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技术社会建构(英語:social construction of technology,SCOT),即技术社会建构论,是科学技术学(英语:science and technology studies)领域中一个理论,该理论支持者(主要是社会建构主义支持者)认为,科技不决定人类活动,而是人类活...
    3 KB (506 words) - 23:08, 19 July 2023
  • 社会建构主义(英語:social constructionism)是社会学和传播学中认识论,它考察人们如何共同建构对世界认识,而这种认识是人们对現實共同假设基础。该理论核心思想是意义是与他人协调发展,而不是由每个人独立发展社會建構(social construct)可能因社會...
    12 KB (1,477 words) - 06:02, 3 March 2025
  • 技術系統社會建構》(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Technological Systems )。麥肯其和威吉曼之後繼續發表了一系列文章,證明社會技術設計影響。 另一篇重要文章中,Trevor Pinch和Wiebe Bijker由科學知識社會學發展,展示技術...
    12 KB (1,677 words) - 00:43, 24 May 2024
  • 地位、權力、特權時,這就稱為社會階層(或社會分層)。社會藉此而將各類人們分類成有高下之別階層或等級(等級制度)。 社會階層有四個重要基本原則:一,社會階層不單單反映了人與人之間個體差異,還是整個社會特質。二,社會階層是能夠透過世代傳遞。三,社會階層具有普遍性,但是是可以改變。四,社會...
    6 KB (912 words) - 06:08, 3 March 2025
  • 技术史记录了人类各种技术革新和重大发明历史。人类发明各种新技术可以帮助人类更好地了解自然和宇宙,使人类生活更为方便和舒适,技术发展是经济发展产物,反过来也是经济发展动力,同时会影响社会文化传统,是军事力量发展工具。 許多社會學家及人類學家都提出了有關社會文化進化論及文化演化社會...
    12 KB (1,248 words) - 02:49, 5 May 2025
  • 社會一詞並没有太正式明確定義,一般是指由自我繁殖個體構建而成、占据一定空間且具有其獨特文化和風俗習慣群體。由於社會通常被認為是人類組成,所以社會和人類社會一般具有相同含義,但在科學研究或科幻小說里面,有時亦可出现“蚂蚁社会”、“外星社會”等词语。 狹義社會...
    21 KB (2,953 words) - 01:48, 5 February 2025
  • 社会阶級(英語:social class)、阶级,意义相近或相关汉语词汇还有“等級”、“阶层”、“社会等级”,按照马克思主义理论划分,即对具有相同或相似经济水準和社会身份社会群体总称。 在很多历史或政治中引用“阶级”意指“具有不同身份,不同地位、財富、勞動形式、生活方式、或其他社會...
    5 KB (681 words) - 19:08, 18 October 2024
  • 行动者网络理论 (category 技術變革)
    提醒,即“actor-network theory”首字母缩写“ant”(蚂蚁)“非常切合盲目、鼠目寸光、工作狂、嗅探行迹和集体主义旅行者”——这正是行动者网络认识论定性标志。 科学技术研究(英语:Science and technology studies) 技术社会建构 技术动力(英语:Technology...
    40 KB (5,513 words) - 12:14, 5 February 2025
  • 社會規範是社會成員所共享同意,可以是明文或不明文規條,但部分社會規範慢慢會被訂為法律(如保持清潔環境)。而社會規範存在之主要原因大多數都是為了要維持社會秩序而產生。 社會規範可以被基本分為四種類型,分別是風俗習慣、倫理道德、宗教信仰以及法律。 風俗習慣即指人們行為和舉止,而且是長期累積...
    4 KB (549 words) - 23:51, 23 April 2025
  • 社会结构(英語:Social structure)是一个在社会学中广泛应用術語,但是很少有明确定義,最早使用应该在20世纪初汉语社会科学形成时期。在当前汉语社会科学中,这个模糊概念仍然被广泛使用,社会结构本体有社会群体、社会组织、社会制度和社区。广义讲,它可以指经济、政治、社会...
    5 KB (780 words) - 06:57, 17 December 2023
  • (disambiguation) – 社会接触 social contract – 社会契约 social construction – 社会建构 social constructionism – 社会建构主义 social construction of technology – 技术社会建构 Social environment|social...
    38 KB (4,209 words) - 03:02, 11 May 2025
  • Website accessed 8 February 2011. 赵万里. 科学社会建构:科学知识社会理论与实践. 天津人民出版社, 2002. 王阳. 捍卫科学理性形象:科学哲学家对科学知识社会批判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2. Kusch, Martin. Sociology of...
