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辟鸿荒石碣,是八通关古道沿线三处遗迹石碣之一,建立于清朝同治十三年(西元1874年)。开辟鸿荒石碣是国家一级古迹,位于台湾南投县集集拦河堰旁。 开辟鸿荒石碣位於林尾里狮仔头草岭山路集集大桥旁。它所在的地方处于浊水溪中游北岸、集集桥头、草岭山路,正好是清水、浊水二溪交汇处,所以有“清浊同流”之称。...
5 KB (572 words) - 06:27, 14 December 2023
光緒元年(1875年),吳光亮開闢自林杞埔、鳳凰山、東埔、八通關,越秀姑巒山到璞石閣的八通關古道中,留下萬年亨衢石碣、開闢鴻荒石碣、山通大海石碣、過化存神石碣,成為串連歷史的座標。其中的山通大海碣原於新鄉村筆石橋下游300公尺處陳有蘭溪左岸上,字義是從此攀過高山就通向大海。筆石...
6 KB (771 words) - 02:26, 3 January 2024
(中文(臺灣)). 黃宏璣. 國定古蹟化及蠻貊石碣變果園門柱文化單位勘處. 《聯合報》. 2016-07-29 [2020-06-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22) (中文(臺灣)). 洪敬浤. 同為古蹟石碣 一風光一隱沒 開闢鴻荒 有步道遊憩公園 化及蠻貊 沒於荒草間 解說牌鏽蝕字難辨...
7 KB (816 words) - 07:06, 12 October 2023
洛木,布農語:Tatalum,布農語:talum為箭竹,許多箭竹之意)…10…黃崎…10…排山…20…璞石閣(今玉里) 八通關 八通關草原 牡丹社事件 玉山國家公園 開闢鴻荒 (石碣) 山通大海碣 關門古道 八通關古道. 交通部觀光局. 2008-04-30 [2017-10-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29)...
10 KB (1,314 words) - 23:33, 13 April 2025
劃、設計、施工者中規模最大的攔河堰工程。 集集攔河堰在規劃時,為保留濁水溪右岸於清同治13年(西元1874年)由台灣鎮總兵吳光亮率軍開山闢荒而特立「開闢鴻荒」石碣,特別改變壩軸位置,並將溢洪道孔數縮減一個,為此國定古蹟工程經費多花約2億元,計畫總結算為新台幣238億元。...
13 KB (1,179 words) - 05:09, 5 May 2024
。但2002年3月20日,委員會敲定時,依然僅選霧峰國中、九九峰、九份二山及草嶺大走山作紀念公園。 2007年4月27日,集集武昌宮廟方另建新廟,並開闢攤位提供集集鎮民進駐。2009年6月25日,武昌宮遺跡經交通部觀光局勘查,列入2010年優先評估補助對象。2013年10月12日,武昌宮新廟舉行入火。...
12 KB (1,575 words) - 15:23, 13 April 2025
今已六十餘年,老樟樹綠蔭蔽天,形成一綠意盎然猶如隧道之景觀。 開闢鴻荒 化及蠻貊碣 位於集集鎮廣明里通往水里處,離行政院農委會特有生物保育中心約一公里,本石碣係大清光緒13年春,雲林撫墾局委員陳世烈所題由南投縣政府編號19號以水泥柱立石碣供遊客參觀,為國家一級古蹟。 集集大眾爺廟、集集大樟樹...
25 KB (3,195 words) - 14:40, 10 June 2025
1997至1998年後赴日本東京文化財研究所同中里壽克學習蒔繪、在琉球工藝指導所糸數政次老師學習堆錦、到福建學習中國傳統漆器技法。 曾獲日本石川縣漆器設計競賽銀賞、文建會民族工藝佳作獎、第三屆傳統工藝獎其他類三等獎等榮譽;並多次應文建會之邀舉辦個人展,經常前往大陸、日本等地展出。...
5 KB (561 words) - 20:57, 5 February 2025
國定古蹟 八通關古道(開闢鴻荒碣與化及蠻貊碣) 縣定古蹟 明新書院 歷史建築 添興窯(含附屬設施) 林尾陳宅永福堂 集集館 集集車站 專賣局集集出張所建築群...
