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表列出已命名的土衛四的地質特徵。 土衛四上的鏈坑,以羅馬神話中出現的河流命名。 土衛四上的深谷,以羅馬神話或羅馬歷史中重要的地點命名。 土衛四上的皺脊,以羅馬山丘命名。 土衛四上的槽溝,以羅馬歷史中的城市、街道及河川命名。 土衛四上的撞擊坑,以希臘神話或羅馬神話的人物命名,其中又以埃涅阿斯紀為主。...
8 KB (110 words) - 06:09, 2 April 2022
以下是木卫一(伊娥)表面已命名的火山特征列表,这些名称已被国际天文学联合会批准使用。下面列示了木卫一表面目前所有已知的火山特征,其中很大一部分名称当前尚未被正式确认。 木卫一上火山地貌名取自世界各民族与太阳、火、火山、雷电或锻造等有关的神话人物,以及希腊神话中与伊娥有关的地名和但丁《神曲》中地狱里地...
44 KB (1,321 words) - 18:13, 6 May 2025
土卫二又稱為「恩克拉多斯」(Enceladus),是土星的第六大卫星,于1789年为威廉·赫歇尔所发现。在旅行者號於1980年代探測土星之前,人們只知道土衛二是一個被冰覆蓋的衛星。旅行者號顯示土衛二直徑約为500公里(相当于土星最大的衛星土卫六直径的十分之一),而且其表面...
76 KB (9,418 words) - 03:11, 4 July 2024
本表列出已命名的土衛二的地質特徵。 土衛二上的平原,以一千零一夜中出現的地名命名。 土衛二上的皺脊,以一千零一夜中的重要地點命名。 土衛二上的溝槽,多以一千零一夜中的重要地點命名。 土衛二上的槽溝,多以一千零一夜中的重要地點命名。 土衛二上的撞擊坑,多以一千零一夜中的人物命名。 USGS: Enceladus...
14 KB (95 words) - 10:02, 8 December 2024
卡西尼稱呼了他所發現的4顆土星衛星(土衛三、土衛四、土衛五、土衛八)為路易之星(Sidera Lodoicea)來紀念路易十四世。而天文學家則根據習慣將它們稱乎為土衛一至土衛五。在土衛一與土衛二於1789年被發現後,編號延伸到土衛七。 天文學家約翰·弗里德里希·威廉·赫歇爾(威廉·赫歇爾的兒子,也是土衛一與土衛二的發現人)後來在《好望角觀測結果》(Results...
15 KB (1,757 words) - 06:12, 27 December 2022
Lodoicea)來紀念路易十四世。而天文學家在第17世紀結束時,根據習慣將它們稱乎為土衛一、土衛二、土衛三、土衛四與土衛五(包括「土衛六」泰坦)。在(土衛一)彌瑪斯與(土衛二)恩克拉多斯於1789年被發現後,編號延伸到土衛七。1848年發現的許珀里翁最後一次改變編號順序,將伊阿珀托斯擠到土衛八。...
10 KB (1,257 words) - 06:59, 10 June 2022
土卫八(伊阿珀托斯)以希腊神话中的泰坦巨人伊阿珀托斯命名。 土卫八连同其他三颗土星卫星(分别为:土卫三、土卫四和土卫五)被其发现者卡西尼命名为“路易之星”(Sidera Lodoicea),以纪念当时的法国国王路易十四。不过天文学家仍然遵循习惯将其命名为土卫五;1789年又发现了土卫一和土卫...
26 KB (3,373 words) - 07:34, 9 March 2024
土卫一是《星际旅行》中的联邦紧急救援站所在地。 土星與土衛一 土衛一在土星北緯的映襯下。 位于F環之后的土卫一 土衛一和山 (2016年10月22日) 土星前的土衛一 (2010年2月13日) 高分辨率的土衛一影像 顯示出細微顏色差異的土衛一表面 (假色) 火山口壁上土衛一的反照率特徵 土衛一地圖 土衛一的溫度疊加圖 Imago...
16 KB (1,671 words) - 05:02, 22 September 2024
注意:木衛十四與小行星(53) Kalypso同名,請不要搞混! 土衛十四 又稱為「卡呂普索」(Calypso,發音: /kəˈlɪpsoʊ/ kə-LIP-soh; 希臘語:Καλυψώ) ,是土星的一顆天然衛星。它於1980年被發現,是以Dan Pascu(罗马尼亚语:Dan Pascu)、P...
9 KB (795 words) - 18:54, 12 June 2025
土衛四十二、土衛四十三、土衛四十四、土衛四十五、土衛四十六、土衛四十七、土衛四十八、土衛五十、土衛五十一、土衛五十四、土衛五十五、土衛五十六、土衛五十七、土衛五十九、土衛六十一、土衛六十二、土衛六十三、土衛六十五、土衛六十六以及15顆未命名衛星。土衛九的體積最大,第二大的土衛...
