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格解体-现实解体障碍(Depersonalization-derealization disorder,或写作人格解体/现实解体障碍)又作人格-现实解体障碍,是一种分离障碍,通常患者會感到持续或反复的消失自我感或者失去现实感或者二者兼而有之。 诊断标准包括持续或反复的感到自己从心理过程、身体中分离出来,反复感到环境陌生不真实。...
    9 KB (1,105 words) - 06:58, 3 April 2025
  • 患者感到他们生活在梦中,感到自己不真实。慢性人格解體是指人格解體障礙,在DSM中被分類為解離症。虽然任何人承受较大压力或疲惫时,人格解体都会短暂地发生。但慢性人格解体则更多是指那些有严重的心理創傷或长期焦虑的人遇到的情况。人格解体障碍是包含解离性身份障碍、未定义解离症(DD-NOS)在内的所有单纯...
    11 KB (1,343 words) - 06:58, 3 April 2025
  • 某些分离性障碍由严重的心理创伤引发,而人格解体-现实解体障碍则可能由较轻的压力、精神活性物质影响,或无明显诱因的情况下发作。 根据美国精神病学会《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五版》(DSM-5),以下是主要的分离性障碍类型: 解离性身份识别障碍(DID,原称“多重人格障碍”):表现为两个或以上不同人格...
    33 KB (4,055 words) - 03:11, 23 April 2025
  • 分裂样人格障碍(schizoid personality disorder;SzPD或ScPD,台湾译孤僻型人格障礙症,中国大陆简称分裂样人格,又译类精神分裂型人格障碍,俗称“孤独性格”),在中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的《精神障碍诊疗规范(2020年版)》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中译为“分裂...
    33 KB (3,730 words) - 10:05, 10 March 2025
  • 分裂型人格障碍,简称分裂型人格(schizotypal personality disorder,台湾译思覺失調人格障礙症),既被视作一種人格障礙,又被视作精神分裂症谱系的一种精神病性障碍,被视作后者时常称分裂型障碍(schizotypal disorder,台湾译思觉失调障碍症)。分裂型障碍...
    22 KB (2,351 words) - 07:43, 19 October 2024
  • 解离性身份识别障碍(英語:Dissociative identity disorder,缩写为DID),旧称多重人格障碍(英語:Multiple Personality Disorder,缩写为MPD),是一种以存在至少两种不同人格状态(或称“替代人格”)为特征的精神障碍...
    72 KB (9,935 words) - 09:52, 3 May 2025
  • – 依赖型人格障碍 Depersonalization – 人格解体 Depersonalization-derealization disorder – 人格解体-现实解体障碍 Depressive Disorder Not Otherwise Specified – 未特定抑郁障碍 Depressive...
    74 KB (8,572 words) - 23:23, 18 May 2025
  • 邊緣型人格障礙(英語:borderline personality disorder,縮寫:BPD),簡稱邊緣型人格,是一種B型人格疾患,以長期不穩定的人際關係模式、扭曲的自我概念和強烈的情緒反應為主要特徵。它的另一個主要特徵是精神上和行為上的極端對立且交互並存,並作出自我傷害等破壞性的行為,且這些行為會反覆出現。BPD...
    36 KB (4,572 words) - 04:46, 7 May 2025
  • 其他特定的分离障碍(英語:Other Specified Dissociative Disorder,缩写:OSDD),ICD-11称其他特定分离性障碍,DSM-4中被归类为未另作分类的分离障碍,是指符合分离障碍诊断标准,但未完全符合任一分离障碍类别诊断标准(解离性身份障碍、解离性遗忘症和人格解体-现实解体障碍...
    7 KB (842 words) - 15:45, 2 April 2025
  • 全称作精神、行为或神经发育障碍(中国大陆译“精神、行为与神经发育障碍”)。大众日常还常用“精神病”和“神经病”两词,但需注意一些问题:“精神病”除泛指精神障碍外,还可指“精神病性障碍”这组严重精神障碍,或指精神病性障碍等导致的脱离现实的严重精神症状(参见精神病...
    25 KB (3,041 words) - 13:38, 22 March 2025
  • 未特定的分离障碍(英語:unspecified dissociative disorder),ICD-11称未特定的分离性障碍,是指符合分离障碍诊断标准,但未完全符合任一分离障碍类别诊断标准(解离性身份障碍、解离性遗忘症和人格解体-现实解体障碍)的精神障碍。与其他特定的分离障碍...
    1 KB (129 words) - 06:58, 3 April 2025
  • DDNOS 1b:与DID类似,但不同人格之间没有遗忘现象。 DDNOS 2:出现现实感丧失(去现实感),但无自我解离(人格解体)。 DDNOS 3、4、5等:与DID类似,但伴有特定症状,例如:洗脑引起的身份变化、急性解离反应、解离性恍惚状态、甘泽综合征等。 解离性障碍但症状不明确者。 2013年,DDNOS...
