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磁逆转是指地球磁场方向的变化,也就是北磁极和南磁极的对调。地磁逆转的发生常常伴随着磁场强度的减弱,当新的方向确定后,磁场强度又会迅速增加。地磁场一般几萬年甚至更久才会发生逆转,發生的頻率也不固定。最近研究顯示,地磁翻轉的過程最快百年以內即可完成,顛覆以往認為需要千年的普遍認知。...
    7 KB (837 words) - 14:49, 22 February 2023
  • 地磁场 (redirect from 地磁)
    尺度上可以有較大的變化。這種變化極其緩慢,不足以干預指南針的日常使用。不過,平均每幾十萬年會發生一次地磁逆轉,即南北磁極突然(與地質時間尺度相比較)互相換位。每次逆轉都會在岩石中留下印跡,這對古地磁學研究十分重要。以此所得的數據有助科學家了解大陸和海床的板塊運動。...
    66 KB (7,424 words) - 03:32, 14 April 2024
  • 布容尼斯-松山反轉 (category 古地磁學)
    年前經歷最近一次的地磁逆轉事件。由於逆轉過程歷時的估算眾說紛紜,各方對於確切發生年份的看法存在分歧。有說這逆轉經過了數千年才完成,有說其過程應該更短,甚至可能在人的一生內發生。 在地球上不同的特定地點,這個逆轉的歷時估算在 1,200 至 10,000 年間。這差異取決於這特定地點處於哪個地磁緯度,而局部地區受地磁...
    6 KB (590 words) - 20:22, 17 August 2023
  • 場磁化而造成岩石的磁性。測量岩石中「化石磁」的方向,就可能測定岩石形成時的古緯度和當時地極的位置。 古地磁学家为大陆漂移学说提供了强有力的科学论证,并将其升级为板块构造理论。 地磁 磁化率 地磁逆轉 W. Jacquelyne, Kious; Robert I., Tilling. Developing...
    3 KB (275 words) - 04:48, 14 May 2024
  • 拉尚事件 (category 地磁逆轉)
    200年至41,500年前的最後一次冰川期末期的一次地磁漂移(英语:Geomagnetic excursion)(地球磁場的短暫逆轉)。它是於20世紀60年代在法國的克萊蒙費朗從拉尚熔岩流中發現的地磁異常中得知的。 拉尚事件是已知的第一次地磁漂移,也是已知地磁漂移中研究最徹底的一次。...
    9 KB (818 words) - 10:05, 2 May 2024
  • 長期變化 (category 地磁學)
    地磁長期變化指的是地磁場在長時間的變化。這個場的變化在時間尺度上從毫秒到數百萬年都有,但是快速的變化幾乎都來自電離層和磁層的電流。長期變化是超過一年或更長週期的變化,反映的是地核變化。這種長期現象的變化包括地磁抽搐、西向漂移和地磁逆轉 。 Lowrie 2004 Edwards...
    3 KB (327 words) - 16:15, 31 May 2022
  • 地磁地層學的研究都在兩級深海采取樣本。 例如Hays 和Opdyke在1967年就首次成功的建立了一個連續古地磁地層表。這個地層表是根據在南極海域所采集多個岩芯中,所含的更新世到上新世沉積物的古地磁資料,和放射蟲化石對比校正后所建立的. 他們也同時發現大量放射蟲化石物種在地磁逆转界面消失。這就導致後期研究古地磁對生物演化的影響...
    13 KB (2,016 words) - 11:30, 30 November 2022
  • 松山基範(1884年10月25日—1958年1月27日),日本地球物理學家。他是推測地磁场曾經在過去地球歷史上經歷地磁逆轉的第一人。在今日正向磁極性的「布容期」之前的逆向磁極性期被稱為「松山反向極性期」,這兩個時期的邊界被稱為「布容尼斯-松山反轉」。 松山基範生於日本大分縣,是一位禪宗僧侶的兒子。他...
    7 KB (710 words) - 04:11, 30 December 2021
  • 磁異常 (redirect from 地磁异常)
    13年在奧杜威峽谷發現的,因為它是原始人類遭遇到的第一個,被追溯命名為TMA-0。 班吉磁異常(Bangui magnetic anomaly) 地磁逆轉 庫斯克磁異常(Kursk Magnetic Anomaly) 磁異常檢測 (Magnetic anomaly detector) Temagami...
    8 KB (801 words) - 08:39, 7 May 2023
  • 之後阿爾瓦雷茨進入哥倫比亞大學拉蒙特-多爾蒂地球觀測所研究地中海地區的板塊構造。他在義大利對古地磁學的研究使他開始研究義大利沿岸深海底石灰岩的地磁逆轉;而且他和其他合作者可測定地磁逆轉間隔超過一億年。 沃爾特和其父親路易斯·阿尔瓦雷茨最為人所知的就是和弗蘭克·阿薩羅、海倫·米歇爾等人發現...
    7 KB (887 words) - 07:36, 1 April 2024
  • 地磁學方法,以及沉積層存在的其他化石證據,來測定足跡的年代。綜合證據指出,沉積物是在距今78萬至100萬年之間的地磁逆轉晚期形成的。 腳印所處的沉積物確切年代還沒有判斷出來。沉積層中的磁性特徵顯示,沉積物形成時正處於最近的兩次地磁逆轉事件之間——約78萬年前的布容-松山逆轉...
