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住民族台灣政府新的夥伴關係》最初是在2000年中華民國總統選舉期間,1999年9月10日由台灣原住民族人士組織各族代表民主進步黨總統候選人陳水扁於蘭嶼所共同簽訂歷史性文件,內容包括七大項: 承認台灣原住民族之自然主權; 推動民族自治; 台灣原住民族締結土地條約; 恢復原住民族部落及山川傳統名稱;...
    9 KB (1,052 words) - 09:40, 16 September 2023
  • 臺灣原住民族,通稱臺灣原住民原住民,是指居於臺灣民族,由17世紀漢族移民移入前就已定居在此數十個語言及生活方式不同族群構成,均屬於南島民族;其中臺灣本島族群為南島語系臺灣南島語群,蘭嶼達悟則屬於南島語系馬來-玻里尼西亞語族巴丹語群。由於西方早期以「福爾摩沙」一詞稱呼臺灣...
    118 KB (11,268 words) - 07:35, 22 July 2025
  • 臺灣原住民族人名,是指臺灣各族群所使用之人名,其現象複雜且多元,除了傳統名文化以外,亦包涵因統治政權更迭關係而取用之外名,尤其在日治時期中華民國時期被迫取用和名漢名。至今台灣戶政雖已開放原住民族人可選用傳統名作為戶籍登記,但戶籍登記上漢名仍然大多數,臺灣原住民族人名則依舊只於民間普遍傳承。...
    12 KB (1,088 words) - 14:17, 4 April 2025
  • 、賽德克由泰雅劃分出來、撒奇萊雅由阿美劃分出來、拉阿魯哇及卡那卡那富由鄒劃分出來。屬於平埔則有邵噶瑪蘭也獲得承認。民會在介紹臺灣原住民族世界南島語系民族關係時表明「臺灣原住民族屬於南島語系。1975年,施得樂和馬爾克發表一篇論文,認為臺灣是南島語最有可能...
    220 KB (24,522 words) - 02:23, 24 July 2025
  • 臺灣原住民族運動是由1999年9月10日由台灣原住民族人士組織各族代表臺灣民主進步黨總統候選人陳水扁於蘭嶼所共同簽訂歷史性文件《原住民族臺灣政府新的夥伴關係條約》開始有政治上正面發展。 1930年最知名原住民抗爭事件是霧社事件 1984年原住民發起原住民正名運動(恢復傳統姓名、平埔正名運動、恢復傳統地名)...
    3 KB (454 words) - 19:39, 22 November 2023
  • 海峡两岸关系,或稱台湾海峡两岸关系、兩岸關係、臺海關係,部分人士稱陸臺關係或中台关系,是指位於臺灣海峽東西兩側臺灣以及中国大陆之間關係;在現狀下,主要指稱統治臺澎金馬中華民國、以及統治中國大陸中華人民共和國之间关系。自第二次世界大戰结束以来,兩岸關係歷經第二次國共內戰、東西方冷戰及其帶來...
    183 KB (13,841 words) - 01:57, 9 July 2025
  • 部分原住民人士取法國際法中民族自決理念,要求各原住民族成立民族自治政府,擁有獨立財政教育文化權利,各族中華民國之間則定位為「國關係」。政府主要政黨方面,1999年,陳水扁競選總統時曾各族原住民代表發表《原住民族台灣政府新的夥伴關係條約》,使得民族自治於2000年以後成為民主進步黨政府選舉時...
    3 KB (325 words) - 16:56, 3 May 2025
  • 原住民族電視台(英語:Taiwan Indigenous Television,縮寫為TITV),簡稱視,通稱民臺,是臺灣第一個、並為唯一全天候以臺灣原住民族為主題電視頻道,也是第六家無線電視台,字幕則使用翻譯成華語中文書面語。現位於中國電視大廈,於2014年脫離台灣...
