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南伏見宮貞愛親王御駐營址是日治時期位於臺南市的一處史蹟,位於現今臺南市衛民街與萬昌街口附近,其是為了紀念伏見宮貞愛親王在1895年10月的攻台期間在此駐紮。此地原為許廷光宅邸,後來改建為日本勸業銀行台南支店長宿舍。其在1932年設了一紀念碑,並在1941年被台灣總督府指定為史蹟。此碑現存於臺南市客家文化會館。...
7 KB (975 words) - 11:03, 14 August 2022
伏見宮貞愛親王(安政五年四月二十八日(1858年6月9日)- 大正十二年(1923年)2月4日)是一位日本皇族與陸軍軍人。他是伏見宮邦家親王第14王子,母親為鷹司政熙之女鷹司景子。為伏見宮第22代以及第24代親王,其官位為元帥陸軍大將大勳位功二級内大臣。 貞愛親王幼名為敦宮...
15 KB (1,527 words) - 10:33, 30 May 2024
果毅後御舍營所址 灣裡御舍營所 大目降御舍營所(新化鍾家古厝) 臺南安海街御舍營所址 御終焉之地(臺南神社) 父母:伏見宮邦家親王 - 妃鷹司景子 - (生母)堀内信子 兄弟:晃親王 - 嘉言親王 - 譲仁親王 - 朝彦親王 - 微妙院 - 貞教親王 - 喜久宮 - 彰仁親王 - 能久親王 - 誠宮 - 愛宮 -...
17 KB (1,846 words) - 13:57, 21 November 2024
[2013-08-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16). 鹽水八角樓:內有「伏見宮貞愛親王御遺跡鹽水港御舍營所」石碑。 臺南伏見宮貞愛親王御駐營址:「臺南駐營之址」石碑。 维基共享资源上的相关多媒体资源:貞愛親王殿下御上陸紀念之碑 貞愛親王登陸紀念碑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嘉義縣布袋鎮公所...
5 KB (567 words) - 02:48, 20 August 2024
臺南神社為1923年設立於臺灣臺南市南門町(今臺南市中西區)的神社,神苑還包含了1901年設立的御遺跡所。臺南神社主祭北白川宮能久親王,為台灣的唯二官幣社之一,社格僅次於臺灣神宮。臺南神社在二戰後廢社,改做臺南忠烈祠,神社建築於民國五十八年(1969年)拆除,現址為臺南市美術館2館(內苑)及忠義國小(外苑)。...
41 KB (5,521 words) - 23:39, 18 March 2025
鹽水八角樓 (category 臺南市市定古蹟)
ISBN 957-01-2749-X. 〈翁鐘五故居〉. 臺南研究資料庫. 臺南市政府文化局. [2021-09-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9-28). 貞愛親王殿下御上陸紀念之碑:位於嘉義縣布袋鎮。 臺南伏見宮貞愛親王御駐營址:位於台南市中西區的「臺南駐營之址」石碑。 维基共享资源上的相关多媒体资源:鹽水八角樓...
6 KB (784 words) - 13:46, 7 April 2025
1895年(光緒二十一年、明治二十八年)乙未戰爭期間,駐守臺南的劉永福潛逃,臺南府城為日軍所攻。許廷光與蔡夢熊、楊鵬搏、陳修五等人代表市民,偕同牧師巴克禮、宋忠堅等人出城迎往見日將乃木希典,請其進駐。伏見宮貞愛親王於22日由大北門進入台南,於10月22日到12月8日之間即是住在許廷光位於二老口街的宅邸。 日軍接管臺南...
8 KB (930 words) - 15:36, 27 March 2025
ISBN 957-583-860-2. 《臺灣總督府府報》〈府令百十九號〉〈府令百二十號〉,1933年10月13日 中華民國文化部. (臺北)光榮を仰ぐ 北白川宮能久親王御駐營之址-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 memory.culture.tw. [2021-07-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7-25) (中文(臺灣))...
57 KB (875 words) - 03:55, 19 March 2025
宮裡太監,急宣張廷玉火速進宮。《雍正朝起居註冊》記載:「雍正十三年(1735年)八月二十一日,上不豫,仍辦事如常。二十二日,上不豫,子寶親王、和親王朝夕侍側。戌時,上疾大漸,召諸王、內大臣及大學士至寢宮,授受遺詔。二十三日子時龍馭上賓。大學士宣讀硃筆諭旨,寶親王...
352 KB (49,451 words) - 22:39, 8 May 2025
宮;曰東府宮,即世子宮,在承運殿東南。堂六:曰秉忠堂,燕見便堂,在承運門東;曰慎德堂,燕居齋堂,在承運門西;曰惠迪堂,在宮後;曰玉淵堂,在宮西北金香亭後;曰賓館堂,在櫺星門內,內侍處所,西向。曰琴堂,在過廂門之右,西向。樓二:曰覽秀樓,在宮後三十步。曰看花樓,在宮...
115 KB (22,052 words) - 09:28, 21 March 2025
在臺灣日治時期,阿里山鐵路主要用於運輸當地出產的高價值木材,如檜木與雲杉,這些木材廣泛應用於神社建造,包括臺灣各地神社以及日本本土的伏見桃山陵、橿原神宮、筥崎宮與明治神宮等。此外,在當地公路尚未通車前,阿里山鐵路亦為沿線聚落的主要交通運輸命脈。 1945年,二戰結束後,臺灣進入中華民國時代,阿里山森...
112 KB (10,609 words) - 10:49, 30 March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