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北又称“春夏”。是發生在明朝洪武三十年(1397年)丁丑科會試。此次考試特別之處在於北方考生全數落榜,引發一時轟動。 洪武三十年(1397年),翰林学士劉三吾、王府纪善白信蹈主持丁丑科殿試,后发,福建闽县人陈䢿为第一,是为春,上者竟無一人出自北方,北平地区仅有一人。諸多考生认为劉三吾...
    6 KB (1,154 words) - 01:37, 23 February 2025
  • 南北分卷又稱南北卷,是指明朝至清朝初期的會試按南北分卷,南北各自錄取有資格參加殿試的舉人的一種措施。此舉是為打破進士南北比例過於懸殊的局面。 當時明朝南方的士人教育程度明顯優於北方,明太祖洪武年間,各科进士共有867人,其中南方士人就有620人,佔總數的71%。洪武三十年(1397年)又發生南北...
    4 KB (453 words) - 03:29, 12 December 2023
  • 胡藍黨獄 (redirect from 胡蓝党)
    交通謀反罪名被殺,「詞所連及坐誅者三萬餘人」。 洪武二十五年,皇太子朱标病逝。洪武二十六年,蓝玉发:藍玉被人告发謀反,於是又牽連一大批武將及朝廷官員,「族誅者萬五千餘」。 洪武三十年,朱元璋又在南北中指责一些官員是胡藍黨人并将他们凌遲。 顧誠在《沈萬三及其家族事跡考》中說朱元璋是在洪武三十一年...
    1 KB (257 words) - 02:38, 21 August 2023
  •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09).  清・欧阳直,《蜀警錄》(卷1):“初,献贼入蜀王府,见端礼门楼上奉一像,公侯品服,金装人皮质,头与手足俱肉身。讯内监,云国初蜀妃父凉国公蓝玉也,坐谋反,太祖高皇帝剥其皮,传示各省,自滇回,蜀王奏留端礼门楼。” 明初四大 胡蓝党狱 胡惟庸 空印 郭桓 南北...
    14 KB (2,697 words) - 14:59, 7 April 2025
  • 先是,伯巨将上书,语其友曰:“今天下惟三事可患耳,其二事易见而患迟,其一事难见而患速。纵无明诏,吾犹将言之,况求言乎。”其意盖谓分封也。然是时诸王止建藩号,未曾裂土,不尽如伯巨所言。迨洪武末年,燕王屡奉命出塞,势始强。后因削夺称兵,遂有天下,人乃以伯巨为先见云。 明初四大 胡蓝党狱 胡惟庸 蓝玉 郭桓 南北...
    10 KB (1,978 words) - 20:16, 9 June 2024
  • 安震. 大明风云:明朝兴亡启示录. 中国历代王朝兴衰启示录. 长春: 长春出版社. 2005-01-01: 32–33,43. ISBN 7806045554 (中文(中国大陆)).  使用|accessdate=需要含有|url= (帮助) 南北 楚宗之乱 妖书 楚藩 明末三 南渡三...
    18 KB (3,649 words) - 18:23, 22 February 2025
  • 《明史》(卷308):“明年正月,涂節遂上變,告惟庸。御史中丞商暠時謫為中書省吏,亦以惟庸陰事告。帝大怒,下廷臣更訊,詞連寧、節。廷臣言:「節本預謀,見事不成,始上變告,不可不誅。」乃誅惟庸、寧並及節。” 吳晗:《胡惟庸黨考》,《吳史學論著選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84。 明初四大 胡蓝党狱 蓝玉 空印 郭桓 南北...
    21 KB (4,190 words) - 19:46, 18 April 2025
  • 《明史》卷94:帝疑北平二司官吏李彧、赵全德等与桓为奸利,自六部左右侍郎下皆死,赃七百万,词连直省诸官吏,系死者数万人。核赃所寄借遍天下,民中人之家大抵皆破。 朱元璋.《大誥‧郭桓造罪第四十八》 方孝儒.《遜志齋集》.卷十四.〈送祝彥芳致士還家序〉. 中国贪污史 明初四大 胡蓝党狱 胡惟庸 蓝玉 空印 南北...
