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侏羅紀滅絕事件(Triassic–Jurassic extinction event)是顯生宙五大生物集群滅絕事件之一,發生於侏羅紀之間,大約是1億9960萬年前(另一說法是2億140萬年前)。這次滅絕事件使當時至少50%的物種消失,影響程度遍及陸地與海洋,在海洋生物中有20%的科...
    8 KB (935 words) - 08:26, 13 May 2025
  • -侏羅紀滅絕事件,約2億零130萬年前(誤差值為60萬年)到1億4500萬年前(誤差值為400萬年)這一段時間內,虽然侏羅紀的岩石标志非常明显和清晰,其开始和结束的准确时间却如同其它古远的地质时代,无法非常精确地被确定。整个侏罗纪...
    13 KB (2,003 words) - 08:21, 13 May 2025
  •     ← 二灭绝事件 ← 植被完全恢复 ← 兰格利亚火山爆发事件 ← 卡尼期洪積事件 ← 石珊瑚目出现 ← 侏罗纪灭绝事件 时间表 直轴:百万年前 (英語:Triassic,符号T)是显生宙中生代的一个,是中生代的第一个地质时代,位于二侏罗纪之间,始于2...
    12 KB (1,801 words) - 10:59, 14 February 2025
  • 巨大尘烟包裹了地球,地球进入早古生代大冰期(冰河期),许多无脊椎动物不能适应环境而灭绝。 缺氧事件 白垩纪﹣古近灭绝事件 全球災難危機 泥盆後期滅絕事件 近地超新星 二灭绝事件 侏羅紀滅絕事件 安第斯-撒哈拉冰河時期(英语:Andean-Saharan glaciation)...
    12 KB (1,487 words) - 05:13, 10 August 2024
  • 滅絕中只能排到第四,綜觀地球歷史,二灭绝事件滅絕了當時地球約95%的生物種類,为地質年代中最嚴重的生物集體滅絕事件,相比之下白堊紀滅絕事件消滅的地球物種數约为75%。 由於國際地層委員會不再承認第是正式地質年代名稱,而由古近與新近取代,白堊紀—第恐龍滅絕事件故而改稱為白堊紀—古近紀恐龍滅絕事件。...
    78 KB (9,582 words) - 06:21, 9 May 2025
  • 事件。海洋表层繁盛的有机物的沉降,使得全球碳循环中大气层的二氧化碳大量进入海底沉积层,也加强了地球冷化。泥盆也是陆地上生成大煤田的时期,这也加剧了二氧化碳固化入岩石圈。 二-滅絕事件:发生在2.5亿年前的二-过渡时期。这是已知的地质历史上最大规模的物种灭绝事件...
    27 KB (2,973 words) - 20:22, 31 March 2025
  • 滅絕事件(英語:Permian–Triassic extinction event,簡稱:P-Tr)是一個大規模物种滅絕事件,發生於古生代二與中生代之間,距今大約2億5140萬年。若以消失的物種來計算,當時地球上70%的陸生脊椎動物,以及高達96%的海中生物消失;這次滅絕事件...
    96 KB (11,058 words) - 19:26, 27 February 2025
  • 埃迪卡拉末期滅絕事件(英語:End-Ediacaran extinction)又稱震旦末期滅絕事件,是一次可能發生在約5.42億年前埃迪卡拉末期的大滅絕。該次事件包括疑源類生物的大型集體滅絕、埃迪卡拉生物群突然消失以及寒武紀大爆發之前的一段地球生命空白期。 在埃迪卡拉(又被稱作震旦...
    8 KB (1,029 words) - 03:39, 24 February 2025
  •         ← 二灭绝事件 ← 植被完全恢复 ← 兰格利亚火山爆发事件 ← 卡尼期洪積事件 ← 石珊瑚目出现 ← 侏罗纪灭绝事件 时间表 直轴:百万年前 卡尼期洪積事件(英語:Carnian Pluvial Event,簡稱CPE)是發生在晚...
    9 KB (1,278 words) - 09:37, 23 November 2024
  • 合弓綱 (section )
    -滅絕事件滅絕了,這個地球歷史上最大的生物滅絕事件,可能跟西伯利亞暗色岩火山爆發事件有關。 盤龍目早已在二中消亡,在二-滅絕事件之後,只有少數獸孔目存活下來,並且成功在早期活着,包括:水龍獸、犬頜獸,後者出現在...
    24 KB (2,945 words) - 14:53, 24 April 2025
  • 寒武紀-奧陶滅絕事件發生在大約4.88億年前,這次事件是發生在顯生宙的第一次生物集群滅絕事件。该事件結束了古生代的寒武紀,並進入了奧陶。 该滅絕事件消滅了很多腕足動物門、牙形石以及嚴重減少了三葉蟲的物種數目,地球上約49%的屬都在這次事件中消失。叶足动物门的异虫纲和恐虾纲在寒武纪曾经盛极一时,...
