飭,法度之修,與夫吏治之循良,皆可次第得之。臣謹仿先儒遺意,輯為保甲事宜,且冠以高皇帝教民榜文十條,皆有合於保甲之意者,總為一編,名《保民訓要》,以志我皇上懷保之德,祈天語特加申飭,自五城禦史以至州縣有司,各務著實遵行,臣且得藉手以報萬一也。從之。...
24 KB (4,066 words) - 15:52, 28 April 2025
州,終結莫氏割據高平九十一年的歷史。 結束鄭阮紛爭後,鄭柞,鄭根,鄭棡稱主時,均致力於民治,着手改革,內又有范公著,阮公沅等賢臣輔助,既設立武學所和武舉,又重新制定了度量衡,當時北河號稱「承太平之業,兵革不試,宇內無事,朝廷多所製作,法度...
65 KB (12,805 words) - 08:57, 26 May 20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9-10). 『豊前覚書』(七)島津殿豊後口筑前表へ出張の次第 P.98~99 『柳川市史』史料編V近世文書(前編)61 立花文書 四二 豊臣秀吉判物 立花左近将監とのへ 去月廿四日、對安國寺・黒田勘解由書状到来、被閱候、仍薩州輩敗軍刻、相付人数敵数十人討捕之註文上置候、一々加披見候、誠以粉...
201 KB (31,281 words) - 10:46, 1 May 2025
真德秀:“子产从容回斡,皆有次第,其于内也,务息诸大夫之争,而去其不可令者,然根之难拔者,不轻动以激其变;恶之既稔者,不缓治以失其讥;有劝惩之功,而无忿疾之过。故自子南逐,子晳死,豪宗大姓,弥然听顺,无复有梗其政者。其与外也,事大国以礼,而不苟徇其求,故终其身免于诸侯之讨,而郑能以弱为强。考其所为,惟作丘甲...
181 KB (36,300 words) - 13:41, 20 May 2025
州县吏春秋帅其属释奠于其堂而学士者或不预焉盖庙之作出于学废而近世之法然也今天子即位若干年颇修法度而革近世之不然者当此之时学稍稍立于天下矣犹曰县之士满二百人乃得立学于是慈溪之士不得有学而为孔子庙如故庙又坏不治今刘君在中言于州...
251 KB (58,503 words) - 15:33, 20 May 2025
《明史》志第四十八:“尚书掌天下官吏选授封勋考课之政令以甄别人才赞天子治盖古冢宰之职视五部为特重” 《明实录》世宗实录·卷五二三:“甲申上谕大学士徐阶等曰今人臣中欺谤者不无而外官贪肆为尤甚国民苦悉此辈所为祖宗法度视为眇耳此本在冢宰力行阶等以示吏部尚书严讷讷奏今为国守土而于民为最亲者莫切于守令若守令忠廉则国与民两受其福贪肆...
326 KB (74,844 words) - 01:41, 27 December 2024
李德裕 (category 唐朝州司马)
法度,居安思危才能免去遗虑。敬宗后经韦处厚手诏赞扬了李德裕所上谏言,在诏内赞赏了他于浙西期间的政绩,并肯定了这一箴谏的积极性。此时李德裕为浙西观察使有数年,希冀回朝任事,由于其箴言间接抨击了李逢吉,在李逢吉的排挤下继续留任浙西,不得升迁。 宝历二年二月,亳州...
190 KB (43,759 words) - 23:31, 1 May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