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4.21417°E / 22.31167; 114.21417 避風(英語:Kwun Tong Typhoon Shelter)位於香港九龍,出入口設於避風的東南方。 避風兩旁沿岸設有公園可供遊人散步,是及啟德其中一個休憩點。面積約33公頃。 發展局局長黃偉綸於2021年立法會指出,『...
    2 KB (270 words) - 22:29, 11 March 2023
  • 碼頭,全稱渡輪碼頭(英語:Kwun Tong Ferry Pier),是香港渡輪碼頭,位於九龍海旁的避風內。 該處除了有客運碼頭外,附近還有公眾碼頭,以及供運載易燃易爆物品車輛預約使用的汽車渡輪碼頭。 該碼頭前身是位於牛頭角的牛頭角碼頭,1960年代因該碼頭位置填海遷至...
    9 KB (865 words) - 12:04, 11 February 2025
  • 海濱花園(英語:Kwun Tong Promenade;又稱:海濱長廊一、二期,簡稱:濱)位於香港九龍東海濱道178號,前身為公眾貨物裝卸區,於2010年1月16日啟用第一期,2015年5月28日第二期亦啟用,海濱長廊長逾1,000米,北至順業街以南,南至駿業街(...
    22 KB (1,904 words) - 11:59, 11 February 2025
  • (英語:Kwun Tong),舊稱官,古稱官富,於九龍半島東面,是香港十八區區的主要部份,位於牛頭角東南、秀茂坪以南、藍田西北,東至將軍澳道,西至勵業街與雅麗道。 是香港首座衛星城市。道以南由填海得來的地區亦是東九龍最大的工業區,90年代臨海私人屋苑有麗港城。而...
    24 KB (2,338 words) - 14:59, 4 May 2025
  • 避風(英語:Typhoon Shelter)是香港一些專門讓漁船暫避颱風的場所,一般設於海灣或港灣。另外,避風也用於停泊遊艇(例如銅鑼灣避風)或供船艦上下貨。 1990年代以前,相當龐大的人口在避風以水為家,當中不少是漁民或水上人的後裔。他們建立了有別於香港主流文化的水上文化。從多方面來看...
    7 KB (622 words) - 21:32, 4 May 2024
  • 中(英語:Kwun Tong Central,代號J2)是香港區議會下轄的選區,2023年設立,定為雙議席選區。 現時選區包括牛頭角南部、及晒草灣,南至將軍澳道,北連九龍灣、牛頭角及秀茂坪,西至避風,與其接壤的選區有東南、北、西以及九龍城區議會的九龍城北選區。...
    5 KB (389 words) - 17:27, 4 April 2024
  • 避風以減少對業界的影響,包括考慮重整筲箕灣及土瓜灣等避風,用以疏導大型駁船至有關避風,並且擴大避風的容量,又會考慮於油或將軍澳等地區興建避風,以供大型駁船於風季時使用。發展局將會觀察各避風於風季期間的使用量,預計風季後會有研究結果。而海事處公共貨物起卸區亦已改建為海濱花園,相信躉船未必會使用觀塘避風塘。...
    33 KB (3,733 words) - 11:02, 14 March 2025
  • 碼頭巴士總站位於海濱道190號碼頭廣場內(註:「廣場」一詞大概與現今「公共運輸交匯處」同義),避風東南端,與舊啟德機場跑道只有咫尺距離,廣場內還設有公眾碼頭、渡輪碼頭、危險品汽車渡輪碼頭、小巴站、的士站、熟食市場和休憩公園。 至於政府官方名稱...
    18 KB (2,363 words) - 22:49, 14 March 2025
  • 繞道(英語:Kwun Tong Bypass),前稱支路,是香港2號幹線的一部份,位於九龍東,連接藍田將軍澳道、鯉魚門道的交匯處(即東九龍政府合署)及九龍灣大老山隧道九龍出口的彩虹交匯處(即新秀大廈),除是九龍第一條快速公路外,目前亦為九龍東唯一法定的快速公路。...
    20 KB (1,475 words) - 12:05, 10 February 2025
  • (英語:Yau Tong)位於香港九龍東南仔、長龍田與三家村一帶一個通俗分區,行政上屬於區。現在油北部以公屋和居屋住宅為主,南部臨海位置現主要用作工業發展的地區已經被政府規劃成私人住宅區,但仍有零星的工業大廈存在。而接鄰油的三家村,已有150年歷史,區內也設有魚類批發市場。...
    18 KB (1,976 words) - 09:09, 14 May 2025
  • of Excellence in Paediatrics)是一所兒童醫院,位於香港九龍啟德承昌道1號,即啟德原南停機坪近啟德橋,避風岸邊,佔地21,685平方米,建築面積約為179,223平方米,包括兩座各樓高11層的獨立大樓、中央庭院、地庫及相關設施,共提供468張床位。香...