    2 KB (300 words) - 11:01, 14 February 2025
  • 中期的四角獸。在二中期,獸孔類取代盤龍目,成為優勢陸地脊椎動物。在中期,多樣化的主龍類動物取代獸孔類,成為優勢陸地脊椎動物,少數二齒獸類仍保持多樣性、存活到末期。在約2億2500萬年前,犬齒獸類演化出現代哺乳動物的祖先。 在-侏羅紀滅絕事件...
    11 KB (1,341 words) - 07:30, 4 March 2024
  • 單位:百萬年 泥盆後期滅絕事件(英語:Late Devonian extinction),又稱泥盆晚期滅絕事件,是地球生物史上五次主要的大規模物種滅絕事件之中的第四大物種滅絕事件,發生於古生代泥盆晚期。本次滅絕事件又可被細分為許多個別的小事件,而其中發生在3.74億年前的凱爾瓦塞事件(英語:Kellwasser...
    19 KB (2,333 words) - 09:31, 17 March 2025
  • 马尼夸根陨石坑 (category 撞擊坑)
    1億年前,也就是時期,因為一顆直徑5公里的天體撞擊而形成的。這個小天體在地球表面撞出了直徑100公里的大洞;但在風化作用侵蝕下,今日坑體呈一個直徑72公里左右的環形湖。马尼夸根隕石坑是目前地表上已知第五大的隕石坑。 近期的研究認為马尼夸根隕石坑的形成年代是2億1400萬年前(誤差值為100萬年)。早於...
    3 KB (383 words) - 20:09, 25 April 2023
  • 第四滅絕事件,或稱冰河時期滅絕事件,是於第四發生的大量巨型動物群的滅絕事件,大部份都是在過渡到全新世之間發生的。有些學者會將此次生物集群滅絕看為全新世滅絕事件之一,也有認為是獨立事件。古生物學家認為其成因可能是氣候轉變、疾病的傳播、隕石撞擊、或被人類過度獵殺等。 第四滅絕事件...
    39 KB (4,998 words) - 02:35, 7 January 2025
  • 稜龍類被分到闊孔亞綱、喙頭龍類被分到鱗龍形下綱裡的喙頭目,牠們因骨骼與頭骨上的小細節而被提議分為同一演化支,從共同的祖先演化而來。 上述五個分類中,前者因-侏羅紀滅絕事件滅亡或衰落。離龍目成為少數動物群,存活到中新世。主龍形類在早佔了重要的位置,後來演化出更成功的主龍類。...
    4 KB (265 words) - 13:12, 11 October 2024
  • 白垩纪 (category 使用了种注音方式的页面)
    ,时长将近8000萬年,是顯生宙的最長一個階段。白垩纪因欧洲西部该年代的地层主要为白垩沉积而得名。白垩纪位于侏罗纪和古近之间,約1亿4550萬年(誤差值為400萬年)前至6550萬年前(誤差值為30萬年),發生在白堊紀末的滅絕事件,是中生代與新生代的分界。 陸地上,白堊紀和侏羅紀...
    25 KB (3,553 words) - 13:29, 18 May 2025
  • 伪鳄类主龙似乎在早期(奧倫尼克階晚期)出現,到中期(拉丁階)成為陸地肉食性優勢動物。牠們的全盛期是晚期,在這時代牠們分為直立四肢的勞氏鱷科、植食性帶有裝甲的堅蜥目、大型狩獵動物波波龍科、小型敏捷的喙頭鱷亞目、還有其他族群。 在-侏羅紀滅絕事件...
    10 KB (1,433 words) - 00:24, 12 July 2024
  • 在地球歷史上曾發生過海洋酸化事件 -在卡皮坦滅絕(英语:Capitanian mass extinction)期間、二滅絕事件期間、-侏羅紀滅絕事件期間、和在白堊紀—古近滅絕事件期間。 這五次地質歷史中的大規模物種滅絕事件,其中...
    135 KB (14,707 words) - 00:27, 24 November 2024
  • ta)的水生脊椎动物(或有头类脊索动物),是一类已灭绝的史前无颌鱼,广泛生存于从寒武纪到侏罗纪早期近亿年间的海洋生态系统中,熬过了五大灭绝事件中的前次(其中包括规模最大的二灭绝事件),但最终在第四次(也是规模最小的一次)的灭绝事件中彻底消亡。...
    5 KB (575 words) - 12:24, 4 September 2024
  • 恐龙 (section 撞击事件)
    後期是個生物劇變的時代,有許多植物、海生動物興起衰落,後期的氣候也有巨大改變。伪鳄类目前僅剩下鱷魚,但在晚期,伪鳄类是群非常多樣化的演化支,包含:鳥鱷科、堅蜥目、勞氏鱷類。在這群優勢物種存在下,恐龍存活到侏羅紀,並非生理、競爭上佔有優勢,而是面對滅絕事件的運氣問題。...
