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千戶是明代的一個衛。 永樂五年十一月丙寅,設交阯千戶。 永樂十二年六月庚戌,置交阯千戶。 永樂十二年九月丙子,置交阯千戶吏目。 永樂十九年夏五月庚寅,議屯田分數,千戶官軍全不屯田,土軍三分屯田、七分備徵調,屯軍每人歲徵稻穀十八石。 明朝都司衛列表...
    2 KB (432 words) - 23:01, 17 March 2017
  • 24.458028; 118.08667 中左千戶城是明朝衛制下隸屬永寧衛的中左千戶(簡稱中左)之城池,位在同安县嘉禾嶼上(今廈門島西南部,园小学附近),亦稱「中左城」、「廈門城」。 中左設指揮正千戶一員、副千戶一員、指揮百一員、鎮撫一員。...
    6 KB (722 words) - 15:36, 25 April 2025
  • 演州千戶是明代的一個衛。 永樂五年十一月丙寅,設交阯演州千戶。 永樂十二年六月庚戌,置交阯演州千戶。 永樂十二年九月丙子,置交阯演州千戶吏目。 永樂十六年九月辛酉,演州千戶缺官,敕總兵官豐城侯李彬同兵部尚書陳洽、都督方政于清化、鎮夷、交州右三衛選多餘指揮調補。...
    3 KB (554 words) - 23:01, 17 March 2017
  • 下攻宋。東路由完顏宗望領軍攻燕京。西路由完顏宗翰領軍直撲太原。東路金兵破燕京,攻佔河北,河南等地,渡過黄河,趨汴梁。宋徽宗見勢危,禪位於太子趙桓,是為宋欽宗,徽宗在幕後主政,同時為逃準備。 1126年(康元年)正月,完顏宗望率金兵東路軍進至开封府城下,包圍北宋首都,因京城...
    33 KB (5,870 words) - 14:18, 19 June 2025
  • 劉巨麟便從屯門軍鎮調兵平亂。[來源請求] 及至五代十國時期,屯門一帶為漢政權的領土,改屯門軍鎮為「海都廵」,並增建軍寨。宋朝時該地則設「屯門砦」,仍設置營壘派兵駐守;元朝則於該區設置「屯門巡檢司」;明朝洪武十四年(1381年)设立「海衛」,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设立「東莞千戶...
    9 KB (1,369 words) - 12:38, 12 April 2023
  • 悬钟,又称玄鐘,为明朝设置的卫。洪武二十年(1387年)江夏侯周德兴奉诏建置,属镇海卫,治在今福建省漳州市诏安县梅岭镇门村悬钟,诏安湾西岸,地当东溪入海处,与西岸西潭镇相当,为诏安门户。 悬钟城依果老山建造,城周五百五十丈(约1711米),城墙以条石丁顺叠砌,面广一丈(约3...
    4 KB (605 words) - 15:35, 25 April 2025
  • 乂安衛 (category 明朝衛)
    千戶」《大明太宗文皇帝實錄》卷七十三永樂五年十一月辛亥朔 「庚戌是日,置交阯乂安、新平、順化三衛,演州千戶、乂安衛、千戶」《大明太宗文皇帝實錄》卷一百五十二永樂十二年六月壬寅朔 「丙子,置交阯乂安、新平、順化三衛經歷司經歷,演州、千戶...
    2 KB (423 words) - 12:53, 6 July 2014
  • 開皇十八年(598年)改德州置,治在九德縣(今越南乂安省榮市)。轄境相當今越南河靜省和乂安省南部。唐朝武德五年(622年)改名德州,八年又改名德州。貞觀元年(627年)復名驩州。其後轄境縮小。六百一十九,口五萬八百一十八。下轄四縣:九德縣、浦陽縣、越裳縣、懷驩縣。1036年越南李朝改名義安州。 日郡梁置德州,開皇十八年改曰驩州。統縣八:...
