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苏北抗日根据地,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江苏北部地区建立的抗日根据地,主要包括包括淮海、盐阜两个地区,总面积为4.2万平方公里,管辖人口450万。辖约20个县级政权,为中共中央华中局和新四军军部所在地,是中共华中敌后抗日战场的政治领导和军事指挥中心,也是中共两只武装力量:华北的八路军和南方新四军的联络的重要枢纽。...
4 KB (494 words) - 12:02, 11 November 2022
抗日游击队,后建立的东江根据地。 江北抗日根据地 苏中抗日根据地 苏南抗日根据地 淮北抗日根据地 淮南抗日根据地 皖江抗日根据地 浙东抗日根据地 琼崖抗日根据地 鄂豫皖湘赣抗日根据地 河南抗日根据地 闽浙赣抗日游击区 东北抗日游击区 广西抗日游击区 中国共产党革命根据地、解放区 国统区...
7 KB (1,115 words) - 08:26, 19 October 2024
晋绥抗日根据地 晋察冀抗日根据地 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 山东抗日根据地 苏北抗日根据地 苏中抗日根据地 苏南抗日根据地 淮北抗日根据地 淮南抗日根据地 皖江抗日根据地 浙东抗日根据地 广东抗日根据地 琼崖抗日根据地 鄂豫皖湘赣抗日根据地 河南抗日根据地 闽浙赣抗日游击区 东北抗日游击区...
15 KB (1,353 words) - 20:24, 20 February 2025
地,任八路军第4纵队政委。8月,东进安徽东北,组建八路军第5纵队,并任司令员兼政委。10月,率主力部队驰援新四军黄桥战役,并与新四军北上部队会师于淮海、盐阜地区,开辟苏北抗日根据地,打通华北、华中抗日根据地的联络。 1941年1月,黄克诚任新四军第3师师长兼政委和苏北军区司令员兼政委、苏北...
29 KB (3,386 words) - 07:53, 8 May 2025
刘炎 (category 抗日军政大学校友)
抗日军政大学第2期学习。 1938年春调新四军,出任第1支队政治部主任。1939年11月任新四军江南指挥部政治部主任,协助陈毅开辟江南抗日根据地。1940年7月任新四军苏北指挥部政治部主任,参与开辟苏北抗日根据地和黄桥战役。 1941年1月皖南事变后,任新四军第1师政委。1941年4月兼任苏...
3 KB (362 words) - 12:23, 2 May 2022
抗日根据地,为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军队在华北地区的四大根据地之一,其范围从津浦路以东的山东大部地区和江苏、安徽、河南三省边界的部分地区,东至黄海、渤海,西临津浦路与冀鲁豫軍区,北抵天津与冀中抗日根据地、冀东抗日根据地,南至陇海路与华中的苏北抗日根据地相连。...
23 KB (3,727 words) - 17:21, 27 September 2024
田守尧 (category 新四军抗日烈士)
国共产党。历任营长、团政治委员、师长,随后参与长征。抗日战争时,担任八路军115师344旅688团副团长,689团团长,344旅副旅长,参加平型关战役、张店战役。1940年,担任八路军第二纵队新编第二旅旅长,率部南下华中协同新四军开辟苏北抗日根据地,任八路军第五纵队二支队司令员。...
2 KB (214 words) - 01:37, 15 April 2025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1937年10月惠浴宇被释放出狱,随后到延安进入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学习。抗日战争期间,惠浴宇受中共党组织和陈毅的直接派遣,赴苏中开辟苏中抗日根据地,创建了苏中地区第一个县级抗日民主政府——江都县抗日民主政府,并任县长。该地区成为新四军挺进江北的先头阵地,为开辟苏北抗日根据地...
9 KB (979 words) - 00:43, 15 April 2025
天一影片公司美術設計。1935年在上海電通影片公司,導演《風雲兒女》。魯迅去世後,1937年2月許幸之將《阿Q正傳》改編為話劇。 1940年赴苏北抗日根据地,任华中鲁迅文艺学院教授,並设计新四军臂章。 1954年任中央美术学院研究室主任、教授。1991年病逝。 留日中國藝術家 中國油畫 许幸之. 上海年华...
2 KB (194 words) - 20:55, 6 April 2024
1941年,與項英結婚,婚後不久皖南事變爆發,項英3月14日被副官劉厚忠谋财害命,李又蘭與項英未生育子女。1942年8月8日,李又蘭與张爱萍在苏北抗日根据地结婚。 1945年至1949年,历任中共中央华中局秘书,华东海军司令部(今东海舰队司令部)秘书。 1949年后,历任解放軍华东军区(今南京军区...