    16 KB (1,640 words) - 01:55, 4 December 2020
  • 时带(chronozone)或时(chron)是年代地层学中的一个单位,由地磁逆转(磁性地层极性带)等事件或所存在的特定化石(生物带或生物时带)而定义。根据国际地层学委员会的说法,“时带”一词是指在某一特定时期形成的岩石,而“时”则指这一时期。 虽然时带不分等级,但在岩石记录中被认为是有用的时间标记...
    5 KB (527 words) - 11:22, 1 October 2023
  • 另一个观点认为大型太阳耀斑会触发地磁逆转(该理论支持者称之为极偏移(英语:pole shift)),释放比核武器多出1000亿倍的能量。据称该理论得到观测数据支持,其结果显示地球磁场会在南北磁极逆转及大概2012年发生的下一个太阳极大期到来前逆转。 然而,大多数科学家估计地磁逆转...
    140 KB (14,200 words) - 07:54, 8 June 2024
  • 但都被拒絕登刊。Vine 和他在劍橋大學的博士生導師 Drummond Hoyle Matthews 卻在 1963 年 9 月率先發表了該理論 。 當時因爲 海底擴張、地磁反轉和剩磁等這些假設仍未被廣泛接受。所以有些地質學家對該文亦有保持懷疑。Vine-Matthews-Morley 學説描述了洋殼的磁場反轉。 Cox...
    7 KB (1,132 words) - 07:24, 22 December 2022
  • 設沒有外磁場,則通常它們不會表現出磁性。但是,假設施加外磁場,則它們會被磁化,就像順磁性一樣,而且磁化率超大於順磁體的磁化率。 磁導率 地球磁場 地磁逆轉 核磁共振 更確切地說,當 μ B / K B T ≫ 1 {\displaystyle \mu B/K_{B}T\gg 1} 時,居里定律成立;其中,...
    15 KB (2,391 words) - 07:32, 28 May 2024
  • 的运动乃至其产生的磁场近似保持稳定。但由于对流运动本身是不稳定的,地磁轴的方向会缓慢、无规律地发生变化,导致地磁逆轉地磁逆转的周期不固定,每一百万年可能会发生数次逆转,最近的一次则发生在78万年前,被称为布容尼斯-松山反轉。 地磁在太空的影響範圍称为磁層。太陽風的離子與電子被磁層偏轉,因此无法直...
    186 KB (17,955 words) - 06:08, 16 June 2024
  • 2010年4月5日,記錄到第24太陽週期第一次與太陽黑子相關聯,但與閃焰無關的的日冕物質拋射,並引發了一場真正的地磁風暴。事實上,這個月記錄了一次C級的X射線通量事件。Kp指標,量化地球磁場水平分量的擾動,當時為7,因此地磁風暴達到NOAA G級的G3(強水準)。 在2010年8月1日,哈佛-史密松天體物理中心(Cf...
    60 KB (5,347 words) - 15:02, 17 February 2023
  • 在的豪華郵輪,此外,東京因地殼潛動沒入海中,梵諦岡的大教堂亦毀於強震。不久,全球通訊中斷,地殼也停止了移動,美國威斯康辛州移動到北極的位置;並因為地磁逆轉而成為新南極。同時,傑克森等人的飛機原想降落在夏威夷群島加油補給,然而夏威夷早已遭火山熔岩毀滅,在缺乏充足燃料供應下,飛機引擎因燃油耗盡而陸續熄火...
    45 KB (4,763 words) - 19:52, 5 June 2024
  • 范艾伦辐射带 (category 地磁)
    地磁尾注入,隨後通過波粒相互作用(英语:Two-stream instability)獲得能量。 在內輻射帶中,來自太陽的粒子被困在地球磁場中。粒子沿著磁通量線螺旋,因為它們沿著這些線的「緯度」移動。當粒子向兩極移動時,磁力線密度增加,它們的「緯向」速度减慢並可以逆轉...
    38 KB (4,789 words) - 18:54, 15 March 2024
  • 達蘭(タラン) 自稱為網絡之子,水屬性爆丸戰士。他所佩戴的眼鏡能夠顯示對手各種資料。 配音: 常用爆丸:羅網蜘蛛 伊力克(エレック) 配音: 常用爆丸:地磁黑虎、佛陀靈蛇 下大師(マスター・シモ),年輕時為降先生(ミスター・ダウン) 配音:町田政則 (下大師),早志勇紀 (降先生)(日本) 常用爆丸:燃燒武龍...
    34 KB (2,799 words) - 16:13, 14 March 2024
  • World Heritage Centre. [2019-08-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16) (英语).  “蓝田人”年代的古地磁学研究 《古脊椎动物学报》 1978年04期 錢穆校訂,孫國棟、蘇慶彬、胡詠超 編著. 錢穆〈弁言〉. 《中國歷史》. 香港: 人人書局. 1980...
    227 KB (32,389 words) - 08:47, 17 June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