    7 KB (1,368 words) - 10:25, 29 July 2024
  • 州,是明代交阯承宣布政使司乂安府下轄的一個州。治約在今越南河靜省石河縣、奇英縣、錦川縣境內。 秦屬象郡、漢屬九真郡、孫分屬九德郡,隋屬日郡、唐為驩州地。 永樂五年(1407年)六月癸未置,屬乂安府,以日州改,領河黃縣、磐石縣、河華縣、奇羅縣四縣。 永樂十三年八月丁亥,並州之河黃縣入本州,領縣三:盤石縣、河華縣、奇羅縣。...
    4 KB (681 words) - 15:58, 22 June 2022
  • 罗梅因·戴乐:《卫制度在元代的起源》,第23—24页 黄仁宇:《明代的税收与败政》,第287—288页。 《明史》卷一百二十八《刘基传》载:“太祖即皇帝位,基奏立军卫法。”《明史》(卷90):“初,洪武二十六年定天下都司衞,共計都司十有七,留守司一,內外衞三百二十九,千戶六十五。及成祖在位二十餘年,多...
    12 KB (2,039 words) - 23:53, 27 July 2025
  • 州、驩州、茶籠州、玉麻州四州、衙儀縣、丕祿縣、古杜縣、支羅縣、真福縣、土油縣、偈江縣、土黃縣、河黃縣、盤石縣、河華縣、奇羅縣、石塘縣、東岸縣、路平縣、沙南縣十六個縣。治約在今越南河靜省、乂安省,老撾甘蒙省。 漢代為九真郡地。 永樂五年六月癸未(1407年7月5日)置乂安府,領...
    8 KB (1,704 words) - 15:41, 11 April 2024
  • 将乐,明朝时设置的卫。 洪武四年(1371年)置,治在今福建省将乐县。属延平卫。清朝顺治十八年(1661年)废。 正 徐忠、徐斌、蒋聚、徐、蒋雄、徐升、徐寿 副 沙旺、吴海、董秩、许旺、董子彝、贺珍、沙永保、罗诚、许通、董祓、沙瑛、罗瑛、贺深、许安、董谨、沙忠、罗缙、许勣、沙辅...
    988 bytes (143 words) - 22:35, 17 June 2014
  • 瞿塘衛 (category 明朝衛)
    瞿唐千戶是明代的一個衛。洪武四年(1371年)在瞿唐口建瞿唐千戶,隸湖廣都司。洪武九年(1376年),改隸重慶衛。洪武十二年(1379年),千戶升為瞿唐衛,隸屬湖廣行都司。 明朝都司衛列表...
    475 bytes (61 words) - 02:59, 4 July 2015
  • 順化衛 (category 明朝衛)
    「庚戌是日,置交阯乂安、新平、順化三衛,演州千戶、乂安衛、千戶」《大明太宗文皇帝實錄》卷一百五十二永樂十二年六月壬寅朔 「丙子,置交阯乂安、新平、順化三衛經歷司經歷,演州、千戶吏目」《大明太宗文皇帝實錄》卷一百五十五永樂十二年九月辛未朔...
    4 KB (937 words) - 12:50, 6 July 2014
  • 盛庸 (category 難之役人物)
    盛庸(14世纪—1403年),籍贯不详,是難之役的官軍主要將領之一。曾在討燕之役多次痛击朱棣燕軍,朱棣即位后归降。但在之后,遭王钦、都史陈瑛弹劾而自杀。 盛庸在明太祖時官拜都指揮。建文初年,以参将身份随耿炳文伐燕王朱棣。李景隆代替耿炳文后,他又隶属李景隆。建文二年(1400年)四月,李景隆败...
    10 KB (1,918 words) - 09:44, 29 July 2024
  • 取之地,治可能在今越南廣義省、廣省境內,領升州、華州、思州、義州四州、黎江縣、都和縣、安備縣、萬安縣、具熙縣、禮悌縣、持平縣、白烏縣、義純縣、鵝杯縣、溪綿縣十一縣。旋即被占城派兵强行取回。 明軍滅胡朝後,永樂十二年三月庚子,沿用胡朝侵略占城設的升、華、思、義四州,俱隸升華府,在化州以南統黎江等十一縣。...