    39 KB (4,867 words) - 05:12, 3 July 2025
  • 原住民正名運動是指臺灣原住民族向中華民國政府所提出「正名」要求,其運動最早是由台灣原住民族權利促進會自1984年(民國73年)開始發起原住民族正名運動」。其中運動訴求除了要求修改過去基於中華民族為中心定義而稱之為「山地同胞」用法外,還包括有恢復傳統人名使用以及恢復部落地方命名等。最後運動...
    1 KB (131 words) - 19:18, 16 April 2023
  • 臺灣原住民族權利促進會,簡稱權會,是台灣一個訴求台灣原住民人權人民團體,成立於1984年12月29日,發表「台灣原住民族權利宣言」。1998年一度由創會元老決定宣布解散,到停止運作20年後,已在2018年由前幹部再度復會。 1984年12月29日,胡德夫、夷將·拔路兒、童春發、拓拔斯·塔瑪匹瑪與...
    13 KB (1,803 words) - 22:23, 31 March 2025
  • 書長洪耀福、總統府副秘書長劉建忻、曾厚仁 台灣原住民族:各族代表 外國使節:吐瓦魯共和國大使等11國駐臺使節及代表 臺灣原住民族正名運動 總統府原住民族歷史正義轉型正義委員會 國家道歉日 加拿大全國原住民原住民委員會 你知道8月1日是原住民族日嗎?民會說明其由來、意義,並宣布相關系列活動及門票優惠...
    6 KB (572 words) - 01:18, 8 June 2025
  • 臺灣問題,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戰及第二次國共內戰後,關於臺灣政權及主權歸屬問題及争议,為海峽兩岸關係重要元素之一。背景為中國共產黨基本取得第二次國共內戰勝利後,於1949年在中國大陸建立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國民黨領導下中華民國政府則在同年底撤退至臺灣,導致中國大陸臺灣相隔台灣...
    145 KB (19,081 words) - 07:57, 22 July 2025
  • 勢力,但是絕不可能恢復《中美共同防禦條約程度;台灣想要加強台美關係,最迫切工作就是加入跨太平洋戰略經濟夥伴關係協議(TPP)。 2015年5月31日,台獨人士張繼昭表示,《臺灣關係法》六項保證都證明美國不是臺灣主要佔領國,否則美國早在1978年總統吉米·卡特宣佈...
    84 KB (10,784 words) - 12:00, 23 March 2025
  • 巴奈·庫穗 (category 臺灣原住民社會運動者)
    臺灣原住民族運動環境議題,強調「沒有人是局外人」。2017年2月,為爭取臺灣原住民族傳統領域而在中華民國總統府前凱達格蘭大道發起「凱道部落」紮營抗議,同年6月改駐紮在台北捷運台大醫院站1號出口;2024年5月,宣布於政府上任後拔營。 出生於台南,父親是卑南,母親是阿美。恢復原住民姓名前...
    21 KB (2,501 words) - 05:09, 27 December 2024
  • 拉魯島 (category 臺灣原住民族恢復傳統地名)
    拉魯(邵語:Lalu)是一座位於台灣南投縣日月潭中央小山。清治時期有珠嶼、珠仔山、浮嶼等稱呼。 日治時期有玉島、水中島等稱呼。戰後改稱光華島,日月潭周遭居民習慣稱為珠仔山。後因為《原住民族台灣政府新的夥伴關係條約》之故而恢復原住民語今名。 拉魯是台灣原住民最高祖靈居住之處,因此長期是當地重要地標。邵最高祖靈也...
    7 KB (809 words) - 00:37, 18 September 2024
  • 湯英伸事件 (category 臺灣原住民族運動)
    湯英伸事件是發生在1986年台灣社會案件。鄒原住民湯英伸因為不滿漢人雇主強迫工作,殺害雇主和其家人,之後被判處死刑,引起台灣社會對原住民議題討論。 湯英伸(1967年7月26日—1987年5月15日),是臺灣原住民鄒族人,前阿里山鄉鄉長湯保富之子,叔公湯守仁。...
