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劍樓隨筆》是香港《大公報》1956年10月23日推出的专栏,至1957年1月30日结束,由当时倍受欢迎的“新派”武侠小说家梁羽生、金庸、百剑堂主三人合作开设,基本上是每日一篇,三人轮流,话题不限。共得文八十五篇,后由香港文宗出版社结集出版。 1956年10月22日,香港《大公报》“大公园”版面...
7 KB (1,409 words) - 06:44, 24 July 2017
將“鏞”字一分為二,以「金庸」為筆名寫《書劍恩仇錄》,引起轟動,頓時金梁齊名,開創武俠小說高潮。1956年,与同写武侠小说的梁羽生和百剑堂主在报上开设专栏《三剑楼随笔》,三人合写随笔,给“新派武侠”留下了一段历史见证。1956年在《香港商報》全年連載《碧血劍》。1959年於自辦的《明報》上連載《神鵰...
92 KB (10,301 words) - 01:50, 12 July 2025
Mountain)(《雪山飛狐》,全1冊)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莫錦屏(Olivia Mok)譯。 三剑楼随笔:與梁羽生、百劍堂主在《大公報》的專欄結集。 袁崇焕评传:文化普及性作品,非学术性著作,收录在《碧血剑》。 在台所见、所闻、所思:明报出版社1972年出版。...
11 KB (1,141 words) - 13:52, 10 June 2025
電視劇,中國大陆,2008年,黄维德、何琢言、TAE、湯鎮宗、胡慶士、王建國、侯京健 遊劍江湖 電視劇,香港無綫電視,2005年,郭羨妮、陳錦鴻、何家勁、陈龙、陳怡蓉、李天翔、李倩 武當一劍 電視劇,中國大陸,2021年,于了一、柴碧雲、周航、孫佳雨、楊猛 《三剑楼随笔》:與金庸、百劍堂主在大公報的專欄結集。 《筆花六照》:香港天地圖書,ISBN...
24 KB (3,050 words) - 18:32, 29 June 2025
任香港《大公报》编辑、副主任、副总编辑。广东省文联委员。 20世纪50年代,以筆名「百劍堂主」與梁羽生、金庸同写武侠小说,人称「三剑客」。三人曾在大公報上开设《三剑楼随笔》专栏。1979年进入中国作家协会。1997年9月29日,因心脏病猝发而逝。 主要著作有散文集《海沙》、《无华草》,诗集《往日集...
3 KB (238 words) - 09:53, 30 June 2024
名劍風流(1981) 飛屍(1981) 血鸚鵡(1981) 碧血劍(1981) 人皮燈籠(1982) 神鵰俠侶(1982) 俠客行(1982) 沖宵樓(1982) 神經大俠(1982) 小子有種(1982) 五遁忍術(1982) 御貓三戲錦毛鼠(1982) 三闖少林(1983) 少林醉棍(1983) 五郎八卦棍(1984)...
59 KB (5,668 words) - 14:01, 7 July 2025
任劍輝(英語:Yam Kim Fai,1913年2月4日—1989年11月29日),原名任麗初,又名任婉儀,廣東南海西樵人,於廣州出生,粵劇女文武生,有「戲迷情人」的美譽。其堂妹任冰兒亦為粵劇演員。她與白雪仙於1956年創立仙鳳鳴劇團,及於1963年創立雛鳳鳴劇團。 任劍...
37 KB (3,405 words) - 01:05, 3 July 2025
劍輝及白雪仙所創立。成員主要包括龍劍笙、朱劍丹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蓋劍奎、江雪鷺、梅雪詩、言雪芬、謝雪心及方雪羽等。雛鳳鳴於1964年3月6日在利舞台首演,1969年演出第一套全本戲,在舞台演出多於二十多年,直至1992年因主帥龍劍...