    4 KB (795 words) - 08:50, 31 October 2021
  • 河華縣,是明代交阯承宣布政使司乂安府州下轄的一個縣。治約在今越南河靜省奇英縣境內。其境內有橫山,重巒疊嶂,綿延甚遠,晉永和三年林邑侵日郡,告交州刺史朱蕃,要求以日郡北橫山為界,即此山。 秦屬象郡、漢屬九真郡、孫分屬九德郡,隋屬日郡、唐為驩州地。 永樂五年(1407年)六月癸未置,屬乂安府州。 永樂十七年九月丙辰,並靖州之奇羅縣入河華縣。...
    3 KB (603 words) - 05:42, 25 May 2014
  • 境土,遣人齎敕往勞賜之彩幣三表裏、織金綺衣一襲、鈔貫。 永樂十年三月庚戌,交阯太原府同知貢𬍯言:「交阯官吏多有挈家來者,或死於中途,或歿于任遺妻妾,路遠不能歸,窘於衣食,往往服未終而更嫁,有傷風化,今後應有亡故官吏妻妾,官為續食,遞送還鄉制,庶全人倫,厚風化。」,從之。...
    5 KB (965 words) - 04:40, 16 August 2019
  • 永樂十二年三月戊戌,交阯歸化州知州陶季容遣人貢方物,皇太子命禮部宴勞之。 永樂十四年五月丙午,設歸化州儒學、陰陽學、僧正司、道正司。 永樂十五年閏五月丙寅,設北閑千戶於交阯歸化州隸雲南都司。 永樂十七年九月乙卯,廢安立縣入本州。 「第十七章 交阯布政司」,郭紅,靳潤成著,《中國行政區劃通史-明代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7...
    3 KB (448 words) - 04:30, 3 November 2017
  • 靈州之丹裔縣入本州,夜度縣入左平縣」《大明太宗文皇帝實錄》卷一百六十七永樂十三年八月乙丑朔 「丁酉,交阯總兵官豐城侯李彬言:交阯順州人黎核、潘強及土官同知陳可論、判官阮昭、主簿范馬緩、千戶陳惱、百陳吾儕、靈州判官阮擬、左平縣知縣范伯高、縣丞武萬、百...
    5 KB (1,014 words) - 15:06, 2 August 2014
  • 磐石縣(盤石縣),是明代交阯承宣布政使司乂安府州下轄的一個縣。治約在今越南河靜省石河縣境內。 秦屬象郡、漢屬九真郡、孫分屬九德郡,隋屬日郡、唐為驩州地。 永樂五年五月八日辛酉,明征安南大軍至乂安府土油縣,右副將軍新城侯張輔從舉厥江東路,左副將軍西平侯沐晟、豐城侯李彬從舉厥江西路進兵,兩軍俱...
    4 KB (807 words) - 09:29, 21 May 2014
  • 夏原吉 (category 諡忠)
    夏家橋人,籍貫江西德興,明朝初年官員,長期擔任部尚書。 夏原吉早年以乡荐入太学,选入禁中书制诰。建文年间,任部右侍郎,后充采访使。难之役后,为部尚书,与蹇义并称于世。此后又相继辅佐仁宗、宣宗,政绩卓越。宣德五年(1430年)逝世,赠太师,谥忠。 夏原吉之父夏時敏為江西德兴縣(今江西省德興...
    24 KB (4,427 words) - 07:10, 28 December 2024
  • 越南歷史地理研究》,陶維英著 鍾民岩譯,商務印書館, 1973,第201-202頁 「以南、驩二州隸乂安府,本府親領衙儀、丕祿、古杜、支羅、真福、土油、偈江、土黃八縣,州領河黃、磐石(抱本作盤)、河華、奇羅四縣,驩州領石塘、東岸、路平、沙四縣」,《大明太宗文皇帝實錄》卷六十八永樂五年六月癸未朔...