4 KB (377 words) - 07:03, 15 August 2023
該遺址目前是「回填保存」狀態,過去挖掘的古文物保存於中研院等地。過去仁愛鄉的居民曾爭取將文物「重回故里」,但該地未有合適的展示空間。 1935年,日本學者馬淵東一於姊妹原發現石斧。後此石斧為當時就讀台灣大學人類學研究所的碩士生陳仲玉發現,經過數個月的考證,確認姊妹原描述的地點為濁水溪上游的「姊原」與「妹原」(今南投縣仁愛鄉武界附...
5 KB (480 words) - 16:30, 8 July 2023
明新書院雖號稱書院,實為義學。明治三十五年(1902年),書院所有的田地二十餘甲和廟地,捐給集集公學校作校地,由鄉民集資八百元,再度遷回到柴橋頭現址,並改名「崇德堂」。曾任集集鎮長的嚴鴻邦回憶當時永昌國小因教室不足,他就和立委林明溱在此書院上課。在土地鑑界時發現學校占用緊鄰明新書院部分土地,明新書院也占用部分校地,雙方商議乾脆拆除圍...
7 KB (819 words) - 13:48, 7 April 2025
2001年3月20日,縣府出版南投縣六大觀光風景線折頁導覽圖,其中杉林溪風景線包含永濟義渡碑、紫南宮、萬年亨衢碣、竹山照鏡台等。7月1日,社寮文教基金會舉行文化活動,在永濟義渡碑、社寮甘泉井、陳武舉人宅等放置戳印,集滿十個就可得到陶藝茶杯,吸引二百多名民眾參加。...
8 KB (1,090 words) - 08:39, 15 December 2023
清雍正到嘉慶年間,洪氏家族從中國大陸漳州府漳浦縣車田下營分批來台開墾,各自形成「和蒼」、「性植」、「敦樸」等三大房系,其開墾地區遍及草屯鎮石川、加老、御史、北勢、新庄、新豐等里,彰化縣芬園鄉嘉興、茄荖以及台中市霧峰鄉六股、舊社、萬斗六等地區。 清乾隆年間,草屯地區形成洪姓、李姓、林姓、簡姓四大氏族之血緣聚落。...
8 KB (856 words) - 13:27, 26 September 2022
倪贊元《雲林縣採訪冊》:「甘泉井在縣東四十餘里社藔頂埔前福中堂駐兵大營邊。泉清而甘,大旱不涸。前台灣總鎮吳光亮閱兵過此,飲而甘之,遂為鳩工修築,四面皆環以石。因水甘,遂以『甘泉』名井。」 林爽文事件,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末,福康安軍隊為包圍鹿谷鄉小半天的林爽文軍,除大營進駐東埔臘(今竹山鎮延平里)...
6 KB (740 words) - 02:25, 9 July 2024
孫為其立「文魁」匾額,後與訓導陳希亮勸捐重修沙連保連興宮。會試後於咸豐八年(1858年)授為內閣中書。而因為考取功名,其祖父林傑追封為文林郎,父林學石(溫恭)勒封為徵仕郎。而據說林鳳池前往福建考鄉試乃因為老師張煥文提議,但家中經濟不好,後得鄉親贊助方可成行,而後在福建結識宗親,日後衣錦榮歸時得到這...
6 KB (539 words) - 13:48, 7 April 2025
媽祖香燈碑記」立於乾隆43年(1778年)與「嚴禁勒索竹排船伕碑」立於道光4年(1824年)的石碑、、宮門兩側的石獅及其基座、正門及其左右邊門的門腳石、宮內圓柱柱礎等。 “德佈山海”古匾 “海澨恩深”匾額 “正堂馬示”又名“歲納稻穀定例充為媽祖香燈碑記”石碑 嚴禁勒索竹排船伕碑 竹山連興宮石獅母 竹山連興宮石獅公...