3 KB (396 words) - 04:46, 15 April 2025
抗日战争初期,任中共吉安中心县委宣传部长。1939年,随军参加开辟苏北抗日根据地,担任苏北特委书记、泰兴中心县委书记,苏中地区第一地委书记兼新四军苏中军区第一军分区政委,苏中地区第三地委书记。1945年起,历任新四军苏中军区教导第一旅政委,新四军苏...
3 KB (374 words) - 14:12, 21 September 2020
黄桥战役,又称黄桥事件、黄桥决战,是1940年10月,蘇北地區的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軍与黄桥所属战区的國民革命軍第89军之间发生的中等规模武装冲突。 1939年3月,南昌沦陷,江苏已成敌后,新四军越区自行扩大抗日根据地,与毗邻防区的国军发生摩擦,其间互有小规模武装攻击。1940年新四军北上,进入苏北...
29 KB (4,991 words) - 23:32, 27 October 2023
鲁西抗日根据地,是中国抗日战争时期山东省西北部的中共领导的省军级的抗日根据地。领导机关为中共鲁西区党委、鲁西行署、八路军鲁西军区。1941年7月1日,鲁西区并入冀鲁豫区。 1939年1月15日,鲁西区党委(山东分局第二区党委)在馆陶县成立, 书记张霖之 组织部长赵镈 宣传部长朱则民/张承先 秘书长赵以坪...
5 KB (866 words) - 06:29, 28 January 2025
晋冀鲁豫边区,是中国抗日战争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根据地之一。1937年10月,八路军一二九师开始在山西省太行山和太岳山区建立。1938年4月,扩建为晋冀豫根据地,驻河北省涉县,后迁至邯郸市。 1941年7月18日,晋冀鲁豫边区临参会第四次会议一致通过成立晋冀鲁豫边区政府。9月1日,晋冀鲁豫边...
8 KB (1,061 words) - 07:24, 6 November 2024
闽浙赣革命根据地是中国共产党在第一次国共内战、抗日战争和第二次國共內戰期间的战略基地,其辖区最大时包括福建西北部、江西东北部、湘赣交界地区以及浙南、浙西南等地。 1931年9月,中共赣东北省委成立。11月,赣东北省第一次工农兵代表大会在葛源(今江西省上饶市横峰县葛源镇)召开,成立赣东北省苏维埃政府,...
8 KB (680 words) - 08:45, 20 December 2024
红石砬子抗日根据地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东北地区创建的首个抗日根据地,位于今吉林省磐石市三棚乡红石村磐伊公路北侧的红石砬子山区。1933年,中共磐石中心县委和杨靖宇率领的南满游击队在此创办后方医院、印刷所等后勤机构,此后逐步形成以红石砬子、西玻璃河套为中心,覆盖磐石、伊通、双阳等地区,面积3000余平...
11 KB (1,340 words) - 09:24, 11 November 2024
新四军总结皖南事变的教训,加强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加强了部队的正规化建设和抗日根据地建设,并根据政治斗争需要,实行主力地方化,先后成立苏中、淮南、苏北、淮北、皖江等军区以及许多军分区,发展了地方武装和民兵。1941年至1943年,新四军进行了反“扫荡”、反“清乡”、反“蚕食”、反磨擦斗争,渡过了抗日战争中最困难的时期。...
28 KB (4,174 words) - 09:57, 8 March 2025
吴桥镇 (category 中国共产党抗日根据地)
抗日战争时期,陈毅、叶飞、姬鹏飞、惠浴宇等曾经在这里开辟了苏北抗日根据地。并在这里先后成立了中共苏北特委、中共江都县工作委员会、抗日军政学校、江都民众抗日自卫委员会、江都县民众抗日自卫总团、苏北宪政促进会。故吴桥镇有“抗日桥头堡”、“苏中小延安”之称。 存档副本. [2007-10-06]...
1 KB (143 words) - 20:48, 21 December 2019
冀鲁豫抗日根据地,也称冀鲁豫军区,为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根据地。根据地(军区)部队由八路军115师344旅、345旅、新编第2旅组成,黄克诚、杨得志等人组建领导。 1938年,八路军115师部队进入山东省西南地区。1939年2月,第344四旅旅长杨得志等率部分兵力,从晋东南进到濮阳、...
2 KB (260 words) - 06:29, 28 January 2025
苏中和苏北抗日根据地作出了贡献。1941年12月29日,郭猛率部在盐城唐刘河畔与敌激战,中弹后阵亡。 张海赴等主编. 中华英烈词典 1840-1990. 北京:军事译文出版社. 1991年8月: 726. ISBN 7-80027-131-5. 何兰生编著. 中国抗日将领英烈谱 下...
2 KB (357 words) - 17:53, 23 April 2025
陕甘宁边区是1937年至1950年之间,在中華民國、中华人民共和国内的一个行政区域,包括陝西省北部、甘肅省和寧夏省的东部,是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根据地和革命根据地(解放区)。抗战时期是国民政府行政院的直辖行政区,第二次国共内战起被國民政府宣布为非法叛乱区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陕甘宁边区政府于1950年1月改组为西北军政委员会。...