    21 KB (2,072 words) - 06:29, 14 April 2025
  • 维基共享资源上的相关多媒体资源:筲箕灣避風 筲箕灣避風(Shaukeiwan Typhoon Shelter),是香港島筲箕灣東北部的一個避風,毗鄰鯉魚門海峽,與九龍東油三家村避風仔灣對望。 筲箕灣避風共有兩個入口,東邊入口近筲箕灣魚類批發市場,而西邊入口在水警總區總部及水警港口分區基地,即是西灣河嘉亨灣海旁。...
    4 KB (550 words) - 05:49, 28 January 2024
  • 避風。此外,最新方案亦建議配合單車徑網絡,在指定休憩區設立租賃單車店及適量泊車設施,讓單車駕駛者可以小休,並且停下欣賞風景。 2018年,土木工程拓展署展開為期一年的「啟德發展區海濱花園行人及單車共融通道試驗計劃」,在...
    23 KB (2,331 words) - 13:08, 1 April 2025
  • 三家村 (九龍) (category 區)
    三家村(英語:Sam Ka Tsuen)是位於香港區東南部鯉魚門的鄉村,有150年歷史,為九龍十三鄉之一,位於油及鯉魚門附近。 根據當時香港政府1898年後繪製的地圖,鯉魚門一帶的土地由幾個氏族擁有,現今油工廠區一帶土地由張氏擁有、現今油邨及高超道一帶由曾氏擁有、鯉魚門下環由曾氏和羅氏擁...
    11 KB (810 words) - 13:31, 30 November 2024
  • 公共運輸交匯處(英語:Yau Tong Public Transport Interchange)位於香港九龍區油高超道大本型港鐵層,對面為油中心,下方為港鐵綫及將軍澳綫的行車隧道,為一個室內坑狀公共運輸交匯處,通過大本型商場連接油站A2出口,並設有升降機及樓梯連接油...
    15 KB (1,924 words) - 08:41, 27 October 2024
  • 保護和保存海港的目的。本條例於1997年6月30日,即香港回歸前一日實施。2021年3月18日,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研究修訂《保護海港條例》以落實避風的填海工程。 1997年香港回歸前,《保護海港條例》由當時的民主派香港立法局議員、保護海港協會副主席陸恭蕙以私人草案形式提出,並於1997年6月臨回歸前獲立法局以大比數通過。...
    8 KB (822 words) - 07:14, 17 May 2025
  • 九龍灣 (category 區)
    九龍灣(英語:Kowloon Bay)原指香港九龍半島東面的海灣,泛指紅磡至之間一帶海域,屬維多利亞港的一部份。經大幅填海工程興建啟德機場後,原有海灣面積大幅縮小,現時「九龍灣」之名通常是指原海灣東面一帶,位置為牛池灣以南,牛頭角以西,東面接壤道及商貿區。自政府填海造地起,建成的陸地命名為「九龍灣」,現在主要為工商業用地,也有少量住宅區。...
    26 KB (1,837 words) - 14:58, 4 May 2025
  • 飛躍啟德(英語:Kai Tak Fantasy)為香港行政長官梁振英透過《2013年度香港行政長官施政報告》建議在香港九龍啟德發展區前跑道末端、海濱行動區及避風(合共90公頃)興建的主題樂園,涉及約30萬平方米樓面面積;旨在利用前啟德機場的航空、航海及運輸背景,發展上述土地成為兼具教育及娛樂的園...
    15 KB (1,757 words) - 11:12, 4 January 2025
  • 鯉魚門 (category 區)
    道在1950年代相繼開通。 1940年代末至1950年代初,部份因國共內戰南逃的國軍和難民在該處建嶺南新村。直到1997年香港主權移交前,嶺南新村被政府清拆,改建成現時的鯉魚門邨。1960年代政府將酒灣填海,發展成三家村避風;又將三家村一帶山丘夷平,發展成油...
    11 KB (1,033 words) - 15:01, 4 May 2025
  • 繞道、鯉魚門道、東區海底隧道。同時分別與4號幹線、5號幹線、6號幹線、7號幹線和9號幹線5条干线連接。 東區海底隧道、繞道(東區海底隧道至偉業街段)於1989年9月21日通車 繞道(偉業街至啟福道)於1991年4月14日通車 ...
    13 KB (383 words) - 09:25, 8 April 2025
  • 大本型 (category 區)
    2385°E / 22.2963; 114.2385 大本型(英語:Domain) 是香港九龍東部區的其中一座大型購物商場,位於九龍油高超道38號,項目編號為KL34。大本型鄰近港鐵油站,樓高8層,總面積達484,380平方呎,可以供出租樓面面積達247...
    47 KB (5,306 words) - 04:54, 12 March 2025
  • 展為香港的第二個核心商業區。九龍東核心商業中心計劃興建一條全長9公里的高架單軌鐵路,連接、啟德新發展區及九龍灣三地。初步走線方案以現有近港鐵站的開源道為起點,經過碼頭,然後以新建的橋樑跨越避風,連接啟德跑道南端進入啟德新發展區,並且與新建的沙中線啟德車站廣場接駁,最後經宏光道連接...
