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基隆歷史場景再現計畫是中華民國文化部在基隆市推行的文化發展計畫,期望透過再造歷史現場,強化文化空間治理並帶動城鄉發展,型塑文化資產的保存意識並保留歷史記憶,且融合到當今的城市地理特色當中,打造文化觀光廊帶。是全臺第一個以文化部門主導的都市再造計畫,同時也是20個縣市和30個計畫...
7 KB (724 words) - 02:42, 8 August 2024
年代後,為了使基隆從原本純粹的港埠都市轉型,基隆市政府陸續推動多項都市再生計畫(例如基隆車站改建、大基隆歷史場景再現計畫),冀望再度將基隆打造成臺灣的門戶都市;除此之外,亦有將基隆市併入臺北的構想。 基隆北臨東海,是座多山多水的都市,除了基隆港周圍和基隆河兩側有狹窄的平原之外,其他地方均為丘陵地,...
76 KB (7,178 words) - 05:09, 18 May 2025
松本紀念館 (category 基隆市歷史建築)
由於建築有嚴重的保護層剝落及鋼筋鏽蝕情況,屋頂樓板及防水層嚴重破損,自2019年開始,基隆市文化局進行修復再利用之工程計畫,並在2020年因大基隆歷史場景再現計畫,建築部分將完成修復再利用規劃設計,此次修復工程由徐裕健建築師事務所監造,寶鼎開發營造股份有限公司施工。暫時不對...
12 KB (1,303 words) - 08:21, 31 December 2024
聖薩爾瓦多城 (category 基隆市歷史)
和平島 和平橋 社寮東砲台 八斗子漁港 基隆港 北荷蘭城 大基隆歷史場景再現計畫 諸聖教堂 (和平島) 至聖三位一體港(英语:Santisima Trinidad (Taiwan)) 聖薩爾瓦多城今日已完全不復見,原址為台灣國際造船基隆廠位於和平島的船塢,日治時期1933(日昭和8年)至1936...
10 KB (1,168 words) - 02:10, 7 January 2024
764198°E / 25.116303; 121.764198 靈泉禪寺,是位於臺灣基隆市信義區智誠里的曹洞宗佛寺,為臺灣佛教四大法脈的月眉山派本山,附屬建築列為基隆市文化資產歷史建築。 昔日此寺所在處是基隆經暖暖通往台北的要道,開山堂1891年成立,為俗名江雀的德緣尼師的父親與叔父所建,當時是...
13 KB (1,672 words) - 15:12, 17 June 2024
基隆市文化局接管;2018年11月7日修復工程動工,2020年在納入大基隆歷史場景再現計畫下成功修復完成,2021年開放民眾參觀。 2021年11月6日,基隆市政府與誠品書店合作進駐司令官邸,3個月內開設「誠品書店基隆期間限定店」。...
10 KB (1,045 words) - 02:44, 30 July 2024
(https://www.hpipark.org/(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和平橋 社寮東砲台 八斗子漁港 東海 二二八事件 大基隆歷史場景再現計畫 書目 《大台北古地圖考釋》 翁佳音;台北縣政府文化局出版, 1998年 , ISBN 9789570220841...
13 KB (1,402 words) - 12:17, 26 November 2024
諸聖教堂 (和平島) (category 基隆市歷史)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7-07). 王朝鈺. 基隆諸聖教堂考古遺址 城博會亮相林右昌搶先開箱. 中時電子網. 2022-06-09 [2022-06-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7-14). 大基隆歷史場景再現整合計畫. 文化部再造歷史現場專案計畫資訊輔導平台. [2019-11-11]....
8 KB (855 words) - 00:02, 12 September 2024
1931年3月,基隆同風會附設青年會長的基隆第一公學校校長蔡慶濤發起建設紀念碑。1933年1月,紀念碑建設計畫改由基隆市聯合青年團主導,同年7月在原基隆海關東棟的位置設立一碑,正面為二荒芳德(日语:二荒芳徳)(大日本少年團長)的題字「北白川宮能久親王御遺跡地」,背面為臺北帝國大學總長幣原坦撰稿,基隆...
5 KB (489 words) - 12:42, 7 April 2025
太平輪沉沒事件 (category 舟山历史)
因有遷址提議,後經中華民國國防部、交通部航港局、基隆市政府協調,2018年國防部釋出土地,將圍牆退縮打造太平輪紀念公園。後因基隆市政府爭取中華民國文化部補助經費推動大基隆歷史場景再現計畫進行保存行動,紀念碑自2021年起涵納於「沙灣歷史文化園區」展區,將與周遭古蹟群進行串聯整合成大型公園,並...
20 KB (2,567 words) - 21:30, 29 March 2025
基隆市文化資產是指台灣基隆市境內,由基隆市文化局和文化部文化資產局依《文化資產保存法》裡的九類有形文化資產(古蹟、歷史建築、紀念建築、聚落建築群、考古遺址、史蹟、文化景觀、古物〈國寶、重要古物、一般古物〉與自然地景)、五類無形文化資產(傳統表演藝術、傳統工藝、口述歷史、民俗、傳統知識與實踐)所指定與列管的文化資產。...