    5 KB (903 words) - 13:00, 11 October 2023
  • 紅丸是直接關係到中國明朝光宗皇帝朱常洛死亡的一宗宮廷疑案,被稱為明末三之一。 所谓「红丸」,就是“春药”,又称“三元丹”,官史称之為「无方无制之药」;民间称为取處女初潮之經血,謂之“先天紅鉛”,加上夜半的第一滴露水及烏梅等藥物,煮過七次,變成藥浆,再加上秋石(人尿)、人乳、辰砂(湖廣辰州出產的硃砂)、松脂等藥物炮制而成。...
    8 KB (1,526 words) - 19:02, 17 March 2025
  • 明末三,是中国明朝末期宫廷中发生的梃击、红丸、移宫的总称。这三起事件引發了滿朝士大夫互相傾軋,故有“三大”之称。事實上早在三大之前,明神宗萬曆年間還有二書二楚四,即兩次妖書,兩次楚藩,這些案件表面上的問題都是所謂的「國本之爭」,但實際上是激烈的東林黨爭,直到南明滅亡為止。...
    6 KB (742 words) - 00:40, 25 August 2023
  • 中国 明朝颁发《大明律》。 丁丑科會試發生南北。 东南亚 三佛齐被爪哇满者伯夷国王灭,华人一千多人拥戴广东南海人梁道明为三佛齐王。 欧洲 6月17日——波美拉尼亞的埃里克在卡爾馬加冕為丹麥、挪威和瑞典國王,丹麥、瑞典和挪威的代表在瑞典南部一個距離丹麥邊境很近的城市卡爾馬的阿克斯胡斯城堡內行行會議...
    2 KB (202 words) - 12:24, 1 November 2023
  • 三吾发配戍边。后明太祖亲自主持殿试,再选六十一名进士,都为北方人。当时所谓“南北”或“春夏”。建文初年,87岁的劉三吾被召還,后死于任上。葬茶陵腰坡镇石坡村,陵墓今存。 维基文库中的相关原始文献:明史/卷137 南北 白信蹈 宋琮 “劉三吾,茶陵人。初名如孫,以字行。兄耕孫、燾孫皆仕元。耕孫...
    4 KB (847 words) - 20:46, 19 December 2024
  • 移宮,明末三之一。泰昌元年(1620年),明熹宗朱由校即位,抚养皇帝的李选侍和魏忠贤,利用熹宗年幼強居乾清宮,把持朝政。東林黨人楊漣、左光斗等反对,不让李选侍与皇帝同住,迫使她移居他处,是为移宫 。 萬曆四十八年(1620年)七月,明光宗朱常洛即位,為泰昌元年,寵妃西李选侍带着丧母王才人交给她...
    7 KB (1,428 words) - 12:36, 29 July 2022
  • 梃擊(梃,音挺),明末三大之一,亦是國本之爭的插曲。萬曆四十三年(1615年),有一男子張差欲以梃(木棍)刺殺皇太子朱常洛,最終失敗,朱常洛亦鞏固太子地位。 在中國歷史上皇朝的禮制中,皇帝立皇后所生之嫡長子為太子,如皇后無子,則以最年長的兒子為太子,皇帝亦曾經廢立太子。...
    9 KB (1,613 words) - 23:43, 1 May 2025
  • 妖書,發生於明萬曆廿六年(1598年)至卅一年(1603年),是一場由於國本之爭引起的一連串東林黨爭事件,細節可分為「第一次妖書」、「第二次妖書」。另外還有兩次的楚藩,亦是妖書的延續,故稱「二書二楚」。 明神宗正宮王皇后無子,恭妃生皇長子常洛,依照禮法應立為儲君,但皇帝偏愛鄭貴妃之子常洵...
    3 KB (446 words) - 02:37, 24 August 2023
  • 南都太子,又稱崇禎太子,是南明弘光元年(清順治二年,1645年)的在南都金陵發生的一宗案件,為南渡三之一。 弘光元年二月,鸿胪寺少卿高梦箕秘奏:崇禎帝太子朱慈烺出現在浙江。三月初一,弘光帝朱由崧令太監李繼周往浙江一探究竟,并將他带回安置在太平門內的興善寺。朱由崧又派二名太監辨識,二名公公見到...
