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环流模式(AGCM和OGCM)、海冰、陆地表面过程是全球气候模式(Global Climate Model)的关键成分。大气环流模式和全球气候模式被广泛的应用与天气预报、理解气候、预测气候变化等方面。用于研究十年到百年时间尺度的气候的模式最早是由真锅淑郎和科克·布莱恩(英语:Kirk Bryan...
12 KB (1,348 words) - 11:26, 3 December 2022
全球变暖(台湾作全球暖化),指的是在一段時間中,地球的大气和海洋因溫室效應而造成溫度上升的氣候變化,為公地悲劇之一,而其所造成的效應稱之為全球变暖效应。 在2013年,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第五次评估报告认为,“人类影响极有可能是20世纪中叶以来观测到的变暖现象的主要原因。”...
100 KB (10,362 words) - 02:49, 13 March 2025
模式出現。 氣候變化一詞通常特指人為氣候變化(也稱全球暖化)。人為氣候變化是由人類活動所引起,這與部分由地球自然過程導致的氣候變化不相同。從這個意義上講,氣候變化已成為人為全球變暖的代名詞。在科學期刊中,全球變暖是指地表溫度升高,而氣候變化則包括全球變暖和溫室氣體水平增加所造成的其他所有影響。...
98 KB (10,950 words) - 14:45, 10 May 2025
全球暖化效應(英語:Effects of climate change)是指人类造成的气候变化对地球环境、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带来的影响。气候变化的影响程度取决于各国能够达成的温室气体减排总量,以及各地区对该变化的适应能力。 科学家针对气候变化作出的预测,例如海冰融化导致的海平面上升、更频繁的热浪等,如今已成为现实。...
100 KB (10,670 words) - 01:30, 8 May 2025
聖嬰現象 (category 氣候變遷效應)
克環流變弱時,東太平洋的東風減弱,無法把表層較暖的海水吹到西太平洋,造成東太平洋的東部與中部海水變暖,當熱帶海洋的海水溫度異常地持續變暖,將會使得全球氣候發生變化,其中會使得西太平洋地區乾旱而東太平洋地區又降雨量過多。其發生的頻率並不規則,但平均約每2-7年發生一次。基本上,如果此現象持續少於五個月...
14 KB (1,472 words) - 05:30, 8 March 2025
2015年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即《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21次締約方會議、以及《京都議定書》第11次締約方會議,於2015年11月30日至12月12日在法國首都巴黎近郊的勒布爾熱舉行,為期13天。簡稱「COP 21」或「CMP 11」。 這次會議的目標是達成具有約束力的措施,解決氣候變化問題,遏制全球...
8 KB (766 words) - 07:42, 14 January 2023
GCM可能指: 伽羅瓦/計數器模式(Galois/Counter Mode),一種提供AEAD的块密码的工作模式 Google雲端通訊(Google Cloud Messaging),一項由Google提供的雲端推播服務 全球氣候模式(General Circulation Model),描述行星大氣或海洋的數學模型...
384 bytes (48 words) - 05:02, 3 January 2022
数值气候模型使用定量方法来模拟重要气候驱动因素的相互作用,包括大气、海洋、地表和冰雪。它们被广泛应用于气候系统动力学研究和未来气候预测。气候模型可以是定性(即非数值)模型,也可以是对未来气候的预测,主要是描述性的。 定量气候模型将来自太阳的入射能量视为短波电磁辐射,主要是可见光和短波(近)红外线,以...
17 KB (2,022 words) - 14:09, 15 November 2022
根据《国家气候中心主要职责及机构编制方案》,国家气候中心承担下列职责: 牵头负责月、季、年及更长时间尺度的气候与气候变化分析、诊断预测、气候影响评价和应用服务、气候资料分析评价和应用业务、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影响评估,负责为党中央、国务院和政府部门提供气候决策服务产品,统一归口发布公众气候服务信息,为社会提供气候专项保障服务。...
6 KB (777 words) - 15:52, 10 December 2024
气候的相应。不同的最先进的全球气候模式对云的模拟可能会产生相当不同的结果,有些显示增加的低层云,有些则得到低层云的减少。 极地平流层云和中层云不太常见,它们的分布不够对气候产生重要的影响。但是,夜光云出现频率自19世纪以来逐渐增加可能是气候变化的结果。 最近的研究显示了全球...
26 KB (3,406 words) - 05:12, 28 February 2025
气候变化反馈对于人们理解全球变暖的机理十分重要,因为反馈过程会放大或减弱各种气候强迫的影响,因此它在确定气候敏感度和未来气候状态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简单来说,反馈是改变一个量会改变第二个量,而第二个量的变化又会反过来改变第一个量的过程。正(或加强)反馈放大了第一个量的变化,而负(或平衡)反馈则是减小了变化。...