124 KB (8,808 words) - 16:35, 27 March 2025
飾演的主角傑克·哈伯原本的任務就是駕駛太空船探索號到訪土衛六。 在电子游戏《天命2》(2017年)土卫六作为四个开放式地图的其中之一存在。 在2016年發售的电子游戏《使命召喚:無限戰爭》 土星的天然卫星 土衛六表面特徵列表 惠更斯号 提坦 土卫六原位和空中侦测飞行器 Unless otherwise...
138 KB (14,946 words) - 08:18, 25 November 2024
影子。這樣的現象僅會發生在晝夜平分點附近,因為衛星的軌道面與天王星的軌道面有97度的傾斜在2007年12月的晝夜平分點,天衛一再度從天王星的盤面中心穿過。。 天衛一表面特徵列表 Classic Satellites of the Solar System. Observatorio ARVAL. [2007-09-28]...
10 KB (970 words) - 08:03, 13 March 2025
土衛六上被認為是冰火山的幾個特徵,特別是末日山和鄰近的索特拉光斑,這一特徵被認為是"迄今為止,冰衛星上記錄的任何地方火山地形的最佳證據。" 冰火山活動就是其中之一。該過程被認為是土衛六大氣中甲烷的重要來源。 2007 年,雙子星天文台的觀測結果顯示,冥王星衛星冥卫一表面...
9 KB (828 words) - 07:53, 30 June 2024
衛二的表面包裹著一層主要由氧構成的極其稀薄的大氣(1地表氣壓約1微帕)。在已知的太陽系的所有衛星當中只有七顆具有大氣層(其他六星爲木衛一、木衛四、土衛二、木衛三、土衛六和海衛一)與地球不同,木衛二大氣中的氧是非生物來源的。很可能是帶電粒子的撞擊和陽光中的紫外線線的照射使木衛二表面...
36 KB (4,425 words) - 03:53, 4 July 2025
旅行者2號拍下的土星。 北土星極地拍攝的照片,使用橙色和UV過濾器。 土衛二的彩色照片顯示廣泛不同年齡的地表。 土衛三的隕石坑表面,在594,000公里距离。 从230萬公里距离拍攝的土衛六大氣層。 土衛六的太陽掩星,從90萬公里。 明暗两种色调的土衛八,於1981年8月22日拍攝。 觀察到的土星環的“輻條”特點。...
28 KB (3,587 words) - 02:41, 4 July 2025
該任務原定於2020年前後發射,核心架構包含兩個獨立軌道器:NASA主導的木星-木衛二軌道飞行器(JEO)負責探測木衛二的冰殼與潛在地下海洋,ESA主導的木星-木衛三軌道飞行器(JGO)則專注於木衛三的磁層與地質特徵。此任務源於2008年啟動的「外行星旗艦任務」(Outer Planet Flagship...
16 KB (1,823 words) - 07:13, 16 July 2025
土衛六。不久之後,卡西尼發現了另外4顆衛星:土衛八、土衛五、土衛三和土衛四。在1675年,卡西尼也發現了著名的卡西尼縫。 之後一段時間都沒有進一步的有意義發現,直到1789年威廉·赫歇爾才再發現兩顆衛星:土衛一和土衛二。形狀不規則的土衛七和土衛六有著共振,是在1848年被英國發現的。...
71 KB (7,976 words) - 06:31, 11 July 2025
1656年─惠更斯確認土星環和發現土衛六。 1665年─卡西尼測量木星、火星和金星的自轉速度。 1672年─卡西尼發現土衛五。 1672年─吉恩·里奇和卡西尼測出天文單位大約是138,370,000公里。 1675年─奧勒·羅默使用木衛掩週期的規律性變化,最先證實光波以有限速度傳播,並且估計光速大約是每秒227,000公里。...
12 KB (1,834 words) - 19:20, 23 May 2024
新視野號所見的冥王星和冥衛一(彩圖,2015年7月11日) 新視野號所見的冥王星和冥衛一(假色彩圖,2015年7月13日) 新視野號所見的冥衛一(2015年7月13日) 冥王星地質特徵(2015年7月10日) 哈勃望远镜制作的冥王星表面地图 新視野號所見的冥王星(2015年7月11日)...
112 KB (10,399 words) - 14:17, 12 July 2025
1988年蘇聯發射弗伯斯1號、2號以探測火星和兩個衛星。弗伯斯1號於抵達前失去聯繫,而弗伯斯2號雖然成功拍攝了火星和火衛一,但在放出兩艘登陸器到火衛一前也失去聯繫,所攜帶的著陸器也未能在火星表面著陸。 在1992年火星觀察者失敗後,NASA於1996年11月發射了火星全球勘測者。火星全球勘測者於1997年...
100 KB (10,786 words) - 23:16, 24 July 2025
測量土星環的三維結構和動態行為。 測量衛星表面的組成和每一科的地質歷史。 測量土衛八在前導半球的暗物質性質和起源。 測量磁層的三維結構和動態行為。 研究土星的大氣層在各個層面的動態行為。 研究土卫六的雲和霾隨著時間的變異性。 研究土卫六表面在局部區域尺度上的特徵。...