    5 KB (561 words) - 13:52, 2 May 2025
  • 焦虑症 (redirect from 焦虑性障碍)
    遺傳與環境都可能是造成導致焦慮的原因,孩童時期遭受虐待、家族有精神病史以及貧窮都有可能是焦慮症的危險因子。焦慮症常常和其他精神疾病一同發生,像是:重性抑郁障碍人格異常或是成癮症,要診斷焦慮症至少需要六個月的臨床觀察,在特定狀況導致異於常人的過度焦慮,並影響正常生活。另外,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心臟病、使用咖啡...
    29 KB (3,183 words) - 07:29, 21 April 2025
  • 後來失去ASD診斷的孩童中,有很多隨即被診斷為其他類型的發育障礙,最常見的是ADHD,感覺障礙、焦慮障礙人格障礙或學習障礙也有。通常被誤診為ASD的神經發育及精神障礙有:特定語言障礙、社交溝通障礙、焦慮障礙、反應性依戀障礙、認知障礙、視力障礙、聽力喪失及正常行為變化。類似ASD特徵的行為變化是:重複...
    224 KB (25,236 words) - 00:49, 27 March 2025
  • 人格的人經常會將他們的幻想與真實記憶混淆或融合。他們還報告了靈魂出體經驗以及其他類似經驗,這些經驗被一些幻想者解釋為超自然的(psychic)或神秘的。 然而,擁有第二型幻想傾向人格的人卻具有完美的區分現實和幻想的能力,就如同類思覺失調型人格障礙患者一樣。...
    15 KB (1,963 words) - 12:12, 11 November 2023
  • 强迫症 (redirect from 强迫障碍)
    强迫症(英語: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 OCD),又称强迫障碍、强迫型焦虑障碍,是一种以反复出现的强迫思维或强迫动作为主要症状的精神障碍,DSM-Ⅲ和DSM-Ⅳ还认为强迫症属于焦虑障碍谱系,并称之为强迫型焦虑障碍。患者存在强迫观念和用于抑制强迫观念的强迫行为。强迫观念是一类具有侵入性...
    68 KB (8,132 words) - 08:30, 15 May 2025
  • 解离性失忆症 (category 分离性障碍)
    現實或擺脫不愉快的思想所啟動的心理防衛機制,透過個人意識、認同或是行為協調的短暫性改變來迴避傷害,以免使自己情緒崩潰或是身心受創,但當解離過程失控時,可能造成各種解離性疾患。這會使得個人意識、記憶、身份、或對環境知覺的認知被破壞,其症狀有失憶、失去自我與現實感、身分認同混淆甚至出現多重人格...
    7 KB (1,111 words) - 06:58, 3 April 2025
  • 失實症 (category 分离性障碍)
    一些研究已將現實解體和解離症狀與個人及其環境的各種生理和心理差異聯繫起來。有人指出,不穩定的睡眠-覺醒週期(不穩定意味著更容易被喚醒)以及睡眠中的一些明顯變化,例如夢境、催眠、催眠幻覺、夜驚和其他與睡眠有關的疾病可能是導致或改善的原因。失實也可能是嚴重睡眠障礙和精神障礙的症狀,如人格解體障礙、邊緣性人格障礙...
    6 KB (943 words) - 06:58, 3 April 2025
  • 解離 (心理學) (category 分离性障碍)
    創傷性解離的具體表現包括:人格解體(對自我感到疏離)、情感麻木、脫離現實。理論認為解離在嚴重創傷中可能作為短期心理防禦機制,但長期而言會導致心理功能與適應能力下降。 創傷受害者常伴隨解離出現的其他症狀(稱「虐待後遺症」)包括:焦慮、PTSD、低自尊、軀體化症狀、抑鬱、慢性疼痛、人際功能障礙...
    8 KB (989 words) - 06:58, 3 April 2025
  • C-PTSD也被稱為DESNOS或其他未指定的極端壓力障礙。 一些研究人員認為,C-PTSD與PTSD、身體化症(英语:somatization disorder)、解離性身份疾患和邊緣性人格障礙不同但相似。 其主要差異是個人核心自我認同的扭曲和嚴重的情感調節障礙(affect dysregulation)...
    64 KB (7,249 words) - 13:35, 17 March 2025
  • 性偏離 (redirect from 性偏好障礙)
    DSM-II繼續採用「性偏見」一詞,但其不再分類於人格障礙之下,反歸類為「人格障礙與非思覺失調性精神障礙」。DSM-II列出了以下性偏見:性取向混亂(同性戀)、戀物、恋童、異裝癖、露體癖、窺視症、施虐人格障礙、受虐人格障礙「等性偏見」,不過大體分類主要針對以「异性以外者、不跟性交有關的...