68 KB (7,647 words) - 08:37, 11 January 2024
數值天氣預報 (category 氣候模式)
全球性或是区域性的,或多或少都为全球天气预报提供帮助。将这些模型一同使用,能够降低天气预报的不确定性将可预测的时间范围延伸到更远。有些模型會加入植物的水循環及二氧化碳排放過程,或太陽輻射考慮到米蘭科維奇循環,並與海洋模型作結合,等等複雜計算模擬,而成為全球氣候模式。 1904年...
11 KB (1,547 words) - 07:18, 25 February 2024
陈德亮的研究兴趣涉及气候动力和气候模式、瑞典和中国的区域气候,气候变化与大气污染、地统计学与地理信息系统等领域。 20世纪二三十年代Walker系统地提出了全球三大涛动的概念,即北大西洋涛动(NAO), 北太平洋涛动(NPO)和南方涛动(SO)。欧洲的气候...
7 KB (1,232 words) - 08:25, 4 September 2024
大气温室气体数量的改变决定了地球上太阳能的数量,从而导致全球变暖或变冷。决定气候变化的因素多且复杂,为数众多的变量及其复杂的相互作用决定了气候的变化,但是普遍认为气候变化的大体情况是可以了解的,至少就过去的气候变化的决定性因素而言是如此。 气候 古人将黄道划分4季,12节,12气,72候。定义3节为...
30 KB (3,913 words) - 09:41, 21 December 2024
全球變暖產生顯著的影響。 全球變暖的證據在累積中。真鍋淑郎和理查德·韋瑟拉德開發一個三維全球氣候模式,能大致準確表達出當前的氣候。模型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增加一倍,會讓全球溫度升高大約2°C。其他幾種電腦模型都產生類似的結果:當建立一個模型,輸入類似於實際氣候的資料,當二氧化碳濃度增加時,溫度不可能不升高。...
93 KB (11,362 words) - 07:00, 25 November 2024
木星,土星,海王星及金星的大氣模型也已有人完成。 [1]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火星大氣層 火星氣候 全球氣候模式 甲烷 Mars General Circulation Model – Research. NASA. [2007-02-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2-10)...
3 KB (250 words) - 09:38, 1 May 2024
亞馬遜雨林 (section 氣候轉變對亞馬遜雨林的影響)
全球氣候模式預測未來因溫室氣體排放所造成的氣候變化,顯示在降雨量嚴重減少及溫度上升的情況下,亞馬遜雨林可能無法維持,導致盤地上的雨林於公元2100年前幾乎完全消失。但是,不同的亞馬遜盤地氣候模型得出不同的降雨量估計結果,由輕微上升至嚴重下跌的結果都有。結果指示出雨林在21世紀可能受到氣候轉變及去森林化的危害。...
19 KB (2,040 words) - 15:21, 8 May 2025
溫度預報:包括當日,明日及未來一週天氣。 濕度預報 降雨量預報 紫外線預報 颱風預報 地震警報 氣象站 天氣圖 全球气候模式 气象机 气象主题 中国气象局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中央气象台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国家气候中心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中国天气网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8 KB (1,114 words) - 05:47, 8 August 2024
全球升溫,進行調適以因應全球暖化。 本次會議涵蓋三個國際公約締約國會議,包含《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第28次締約國會議、《京都議定書》第18次締約國會議(CMP18)及《巴黎協定》第5次締約國會議(CMA5)。COP28主席是阿聯酋氣候特使蘇丹・賈比爾(英语:Sultan...
116 KB (12,020 words) - 03:09, 21 March 2025
相对于研究短期天气系统数周的天氣學而言,气候学則主要研究這些系統發生的頻率與趨勢。气候学关注从多年直至千年的天气事件的周期性,以及与大气条件相关的长期天气平均模式。 气候学家的研究包括:局地或区域或全球自然气候、导致气候变化的自然和人为因素。气候学基本观点是过去的气候状况能够帮助预报未来的气候变化。 气候学关注的气候...
12 KB (1,564 words) - 14:53, 23 February 2024
全球變暖的主要原因。 "[全球]暖化程度加劇後,造成嚴重的、普及的和不可逆轉影響的可能性升高。” "對未來氣候變化作調適的第一步是減少當前氣候變化的脆弱性和暴露。" "可透過限制氣候變化的速度和幅度來降低氣候變化影響所產生的整體風險。" 如果沒有新的緩解政策,預計全球...