7 KB (912 words) - 11:46, 19 October 2024
1998-04-20 (中文(臺灣)). 胡坤仲. 史事史話 草屯首位文舉人 亂事立戰功. 《聯合報》. 1998-11-13 (中文(臺灣)). 段鴻裕. 紀雅博 收集古早印刷品 最特別的是清朝「課藝」書冊 是科舉考試模擬試題. 《聯合報》. 2002-07-30 (中文(臺灣)). 曹文娟. 登瀛書院草屯最古老學堂...
10 KB (1,199 words) - 15:24, 13 April 2025
媽祖為軟身、觀音為紙捏,在臺灣少見。有一對金身連底座高度僅23公分的千里眼、順風耳神像,推測應該是清朝製品,損傷後由木雕藝師施金福修復。虎爺石香爐原為媽祖爐,為道光年間由和樂社眾弟子敬獻,2014年由南投縣政府登錄為古物。 南投主題 道教主題 建築主題 林盈雄. 南投百年古蹟系列報導16 北投朝陽宮...
5 KB (592 words) - 14:33, 26 March 2023
溪水灌溉竹山社寮等四個村莊之農地,以利當地農民耕作生活。 清嘉慶年間,竹山隆恩圳遭洪水沖毀,於嘉慶十九年(1814年),由張天球、陳佛照、陳同升、曾石等合資重建該圳,於象鼻山開鑿二十多處與該圳相通的「水窗」以分散大水水勢,並引水入八百餘公尺的穿山圳道,灌溉社寮四里(山崇、社寮、中央、富州)四百多公頃的農田。...
7 KB (752 words) - 19:21, 6 March 2024
終戰前升格的神社之一。二戰後,竹山神社改作為忠烈祠。其在1999年的921大地震中受損後拆除,目前僅存鳥居,石獅和石燈籠,並在2018年被列為南投縣歷史建築。 竹山神社鳥居 竹山神社石燈籠 忠烈祠 (臺灣) 台灣神社列表 竹山郡役所. 竹山郡概況. 1940-02-17. 臺灣總督府. 竹山神社鄉社列格ノ件...
3 KB (211 words) - 13:31, 18 February 2023
三次战役打击匈奴,使匈奴远徙漠北,保证了河西走廊的安全。又在西北边地屯田,修长城,筑烽燧,并派张骞出使西域,打通了汉朝通往中亚的贸易通道。丝绸之路的开辟,促进欧亚大陆文化贸易的交流。武帝还采用儒生董仲舒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教授五经,使经学成为食禄的工具。当时又建立藏书库,整理图籍,使文化得到发展...
86 KB (13,987 words) - 10:34, 21 July 2025
國定古蹟 八通關古道(開闢鴻荒碣與化及蠻貊碣) 縣定古蹟 明新書院 歷史建築 添興窯(含附屬設施) 林尾陳宅永福堂 集集館 集集車站 專賣局集集出張所建築群...
10 KB (1,163 words) - 15:23, 13 April 2025
國定古蹟 八通關古道(開闢鴻荒碣與化及蠻貊碣) 縣定古蹟 明新書院 歷史建築 添興窯(含附屬設施) 林尾陳宅永福堂 集集館 集集車站 專賣局集集出張所建築群...
34 KB (2,532 words) - 14:10, 17 May 2025
2003年8月,成立音樂班。 2005年6月,禮堂歷史建築修繕完成 日治時期 渥美寬藏:1899年4月-1912年3月 三田村留次郎:1912年4月-1913年10月 明石要一:1913年11月-1920年3月 常田袈裟吉:1921年6月-1937年3月 岩下袈裟次郎:1937年6月-1939年3月 山口勝利:1939年4月-1943年3月...
5 KB (734 words) - 12:04, 1 March 2024
2006年3月29日改為國定古蹟:1389。「山通大海」原碑已佚失。 鹿谷鄉「興賢可嘉」碑 三級 集集鎮「開闢鴻荒」古碣 三級 集集鎮「化及蠻貊」古碣 三級 鹿谷鄉「德遍山陬」石碑 三級 信義鄉「山通大海」石碣 三級 信義鄉「萬興關」石碑 楠仔腳蔓社學堂遺蹟 三級 三級 1988年2月26日 草屯鎮登瀛書院...
67 KB (647 words) - 18:11, 21 April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