    12 KB (1,174 words) - 04:38, 3 December 2024
  • 避風及香港仔避風。 此隻海上天后廟又名「三角天后宮」,原位於澳門和香港之間的三角洲,由於原址天后廟被來華日軍摧毁,一位羅姓漁民將天后塑像搶救上住家艇。之後漁民合力籌錢,建成此廟艇,成立「三角天后平安堂」。 1955年,三角天后廟艇停留於香港避風...
    4 KB (401 words) - 04:11, 13 July 2023
  • 由於愛秩序灣除北面以外都被陸地包圍,所以政府在海灣北面興建防波堤,成為了筲箕灣避風。每逢颱風襲港的日子,筲箕灣避風都擠滿了漁船。此外,在過往端午節期間,避風亦有舉辦龍舟競渡賽事。 愛秩序灣旁的木屋區,曾於1976年2月1日發生五級大火,有接近三千人受災,共有過千間木屋及艇屋被焚毀。...
    4 KB (406 words) - 13:03, 3 May 2025
  • 傳統水上人的生活,这些蜑家人(水上人渔民)世代生活在这里。而香港仔以其漁村風味及海鮮,成為聞名中外的旅遊景點。香港仔與鴨脷洲之間的海港被劃為香港仔避風。 狹義來說,香港仔的範圍為田灣以東、石排灣以南、黃竹坑以西、鴨脷洲以北的地方,有時會被稱為「香港仔市中心」以區分廣義上的香港仔。2011年香港仔市中心、石排灣邨及漁光邨的人口合計39...
    13 KB (1,145 words) - 12:02, 4 May 2025
  • 2018年,據蘋果日報報道,因愉景灣遊艇會驅逐逾200艘遊艇後,香港遊艇泊位短缺問題嚴重,引發黑幫爭奪避風控制權。聯英社與14K聯手進駐避風,擺放浮躉招攬遊艇,挑戰原本由新義安主導的勢力,引爆衝突。新義安2018年10月為捍衛地盤,高調曬馬、巡邏並向遊艇潑紅油恐嚇艇...
    11 KB (1,453 words) - 00:28, 29 April 2025
  • 晒草灣 (category 區)
    晒草灣(英語︰Sai Tso Wan),又名茜草灣,是香港九龍區茶果嶺及藍田之間的海灣,其毗鄰白泥山亦被稱為晒草灣。藍田站興建在白泥山山坡內,藍田站D出口穿過山坡直接到達白泥山滙景花園第17座旁匯景道及茜發道步行前往滙景花園及麗港城。 地名來源有多重說法。有說由於一帶長滿海草,而該處本來是客家村...
    36 KB (1,976 words) - 09:08, 19 March 2025
  • 魚類批發市場(英語:Kwun Tong Wholesale Fish Market,簡稱魚市場,又名油魚類批發市場)是香港魚類統營處轄下的魚類批發市場,位於九龍東區油南岸,仔灣與三家村避風之間的海岸,地址為東源街10號。 魚類批發市場佔地約4...
    1 KB (115 words) - 10:32, 26 January 2025
  • 鯉魚門邨 (category 油)
    鯉魚門邨(英語:Lei Yue Mun Estate)是香港的一個公共屋邨,項目編號為KL56NR,鯉旺樓則為KT10,位於九龍區油,名字是來自屋邨南面的著名境內海峽鯉魚門及鯉魚門村;此邨由香港房屋委員會發展及管理。 鯉魚門邨前身是嶺南新村,1994年香港主權移交前被政府清拆。政府提供前嶺南...
    15 KB (1,381 words) - 14:25, 18 March 2025
  • 鯉魚門(三家村碼頭)巴士總站 (category 區巴士總站)
    香港工業大概在1960年代開始急步起飛,各行各業百花齊放。油的工業用地主要用作大型工業,諸如修船、製造機械設備、建築材料(木材、磚塊、鋼筋、水泥、混凝土等)。工業區主要從九龍四山開始,向酒灣(即現時三家村避風)和仔灣擴散。 從前的三家村碼頭是往返香港東部水域的重要據點,渡輪在特定時...
    6 KB (615 words) - 19:38, 20 April 2025
  • 政府「分區計劃大綱圖」,範圍包括原啟德機場用地,以及鄰近海旁。以現時香港政府「分區計劃大綱圖」,啟德南至宋皇臺道及啟德隧道與馬頭角及馬頭涌為界,東至繞道與九龍灣為界,北至太子道東與九龍城及新蒲崗為界。 20世紀初,華商何啟和區德(又名區澤民)合資經營「啟德營業有限公司」(Kai Tack Land...
    13 KB (1,503 words) - 13:20, 18 May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