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比亚-塞尔维亚关系是利比亚和塞尔维亚之间的外交关系。利比亚在贝尔格莱德设有大使馆,塞尔维亚在的黎波里也设有大使馆。 穆阿迈尔·卡扎菲与南斯拉夫建立了牢固的外交关系,随后又与塞尔维亚保持了外交关系。 其中一个比较重要的联系是军火贸易,首先是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和利比亚...
9 KB (678 words) - 12:45, 16 April 2023
利塞关系可以指: 利比亞—塞爾維亞關係 利比里亞—塞拉利昂關係(中國大陸、港澳、星馬稱利比里亚;臺灣稱赖比瑞亚;臺灣稱狮子山;中國大陸、港澳、星馬稱塞拉利昂)...
475 bytes (33 words) - 08:24, 15 November 2024
中國—利比亞關係(阿拉伯语:العلاقات الصينية الليبية)是指中國和利比亞之間的外交關係,兩國自1978年8月9日起建交。 2014年利比亚再次爆发内战后,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利比亚大使馆以利比亚安全形势恶化为由撤离,在突尼斯设留守组。 利比亚于1959年承认中华民国为代表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并不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
11 KB (1,029 words) - 21:34, 21 February 2025
中國—塞爾維亞關係(塞爾維亞語:Односи Србије и Кине,羅馬化:Odnosi Srbije i Kine)是指中國和塞爾維亞的關係。目前中國在貝爾格萊德擁有大使館,並在普里什蒂納設有一辦公室。而塞爾維亞在北京擁有大使館,並在上海設有一總領事館。 塞爾維亞...
21 KB (1,880 words) - 21:42, 21 February 2025
塞尔维亚-马来西亚关系(塞爾維亞語:Односи Србије и Малезије)是指马来西亚和塞尔维亚之間的雙邊關係。两国于1967年建交。 马来西亚于1967年与塞尔维亚的前身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建立外交关系。并曾互设大使馆。南斯拉夫解体后,由于长时间的南斯拉夫内战,以及马来西亚政府...
9 KB (827 words) - 00:41, 11 November 2024
马耳他-塞尔维亚关系是马耳他和塞尔维亚之间的外交关系。两国于1964年建立了外交关系。马耳他在塞尔维亚的代表是驻在瓦莱塔(本国外交部)的一名非常驻大使。塞尔维亚通过其在罗马的大使馆和在瓦莱塔的荣誉领事馆作为驻马耳他代表。马耳他是欧盟成员国,塞尔维亚是欧盟候选国。 马耳他人和塞尔维亚人之间的关系...
10 KB (981 words) - 13:05, 5 May 2024
塞尔维亚-美国关系是塞尔维亚共和国和美利坚合众国之间的双边关系。他们的双边关系最初是在1882年美国与塞尔维亚王国建立的。从1918年到2006年,美国与南斯拉夫王国、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和南斯拉夫联邦共和国(后来的塞尔维亚和黑山)保持关系,塞尔维亚被认为是这些国家的合法继承者。...
75 KB (7,757 words) - 15:20, 5 May 2025
利比亞航空(阿拉伯语:الخطوط الجوية الليبية,舊稱利比亞阿拉伯航空)是利比亞的國家航空公司。利比亚航空以的黎波里為运营基地,提供前往歐洲、北非和中東地區的定期航班。利比亞航空亦是阿拉伯航空運輸組織和國際航空運輸協會的成員。 由於2011年利比亞內戰關係,利比亞...
12 KB (1,076 words) - 00:16, 7 January 2024
南斯拉夫解體 (section 塞爾維亞民族主義的崛起(1987–1988))
塞爾維亞,以及塞爾維亞境內的兩個自治省:科索沃和伏伊伏丁那。波黑的人口結構中,塞爾維亞人所占比例为百分之三十多,克羅地亞人所占比例为17%左右,雙方都試圖擁有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那地區大部份的主權,從而展開了紛爭,引發了南斯拉夫內戰。 最重要的促使南斯拉夫民族關係...
58 KB (7,914 words) - 18:51, 29 March 2025
印度-巴基斯坦关系,常称印巴关系(印地語:भारत-पाकिस्तान सम्बन्ध,乌尔都语:پاک بھارت تعلقات)是指印度共和国和巴基斯坦伊斯兰共和国之间的外交关系。印度和巴基斯坦的關係複雜且敵對,淵源於許多歷史和政治事件,其中最著名的是1947年8月英屬印度的分治。...
20 KB (1,970 words) - 01:53, 15 May 2025
塞爾維亞斷絕關係,從此以後黑山自行制定經濟政策,改用德國馬克(後來德國廢除馬克,採用歐元,蒙特內哥羅亦改為歐元)。从此塞爾維亞第納爾在黑山不是法定貨幣,只能在一些度假村使用。 因與米洛舍維奇掌權的塞爾維亞斷絕關係,蒙特內哥羅在後來的科索沃戰爭中受到損傷遠小於塞爾維亞,局勢也較塞爾維亞穩定。...