    2 KB (441 words) - 13:15, 26 May 2014
  • 為曲江縣侯,食邑千戶,轉任太子左衛率,加散騎常侍。永初二年(421年),向在任內去世。時年五十九歲。朝廷追贈前將軍。向為人儉約,都沒有營商和買賣田地莊園屋宅之事,故得當時人稱許。 施氏,遭向侄兒向亮因私怨而殺死。 向劭,向弟,兄嫂施氏被向亮殺害後向劭在墓...
    8 KB (1,600 words) - 16:54, 20 May 2025
  • (571年—649年7月2日),字药师,雍州三原县(今陕西省咸阳市三原县东北)人,祖籍陇西郡狄道县(今甘肃省定西市临洮县),出自陇西李氏定著四房之一的丹杨房,隋末唐初名将,是唐朝文武兼備的军事家。後封卫国公,世称李卫公,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他的舅舅韩擒虎是隋灭陈的名將,對這個外甥最為賞識。...
    24 KB (3,950 words) - 17:56, 3 July 2025
  • 、陳文、陳子直等以餘眾遁,官軍進至玉麻州忙巨談蒲潭山,賊據險設柵拒,攻破之,僚等遁老撾,遣都指揮薛聚追之,獲賊黨胡子徑等及紅衣賊尚被、尚相等三百餘人,先是遣交阯布政司使阮勳、指揮陳原瑰等惡江,擒獲叛賊靈州千戶陳順慶、乂安衛百陳直誠等,皆斬之,都督方政、參政馮貴亦擒殺賊首鄭公證於同利縣,賊党...
    6 KB (1,257 words) - 13:55, 29 October 2017
  • 賊寶山洋,三十二年閏三月賊寶山洋,小校張治戰死。環奮前搏賊,相持數日,賊遁去。尋犯太倉,環馳赴之。嘗遇賊,短兵接,身被三創幾殆。宰夫捍環出,死之,賊亦引去。已而復至,裹瘡出海擊之。怒濤作,操舟者失色。環意氣彌厲,竟敗賊,俘斬百餘。復連戰陰沙、寶山、...
    8 KB (1,475 words) - 09:57, 18 June 2025
  • 王儒(1543年—?),字汝為,山西太原府平定州千戶人,軍籍,明朝政治人物、進士出身。 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甲子科山西鄉試第五名,萬曆二年(1574年)甲戌科會試第六十九名,登三甲第六十一名進士。歷官西安府同知、陕西按察司佥事、榆林中路道。 曾祖父王安;祖父王邦柱;父王雲鵬。母霍氏。慈侍下。...
    2 KB (173 words) - 16:03, 8 June 2025
  • 漢語多功能字庫·《讀史方輿紀要》地名·廣東·廣州府·清遠縣·東莞千戶·《讀史方輿紀要》注釋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海衛在東莞縣治。洪武十四年建。○東莞千戶,在縣東莞縣舊城內,洪武二十七年置」 張一兵 著,深圳博物館 編:《深圳古代簡史》,文物出版社,1997年6月第一版,ISBN...
    18 KB (2,838 words) - 13:42, 30 July 2025
  • 重慶衛 (category 明朝衛)
    重慶衛是明代的一個衛。洪武四年(1371年)十月置重慶千戶,命千戶左輔領兵之。洪武六年(1373年)十一月,改重慶千戶為重慶衛。初,巴縣王立保作亂,稱應天大將軍,燒佛圖關,犯通遠門、紀門二門,千戶左輔擊走之。至是立衛治,命指揮戴鼎之。、衛治重慶,初隸成都都衛,洪武八年(1375年)隸四川都司。...
    3 KB (519 words) - 04:59, 3 November 2017
  • 靈州之丹裔縣入本州,夜度縣入左平縣」《大明太宗文皇帝實錄》卷一百六十七永樂十三年八月乙丑朔 「丁酉,交阯總兵官豐城侯李彬言:交阯順州人黎核、潘強及土官同知陳可論、判官阮昭、主簿范馬緩、千戶陳惱、百陳吾儕、靈州判官阮擬、左平縣知縣范伯高、縣丞武萬、百...
    4 KB (895 words) - 09:26, 19 August 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