166 KB (17,783 words) - 03:43, 31 March 2025
可持续发展目标 (category 全球政策组织)
建立具有韧性的基础建设,促进包容且永续的产业发展,并加速创新 减少国内及国家间不平等 促使城市与人类居住具包容、安全、韧性及永续性 确保永续消费及生产模式 采取紧急措施以因应气候变迁及其影响 保育及永续利用海洋与海洋资源,以确保永续发展 保护、维护及促进陆域生态系统的永续使用,永续的管理森林,对抗沙漠化,终止及逆转土地劣化,并遏止生物多样性的丧失...
44 KB (794 words) - 12:23, 14 March 2025
加热海洋,水经过蒸发转入大气,然后又通过降雨回到海洋。因此,当气溶胶大量的消减了阳光时,他们也可能正在减慢地球的水循环。” 全球变暗可能也引起大规模的天气模式的变化。气候模式研究者推测,地表太阳辐射的减少可能导致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季风在20世纪70到80年代间被破坏,造成饥荒(比如萨赫勒区干旱(英语:Sahel...
60 KB (5,788 words) - 01:14, 10 March 2025
气候振荡或者称为气候循环是指全球或区域气候中的任何重复的周期性振荡,并且是一种气候模式。这些在大气温度、海面温度、降水或其他参数的波动可以是准周期性的,通常发生在同一年内、多年度、年代际、多年代纪、世纪级、世纪级或更长的时间尺度。 一个重要的气候振荡例子是厄尔尼诺-南方振荡现象。 El Niño's...
2 KB (241 words) - 11:05, 4 April 2022
氣候行動計畫。此外,《巴黎協定》第六條雖然進展有限(例如國際碳信用市場的額度、碳信用額體系的組成以及其他相關問題皆懸而未決),仍然在第6.2、6.4及6.8條有所推進而奠定了實施基礎。可惜在如何展開「全球盤點」(GST)結果的新對話模式以及減緩工作的方案都進展甚微;聯合國氣候變遷執行秘書賽門·史提爾(Simon...
49 KB (5,262 words) - 17:26, 14 April 2025
模式等。當能量的輸入和輸出通量達到平衡之時,地球就處於輻射平衡狀態,氣候系統將會相對穩定。當地球接收到的能量多於向太空輸出之時,就會發生全球暖化。而當輸出的能量多於輸入之時,就會發生全球變冷。 經過多種測量和觀測,顯示地球至少自1970年開始有氣候...
64 KB (6,729 words) - 18:46, 27 July 2024
气候周期影响最显著的是岁差。 MIT于2019年1月发表于《科学进步》的一篇论文显示,每约2万年就会完成一次湿润到干燥的周期。 19世纪末,Rudolf Spitaler提出地球轨道参数变化引发太阳辐照量变化,是全球季风模式强度长期变化的控制因素,后来气象学家ohn...
19 KB (2,624 words) - 07:47, 18 July 2024
于美国。人们还注意到,收入较高的国家已将排放密集型产业外包给中国。根据1751年至2017年的累计二氧化碳排放量,中国占全球13%,约占美国累计排放量的一半。 中国正遭受全球气候变暖对农业、林业和水资源的负面影响,预计影响将继续扩大。中国政府正在采取一些措施来增加可再生能源和其他脱碳措施,势必要在...
58 KB (6,377 words) - 16:33, 8 November 2024
任務(1965年7月14至15日)提供了火星氣候有限而粗略的模式。之後的水手6號和水手7號提供了缺少的氣候基本訊息。之後真正取得火星氣候資料是開始於1975年的海盜號計畫和之後計畫,例如極為成功的火星全球探勘者號。 這些觀測工作已經有稱為火星大氣環流模式(Mars General Circulation...
56 KB (6,278 words) - 10:25, 18 August 2023
杭州市属亚热带季风气候,由热带海洋气团与极地大陆气团交替控制,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形成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杭州四季分明,春秋较短,冬夏较长,其中夏季最长,是最短的秋季时长的两倍以上。春季回暖始于惊蛰前后,且仍多冷空气,冷暖转换迅速;夏初有闷热高湿的梅雨,梅雨时长和梅雨量年际差异较大,平均始于...
116 KB (12,249 words) - 04:05, 8 December 2024
更具體而言,健康與高溫(全球溫度(英语:Instrumental temperature record)升高)之間的關係包括以下幾方面:弱勢群體暴露於熱浪、與高溫相關的死亡率、對體能活動和勞動能力以及精神健康的影響。對氣候敏感的各式傳染病(如蚊媒疾病、弧菌病原體引起的疾病...
117 KB (11,840 words) - 20:36, 13 May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