    14 KB (1,799 words) - 13:25, 22 May 2025
  • 莫那·魯道 (category 臺灣原住民社會運動者)
    臺灣日日報》漢文版有稱「毛那老」,戰後或稱莫那道,是台灣原住民賽德克馬赫坡社(今廬山溫泉區)頭目,台灣日治時期重要抗日運動——霧社事件領導者。身材高大魁梧,据说身高将近190公分。在起義失敗後飲彈自盡。 父親是魯道·鹿黑(Rudo Luhe),是賽德克...
    22 KB (2,975 words) - 21:20, 26 July 2025
  • 蔡英文政府時期中華民國外交,其格局背景為冷戰初期,中華民國政府致力於世界上其他國家建立或深化經貿、科學文化等領域往來非正式關係,重點國家仍以美国、日本和歐盟等傳統盟友為主,並利用自身地緣戰略半导体产业優勢地位作為談判籌碼,目標在於強化國家實力並突破北京...
    116 KB (11,647 words) - 01:58, 31 May 2025
  • 結構,依然以剝削漢人勞力為經濟發展基礎。之後鄭成功崛起於福建沿海,為荷蘭人創建荷漢殖民地帶來新的變數,鄭成功於1661年進攻臺灣,翌年荷蘭人為其所擊敗,退出臺灣南部沿海殖民地。 臺灣原有南島民族原住民存在,這些使用南島語系臺灣原住民族群分佈於臺灣全島。南島語族主要分布範圍北到台灣...
    66 KB (9,162 words) - 18:11, 4 July 2025
  • 高一生 (category 臺灣原住民社會運動者)
    臺灣教育家、政治家、思想家、音樂家和詩人,出身阿里山地區基布烏社(鄒語:Cpu'u,約在今樂野村達邦村交界,現已不存),曾任吳鳳鄉(今阿里山鄉)鄉長,致力於臺灣民族自治運動,並提出原住民自治區之構想,後於白色恐怖中受難。歌手高慧君高蕾雅為其孫女,杜孝生為其同母異父弟弟。 父親阿巴里(鄒語:Avai'e...
    21 KB (2,088 words) - 04:28, 6 July 2025
  • 臺灣美國關係史(台美關係史)是指台灣有信史以來,美利堅合眾國在歷史上不同階段關係。随着中華民國政府在1949年播遷台灣,此後台美關係实际上中華民國—美國關係重疊。 1840年代,美西拓荒者已經來到太平洋東岸加州,建設太平洋航線也成為美國當前要務,太平洋海域遼闊,確立煤炭補給地則成為航...
    118 KB (14,704 words) - 10:23, 9 May 2025
  • 湯守仁 (category 臺灣原住民族縣市議員)
    二二八事件期間雲嘉南地區青年學生反抗行動. 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 2018.  顧恒湛. 再殖民、地緣政治抵抗:戰後臺灣原住民族形塑之研究(1945-1984). 國立政治大學臺灣史研究所博士論文. 2019: 63.  陳中禹. 從檔案看原住民政治受難個案:以「湯守仁叛亂案檔案」為中心...
    8 KB (942 words) - 05:48, 17 August 2024
  • 凱道部落 (category 臺灣原住民族運動)
    凱道部落或稱凱道抗爭,是指2017年2月23日臺灣原住民族至臺北市中正區凱達格蘭大道臺北賓館圍牆外,以表演接力方式,反對蔡英文政府排除私有土地納入臺灣原住民族傳統領域。「而在表演接力這一天來到現場我們,何嘗不也像是造訪一個移動部落?」在凱道表演原住民如是說,因此有「凱道部落」之稱。 領導這次抗議活動...
