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行大規模政治改制,其中就包括地方政區的改革,即打散大多數轄區統一的監司,使其交錯管理諸路州軍。南宋因戰事頻繁,諸路監司為提高行政效率又逐步恢復了統一轄區。 宋朝的行政區劃設置與地方政治制度可謂強幹弱支,中央政府高度集權。雖然避免了藩鎮割據的局面,但導致地方资源狭小,加上失去燕雲十六州的燕山天然屏障,也致使終宋一代,外敌入侵不断。...
143 KB (510 words) - 19:10, 12 May 2025
兴国末年所置而未及计入的南安军、临江军、太平军,及漏载之建隆二年(961)创建、太平兴国四年(979)废的平晋军,建隆三年(962)创建的北海军,则太祖、太宗两朝共置军四十二。 宋代“军”行政区划二重制研究. [2021-10-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0-08). 宋朝行政區劃 监...
4 KB (233 words) - 10:22, 7 September 2024
路是中国宋朝、金朝、元朝时行政区划名称,明朝废除;越南陳朝也有名為“路”的行政區劃。 宋太祖汲取了唐朝藩镇割据的教训,一级行政区划改为“路”。至道三年(997年)始定为十五路,包括京东(治所今河南商丘)、京西(治所今河南洛阳)、河北(治所今河北大名)、河东(治所今山西太原)、陕西(治所今陕西西安)...
8 KB (1,308 words) - 09:07, 21 May 2025
監是古代中國宋朝時期,與州相當的一級行政地方,一般設置於軍事要地,如荊湖南路桂陽監(今湖南省桂陽縣)等。 宋朝行政區劃 军...
1 KB (36 words) - 17:02, 19 March 2016
兴国军 (category 宋朝行政区划小作品)
兴国军,中国宋朝的行政区划——军。 北宋太平兴国二年(977年),以永兴县置永兴军,太平兴国三年(978年),改永兴军为兴国军,属于江南西道,治所在永兴县(今湖北省阳新县),下辖永兴县、通山县、大冶县3县。宋徽宗崇宁元年(1103年),属于江南西路。元朝至元十四年(1277年),升兴国军为兴国路。...
969 bytes (75 words) - 08:39, 1 July 2023
雲中府路,但宣和七年正式置路后不足一年即逢靖康之变,旋即丢失。建炎南渡後,宋朝設立兩浙東、兩浙西、江南東、江南西、淮南東、淮南西、荊湖南、荊湖北、京西南、成都府、潼川府、夔州、利州、福建、廣南東、廣南西十六路。宋朝的行政區劃設置與地方政治制度可謂重內輕外,中央高度集權。雖然避免藩鎮割據的局面,但導致地方防務貧弱,也讓終宋一代外患不止。...
185 KB (28,556 words) - 12:56, 6 January 2025
監 (category 宋朝行政区划单位)
監、太監等。以監為名之官署,其長官多稱為監/大監/太監或判監事(宋代),副長官則相應稱為少監或同判監事(宋代)。 宋代有一種行政區劃亦稱為監,與州或縣相當,一般設置於軍事要地或重要資源產地,如荊湖南路桂陽監(今湖南省郴州市桂陽縣)等。長官稱為知監事或知監,副長官稱為同知監事。 三監 宋朝行政區劃 军...
2 KB (110 words) - 01:23, 11 May 2019
威地軍 大通軍 宣威軍 鳴沙軍 《宋史》 《武經總要》 《與地廣記》 《西夏地形圖》 《天盛律令》 《雜字》 夏州、定难军 宋朝行政区划、辽朝行政区划、金朝行政区划、大理国行政区划 張多勇、王志軍:《西夏左廂神勇——年斜(寧西)監軍司考察研究》,《西夏學》2017年第1期,第57-65頁。...
6 KB (553 words) - 15:41, 28 July 2025
广安军 (category 宋朝行政区划小作品)
广安军,中国宋朝的行政区划——军。 北宋开宝二年(969年)分渠州渠江县、果州岳池县、合州新明县三县,以广土安辑之意设广安军,属于梓州路,治所在渠江县(今四川省广安市),崇宁时户四万七千五十七,口一十一万一千七百五十四。南渡后,增和溪县。南宋淳祐三年(1243年),城大良平为治所。宝祐末年,归元朝...
1,008 bytes (119 words) - 16:25, 29 May 2014
臨江軍 (category 宋朝行政区划小作品)
临江军,中国宋朝时设置的军。 宋太宗淳化三年(992年),分割袁州、吉州、筠州设置临江军,治所在清江县(今江西省樟树市临江镇)。下辖清江、新淦、新喻三县。包括今江西省樟树市、峡江县、新干县、新余市等地。元朝元世祖至元年间改为临江路,明朝洪武年间改为临江府。1913年废除临江府。...