    5 KB (577 words) - 06:08, 3 March 2025
  • 用最簡單形式來說,社會網絡是一張地圖,標示出所有與節點相關連結。社会網路也可以用來衡量個人參與者社會資本。這些概念往往顯示在一張社會網絡圖,其中節點是點狀,連結是線狀。 社會網絡分析已經成為一個關鍵技術,也是一項熱門研究,在現代社會學、人類學、社會語言學、地理、社會...
    5 KB (663 words) - 06:09, 3 March 2025
  • paths)。它會有不同路線,通向不同潛在科技產出。重要是,這些選擇可能對社會與特定社會群體有不同影響。 技術社會形塑是眾多關於技術模型之一,其他模型有1980年代麥肯尼茲(MacKenize)與沃克曼(Wajcman)社會關係、聘奇(Pinch)與比耶克(Bijker)技术社会建构(social...
    4 KB (610 words) - 16:45, 5 May 2023
  • 社会现实(或社会实在、社会真实,英語:social reality)不同于生物現實或个体认知现实,它表示通过社会互动建立現象學层面,从而超越了个人动机和行为。社会现实作为人类对话产物,可视作由社群公认社会信条组成,因此包含了相对稳定法律和社会表征。激进建构主义(英语:Radical...
    6 KB (900 words) - 02:23, 5 February 2025
  • 社会运动(英語:Social movement)是由个体或社会群体松散组织为了实现推动、执行、抵制、阻止或撤消社會變革变化,而用体制外策略,来改变现有体制一种政治现象行動與集体。社会运动被描述为“组织结构和战略,这些结构和战略可能使被压迫人口能够提出有效挑战,并抵抗更强大和更有优势精英”。...
    12 KB (1,524 words) - 12:20, 28 April 2025
  • 社会化、社会建构主义、社会规范与偏差、身份与角色、以及情感劳动。 数据收集主要方法是抽样调查、实地观察、小插图研究(心理学)​(其他語言)、现场实验​(其他語言)和对照实验。 社会心理学(社会学)诞生于1902年,社会学家查尔斯·库利 ( Charles Cooley)进行了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研究,题为“人性与社会秩序”...
    18 KB (2,396 words) - 04:38, 21 April 2025
  • 社會與資本主義制度產生悲觀看法,其中尤其看到社會雖然高度分工,卻也產生生活分裂化。尤其是在藝術文化領域,大量複製技術出現,造成藝術精神喪失。法蘭克福第二代哈伯瑪斯繼承上述觀點,並參照美國结构功能主义與符号互动论、歐陸現象學等,提出溝通行動論,與第一代悲觀觀點不同,認為必須致力建構...
    60 KB (8,358 words) - 08:59, 12 May 2025
  • 行为,并有利于经济和社会发展。 卡尔·波兰尼:提出經濟體系——如「市場」——是制度化社會過程(instituted process),交易活動鑲嵌於制度化社會習俗與政治法律規範之中,自由主義市場經濟亦須仰賴於國家建構私有財產觀念。是鑲嵌概念先行者。...
    28 KB (4,078 words) - 14:53, 30 December 2024
  • 禁忌 (category 包含FAST标识符维基百科条目)
    禁忌也是社會身分中不可缺失一環,當接受某個社會身分,就表示你接受了那個社會道德標準、規範以及禁忌,對於想要維持這種社會身分渴望,會驅使人們對於有違反禁忌想法進行懲罰。因此能使人們達到對自我行為跟想法管制,達到有效社會控制。 飲食禁忌廣乏存在於各地社會,包括對食物類型、進食方式、進食時間...
    12 KB (1,534 words) - 11:37, 26 May 2024
  • 社會經濟地位(英語:Socioeconomic status,縮寫作SES),是經濟學和社會學綜合衡量一個人工作經驗及個人或家庭對資源經濟獲取和與他人相關社會地位綜合衡量指標。 在分析家庭 SES 時,會檢查家庭收入、掙錢者教育和職業以及綜合收入,而對於個人 SES,僅評估其屬性。最近,研究揭示了...
    11 KB (1,475 words) - 06:50, 20 July 2023
  • behavior)意指違背社會常理、規定、標準或期待行為。 偏差行為定義會隨著人類歷史上文化、環境、價值、制度、政治等因素而有所不同。 換句話說,偏差行為定義是由社會建構出來。 釐清社會規範:權力機構可以對偏差行為者執行法規,藉此釐清社會人民觸法界線。 強化社會秩序:權力機構為了加強維護社會秩序,會擴大警察或是公權力的使用。...