25 KB (2,613 words) - 11:16, 15 April 2025
日本 约旦 哈萨克斯坦 肯尼亚 基里巴斯 科索沃 科威特 纽埃 吉尔吉斯斯坦 老挝 拉脫維亞 黎巴嫩 賴索托 利比里亚 利比亞 列支敦斯登 立陶宛 盧森堡 香港特別行政區 澳門特別行政區 北馬其頓 马达加斯加 马拉维 馬爾地夫 马里 馬爾他 马绍尔群岛...
13 KB (1,119 words) - 17:23, 13 February 2025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熱帶風暴--緬甸改革紀事2012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一江水流曲直走--中國緬甸關係紀事2013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北非殘夢--利比亞戰後文明實錄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雪域決戰--中印邊境衝突50週年紀事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11 KB (1,368 words) - 02:31, 6 August 2023
義土戰爭 (category 義大利—土耳其關係)
非沿海地區自此落入義大利的手中。義大利的勝利激起了保加利亞、希臘和塞爾維亞等巴爾幹國家反對土耳其的決心,最終引發了第一次巴爾幹戰爭。 義土戰爭也是人類第一次以動力飛行器,在空中進行戰鬥。義大利軍也使用飛機投擲炸彈,攻擊土耳其軍在利比亞的地面軍隊。 隨著勝利的天秤往進攻方倒,義大利外交官決定向鄂圖曼開出對已方極為有利的條件。...
7 KB (523 words) - 15:32, 12 January 2025
利比亞反抗運動是利比亞人因反對義大利殖民者在利比亞的統治,因而爆發長達多年的反抗。 第一場抗爭發生在昔蘭尼加。1914年,薩努西亞(義大利語:Senussi)襲擊了在費贊的意大利人,隔年他們在那裡繳獲了來自義大利人的大量裝備,並給義大利人造成了重大損失。薩努西亞試圖征服的黎波里塔尼亞省,但由於貝都...
6 KB (618 words) - 01:06, 2 February 2024
2022年3月11日,中国将首批歼-10CE交付给巴基斯坦空军。 中國和巴基斯坦長期的相互支持關係在全球外交中被認為具有重要意義,可以與以色列-美國關係和俄羅斯-塞爾維亞關係相提並論。美國官員曾質問北京為何對巴基斯坦毫不妥協的支持時,中國將軍熊光楷說了一句名言:“巴基斯坦就是中國的以...
48 KB (4,770 words) - 11:35, 18 May 2025
中華人民共和國—科索沃關係(阿爾巴尼亞語:Marrëdhëniet Kinë-Kosovë;塞爾維亞語:Односи Кине и Косова,羅馬化:Odnosi Kine i Kosova),是中華人民共和國與科索沃共和國之間的雙邊關係。科索沃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為中國唯一合法政府,但中華人民共...
4 KB (448 words) - 15:03, 2 April 2025
在2011年3月19日,北約執行聯合國安全理事會第1973決議授權對利比亞的軍事行動,行動代號貿易風行動(英语:Opération Harmattan)(Opération Harmattan)任務的主要目的是保護利比亞平民和設立禁飛區,法國的Rafale執行了偵察與打擊的任務,Rafale是首架在利比亞...
122 KB (13,484 words) - 16:38, 18 May 2025
国秘密签署伦敦条约后终止了三国同盟,在法律上的同盟关系破裂了。最終意大利加入協約國一方對奧匈帝國及德國宣戰。 值得注意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的幾年前,很多著名軍事分析家都預測義大利會改變立場。1911年,義大利入侵並占領原本由奥斯曼帝國控制的利比亞,令此預測更有說服力。而且,英國和法國在開戰後又作...
9 KB (945 words) - 12:25, 13 March 2025
定節日。但是自從香港、澳門開埠以及大陸改革開放以来,越來越多人開始逐漸習慣以五月的第二個星期日來慶祝母親節,這跟美國文化在中國的傳播和影響有着很大的關係。每逢母親節,子女常會用各種方式表達對母親的關懷和敬意,如贈送賀卡、鮮花和禮物,或者互通電話、電子郵件、甚至網路影片。尤其在粵港澳一帶,受到當地傳統...
18 KB (900 words) - 11:13, 11 May 2025
territorial dispute between the 科索沃 and the 塞尔维亚. The Republic of Kosovo 2008年科索沃宣佈獨立事件 on 17 February 2008. 科索沃與塞爾維亞關係 it as part of its 科索沃和梅托希亚自治省. The two...
174 KB (744 words) - 16:35, 31 March 2025
意大利社會共和國(德國傀儡,1943年—1945年) 塞爾維亞救國政府(德國傀儡) 蒙特內哥羅軍政府(意大利傀儡,1941年—1943年) 波希米亞和摩拉維亞保護國(德國控制) 維希法國(德國傀儡) 軸心國世界瓜分協商 德日关系 反共產國際協定 大東亞共榮圈 第二次世界大戰軸心國領袖 大德意志帝國...