76 KB (8,054 words) - 05:02, 3 July 2025
穀神星地質是針對矮行星穀神星的表面、外殼與內部構造的研究。 穀神星的光譜遙測資料顯示它與C-型小行星類似,但它的光譜卻有其他C型小行星不會出現的碳酸鹽與黏土特徵,因此有時候會被列為G-型小行星。穀神星的表面與土星的衛星土卫五、土卫三、天王星的衛星天卫二、天卫四相似。 穀神星表面反照率0...
16 KB (1,728 words) - 04:40, 7 January 2023
在這些衛星中,天衛一有著最年輕的表面,上面只有少許的隕石坑;天衛二看起來是最老的。天衛五擁有深達20公里的斷層峽谷,梯田狀的層次和混亂的變化,形成令人混淆的表面年齡和特徵。天衛五過去的地質活動被認為是在某段時候當其軌道比目前更偏心時受到潮汐加熱的影響,偏心的原因大概是跟天衛...
91 KB (10,308 words) - 13:35, 3 July 2025
木星的衛星埃歐是太陽系中火山活動最劇烈的星體,原因是來自它與木星、木衛二及木衛三的潮汐力作用,這個力量使木卫一扭动、弯曲,幅度约100公尺,並在這個過程中产生能量。埃歐的火山會噴出硫磺、二氧化硫及矽酸鹽岩石,使得整個衛星的地貌完全改變。埃歐的表面有大量的破火山口、硫湖、連綿不絕的火山山脈。...
50 KB (6,593 words) - 17:55, 4 July 2025
衛斯理系列為香港科幻作家倪匡以第一人稱敘述的科幻冒險小說,主角為衛斯理與其妻子白素。衛斯理系列故事各單元自成一格,但是又息息相關,內容緊湊。衛斯理系列在華人科幻小說世界擁有廣大的擁護者,多次被拍成不同類型的影視作品。 衛斯理系列由倪匡創作的共有145個故事,記載於150部小說之中(包括以前傳形式的《...
33 KB (2,119 words) - 01:17, 7 May 2025
火星古典反照率特征(英語:albedo features)是通过地球望远镜在火星上所看到的反照率特徵。在航天时代之前,曾有数位天文学家绘制出了火星地图,并在地图上对所看到的地貌进行了命名。最盛行的命名系统是由乔凡尼·斯基亚帕雷利提出的,他采用了古典时代的名字。今天,太空探测器使人们对火星的认识大为...
24 KB (1,341 words) - 17:57, 4 July 2025
表面或近地表单座水体或其他液体。该列表上的所有天体都应该为圆形,但任何属于带或盘的天体都应是矮行星。 在地球和土星的卫星土卫六这两颗星球上都发现了寒冷的地表海洋或湖泊,熔岩湖也在地球和木星的卫星木卫一上被发现。而木星的其他伽利略卫星、土星的卫星土卫六及土卫...
15 KB (828 words) - 19:33, 11 January 2023
土外,表面多较大的石块,其末端已经被破坏。墓道封土北端东侧约15米处近距陵台的地方有1处钟虡遗址,仅剩高约4米,底面边长5米的夯土台,其周围散见琉璃瓦等建筑材料陵园内城西北有1处陵台,该陵台距离北墙35米,距离西墙45米,外形呈八角形,分七个层次,每层向内收分,顶部趋尖。陵台夯土...
56 KB (9,160 words) - 18:13, 24 July 2025
月球相對於地球的大小是最大的:直徑略大于地球的四分之一,質量约为1/81。就衛星與行星的相對大小比例來說,它是太陽系最大的衛星(雖然冥衛一凱倫與矮行星冥王星相對來說更大)。 然而,地球和月球仍然被認為是一種行星-衛星系統,而不是雙行星系統,因為它們的質心,一般所謂的質量中心,位於地球表面之下约1,700公里处。...
140 KB (15,260 words) - 07:44, 12 July 2025
卫一;第二颗卫星海卫二(勒德)则在超过一世纪后才发现。 海衛一是唯一擁有行星質量的不規則衛星,也就是說它的軌道與海王星的自轉方向相反,軌道相對於赤道也是傾斜的。這顯示它不是與海王星同時形成,而是被海王星的引力捕獲的。太陽系第二大的被捕獲衛星是土衛九(費比),但它的質量僅有海衛一的萬分之三。海衛...
39 KB (4,046 words) - 06:04, 8 October 2024
参见:金星表面特征列表 在太空探測器已經登陸火星之後,個別的小特徵,如岩石、沙丘和空洞,經常會列在非正式名稱。其中多數都是無意義的:有被稱為冰淇淋(像是冰淇淋奶昔)、卡通特徵(像是海綿寶寶和派大星)、還有1970年代的音樂團體(像是ABBA和比吉斯)。 火衛二,德摩斯,的特徵...
45 KB (1,720 words) - 17:54, 11 January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