    31 KB (3,715 words) - 14:43, 5 June 2025
  • 樂信·瓦旦 (category 臺灣原住民族民意代表)
    賽考列克群人,日治及戰後初期泰雅菁英,致力於泰雅族群及原住民族生活地位改善提升,捍衛「傳統領域」規範外人進入山區、「還我土地」先驅,要求歸還大豹社原有領土,推動山地行政一元化,提高山地行政效率。提高民族自治力量,提拔優秀原住民族...
    11 KB (897 words) - 05:38, 15 December 2024
  • 臺灣為反清復明據點,號召大批仁人志士隨其渡臺並形成一大明朝遺民群體。他們於明鄭滿清鬥爭中既堅持漢族「華夷之辨」儒家正統觀,同時又產生割據臺灣對抗滿清本土意識。該現象本質是明朝遺民對抗滿族統治民族精神,渡臺後轉化成熱愛臺灣這塊不受滿清統治土地本土意識。此一民族精神本土意識並存...
    121 KB (16,026 words) - 20:28, 30 July 2025
  • 2023年3月30日,加拿大下議院加中特別關係委員會公布全名為「加拿大臺灣:動盪時局中堅定關係」(Canada and Taiwan: A Strong Relationship in Turbulent Times)之臺灣報告書共18項建議,加拿大政府於9月回應同意大部分建議內容。其中有關促進加臺貿易投資關係如:支持原住民族...
    105 KB (8,584 words) - 13:09, 22 July 2025
  • 臺灣原住民族恢復傳統地名是指由於台灣經過近百年來不同外來政權殖民及外來文化思潮影響,造成許多原本臺灣傳統地名被改為統治者有關名稱。其中,中華民國中樞遷台後,蔣中正試圖以中華文化同化台灣原住民族,以漢人名人、三民主義、四維八德等相關地名取代原本原住民語言本土地名。 解嚴後,一些地區回復原本名稱:...
    4 KB (446 words) - 04:46, 26 February 2024
  • 澳大利亚 (category 含有未知参数引用页面)
    澳洲政府在其2004年外交白皮書中表示:其基本外交政策是重視澳洲美國之間關係,并且藉助經貿互動促進亞太地區國家關係,即強化美澳同盟前提下亞太地區國家发展。近幾十年來,某程度上,澳洲政府一直在致力於推進全球貿易自由化發展,這亦直接或間接導致了凱恩斯集團和亞太經合組織...
    142 KB (14,153 words) - 14:22, 25 July 2025
  • 馬躍·比吼 (category 臺灣原住民社會運動者)
    原住民立法委員席次。2012年3月,出任臺南市政府民族事務委員會主任委員。2014年1月至9月,擔任原住民族文化事業基金會原住民族電視台台長。 馬躍父親是湖南人,從小就在母親所屬花蓮阿美春日部落長大 「馬躍」在阿美語是守護在月亮旁邊星星之意。 馬躍在就讀世...
    25 KB (2,404 words) - 00:51, 2 January 2025
  • 缅甸 (category 使用WikiMiniAtlas小工具页面)
    Territory)。7个省主要人口为缅,7个邦主要人口由当地少数民族构成。 緬甸周邊諸鄰邦之關係,詳見:中国—缅甸关系、印度-缅甸关系、孟加拉國-緬甸關係、新加坡-緬甸關係。 根據美國中央情報局在2012年資料顯示,緬甸聯邦共和國出口總額為95億美元,主要出口...
    74 KB (7,659 words) - 04:54, 24 July 2025
  • 蘇利南 (category 含有ISBN错误引用页面)
    000年時,蘇利南地區就已開始有人類蹤跡,在居住此地區原住民裡,最大族群當屬濱海游牧民族阿拉瓦克人,以及稍後才進入此地區征服者、航海民族加勒比人。除了這兩支主要民族之外,在內地熱帶雨林內尚有更多小型。直到1650年時,開始有了第一批歐洲人來到此地——由當時巴巴多斯總督威洛比爵士(Lord...
    34 KB (3,307 words) - 10:59, 26 July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