28 KB (341 words) - 14:33, 8 April 2025
基隆市市定古蹟。2016年海巡署完成光復營區新廳舍遷建後,隔年將包括原要塞司令部建物在內的部分土地與建物移撥基隆市政府。2018年10月,在中華民國文化部「大基隆歷史場景再現計畫」的支援下,基隆市文化局啟動修復再利用工程計畫;2020年4月開工。2022年修復再利用工程完工,並在2022年6月基隆...
20 KB (2,636 words) - 07:07, 8 May 2025
阿根納造船廠遺構 (category 基隆市歷史建築)
廠遺構成為熱門景點。2016年2月15日,向台糖承租的業者將造船廠部分結構拆除,於後基隆市府將其緊急列為「暫定古蹟」,並於2016年7月28日登錄基隆市歷史建築。2019年5月,業者提出了阿根納造船廠遺構再利用計畫,預計將部分空間規劃為商業使用空間。 廢墟也很美 阿根納的故事要從1919年說起. 聯合報...
4 KB (424 words) - 18:36, 7 October 2023
白米甕砲台 (category 基隆市歷史)
基隆市文化局原公告包括監守衛舍的三處附屬遺跡登錄為歷史建築,然而在國有財產局標售並由私人得標後,將附屬遺跡解除為歷史建築。 2009年10月13日,白米甕砲台公告為基隆市市定古蹟,並在2020年7月,為考量未來西岸地區整體規劃及本古蹟修復後觀光需求,基隆市文化局在「大基隆歷史場景再現整合計畫...
18 KB (2,123 words) - 09:07, 23 April 20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4-17) (中文(臺灣)). 基隆要塞司令部 基隆要塞司令官邸 维基共享资源上的相关多媒体资源:基隆要塞司令部校官眷舍 台灣主題 基隆主題 歷史主題 建築主題 基隆要塞司令部校官眷舍——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基隆要塞司令部校官眷舍——大基隆歷史場景再現計畫...
6 KB (580 words) - 12:42, 7 April 2025
大武崙一帶;1884年清法戰爭時劉銘傳也於大武崙附近設防以堵法軍入侵。為歷經19世紀鴉片戰爭與清法戰爭的歷史。 台灣於1895年接受日本統治後,日軍隨即起調查和測繪基隆各砲臺之標高和配備,其中大武崙砲台修建於1900年3月,是台灣總督府築城部基隆分部在1899年《基隆...
14 KB (1,559 words) - 13:39, 22 July 2023
2020年,大沙灣石圍遺構在納入「大基隆歷史場景再現計畫」的計畫下進行保存行動,並自2021年起涵納於「沙灣歷史文化園區」展區,現則進行串聯和周遭古蹟群整合成大型公園,與交通串聯改善等整修工程供遊客參觀。 大沙灣石圍現留存的範圍結構群呈現「U」字形,整體為平面...
9 KB (965 words) - 00:54, 24 April 2025
粉刷,僅能重建舊貌。該次破壞毀損了6個墓碑。2016年8月,基隆市文化局爭取中華民國文化部補助,編列預算整修基隆多處古蹟,其中包含清法戰爭紀念園區。2019年,因大基隆歷史場景再現計畫推動下,法國公墓則涵納於「沙灣歷史文化園區」展區;計畫範圍內的中華民國海軍中濱營區因鄰近紀念園區,遷移至和平島上的...
14 KB (1,531 words) - 03:25, 25 November 2024
社寮東砲台 (category 基隆市歷史)
社寮島砲台,始建於台灣日治時期,是位於台灣基隆市北端和平島的一處砲台遺址,過去曾是基隆要塞司令部的要塞轄內設施,共分為東砲台及西砲台兩大系統,目前屬基隆市所管轄的市定古蹟。 社寮島砲台今天所見的各項砲台設施,全數是明治時期日軍因應日俄戰爭整備求,由其陸軍築城部本部,重新設計興建而成的海岸型堡壘,社...
10 KB (1,301 words) - 01:22, 7 August 2024
基隆市政府大樓是位於臺灣基隆市中正區的官署建築,為基隆市政府所在地,分為日治時代興建的前棟(原基隆市役所),以及戰後興建的後棟。其與基隆文化中心共用一個街區,並鄰近東岸客運碼頭、廟口商圈等重要設施。前棟於2003年1月20日由基隆市政府公告為歷史建築。 1924年(大正13年)基隆...
6 KB (700 words) - 10:01, 25 July 2024
傍晚啟燈的基隆燈塔 《臺灣總督府府報》,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沈文台,《台灣燈塔圖鑑》,臺北市:貓頭鷹出版,2000,頁19。 李素芳,《臺灣的燈塔》,新店市:遠足文化,2002,頁17 陳成章、余燧賓《基隆市港區歷史建築調查:第二階段歷史建築測繪調查研究》(基隆市立文化中心) 《基隆市市定古蹟基隆燈塔修復及再利用計畫》2021/03;...