86 KB (14,518 words) - 19:34, 9 January 2025
7月入红四方面军红军大学学习,11月起为延安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三期三队学员。 1938年,王必成到新四军,任第一支队二团参谋长。1938年6月,任二团团长,开辟江南抗日根据地。1940年7月,任新四军苏北指挥部第二纵队司令员,开辟苏北抗日根据地。1940年10月,参与黄桥战役,歼灭国军八十九军。...
13 KB (1,708 words) - 07:45, 4 October 2024
抗日联军8个军人数近两万人,引起了日本关东军的极端关注,意图把围剿的重点放在此处聚而歼之。七七事变后,关东军司令部制定了三年消灭抗联的“肃整计划”。从1937年底,在乌苏里江、松花江、黑龙江下游的三江地区北满抗日游击根据地...
50 KB (8,113 words) - 11:07, 9 May 2025
经在江苏北部以徐州为中心建立淮海省。抗战期间,新四军主力进入苏北,控制部分农村地区,建立苏北抗日根据地,部设于盐城县。中共政权还建有苏中、苏南两个抗日根据地。 战后,中央政府从重庆市还都南京市,而中国共产党一度控制部分苏北地区,以淮阴县为苏皖边区政府所在地。不久,国民政府与已经在东北与华北立足的共产...
99 KB (11,148 words) - 00:26, 19 May 2025
根据中共中央的指示,派出一批骨干前往珠江纵队、琼崖纵队、韩江纵队、粤中人民抗日游击队、南路人民抗日游击队协助工作并帮助建立无线电台。 1944年8月,中共广东省临委和东江军政委员会在大鹏半岛的土洋村召开会议,会议作出东江纵队向西、向东、向北前进,建立和发展新的根据地...
75 KB (12,199 words) - 13:39, 3 March 2025
新四军1944年攻势作战 (redirect from 苏中1944年攻势作战)
军对日伪军相继发起春季攻势。华南各游击队向日伪军出击,巩固和扩大抗日根据地。3月5日,新四军第1师在淮安东南取得车桥战役的胜利。3月21日,新四军第4师对日伪军发动军政攻势。4月下旬,新四军第3师连续发起高沟、杨口、阜宁战役,使苏北和苏中、淮南、淮北解放区联成一片。...
4 KB (385 words) - 13:07, 5 December 2023
中央革命根据地,简称中央苏区,又称中央苏维埃区域、闽赣苏区,主要位于江西省南部和福建省西部,是中国共产党在第一次國共內戰期間,建立的全中国最大的革命根据地,是全国苏维埃运动的中心区域,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党、政、军首脑机关所在地,被中国共产党评价为“全国苏维埃运动的大本营”,“在土地革命战争中,毛泽...
31 KB (5,316 words) - 16:12, 30 March 2025
闽东革命根据地是中国共产党在闽东建立的政权,于1934年—1935年(以闽东苏维埃政府名义)、1937年—1938年(以闽东军政委员会名义)管理闽东地区,包含闽东苏区、闽东游击区和闽东军政委员会三个时期,接受中共闽东特委的领导,抗日战争时期则名义上接受国民政府的领导。1949年,中共解放福建后,在闽...
8 KB (743 words) - 08:14, 20 December 2024
三光政策 (category 昭和時代戰前佔領地政策)
抗日根據地實施「掃蕩」作戰,即燒光所有房屋、殺光所有人、搶光所有財物,徹底摧毁抗日軍民之生存條件。这一策略最早由日军华北方面军司令官多田駿提出,后由其继任冈村宁次推向顶峰。中国抗日战争時期,由於部分日本占领區内的抗日根据地...
31 KB (5,080 words) - 15:10, 1 May 2025
北渡长江挺进苏北,在扬州、泰州地区展开,参与开辟苏北抗日根据地。1940年10月参加了黄桥战役。 1939年11月,新四军江南指挥部成立,新四军挺进纵队归属江南指挥部领导。1940年7月,新四军江南指挥部北渡长江进入苏北,改称新四军苏北指挥部,新四军挺进纵队归属苏北指挥部领导,改编为苏北指挥部第一纵队,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叶飞。...
33 KB (3,789 words) - 12:46, 3 March 2025
三三制原则 (category 中国共产党抗日根据地)
“三三制”原则是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的统一战线政权政策。根据该政策,抗日民主政权中工作人员的分配,共产党员大約佔三分之一,左派进步分子大約佔三分之一,中间分子和其他分子大約佔三分之一。 1940年3月6日,中共中央发出毛泽东起草的关于《抗日根据地的政权问题》的党内指示:在政权工作人员中,共产党...
5 KB (769 words) - 15:39, 8 April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