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利坚合众国駐伊朗德黑蘭大使馆(Embassy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in Tehran)是美国在伊朗巴列维王朝設立的外交機構。大使馆于1948年開始设计,1951年建成后成为美国驻伊朗大使館。1979年伊朗伊斯蘭革命爆發,同年11月,伊朗人质危机爆發,美國駐伊朗...
8 KB (610 words) - 07:18, 14 July 2025
伊朗人质危机(英語:Iran hostage crisis,波斯語:تسخیر لانه جاسوسی امریکا)為1979年伊朗爆發革命後,美國駐伊朗大使館被占领,66名美国外交官和平民被扣留为人质的危机。事件始于1979年11月4日,一直持续到1981年的1月20日,长达444天。此事件被公...
17 KB (2,076 words) - 12:26, 19 July 2025
伊朗大使館包圍戰(英語:Iranian Embassy siege),也称为伊朗大使馆人质事件或者伊朗驻英大使馆人质事件,指1980年4月30日至5月5日發生於英國倫敦、六名武裝男子攻佔南肯辛頓地區的伊朗大使館事件。 武装分子挟持了26人,包括大使馆工作人员、游客和一名警官。武装分子是伊朗...
10 KB (719 words) - 03:30, 5 July 2025
美国轰炸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事件,有時簡稱五八事件,指1999年科索沃战争的北约轰炸南斯拉夫期間,当地5月7日深夜北约的美軍B-2轰炸机投擲5枚聯合直接攻擊彈藥(JDAM,屬精确制导武器),其中四枚击中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並爆炸,3名中国记者邵云环、许杏虎和朱颖(分別屬新华社和光明日报)死亡,炸伤数十...
42 KB (4,150 words) - 07:00, 17 July 2025
美國臺北經濟文化代表處代表(简称驻美代表)。至2012年9月1日,《駐外機構組織通則》修法後,中华民国駐外人員之行政職稱統一以正式官銜訂定,駐外機構的大使館與代表處之大使級館長外交職務皆稱大使,但代表處館長对外仍称代表。 1979年1月1日,中華民國与美国断交,中華民國駐美大使改为“中華民國駐美代表”。...
8 KB (436 words) - 06:08, 17 June 2025
自1980年以來,伊朗與美國沒有正式的外交關係。 巴基斯坦是伊朗在美國的利益代表國,而瑞士則是美國在伊朗的利益代表國。伊朗在巴基斯坦駐美大使館內設置有代表伊朗在美利益的機構,而美國在瑞士駐伊朗大使館內設置有代表美國在伊朗利益的機構。2018年,伊朗規定禁止再與美國進行直接對話。...
33 KB (3,428 words) - 03:23, 23 June 2025
美國驻外机构列表展示出美國對世界各國、各地派出的外交代表機構,其類型包括了大使館、總領事館、領事館、領事代理處(德语:Konsularagentur)(Consular Agency)等。 美国最早的驻外机构位于法国巴黎,為駐法公使本杰明·富兰克林于1779年创立的公使館;美国第一个大使馆...
26 KB (2,471 words) - 11:17, 9 June 2025
以伊戰爭 (redirect from 2025年6月以色列袭击伊朗)
以伊戰爭,也稱伊以戰爭、十二日戰爭,是伊朗與以色列自2025年6月13日至25日的武裝衝突。 戰爭爆發之際,中東局勢早已緊張。危機始於2023年10月7日,當時加沙地帶的激進組織哈馬斯突襲以色列南部;前一日,伊朗在黎巴嫩的什葉派代理人真主黨亦對以色列北部發動襲擊。與此同時,駐於也門的伊朗...
201 KB (19,898 words) - 15:28, 8 July 2025
領館名義設立利害關係窗口,是為利益代表處。 例如美國在瑞士駐伊朗的大使館下設立「利益代表處」作為代表窗口,反之伊朗也在巴基斯坦駐美大使館名下設立「利益代表處」作為對應窗口。 1977年至2015年,美國在瑞士駐古巴大使館下設代表處,古巴在瑞士駐美大使館下設立代表處。...
23 KB (1,680 words) - 14:55, 17 June 2025
这次人质危机是继1979年美国驻伊朗大使馆被占领后的第二次长时间对峙和人质数量众多的事件。伊朗使馆事件中有52名人质,持续时间长达444天。 1996年12月17日晚,位于利马的日本驻秘鲁大使馆内,日本大使青木盛久为日本明仁天皇的63岁寿辰举行庆祝宴会,秘鲁政...
21 KB (2,903 words) - 04:15, 16 September 2024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外機構列表 (redirect from 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各国大使馆)
中国驻卢森堡大使馆 中国驻挪威大使馆 中国驻葡萄牙大使馆 中国驻瑞典大使馆 中国驻哥德堡总领事馆 中国驻瑞士大使馆 中国驻乌克兰大使馆 中国驻西班牙大使馆 中国驻巴塞罗那总领事馆 中国驻匈牙利大使馆 中国驻佛罗伦萨总领事馆 中国驻英国大使馆 中国驻曼彻斯特总领事馆 中國駐加拿大大使館 中国驻美国大使馆...