24 KB (3,667 words) - 16:52, 18 September 2023
杜仰山(農曆丁酉年12月19日(公元1898年1月11日)—1968年),名天賜,號爾瞻,別號景軒,以字行。生於台北,名詩人趙劍樓(一山)弟子。 台灣早期詩人、漢學家、易學家。於日治時期與詩友創辦台灣詩社「星社」,自號劍星,世業儒,性恬退,私叔少陵子瞻,故詩多憂民愛物,有聲於時。中歲好道,教學自娛。早年於大稻埕各私塾教授...
2 KB (334 words) - 22:36, 11 September 2024
《夜半1點鐘》(1995年) 《夜半2點鐘》(1997年) 《夜半3點鐘》(1997年) 【閒來無事的隨筆】《夜半三點鐘》. 【閒來無事的隨筆】. 2023-01-06 [2023-01-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29). 香港影庫上《夜半3點鐘》的資料(繁體中文)...
3 KB (185 words) - 19:39, 2 June 2025
新校舍(2016-現在): 新校舍樓高六層,分為教學大樓(乾利樓),特別室大樓(乾亨樓)和懸空的中庭樓(禮堂)連接兩者,由巴馬丹拿設計,五洋建設承建。重建後的總建築面積增至達13,600平方米,校舍佈局及風格均採用後現代建築設計,以灰色和白色為主,並將中庭樓...
40 KB (3,996 words) - 18:37, 10 July 2025
《李国文文集》共17卷,2012年人民文学出版社(长篇小说2卷,系列小说2卷,中短篇小说3卷,散文2卷,随笔8卷)。 1980年,《月食》荣获第三届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 1982年,《冬天里的春天》荣获第一届茅盾文学奖。 1984年,《危楼纪事》荣获第四届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 2002年,《大雅村言》荣获第二届鲁迅文学奖。...
7 KB (610 words) - 00:23, 28 September 2024
慶親王奕劻受李鴻章死前交代,奏准為張蔭桓平反、追復原官銜。 張蔭桓著有《三洲日記》、《鐵畫樓詩續鈔》。在京城居於东城锡拉胡同,為粤商刘学询(赌博業)所有。 张荫桓故居 [在维基数据编辑] 《清史稿·卷442》,出自趙爾巽《清史稿》 在维基共享资源阅览影像 《知过轩随笔》 (PDF). [2025-01-24]. (原始内容存档...
6 KB (802 words) - 09:25, 13 May 2025
刘寿林等编,民国职官年表,1995年,第1064页 刘寿林等编,民国职官年表,1995年,第1062页 高伯雨,听雨楼随笔 第三册,第402页载:“李释戡,号散释,福建闽侯人。一九六一年六月八日,以心脏病死于上海,年七十三。”;听雨楼随笔 第九册《春风庐联话》载:“梅兰芳的曲词,多出文士之手,甚至有些剧本,也是诗人替他编的,...
10 KB (1,711 words) - 18:38, 26 January 2024
李明誠,原籍甘肅省清水縣,小說家及翻譯家。他以自修的方式學習語文,譯有《莎岡小說集》、《基度山恩仇記》、《少年維特之煩惱》等近三十種文學作品。與舒夏為夫妻,兩人合著《心室隨筆》一書。 1923年,十月生於甘肅省清水縣李崖村。 1929年,進李崖村河北書院,發蒙讀書,熟讀《幼學》、《四書》、《詩經》、...
6 KB (999 words) - 12:05, 24 May 2025
有人質疑,海寇盤據東番,而東番不屬中國,沒理由在版圖以外用兵,陳第也為文幫沈有容辯解:126。 台灣清代方志記載,1695年來台灣的徐懷祖著述《台灣隨筆》,記述明末莆田人周嬰著《遠遊編》載〈東番記〉稱台灣為「台員」,為中國南方語音。清人與之後的伊能嘉矩《台灣文化志》、連橫《台灣通史》、戰後《台灣省通...
9 KB (1,250 words) - 12:58, 28 April 2024
[1956]. ISBN 7-5338-0785-5. 高伯雨. 听雨楼随笔 柒. 香港: 牛津大学出版社(中国). 2012. ISBN 9780193977150. 周润寰. 游西湖的向导. 上海: 世界书局. 1929. 楼鹏飞; 方印华(主编). 纪实虞洽卿. 宁波: 宁波出版社. 2014...
