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冈山根据地反进剿战争,是第一次國共內戰為於1928年1月至6月間,中國國民黨的驻守江西的国民革命军與中国共产党的工农革命军(后为中国工农红军)之間的戰爭。 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湘赣边界秋收起义的工农革命军抵达井冈山,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1928年1月,在遂川召开中共湖南省委前敌委员会及...
5 KB (1,165 words) - 09:08, 7 October 2021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是中国共产党1927年在湖南、江西两省边界罗霄山脉中段创建的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它是根据毛泽东“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理论创建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1927年9月秋收起义后,工农革命军在文家市会师,开会讨论要不要继续打长沙,最后决定为保存实力,应退居萍乡。工农革命军经“三...
21 KB (4,130 words) - 07:33, 12 May 2025
进剿驻剿军队、还乡团的反复彻底清乡扫荡、保甲连坐制度下,至抗战时期成为江西省第四行政督察专员兼保安司令蒋经国治下的模范区。 闽西苏区在主力红军长征后,较早完成了战略转变,保存了中共党组织和红军游击队,坚持「南方三年游击战争」,开辟了游击根据地。1937年7月抗日战争...
31 KB (5,316 words) - 16:12, 30 March 2025
根据地;反對亂燒亂殺的盲動主義;選舉滕代遠為邊界特委書記,彭、李宗白、邱訓民和王首道為特委委員。 1928年11月初,根據湘鄂贛特委決定,由彭、滕代遠、鄧萍、李燦、賀國中組成紅五軍軍委,率領一、三縱隊(五個大隊)向南突破敵人包圍,再次前往井岡山...
112 KB (15,266 words) - 06:34, 30 July 2025
百团大战 (category 1940年抗日战争战役)
戰爭期間中共積極破壞國民政府在各地的行政組織,成功促使國民黨某種程度上放棄在華北的生存,而中共竟在其地下活動、反政府破壞中所獲得地盤並力求維持之,于当地自行徵稅、夺取抗戰資源,引起日軍內部的關注與探討,寄望有效利用國共衝突。 在抗日根據地,由於共產黨領導的抗日武裝在日本侵華的戰略要地...
44 KB (7,248 words) - 05:16, 13 November 2024
南進行秋收起义,並于1927年10月帶領軍隊到達江西井冈山,建立井岡山根據地,途中進行了三灣改編,確定中共對軍隊的絕對控制。1928年4月,朱德,陈毅帶領南昌起義時的殘餘勢力與其他武裝勢力與毛澤東在井岡山會師。 由于中國國民黨的势力尚在完成北伐战争,无暇顾及地方尤其是南方的军事勢力,中国共产党的部队...
22 KB (2,391 words) - 16:54, 27 July 2025
林彪 (category 國共戰爭人物)
林彪于1923年6月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5年考入黄埔军校第四期,在黄埔军校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参加北伐战争。1927年8月,他参加南昌起義,随后转战井冈山,先后担任红四军军长、红一军团军团长等职,参加历次反围剿战争及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115师师长,指挥平型关战役,随后赴苏联养伤。第二次国共内战时期,任东北...
131 KB (19,035 words) - 17:50, 14 July 2025
毛泽东 (category 國共戰爭人物)
個多月,成绩显著。10月初,何長工和潘漢年根據周恩來部署,同陳濟棠部談判3天,達成「就地停戰」、「必要時可以互相借路」等五項協議,為以後中央紅軍開始長征時順利突破第一、二道封鎖線開闢道路。但第五次反围剿战争中根据地的北大门广昌和南大门筠门岭相继失守。6月下旬,毛澤東在會昌接到中共中央通知,回瑞金出席...
137 KB (15,903 words) - 11:54, 15 July 2025
中央蘇區第一次反圍剿、中央革命根據地第一次反圍剿、中央苏区第一次反围剿战争(台湾作第一次江西剿共戰爭),指第一次国共内战前期,1930年底至1931年初,國民革命軍與中國工農紅軍發生的第一次大規模戰爭。 此次戰事名稱,中華民國方面稱其為「第一次江西剿共」或「第一次江西剿匪」,民間一般簡稱「第一次圍剿」;国际上一般称为「第一次圍剿」...
31 KB (4,870 words) - 19:12, 20 April 2025
统一领导第四军军委和边界各县党的地方组织,第四军军委书记改由陈毅接任。 1928年6月中旬,国民革命军对井冈山根据地发动第四次“进剿”。6月23日,红四军取得龙源口大捷,打败赣军进剿,井冈山根据地进入全盛时期。 1928年6月26日中共湖南省委分别写信给湘赣边界特委和红四军军委,指示毛泽东随红四军“...
21 KB (4,113 words) - 07:12, 20 February 2025
粟裕 (section 五次围剿与反围剿战役)
战争第一功。 粟裕曾就读于湖南省立第二师范学院。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加入中国工农红军,参与南昌起义、湘南起义,之后进入井冈山,参与全部五次反围剿战争。中央红军长征后留在南方组织游击战争。历任红军第一军营长、师长,第七、第十军参谋长,挺进师师长,闽浙军区司令员,参与开辟浙南游击根据地...