85 KB (855 words) - 15:35, 22 July 2025
駐臺灣外交機構列表是列出所有駐中華民國臺灣地區的外交代表機構。大部分國家在臺北市設置具有大使館功能的代表處,部分同時於高雄市、臺中市設立具備領事館功能之辦事處。 與中華民國有邦交的12個國家皆設有大使館(其中部分国家的大使馆亦兼辖其他国家),除圣座外其余11个国家的大使馆...
27 KB (519 words) - 12:19, 25 June 2025
阿塞拜疆駐德黑蘭大使館於當地時間2023年1月27日上午8點左右遭到襲擊。 肇事者手持AK-47自動步槍經過哨站後,向大使館內開火,大使館工作人員則試圖制服肇事者。 大使館安全部門負責人奧爾汗·阿斯加羅夫 (Orkhan Asgarov) 在襲擊中喪生,兩名警衛受傷。 伊朗...
32 KB (2,424 words) - 02:08, 23 January 2025
逃离德黑兰 (category 2012年美國電影作品)
1979年,伊朗德黑蘭爆發伊斯蘭革命,全城大規模示威導致美國駐伊朗大使館在同年11月4日時被暴民攻佔,66名美國外交官與平民被扣為人質,伊朗時任領袖鲁霍拉·穆萨维·霍梅尼公開要求美國必須將當時確診患癌而在美國避難的下野沙阿穆罕默德·禮薩·巴列維引渡回伊朗。但在暴民攻佔大使館...
33 KB (2,774 words) - 11:57, 26 June 2025
2024年4月1日,以色列轰炸伊朗驻叙利亚大使馆附属的领事建筑,造成16人死亡,其中包括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圣城旅指挥官,准将穆罕默德·礼萨·扎赫迪和另外七名军官。 这次空袭发生在以色列与哈马斯和真主党的战争导致伊以关系极度紧张的时期。4月13日,伊朗對以色列發動空襲,進行報復。 自1979年伊朗伊斯兰革命以来,伊朗...
16 KB (1,194 words) - 11:27, 18 July 2025
於是在11月4日,約400位自稱「伊瑪目的門徒(英语:Muslim Student Followers of the Imam's Line)」的大學生攀越美國駐伊朗大使館的圍牆佔領大使館,開始為期444天的人質危機,脅持者稱為「第二次伊斯蘭革命」。為了抗議霍梅尼不下令那些激進分子釋放人質,巴扎爾甘攜內閣辭職,支持霍梅尼...
161 KB (23,365 words) - 08:14, 17 July 2025
鹰爪行动 (category 伊朗—美國關係)
鹰爪行动(英語:Operation Eagle Claw),是美国政府于1980年4月24日,为解救伊朗人质危机中被伊朗政府扣押的53名人质而采取的军事行动。这次行动以失败告终。 行动的失败直接导致了美國特戰司令部和美国陆军第160特种作战航空团的成立,以及MH-47特戰版直升機改型誕生,雙旋翼較...
15 KB (2,009 words) - 14:40, 10 May 2025
在1979年發生了伊朗伊斯蘭革命後,阿亞圖拉·霍梅尼任命迈赫迪·巴扎尔甘為臨時政府總理,任期直到1979年11月。臨時政府在伊朗人質危機發生期間辭任,但伊朗人質危機並不是導致臨時政府辭任的唯一原因,臨時政府在伊朗學生入侵美國駐伊朗大使館的兩天後已請辭。...
8 KB (858 words) - 14:59, 20 September 2024
自1979年初親美的巴列維王朝垮台後,伊朗民眾便經常在德黑蘭美國駐伊朗大使館外高呼「美國去死」與「沙阿去死」的口號。這些標語在同年11月4日佔領大使館事件當日尤為響亮,並最終觸發伊朗人質危機。危機期間,圍堵大使館的示威者持續高呼「美國去死」、「卡特去死」等口號。1981年1月20日,伊朗釋放餘下的52名美國...
29 KB (2,572 words) - 18:53, 7 July 2025
大使館兼駐馬爾他騎士團,謝壽康晉升為首任駐教廷特命全權大使。2005年3月,再遷往協和大道4號大樓,與馬來西亞駐教廷大使館、加拿大駐教廷大使館合署。 1959年6月公使館升格成立大使館 其子吴祖禹為第六任駐教廷大使。 駐義大利代表短暫兼任,後專駐教廷。其父吴经熊為第二任駐教廷公使。 2025年7月3日呈遞到任国书...
6 KB (419 words) - 14:33, 18 July 2025
美國駐海牙大使館(荷蘭語:Ambassade van de Verenigde Staten van Amerika in Den Haag,英語:Embassy of the United States, The Hague)是美國駐荷蘭的外交使馆。它位於瓦瑟纳尔的約翰亞當斯公園1號,位於海牙市邊界上。...