19 KB (2,535 words) - 02:23, 5 September 2024
黃霑 (category 使用了三种注音方式的页面)
他曾為《明報》、《新報》、《東方日報》、《壹周刊》、《南方都市報》、《新京報》等報刊寫專欄文章,講述他種種見聞體會以及身為創作人的心路歷程;大部分已結集成書,例如《黃霑隨筆》、《開心半世紀》、《廣告人告白》、《浪蕩人生路:人生篇》等。 不文集 1983年成書的《不文集》,收錄了1973年起他在《明報周刊》寫的多篇專欄文...
123 KB (12,775 words) - 13:21, 7 July 2025
隨筆》(約在1805年寫成)當中就已提及到本書,所以本書當成書於1798年至1805年之間。 《桑滄偶錄》分成上下兩卷,凡九十篇故事。這些故事可分成三種類型:一是人物故事,包括帝王大臣、文士凡人、仙人、烈婦等等。二是山川寺廟等名勝古跡的怪異鬼神故事。三是奇聞異事。...
8 KB (1,257 words) - 11:50, 29 September 2024
关羽 (category 使用了三种注音方式的页面)
明清官方祀典堅持一年兩祭,以五月十三為關帝君聖誕,每年南京六部太常寺官祭,今日民間主要以農曆六月二十四日作為神明關公聖誕日,五月十三則視為官方生日。 關羽於民間的形象,至宋代即與今日相去不遠。洪邁的《容齋隨筆》按理是史論,但其中已有「關羽手殺袁紹二將顏良、文醜於萬眾之中」的傳說。而膾炙人口的三...
146 KB (26,036 words) - 03:53, 19 July 2025
汪蘇瀧 (section 2021年 〈隨便〉、《五十公里桃花塢》、《青春環遊記 (第三季)》)
獎項。同年4月,他出版首部隨筆集《這個世界讓我有一點不懂》。8月,為電視劇《微微一笑很傾城》創作並演唱主題曲〈一笑傾城〉,並參與同劇插曲〈下一秒〉的詞曲創作,9月,再獲「亞洲新歌榜」年度突破創作人獎項。 2017年 汪蘇瀧在多個音樂及綜藝領域中活躍。1月,為電視劇《射鵰英雄傳》演唱插曲〈江湖天下〉,並為劇中OST〈劍...
107 KB (8,604 words) - 06:46, 13 July 2025
、王詩琅、徐瓊二、陳鏡波、吳希聖、張維賢、林煇焜、李春霖、陳君玉、吳劍亭、何春喜、黃啟瑞、李清池、洪耀勳、林堅如、陳泗汶、李慕平、江賜金、高肇藩、邱耿光、楊雲萍、李獻璋。 南部:張長安、蔡秋桐、郭水潭、吳新榮、黃石輝、吳澄淵、謝星樓、徐玉書、陳海參、楊敬亭、胡彬彬、吳長卿、王開運、陳幼謙、郭翠玉、李...
9 KB (1,320 words) - 06:02, 9 November 2023
礼作乐,还淳返朴。宗礼明堂,崇儒太学。四海慕化,九夷禀朔。沈璧大河,泥金中岳。巍乎成功,翕然向风。” 鲁宗道:“唐之罪人也,几危社稷。” 洪邁《容齋隨筆》:「漢之武帝、唐之武后,不可謂不明」。 司马光:“虽滥以禄位收天下人心, 然不称职责,寻亦黜之,或加刑诛,挟刑赏之柄以驾御天下,政由己出,明察善断,故当时英贤亦竞为之。”...