109 KB (17,717 words) - 03:01, 13 July 2025
任第二师第四旅旅长。北伐军进驻武汉后,第二师扩编为第三十五军任副军长兼师长。 何键的基本部队第三十五军主力缩编为第19师后,由刘建绪担任首任师长。1928年12月,刘建绪就曾率第19师参与进剿井冈山根据地,并与从井冈山突围的彭德怀的红五军打了一仗,互有伤亡。刘建绪从其反动...
7 KB (1,105 words) - 10:40, 4 November 2024
毛澤東發表《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对日战争宣言》,宣揚抗日救國主張,並以红一方面军做為抗日先鋒軍東征。 1933年10月,國民政府動員近100萬國民革命軍圍剿各中國共產黨控制的農村根據地,並以50萬優勢兵力重點進攻中央蘇區(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主要控制地區)。在前四次戰役中,由於實施毛澤東運動戰方...
131 KB (15,309 words) - 08:43, 29 July 2025
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 (section 抗日战争及第二次国共合作)
战争“铁军”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的优良传统和国共两党的再次合作。抗战中,八路军和新四军深入敌后开辟多个抗日根据地,逐渐扩充了自身实力,至抗战结束时,拥有部队120万,民兵200万。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共产党在中国东北地区建立了抗日游击队,这些部队使用过工农革命军、东北人民革命军等名称,后根据...
34 KB (4,475 words) - 10:28, 11 March 2025
何鍵 (category 中華民國反共主義者)
井岡山紅軍根據地,迫使紅軍主力離開至江西中央蘇區。 李、白带廖磊、叶琪两军北上,参加二次北伐,第八军留驻湘鄂边界。1928年五月程潜被桂系软禁,鲁涤平主湘,桂系将所属军队改军为师,何键第三十五军改编为第六师。1929年至1930年,在蔣桂戰爭...
37 KB (6,183 words) - 13:39, 25 May 2025
張學良繼承政權後宣布東北易幟,除去北洋政府五色旗,改豎青天白日滿地紅旗,服從國民政府統治,北洋政府正式宣告滅亡。。 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后,中国共产党發動武装夺权。1927年9月,毛澤東率秋收暴动殘部進入江西及湖南交界建立井岡山革命根據地。1931年11月,在江西瑞金建立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
70 KB (7,482 words) - 17:55, 29 July 2025
中國歷代行政機關列表 (section 護國軍政府(1916護國戰爭期間))
地干下去;现在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事实上已不存在了。”至此,该组织正式解散。 1927年10月4日後,取消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以中國共產黨之名繼續行軍,隨後和秋收起義軍於井岡山會師,改稱中國工農紅軍,建立井岡山革命根據地。 1930中原大戰期間反蔣陣營所成立...
58 KB (5,441 words) - 08:23, 1 February 2025
「皖南事變」之後,為囚禁的新四軍軍長葉挺和俘虜的排以上幹部,國民政府在上饒城南修建了上饒集中營,分佈於茅家嶺、周田、李村、七峰巖、石底等地。集中營內關押的還有部分在東南各省抓獲的共產黨和其他破壞抗日的軍人,共760餘人。 1941年8月,葉挺被押離上饒,轉囚桂林、重慶。1942年5月,...
3 KB (353 words) - 10:32, 11 November 2024
古城,毛澤東在文昌宮主持召開前敵委員會擴大會議,總結秋收起義經驗,討論在井岡山開展游擊戰爭、建立革命根據地問題,10月7日進抵茅坪,10月27日到達井岡山中心茨坪,和當地之農民革命武裝王佐、袁文才部滙合,開始建立井岡山革命根據地;靳雲鶚軍殘部于學忠、劉培緒兩師退集鳯陽,是日為直魯聯軍第十五軍軍長陳文...
285 KB (53,997 words) - 03:40, 10 June 2025
井岡山,建立根據地。 中國共產黨先後在湖南省境的平江、瀏陽、醴陵、岳陽、臨湘、湘陰、長沙、酃縣、茶陵、攸縣、郴縣、宜章、永興、耒陽、資興、桂東、汝城、安仁、桑植、永順、龍山、大庸、石門、慈利、華容等25縣建立了革命根據地...
66 KB (6,699 words) - 04:19, 22 June 2024
6月22日——湘贛兩省軍隊共10個團,由湘軍吳尚、贛軍楊如軒、楊池生率領向井岡山根據地中心寧岡分進合擊,中國工農紅軍第四軍軍長朱德率領第二十九團和第三十一團一營,直奔新七溪嶺,多次打退國軍進攻,全殲1個團,擊潰2個團,繳械千餘支,粉碎湘贛軍隊向井岡山發動之第一次大「會剿」,取得創建井岡山根據地以來最大之一次勝利。...
169 KB (30,881 words) - 07:16, 10 June 2025
贛、閩、粵三省集中14個團兵力,以金漢鼎為總指揮,對閩西革命根據地發動第二次「會剿」;毛澤東在古田就時局和紅軍行動問題覆紅四軍一縱隊司令員林彪信(即《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指明中國革命之發展前途;紅四軍為粉碎蔣介石之贛、粵、閩三省「會剿」,實現「爭取江西」計劃,是日從古田出發,兵分兩路,由朱德率...
184 KB (35,530 words) - 07:16, 10 June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