959 bytes (82 words) - 05:34, 27 October 2021
長寧軍 (category 宋朝行政区划小作品)
长宁军,中国宋朝的行政区划——军。 长宁军本羁縻州。北宋政和四年(1114年),建长宁军。以武宁砦(今四川省珙县西)为倚郭县。宣和二年(1120年),废武宁县为武宁堡。四年(1122年),复为武宁砦。领砦堡六:梅洞砦、清平砦、武宁砦、宁远砦、安夷砦、石笋堡。南宋嘉定四年(1211年),升安夷砦为安宁县(今四川省长宁县)。元朝改为长宁州。...
878 bytes (97 words) - 15:11, 29 May 2014
邵武軍 (category 宋朝行政区划小作品)
邵武军,中国宋朝设置的军。 宋太宗太平兴国五年(980年),分建州设置邵武军,治所在邵武县(今福建省邵武市)。包括今日福建省南平市西部的邵武市和光泽县與及三明市北部的泰宁县和建宁县等地。因地势险要,号称铁邵武。有铜矿、铁矿。元朝,改为邵武路。明朝,改为邵武府。...
826 bytes (74 words) - 14:20, 28 May 2025
石泉軍 (category 宋朝行政区划小作品)
石泉军,中国宋朝的行政区划——军。 北宋政和七年(1117年),分绵州的神泉县、龙安县(宣和元年改名安昌县)和茂州的石泉县设置石泉军,治所在石泉县(今四川省北川羌族自治县治城镇),属成都府路。宣和三年(1121年),降石泉军为军使。宣和七年(1125年),复为石泉军,安昌县恢复为龙安县。南宋宝祐三...
1 KB (120 words) - 15:18, 29 May 2014
怀安军 (category 宋朝行政区划小作品)
怀安军,中国宋朝的行政区划——军。 北宋乾德五年(967年),分汉州、简州设立怀安军,治所在金水县(今四川省金堂县淮口镇州城村),属西川路,下辖金水县、金堂县。元朝至元十三年(1276年),改怀安军置怀州,隶属成都路,二十年(1283年),省怀州入金堂县。...
789 bytes (75 words) - 14:28, 29 May 2014
富順監 (category 宋朝行政区划小作品)
富顺监,中国宋朝的行政区划——监。 北宋灭后蜀,改富义县(今四川省富顺县)为富义监,属梓州路。太平兴国元年(976年),宋太宗赵光义即位,为皇帝避讳,富义监改名富顺监。宋英宗治平元年(1064年),设置富顺县,作为富顺监的治所。南宋咸淳元年(1265年)富顺监徙治虎头城。德祐元年(1275年),富...
901 bytes (104 words) - 18:27, 3 March 2015
梁山军 (category 宋朝行政区划小作品)
这是一篇关于宋朝行政区划的小作品。您可以通过编辑或修订扩充其内容。 查 论 编...
467 bytes (51 words) - 11:00, 19 March 2016
南康軍 (category 宋朝行政区划小作品)
南康军,中国宋朝的军。 北宋太平兴国七年(982年),分割洪州、江州设置南康军,治所在星子县(今江西省庐山市)。下辖星子、建昌、都昌三县。包括今江西省庐山市、永修县、都昌县等地。元朝至元十四年(1277年),改为南康路,明朝洪武年间改为西宁府、南康府。...
893 bytes (72 words) - 00:01, 17 May 2018
大寧監 (category 宋朝行政区划)
大宁监,中国宋朝的行政区划——监。 北宋灭后蜀。宋太祖开宝六年(973年),改大昌县盐泉所为大宁监,治所在今重庆市巫溪县城厢镇。宋太宗端拱元年(988年),大宁监徙治今巫溪县。属于夔州路。大宁监另领大昌县。元世祖至元二十年(1283年),大宁监改为大宁州。...
740 bytes (83 words) - 07:27, 19 November 2023
京西南路 (category 宋朝的路)
的军事防御区;后蒙古军队数次进攻之后拿下襄阳,襄阳失守后不久南宋灭亡。 京西南路、荊湖北路安撫制置使 孟珙(為收復襄陽府而出任) 呂文德(1259年十一月,兼領京西南路與荊湖北路兩路安撫使) 至道十五路 宋朝行政区划 两宋路制. [2009-10-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9-27). ...
3 KB (370 words) - 13:56, 28 February 2025
荆湖北路 (category 宋朝的路)
荆湖北路是中國宋朝(960年-1279年) 的一个路,首府在江陵府(今荆州市,南宋末年迁于鄂州,今武汉市境内)。由于大部分土地在洞庭湖以北,故而民間也稱呼其為湖北路;後於宋朝滅亡後劃入元朝的湖广行省武昌路。 宋太宗至道三年(997年),分宋朝全境為京東、京西、河北、河東、陝西、淮南、江南、荆湖南、荆...