8 KB (936 words) - 23:19, 4 May 2025
槓子寮砲臺 (category 基隆市歷史)
砲兵連隊更名重砲兵第13連隊,負責對於槓子寮砲台的指揮。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基隆要塞與轄內設施均由中華民國國軍所接收,1947年因配合基隆要塞縮減計畫,槓子寮砲台隸屬基隆要塞第三總臺管理,後因編制而一度交由總臺、第一大臺、第一臺、第二分臺管理,直至1950年才在度交由第三總臺管理。並進行增修陣地工事工程。...
11 KB (1,423 words) - 15:19, 7 October 2023
漁會正濱大樓 (category 基隆市歷史建築)
致年久失修。2013年,該棟建築物發生火災,導致內部設備與建築外觀已多處損壞,2015年,基隆區漁會將漁會正濱大樓贈送給基隆市政府,因應大基隆歷史場景再現整合計畫,舊漁會大樓在經過調查研究則進行再利用規劃設計,並在2019年由許伯元建築師事務所進行修復工程,未來預計作為和平島及北海岸間觀光路線的景...
8 KB (733 words) - 08:51, 22 August 2024
許梓桑古厝 (category 基隆市歷史建築)
許梓桑古厝位於臺灣基隆市仁愛區,正式名稱為「慶餘堂」,是日治時期曾擔任基隆街長與臺北州協議會員等職的許梓桑之故居。2004年3月1日以「許梓桑古厝」之名公告為基隆市歷史建築,目前因年久失修與風化侵蝕等因素,僅餘牆面。 許梓桑古厝的原屋主許梓桑是基隆當地知名士紳、實業家,除擔任公職參與地方事務外,也在基隆...
7 KB (654 words) - 12:14, 7 April 2025
牛稠嶺砲臺 (category 基隆市歷史)
基隆要塞 槓子寮砲臺 社寮東砲台 四腳亭砲台 八斗子 書目 計畫主持:張崑振。 協同主持:練乃齊、李魁鵬. 《基隆要塞司令部調查研究計畫》. 基隆市: 基隆市文化局. 2005年 來源 砲密第四四号 密受第四四号 動三第一四六号 臨時砲台竣工報告. 日本亞細亞歷史資料中心藏品資料....
7 KB (442 words) - 05:48, 13 February 2024
基隆港西岸碼頭倉庫位於台灣基隆市仁愛區,為基隆港西岸數座興建於日治時期的碼頭設施,主要興建於1930年代,最早有8座,至1990年代僅剩西二、西三碼頭2處。從完工後至航空業興盛前,這裡是台灣最重要的聯外客運門戶,因而被歷史學者稱為「台灣的嘴巴」。西二、西三碼頭倉庫於2014年12月列為歷史...
8 KB (841 words) - 17:41, 17 August 2023
二沙灣砲台,又名二沙灣礮臺、海門天險(源自其營區正門題字),是位於台灣基隆市基隆港東岸無線電山上的近代要塞洋式砲台遺址,山上砲臺在史料上稱「洋樓東砲臺」、「基隆小砲台」、「小砲台」。此砲台在1841年便已存在,今日山上規模為1886年台灣巡撫劉銘傳所修築,目前為中華民國文化部所管轄的國定古蹟。...
11 KB (1,408 words) - 17:59, 20 September 2024
木山砲台 (category 基隆市歷史建築)
基隆市中山區文化里的一處砲台遺址。過去曾是基隆要塞司令部的轄內設施。目前屬基隆市所管轄的市定古蹟。 台灣於光緒二十一年(1895年)接受日本統治後,日軍隨即起調查和測繪基隆各砲臺之標高和配備,其中木山砲台修建於1900年3月(明治33年),是台灣總督府築城部基隆分部在1899年《基隆...
7 KB (543 words) - 07:43, 15 December 2022
和平島龍目井,是位於臺灣基隆市中正區和憲里、和平島的水井,為臺灣西班牙統治時期供聖薩爾瓦多城水源而建,列為基隆市歷史建築。 和平島龍目井位於基隆市和一路2巷通往和平島景觀平台途中右側路邊,為1626年5月16日西班牙軍佔領島後所設,以替聖薩爾瓦多城供水源。1654年,荷蘭地圖提到此井,記載是朝向維多...
5 KB (520 words) - 05:29, 8 April 2025
八尺門砲臺 (category 基隆市歷史)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7-26). 陸軍省受領 密受第五三六號 要塞備附火砲据附替ニ関スル件. 日本亞細亞歷史資料中心藏品資料.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7-26). 维基共享资源上的相关多媒体资源:八尺門砲臺 頂石閣砲台 基隆要塞 社寮東砲台 台灣主題 基隆主題 歷史主題 建築主題...
12 KB (480 words) - 05:49, 13 February 2024
761526417862 基隆市長官邸,又稱松浦社宅或基隆關稅務司官舍,是位於台灣基隆市中正區中正路的一棟日式建築。此建築興建於1932年,於2006年登錄為基隆市市定古蹟,原登錄名稱為「基隆關稅務司官舍」,2010年改為「基隆市長官邸」。 基隆關稅務司官舍修建於1932年,修建當時是台灣土地建物株式會社基隆...
3 KB (299 words) - 12:20, 7 April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