    50 KB (5,985 words) - 05:08, 8 May 2025
  • 群,与其他種類的憂鬱症相比更容易於年輕時罹患-通常從青少年時期開始。同樣地,非典型憂鬱症患者更可能罹患其他種類的精神障礙症候群,像是恐慌症、社交恐懼症、逃避性人格障礙,或軀體變形障礙(Body dysmorphic disorder)。 藥物治療的反應在慢性的非典型憂鬱與急性的抑鬱型憂鬱之間是不同...
    19 KB (2,593 words) - 15:33, 18 June 2024
  • 阿茲海默症 (category 记忆障碍)
    失短期记忆(難以記住最近發生的事件),當疾病逐漸進展,症狀可能逐漸出現,包括語言障礙(英语:primary progressive aphasia)、定向障礙(英语:Orientation (mental))和自能障礙(包括容易迷路)、情緒不穩、喪失动机、無法自理和許多行為問題(英语:challenging...
    193 KB (21,642 words) - 06:01, 13 May 2025
  • 恶梦 (category 睡眠障礙)
    folklore)中的Mare(英语:Mare (folklore))被認為會在人們睡覺時騎在他們的胸口上,引起惡夢。 部分噩梦是因为本人在现实中遭受精神上的打击,使得心情低落,导致创伤后心理压力紧张综合征后,会在梦中体现。这种噩梦可能会引发一些疾病。...
    5 KB (685 words) - 09:38, 28 December 2024
  • 目前兩岸當局之間依據各自憲制互不承認對方的合法性,強調中國大陸或台灣屬於法理上的領土的一部分,但由於現實司法管轄之原因與障礙,兩岸法律實務上互不隸屬,在《憲法增修條文》修訂憲法本文後,中國大陸公民並不擁有中華民國的公民權,自由地區人民亦非中國大陸居民。...
    184 KB (13,837 words) - 02:29, 14 May 2025
  • 障碍患者的幻覺。 以當前電脑科学及腦科學領域的科技能力,對大腦進行控制仍有實務上的難關。目前最接近實用的技術是腦機接口,但離完全無線操作還有相當的距離;使用者戴上有關腦機接口裝置或進行腦手術植入有關腦機接口的裝置有無辦法做到遠程無線腦控仍然沒有任何相關的實驗研究。 在現實...
    13 KB (1,197 words) - 14:21, 23 March 2025
  • 模擬理論 (category 混合現實)
    Space)》 計算社會學 共识现实 巨匠造物主 人格解體障礙 數碼物理學 微调的宇宙 全像原理 超真实 数学宇宙假说 摩耶 (印度哲学) 形上學 意识上传 开放蠕虫 长青哲学 資訊哲學 社会模拟(英语:Social simulation) 模擬遊戲 知识论 法蘭克·迪普勒 虚拟现实 庄周梦蝶 Manjoo...
    55 KB (6,884 words) - 04:22, 7 February 2024
  • (情緒障礙人格障礙和精神障礙) 。2012 年,哈佛醫學院的一組精神病學家、行為心理學家、神經學家和神經精神病學家發表了一項研究,建議開發一種新的與宗教妄想和過度宗教相關的精神疾病診斷類別。 他們將聖經中最重要人物(亞伯拉罕、摩西、耶穌基督和保羅)的思想和行為與受與精神病譜系相關的精神障礙...
    14 KB (1,606 words) - 17:52, 17 August 2023
  • 某些藉由氮-甲基天門冬胺酸受體拮抗途徑作用的解離型藥物也會產生迷幻效用。解離型迷幻藥與血清素致幻劑差異在於解離型迷幻藥能造成強烈的真實感喪失與人格解體。例如K他命,除了與其他迷幻藥物相似的知覺變化效果外,還會使人有肉體脫離感與週遭環境失真感。 由於解離型藥物會更進一步產生鎮靜效果、剝奪迷幻體驗的感受,因此有時也不被歸類在迷幻藥物。...
    7 KB (957 words) - 16:16, 6 December 2024
  • 已隱藏部分未翻譯内容,歡迎參與翻譯。 神經性厭食症(英語:anorexia nervosa,ICD-11作神经性厌食)俗称厭食症(英語:anorexia),是一種進食障礙,一般分別為:「自我约束型」以及「暴飲暴食型」。其中「自我约束型」厌食患者占多數,此型患者會万分担心體重過重因而約束自己的進食量。...
    17 KB (1,884 words) - 06:07, 11 January 2025
  • 日本知识界对“文革”的反应. 澎湃新闻. 2016-01-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4-02) (中文).  東大正門に毛主席の肖像 「造反有理」「帝大解体」東大学生、英雄的に猛反撃. 国際新報. 国際新報社. 1969-01-15.  日本“文化大革命”秘档(组图). 网易. 金羊網. 2010-07-14...
    332 KB (35,775 words) - 05:33, 13 May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