4 KB (292 words) - 16:21, 10 June 2023
駐德國外交機構列表是各國駐德國使領館的列表。兩德統一後,作為德国政府转移(德语:Hauptstadtbeschluss)的一部分,部分國家在原西德首都波昂設立的大使館均遷往柏林。截止至2020年,德國首都柏林有159座大使館。 阿富汗 阿尔巴尼亚 阿尔及利亚 安哥拉 阿根廷 亞美尼亞 澳大利亞...
9 KB (876 words) - 05:28, 2 January 2025
伊朗當局任命伊朗驻沙特阿拉伯大使。6月6日和6月7日,伊朗駐利雅得大使館、駐吉達領事館及伊朗駐伊斯蘭合作組織代表處陸續開放。6月17日,沙特外交大臣抵访德黑兰,这是时隔十七年后首位沙特外长访伊。8月,沙特阿拉伯重新开放了驻伊朗大使馆。8月17日,伊朗外交部长抵达利雅得,这是七年来首位访问沙特的伊朗...
28 KB (2,787 words) - 05:45, 16 March 2025
法拉赫·巴列維 (category 阿塞拜疆裔伊朗人)
Diba),伊朗皇后,是伊朗國王穆罕默德·礼萨·巴列维的第三任妻子和遺孀。 法拉赫·巴列維出生在德黑蘭,原名法拉赫·帝巴,是家中獨生女。父親索勒布·帝巴為軍人,曾留學法國聖西爾軍校。祖父為伊朗外交官,曾出使俄國。父親早逝。 她曾在德黑蘭的法國學校讀書,並且到巴黎的特殊建筑学院攻讀建築學。1959年她在伊朗駐...
5 KB (444 words) - 13:47, 22 June 2025
,海军特種作戰開發組此名称于2010年后不再使用,新名称至今仍然為機密。 1980年隨著美國联合特种作战司令部一同成立,海豹突击队第六分队的成立可追溯于1980年鷹爪行動的失敗,當時試圖营救受困在美國驻伊朗大使館的52名人质。在此之前,當時只有兩隊的海豹部隊就已經開始展開反恐行動,包括位於西海岸的海豹一队埃克排(Echo...
17 KB (1,547 words) - 09:52, 15 July 20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1-24). 国际关系主题 中国主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题 伊朗主题 驻伊朗外交机构列表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伊朗伊斯蘭共和國大使館官方網站(简体中文)(英文)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伊朗伊斯蘭共和國大使館經濟商務處官方網站(简体中文) 伊朗駐華大使館官方網站(简体中文)(英文)(波斯文)...
23 KB (2,456 words) - 16:00, 18 June 2025
駐邦交國大使館及若干總領事、領事館外,駐美國、日本、英國、法國、德國、俄罗斯、加拿大、新加坡、澳大利亚及其他非正式邦交國家的代表機構通常稱為「臺北經濟文化代表處」(或「台北代表處」),雖然正式機構稱謂並非大使館,但經由中華民國外交部之官方授權及與駐在國之平等互惠或互設代表機構,可行使大使館...
14 KB (1,697 words) - 19:47, 23 June 2025
駐義大利大使館 駐日本國大使館 1938年6月6日因中日戰爭閉館。1945年,成立中華民國駐日代表團。 駐美利堅國大使館 駐英吉利國大使館 駐法蘭西國大使館 駐比利時國大使館 駐荷蘭國大使館 駐巴西國大使館 駐挪威國大使館 駐加拿大國大使館 駐墨西哥國大使館 駐捷克斯拉夫國大使館 駐祕魯國大使館 駐土耳其國大使館...
4 KB (583 words) - 01:30, 20 November 2023
伊朗人不滿。 1963年巴列維國王宣布施行白色革命,依照美國的藍圖來進行伊朗的農業與工業改革,例如土地改革、給予婦女選舉權、森林水源收歸國有、工人參加分紅並限制宗教勢力等措施。另外,還簽下了在伊朗的美國軍事人員可以享受治外法权,犯罪不受伊朗法庭審判,而是交給美國...
60 KB (6,081 words) - 15:16, 26 June 2025
1979年伊朗伊斯蘭革命後,伊朗最高領袖霍梅尼上台,將伊朗從君主國改造成神權政治國家,並罷黜向來與美國友好的巴勒維國王,中止一切與美國之間的關係,鼓励學生占領德黑蘭的美國駐伊朗大使館,史稱「伊朗人質危機」;美國當局也企圖以鷹爪行動出兵干預,但因直升機遇上沙漠風暴而機毀人亡,最後美國對伊朗當局輸誠,伊朗才交還人質給美國。...
22 KB (2,798 words) - 12:47, 20 March 2025
中華民國與伊朗王國於1920—1971年有正式外交關係,斷交後,目前沒有與現今的伊朗伊斯蘭共和國互設具大使館功能的代表機構。對伊朗的相關事務由駐杜拜臺北商務辦事處兼轄。中華民國對外貿易發展協會於伊朗設立德黑兰臺灣貿易中心。 1920年6月1日,中华民国与伊朗卡扎尔王朝簽署友好条约,建立公使级外交关系。...
28 KB (2,412 words) - 12:39, 25 June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