    4 KB (634 words) - 09:11, 27 March 2025
  • 锦衣卫指揮使司,簡稱錦衣衛,是明朝所设的特務机构,直接向皇帝負責。其出門辦事的校尉被雅稱為緹騎。洪武十五年(1382年),在原親軍都尉府及所屬的儀鸞司的基礎上改制而成。下轄經歷司、南北鎮撫司及親軍所、馴象所等十四所。永樂後,分為錦衣衛與南京錦衣衛。 1361年,朱元璋仍是吳國公時代,改樞密院為都督府,轄錦衣衛前身的「拱衛司」(並無...
    26 KB (4,210 words) - 03:22, 23 November 2024
  • 伪楚王,又称楚世子、楚宗、楚世子狱,明朝万历年间发生的一起有关楚國(楚藩)宗室身分的政治案件。在此的審定過程中,又引發東林黨爭。此亦是楚藩的一部分,兩次楚藩也與妖書迭有相關,故稱二書二楚。 隆庆五年(1571年),藩王楚恭王朱英㷿死于湖北武昌,留下宫人胡氏遗腹孪生子朱华奎、朱华壁。...
    6 KB (1,138 words) - 23:21, 10 January 2025
  • 1601年,朱常洛被封為太子,而朱常洵被封為福王,封國為洛陽。但是福王不到洛陽去,遲遲逗留於北京。直到明末三大之一的梃擊發生,輿論對鄭貴妃非常不利後,福王才被迫離京就藩,太子朱常洛的地位也因而穩固。 王氏原為慈寧宮宮女,在張居正主政的萬曆九年(1581年)的某一...
    9 KB (1,468 words) - 19:56, 13 September 2023
  • 楚藩,是明朝萬曆年間楚國(楚藩)發生的兩次事件,即「伪楚王」、「楚宗劫槓」,學者常認為這是妖書鬥爭的一部份,細節可分為「二書二楚」四大,即「第一次妖書」、「第二次妖書」、「伪楚王」、「楚宗劫槓」等四。 万历卅一年(1603年)三月,楚王宗人、辅国中尉朱华赿向朝廷告發楚王朱华奎並...
    3 KB (401 words) - 08:58, 27 March 2025
  • 代世界最为系统化的全国性考试,竞争激烈,故作弊亦时常发生。科举考试作弊影响国家官僚系统运作,故至少在明清两代,科场弊皆是从重处罚,例如明朝南北(实际上并非作弊)、清朝的丁酉科场等。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九规定了“国家考试”中作弊入刑: 第二百八十四条...
    10 KB (1,612 words) - 07:43, 22 May 2025
  • 第二次妖書,此是明朝萬曆年間的歷史案件,是妖書的一部分,由於國本之爭引起的東林黨爭事件。 萬曆年間刑部侍郎呂坤撰《閨範圖說》,寫了許多后妃的故事,彰顯婦德,司禮監秉筆太監陳萬化將《閨範圖說》送入宮內,明神宗賜給鄭貴妃。鄭貴妃意圖成名,又在《閨範圖說》中增加自己的故事,重新刊印。給事中戴士衡以...
    10 KB (1,828 words) - 17:19, 5 April 2025
  • 等,而「講習之餘,往往諷議朝政,裁量人物」,常常和書院中人議論朝政,抨擊宦官。他們漸漸形成了一個在野集團,被稱為「東林黨」。《明史·孙丕扬传》说:“南北言官群击李三才、王元翰,连及里居顾宪成,谓之‘东林党’。”他們主張開放言路、實行改良時政等意見,得到廣泛支持,同時遭到朝臣、宦官的激烈反對。同時期的...