    153 KB (18,480 words) - 05:10, 6 May 2025
  • 非常繁盛,部分类群一直保持原有的生理形态,掙扎求存至白堊紀,而生存至今的仅剩滑体亚纲一支。牠們广泛适应各种生境,包括陸地、淡水及近岸的海洋,化石遺骸在各大洲都有發現。 过去学界並不認同滑体亚纲的祖先是离片椎目,认为整個离片椎目在無後裔的情况下完全滅絕...
    15 KB (1,691 words) - 22:43, 19 December 2024
  • 史前逃龍 (redirect from 重返侏羅紀)
    第二季的那隻哥倫比亞猛獁。 空尾蜥(Coelurosauravus) 來自二,真實存在。 樹棲恐龍(Tree Creeper) 來自白堊紀,真實存在,但節目誇大其體型和攻擊力。 獸頭亞目(Therocephalian) 來自二,真實存在,物種應為錢氏獸(英语:Euchambersia)。 迷齒亞綱(Labyrinthodont)...
    65 KB (5,745 words) - 20:13, 16 April 2025
  • 统在以前也被称为斯基泰阶。在欧洲,下统的大部分由斑砂岩统组成,它是一个陆上红层的岩石地层学单位。 生物圈历经早世和一部分中世,才从地球史上规模最大的灭绝事件——二灭绝事件中恢复过来。第二次灭绝事件——史密斯-斯派斯期边界事件发生在奥伦尼克期。 早...
    27 KB (3,006 words) - 09:52, 8 December 2023
  • 安尼期 (category 地质年代)
    卡尼期 诺利期 瑞替期           ← 二灭绝事件 ← 植被完全恢复 ← 兰格利亚火山爆发事件 ← 卡尼期洪積事件 ← 石珊瑚目出现 ← 侏罗纪灭绝事件 时间表 直轴:百万年前 安尼期(英語:Anisian)是的第个时期,年代大约位于247.2–242百万年前。...
    13 KB (195 words) - 14:39, 5 October 2022
  • 水龍獸屬 (category 合弓類)
    早期,大氣層的氧氣含量低,二氧化碳含量高。 水龍獸是已知早期的最常見陸地脊椎動物,全世界各地都有牠的化石。水龍獸在二-滅絕事件中存活下來的原因,可能是因為牠們的祖先體型嬌小、動作靈活而且居住在地下,比其他大型動物更快適應滅絕事件後的環境。近年的研究顯示,水龍獸雖然存活過二...
    20 KB (2,280 words) - 13:33, 7 November 2023
  • 瑞替期 (category 地质年代)
    卡尼期 诺利期 瑞替期           ← 二灭绝事件 ← 植被完全恢复 ← 兰格利亚火山爆发事件 ← 卡尼期洪積事件 ← 石珊瑚目出现 ← 侏罗纪灭绝事件 时间表 直轴:百万年前 瑞替期(英語:Rhaetian)是的第七个时期,年代大约位于208.5–201.3百万年前。...
    12 KB (197 words) - 13:00, 14 April 2021
  • 中生代 (redirect from 第二)
    8億年,可以分為:2億5190萬年前到2億130萬年前 侏羅紀:2億130萬年前到1億4500萬年前 白堊紀:1億4500萬年前到6600萬年前 中生代的上界限是二-滅絕事件,这一事件滅絕了当时90%到96%的海洋生物,與70%的陸生生物,也是地質年代中最嚴重的生物大滅絕事件,因此又稱為大死亡(The...
    13 KB (1,778 words) - 05:35, 8 October 2024
  • 拉丁期 (category 地质年代)
    卡尼期 诺利期 瑞替期           ← 二灭绝事件 ← 植被完全恢复 ← 兰格利亚火山爆发事件 ← 卡尼期洪積事件 ← 石珊瑚目出现 ← 侏罗纪灭绝事件 时间表 直轴:百万年前 拉丁期(英語:Ladinian)是的第四个时期,年代大约位于242–237百万年前。...
    12 KB (194 words) - 05:10, 25 March 2020
  • 鱗羊齒屬 (category 生物)
    鱗羊齒屬(學名:Lepidopteris),又名瘤皮羊齒屬、鱗皮羊齒屬,是一屬已滅絕的種子蕨,生存於中二至晚,在當時是一類常見且廣泛分布的種子蕨類植物。它們雖然在規模最龐大的二滅絕事件中倖存下來,卻於之後的侏羅紀滅絕事件滅絕消失。其化石分布於全世界。...
    4 KB (306 words) - 05:49, 22 May 2022
  • 這次滅絕對兩棲動物的演化產生了長期的影響。在長時間的寒冷天氣下,兩棲動物能夠通過降低代謝率和冬眠(即在大部分時間內保持不活動的狀態)來生存。然而,這只是一種短期的應對策略,並不適用於應對長期的不利環境,尤其是適應乾燥氣候的情況。由於兩棲動物的適應能力受到限制,難以適應或主導二...
    15 KB (1,746 words) - 08:15, 27 September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