56 KB (8,791 words) - 15:26, 15 July 2025
麟的批准,經費由政府提供,設局於东城讲舍,抄寫者達百餘人。當時所依的底本大多都是丁丙家中的八千卷樓的藏書,後來發現不敷使用,便向各地藏書樓借書;不愿借出的,则派人到对方當地借抄,最遠甚至曾向廣州孔氏岳雪樓借抄。其後民國四年(1915年)至民國十二年(1923年)間,錢恂又主持了一次補抄(乙卯补抄)。...
74 KB (10,934 words) - 07:25, 6 March 2025
和提醒,林凉水之人物性格有著極大變化。他在旺角唐樓設立林涼水律師事務所,處事手法與以往有很大改變。他愿意為無財無勢的弱勢社群服務,為民發言,公道先行。他的認真及渴望為曾潔兒翻案的態度,令方家軍(楊偲泳飾)感動,愿意和他合作為曾潔兒翻案,最後經多次舌劍舉證,曾潔兒上訴得直,當庭釋放。 林涼水(黃子華飾)在孖沙茶餐廳。...
53 KB (4,024 words) - 16:00, 6 June 2025
部顾问、南京市政府参事。1933年,林庚白在上海创办《长风》半月刊。这一时期,他创作诗文很多,先后编校《庚白诗存》、《庚白诗词集》,还著有《孑楼随笔》、《孑楼诗词话》等等,为南社健将。 林庚白自投身诗坛,师从“江西诗派”的陈石遗,别人多认为其似李义山,后来他被誉为“中国一代诗人”。林庚白自称:“十年...
9 KB (1,464 words) - 18:48, 29 June 2025
。談話中,問其對江青的看法,馬說,她是一個禍害,但她發展到禍國殃民的地步,沒有料到。”年譜中未記錄1978年12月葉劍英與唐納會面情況。綜合《南方周末》“改革八賢葉劍英篇”配圖,葉劍英元帥在1978-1979間可能兩次接見唐納。 第2版由王為一等根據唐納初版改編為四幕劇,於1938年底在重慶由“怒...
62 KB (8,920 words) - 09:34, 18 July 2025
》則以臺灣人作家為主,兩方形成日治末期最大的兩股文學勢力。 1942年8月,西川滿編纂的《台灣文學集》由東京的大阪屋號書店出版,其中收錄「評論」、「隨筆」、「詩」、「民俗」、「小說」,作者多為《文藝台灣》同人。該書裝畫則由宮田彌太朗、立石鐵臣擔任。是《文藝台灣》發行後第一本台灣文學的作品合集,並由日本內地的書店發行。...
87 KB (10,560 words) - 11:15, 6 February 2025
楊家有女初長成,養在深閨人未識。』何耶?蓋宴暱之私猶可以書,而大惡不容不隱。《陳鴻傳》則略言之矣。」 史繩祖《學齋佔畢‧卷一‧詩諱國惡》:「洪氏容齋隨筆謂元稹連昌宮詞有規諷,勝如白居易《長恨歌》,然余竊謂前賢歌詠前世之事,可以直言,而當代君臣則宜諱國惡。如陳司敗問:「昭公知禮乎?」子曰:「知禮。」蓋...
33 KB (5,082 words) - 07:08, 22 March 2025
《原來你非不快樂》(ISBN 9789573265757,2010年,臺灣遠流) 《林夕一念隨筆 你今天末日了沒?》(ISBN 9789888249602,2014年7月,香港亮光文化) 《林夕一念隨筆2 夏花秋葉剛剛好》(ISBN 9789888365487,2016年7月,香港亮光文化)...
182 KB (7,798 words) - 01:54, 18 July 2025
能养活自己,我是可怜你这位公子才给你饭吃,难道是希望你报答吗?” 韩信因背著一把劍卻不出鞘,經常遭到旁人鄙視侮辱,淮阴城屠宰場中一些少年無賴不斷的譏諷他。有天在大街上,無賴在眾人面前譏嘲韓信:“你雖然人高馬大,喜歡帶刀劍,以你的心理看來,不過只是個膽小鬼而已。若不怕死就拔劍刺我,怕死的話,就從我胯下...
90 KB (16,735 words) - 16:04, 18 June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