3 KB (384 words) - 03:10, 30 December 2023
官」,有坦綽、布燮、久贊、彥贊。其中彥贊為大理所增設。清平官下有「九爽」。 目前能查到大理國與同一時期的宋朝相關史料並不是很多,內容主要也以經濟關係為主,有時甚至會中断貿易。 整體來說,大理與宋朝關係並不密切。宋神宗熙寧九年(1076年),大理國遣使貢金裝碧玕山、氈罽、刀劍、犀皮甲鞍轡。宋徽宗政和五...
16 KB (1,985 words) - 02:52, 16 April 2025
峒 (category 宋朝行政区划单位)
峒或又作洞,宋朝行政区划单位。 峒有多种解释,其一即指山洞。隋唐以来,聚居于中国南方山区的少数民族有居住于山洞的习俗,而“举峒纯为一姓,保持氏族组织”,故泛称为峒、溪峒,各峒居民亦称峒蛮。宋朝政府通常在民族地区设置羁縻州,羁縻州下设县、峒。由当地部族首领任知州、知县、知峒等职。...
1 KB (180 words) - 15:01, 14 April 2022
高邮军 (category 宋朝行政区划小作品)
这是一篇关于宋朝行政区划的小作品。您可以通过编辑或修订扩充其内容。 查 论 编...
734 bytes (80 words) - 19:12, 7 January 2017
雲安軍 (category 宋朝行政区划小作品)
云安军,中国宋朝的行政区划——军。 北宋开宝六年(973年),以夔州云安县为云安军,南宋建炎三年(1129年),为军使,属于夔州路,治所在云安县(今重庆市云阳县),下辖云安县、云安监。北宋元丰年间,一万一千七十五户,口八千七百三十八口。贡绢。元朝至元二十年(1283年)省云安县入军,军改为云阳州。...
984 bytes (109 words) - 14:31, 10 May 2014
江南东路 (category 宋朝的路)
江南东路是中國宋朝(960年-1279年)的一个路,民间称为江东或江南,首府在江宁府(今南京市境内);後於宋朝滅亡後劃入元朝的江浙行省等。 宋太宗至道三年(997年)在州之上改道为路,分宋朝全境為京東、京西、河北、河東、陝西、淮南、江南、荆湖南、荆湖北、兩浙、福建、西川、峽、廣南東、廣南西十五路。在...
4 KB (239 words) - 15:22, 5 December 2024
府是东亚的一种行政区划单位。中国自唐朝至民国初年,设置的二级行政区划单位称作“府”,相當於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地級。同属东亚文化圈中的日本和韩国则使用“府”作为一级行政区单位。另外,府亦是泰國的第一級行政區(จังหวัด,changwat)的译名。 唐朝开元元年(713年),改雍州(唐朝都城长安城所...
5 KB (778 words) - 04:33, 14 November 2024
行政长官的制度。一个节度使管几个州,其辖区也叫道,形成了道-州-县三级行政区划制度。全国分为40多个道,每道少则2、3州,多则10多州。原来的采访处置使已经撤销。 北宋初年,取消了节度使的实权,所有的州都直属中央。但是为了便于管理,到了宋太宗时,又在州之上设置了路。宋朝...
19 KB (4,563 words) - 03:26, 22 June 2025
遂宁府 (category 宋朝行政区划小作品)
这是一篇关于宋朝行政区划的小作品。您可以通过编辑或修订扩充其内容。 查 论 编...
735 bytes (78 words) - 13:16, 8 March 2014
無為軍 (category 宋朝行政区划小作品)
军是中国古代宋、金时期的二级行政区划单位,受路管辖,与州并列,一般设置于军事要地。 宋太宗太平兴国元年(976年),从庐州分设出无为军,治所在巢县城口镇(今安徽省无为市无城镇),领巢县、庐江二县。至道三年(997年),属淮南路。宋神宗熙宁五年(1072年),淮南路分东西,无为军属淮南西路。宋高宗建炎...
1 KB (150 words) - 04:08, 1 February 2024
至道十五路 (category 宋朝并称)
至道十五路是宋朝初年宋政府變革漢唐道制的一個行政區劃革新。宋太宗至道三年(997年)分宋朝全境為京東、京西、河北、河東、陝西、淮南、江南、荆湖南、荆湖北、兩浙、福建、西川、峽、廣南東、廣南西十五路。 在並沒有行使主權的幽雲十六州地區,宋朝也預設了燕山府路和雲中府路。...
2 KB (277 words) - 16:57, 26 March 2024
天长军 (category 宋朝行政区划小作品)
天长军,宋朝时设置的军。辖境相当今安徽省天长,五河县地。 北宋开宝八年(975年),将雄州改为天长军,兼领天长县,属淮南路扬州。至道二年(996年)军废,复为县。 南宋建炎元年(1227年)从扬州复置天长军(今安徽省天长市)。隶属淮南东路。绍兴元年(1131年)天长县再次入扬州,属淮南东路。绍兴十一...
909 bytes (100 words) - 03:07, 24 October 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