    17 KB (3,065 words) - 23:42, 10 January 2025
  • 鄱阳瓦屑坝集中,然后发放“川资”,编排船只,乘船驶出鄱阳湖到达湖口。然后溯长江而上,迁入湖北。 民间流传朱元璋血洗湖南(谐音同血洗胡蓝,因为明初胡蓝牵扯甚广,因而以讹传讹变成血洗湖南)的說法,陳友諒任命的湖广参政易华率領群眾一起抗議(一說起義)朱元璋,朱元璋派兵攻擊,易华遁走。之後,朱元璋登基稱...
    4 KB (559 words) - 01:34, 9 May 2025
  • 茶马贸易 · 废中书省 · 都布按三司(都指揮使司、布政使司、按察使司) · 海運弛禁 · 朱元璋反腐 · 明初四大(胡惟庸、空印、郭桓、藍玉) · 南北 · 建文改制 · 靖难之役 · 壬午之难 · 永乐迁都(順天府、故宫) · 永乐盛世 · 内阁建制 · 廠衛( 锦衣卫、东厂、西厂、內行廠) ·...
    8 KB (1,510 words) - 14:53, 17 February 2025
  • 大悲是南明的一起政治案件,南渡三之一。 比丘釋大悲,俗家姓朱,徽州人,跟潞王朱常淓相識。1644年12月大悲來到南京水西門外,自稱是明朝親王,崇禎時封為齊王,又改封定王。 他聲稱「潞王恩施百姓,人人服之,該與他作正位」。弘光帝原本對潞王有所猜忌,懷疑大悲是來為潞王刺探情報,便將他投入監獄,又傳諭...
    1 KB (195 words) - 01:02, 25 August 2023
  • 茶马贸易 · 废中书省 · 都布按三司(都指揮使司、布政使司、按察使司) · 海運弛禁 · 朱元璋反腐 · 明初四大(胡惟庸、空印、郭桓、藍玉) · 南北 · 建文改制 · 靖难之役 · 壬午之难 · 永乐迁都(順天府、故宫) · 永乐盛世 · 内阁建制 · 廠衛( 锦衣卫、东厂、西厂、內行廠) ·...
    3 KB (333 words) - 11:54, 20 April 2025
  • 茶马贸易 · 废中书省 · 都布按三司(都指揮使司、布政使司、按察使司) · 海運弛禁 · 朱元璋反腐 · 明初四大(胡惟庸、空印、郭桓、藍玉) · 南北 · 建文改制 · 靖难之役 · 壬午之难 · 永乐迁都(順天府、故宫) · 永乐盛世 · 内阁建制 · 廠衛( 锦衣卫、东厂、西厂、內行廠) ·...
    7 KB (1,077 words) - 01:33, 16 May 2025
  • 茶马贸易 · 废中书省 · 都布按三司(都指揮使司、布政使司、按察使司) · 海運弛禁 · 朱元璋反腐 · 明初四大(胡惟庸、空印、郭桓、藍玉) · 南北 · 建文改制 · 靖难之役 · 壬午之难 · 永乐迁都(順天府、故宫) · 永乐盛世 · 内阁建制 · 廠衛( 锦衣卫、东厂、西厂、內行廠) ·...
    5 KB (718 words) - 00:40, 12 March 2025
  • 茶马贸易 · 废中书省 · 都布按三司(都指揮使司、布政使司、按察使司) · 海運弛禁 · 朱元璋反腐 · 明初四大(胡惟庸、空印、郭桓、藍玉) · 南北 · 建文改制 · 靖难之役 · 壬午之难 · 永乐迁都(順天府、故宫) · 永乐盛世 · 内阁建制 · 廠衛( 锦衣卫、东厂、西厂、內行廠) ·...
    3 KB (444 words) - 03:22, 23 November 2024
  • 茶马贸易 · 废中书省 · 都布按三司(都指揮使司、布政使司、按察使司) · 海運弛禁 · 朱元璋反腐 · 明初四大(胡惟庸、空印、郭桓、藍玉) · 南北 · 建文改制 · 靖难之役 · 壬午之难 · 永乐迁都(順天府、故宫) · 永乐盛世 · 内阁建制 · 廠衛( 锦衣卫、东厂、西厂、內行廠) ·...
    5 KB (789 words) - 03:22, 23 November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