    8 KB (1,084 words) - 06:07, 3 March 2025
  • 法律社会学(Sociology of law),亦称法社会学或社会法学,从字面上可以作两种解释,即本体论意义上“研究法律与社会关系”以及方法论意义上“用社会方法研究法律”。 法律社会学是社会学与法学交叉学科,诞生于19世纪社会学帝国主义”时期。由于法律本身便是一种重要社会...
    5 KB (778 words) - 15:51, 28 April 2025
  • 框架,視社會為眾多部件組成複雜系統,這些部件為了促使社會穩固及穩定運作而協力合作。 結構功能主義使用宏觀取向方式觀看社會,重視塑造社會形態社會結構,並視其為整體,相信社會演變就像具有多個器官一樣。除了社會結構外,結構功能主義亦會透過社會功能角度理解社會。功能主義視社會為其部件功能綜合體,包括社会風俗傳統、常規機制。...
    24 KB (2,015 words) - 06:02, 3 March 2025
  • 社會流動指個人在階層裡向上、向下或水平流動情形,通常是以經濟、社會地位、聲望作為主要區隔因素。 社會學注重社會流動在一個社會當中流動數量與頻率,這包含世代間流動頻率不同,同時亦能檢視社會開放程度多寡。 社會學透過兩種方面加以解析。 第一種層面指得是個人因素關係,如職業、家境、教育、所得所造成的影響。...
    4 KB (518 words) - 07:04, 17 December 2023
  • 医学社会学(英語:Medical sociology)是医学与社会架构,研究医学行为、医学组织和医学制度,属于特殊应用社会学分支,也是自然辩证法一个范畴。医学社会学分为社会医学(英语:Social medicine)和健康與疾病社會學(英语:Sociology of health and illness)。...
    3 KB (427 words) - 06:07, 3 March 2025
  • 社會化 (redirect from 社会)
    社會心理學、人类学、政治学與教育學范畴名詞,意指人类學習、继承各种社会规范、传统、意识形态等周遭社会文化元素,並逐漸適應於其中過程。對個人來說,社會化是學習同時扮演社會上不同角色過程。個人社會化常受到地區文化影響,且因個人成長背景,社會化過程、內容也會隨之改變。...
    5 KB (643 words) - 07:41, 6 February 2025
  • 特雷弗·平奇 (category 社會建構主義)
    J. Pinch,1952年1月1日—2021年12月16日)是一位英国社会学家,康奈尔大学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技术社会建构,主要科普作品有《勾勒姆医生:作为科学医学与作为救助手段医学》(Dr. Golem: How to Think about Medicine,与哈里·柯林斯合著)等。 Glaser...
    2 KB (136 words) - 00:20, 18 April 2025
  • 民族誌 (category 自2025年3月需补充来源条目)
    社會描述研究。民族誌呈現一個整體論研究方法成果,這套方法建立在一個概念上:一套體系各種特質未必能被彼此個別地準確理解。這種寫作風格在形式上與歷史上,均與旅行家書寫與殖民地官員報告有所關聯。某些學術傳統,特別是建構論與相對論理論典範,運用民族誌研究作為一個重要...
    9 KB (1,329 words) - 06:09, 3 March 2025
  • 阶级斗争 (category 社会阶级)
    阶级斗争,在马克思主义、自由意志社会主义、无政府主义看来,是指阶级冲突,指是对立阶级之间斗争。它反映了由于社会地位不同而导致群体之间根本性紧张,甚至是对立关系。马克思主义者认为阶级冲突在阶级社会历史里(如资本主义社会和封建主义社会)扮演了关键角色,并将阶级冲突公开形式称作阶级斗争(例如在资本主义社会里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的斗争)。...
    10 KB (1,224 words) - 05:39, 13 March 2025
  • 知识社会学研究是观念社会根源,以及盛行观念对社会影响。 知识社会学一词首先被广泛用于1920年代,当时,一些说德语社会学家对此作了充分研究,其中著名有德國價值學家馬克斯·舍勒和卡爾·曼海姆(《意识形态和乌托邦》)。20世纪中期,功能主义在学术界占统治地位,知识社会学一直处于主流社会...
    6 KB (1,028 words) - 06:07, 3 March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