22 KB (2,021 words) - 10:30, 11 May 2025
亞(不含達爾馬提亞)、波士尼亞赫塞哥維納以及斯洛維尼亞南部一小块和伏伊伏丁那的小部分。 南斯拉夫王國在1918年以「塞爾維亞-克羅埃西亞-斯洛維尼亞王國」之名建國之初,就浮現了塞爾維亞人和克羅埃西亞人不和的問題。兩方的政黨在國會內產生黨爭,最終爆發流血衝突。國王亞歷山大一世以此為由解散國會,改行君主...
13 KB (1,425 words) - 03:19, 30 September 2024
几内亚 Holy See 匈牙利 印度 印度尼西亞 伊朗 伊拉克 以色列 義大利 日本 哈萨克斯坦 科威特 黎巴嫩 利比亞 马来西亚 墨西哥 蒙特內哥羅 摩洛哥 緬甸 荷蘭 北馬其頓 挪威 巴基斯坦 巴勒斯坦 葡萄牙 卡塔尔 羅馬尼亞 俄羅斯...
9 KB (647 words) - 00:02, 6 May 2024
约瑟普·布罗兹·铁托 (category 含有塞爾維亞語的條目)
由於第一南斯拉夫的經驗顯示,數量最多、分佈最廣的塞裔傾向壟斷政治;因而铁托試著降低塞爾維亞的規模,使之處於與其他民族差不多的位置。他重劃戰前的行政區疆界,將部分塞爾維亞人口撥給克羅埃西亞、波士尼亞,以減少塞爾維亞的規模;而塞爾維亞境內的匈牙利人以及阿爾巴尼亞人也給了铁托藉口,建立了伏伊伏丁那自治省與科索沃自治區兩個自治區。...
21 KB (2,172 words) - 05:22, 6 May 2025
利比亞1969年最初使用“阿拉伯利比亚共和国”(Libyan Arab Republic)作为席位名称申请加入联合国。於1977年4月21日至2011年9月16日間使用「阿拉伯利比亚民众国」(Libyan Arab Jamahiriya)作為席位名稱,2011年9月16日聯合國大國把利比亞...
54 KB (4,089 words) - 03:37, 9 May 2025
起一系列强烈反应,最終演變成全面戰爭。奧匈帝國发出通牒,要求塞爾維亞採取行動懲罰肇事者,当奧匈帝國認為塞爾維亞沒有做到时,就进而对塞尔维亚宣戰。在泛斯拉夫主義和泛日耳曼主義所造成的敵對結盟關係以及種種集體協定防禦条约和複雜性的國際结盟关系,使得數週內主要的歐洲列強纷纷加入戰爭。一戰最本質的原因不是...
145 KB (16,527 words) - 13:40, 12 May 2025
军事建设上完全依赖美国,这导致了与苏联结盟的阿拉伯世界的对伊朗的敌意。 1974年,由于当时伊朗国王巴列维因利比亚领导人卡扎菲受到巴基斯坦邀请参加于拉合尔举行的伊斯兰会议而拒绝出席,双方关系一度紧张。 1976年末,伊朗促成了巴基斯坦和阿富汗之间的和解。 伊朗惊讶于1974年印度进行核试验(代号“微笑佛陀行动”)而对此事反应冷淡。...
57 KB (5,967 words) - 01:24, 20 June 2024
斯洛博丹·米洛舍维奇 (category 含有塞爾維亞-克羅埃西亞語國際音標的頁面)
斯洛博丹·米洛舍维奇(塞尔维亚语西里尔字母:Слободан Милошевић,拉丁字母:Slobodan Milošević,發音:[slobǒdan milǒːʃeʋitɕ] ;1941年8月20日—2006年3月11日),南斯拉夫和塞爾維亞政治人物,曾擔任塞爾維亞...
22 KB (3,109 words) - 10:33, 4 May 2025
1991年苏联解体后,土俄关系明显改善,两国成为彼此最大的贸易伙伴。俄罗斯成为土耳其最大的能源供应國,同时许多土耳其公司开始在俄罗斯开展业务。 1990年代,土耳其成为俄罗斯游客的首选外国目的地。 然而两国在纳戈尔诺-卡拉巴赫冲突、叙利亚内战、第二次利比亞...
4 KB (415 words) - 06:39, 22 June 2024
2008年2月17日,科索沃議會宣佈獨立,脫離塞爾維亞。包括外交在内的一系列事务轉由科索沃政府承擔責任。2017年2月科索沃共和國的國際承認曾一度達到頂峰,獲得115個政治實體(包括111個聯合國會員國)的承認,並與92國建交。但在塞爾維亞的外交壓力下,已經有所減少。...
25 KB (1,391 words) - 22:10, 16 April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