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条件投降(英語:unconditional surrender)是指在作战结束时战败一方允许战胜方完全控制其政治和社会,对敗方事务进行任何处理。一般来说,要求對方无条件投降会延长战争时间,因为此要求排除了雙方都妥協而停戰之任何可能。 1943年初,同盟国在卡萨布兰卡会议上提出要求轴心国无条件投降...
4 KB (616 words) - 04:01, 17 October 2024
德國無條件投降書(德語:Bedingungslose Kapitulation der Wehrmacht,直译:「德国国防军无条件投降」)是指1945年5月8日,由德國國防軍最高統帥部、同盟國遠征部隊最高司令部和蘇聯紅軍最高統帥部在柏林卡爾霍斯特簽署的武裝力量協議,並由法國和美國代表擔任簽署證人,從而結束第二次世界大戰歐洲戰場。...
24 KB (3,155 words) - 00:36, 18 May 2025
无条件投降。9月2日,日方代表簽署正式文件,標誌著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終結。在1945年7月底,時值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日本帝國海軍(IJN)已無法進行重大作戰,同盟國對日本本土的入侵則迫在眉睫。美國、英國、中國於1945年7月26日發表《波茨坦宣言》,當中要求日本無條件投降...
109 KB (14,969 words) - 16:02, 1 May 2025
胜利日,是1945年5月8日纳粹德国对苏联正式签订投降书,宣布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无条件投降(苏联称为伟大的卫国战争)纪念日。 投降书生效时欧洲中部时间为5月8日,而莫斯科时间为5月9日,因此美国及西欧国家定于每年的5月8日,俄罗斯等东欧国家定于每年的5月9日 。...
19 KB (1,521 words) - 03:54, 8 May 2025
投降是指軍人在自願或長官的命令下,停止對敵人的戰鬥並成為戰俘的行動。戰鬥人員投降時多會豎起白旗或高舉、張開雙手。 國家、政權或政府亦可能選擇投降以停止戰爭或軍事衝突。投降包括簽訂停火令、和約或降書。 中文“投降”一词该词出自于《放淮西生口归本贯敕》。 無條件投降 有條件投降 戰爭法 日內瓦公約 日本投降...
863 bytes (106 words) - 18:59, 9 April 2025
服西欧大部分地区结束,苏联征服东欧大部分地区,包括德国首都柏林,德国于1945年5月8日无条件投降,但战斗一直持续到1945年5月25日。1945年6月5日,德国签署了《柏林宣言》,宣布德国无条件向四个战胜国投降。盟军在两条主要战线(东线和西线)与轴心国作战,但也包括意大利战役和波兰战役,战略轰炸以...
40 KB (4,893 words) - 19:39, 14 January 2025
波茨坦公告 (redirect from 中美英三國促令日本投降之波茨坦公告)
这篇公告的主要内容是声明同盟国在战胜德國后一起致力于战胜日本以及履行《開羅宣言》战后对日本的处理方式的决定。波茨坦会议上商定为:日本必须无条件投降,即對所下的公開招降宣言。向日本发出最後通牒。 斯大林出席了会议,但當時蘇聯尚未對日宣戰,故7月26日没有在公告上代表苏联签字;8月8日苏联对日...
7 KB (853 words) - 20:41, 6 April 2025
歐戰勝利紀念日,美国以及西欧国家定於每年的5月8日,俄罗斯等东欧国家定于每年的5月9日。以紀念1945年5月8日德國在柏林正式签订投降书,宣佈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無條件投降。因为该投降书于欧洲中部时间1945年5月9日零时生效,故此不同时区的国家会产生日期差异。 每年在這天,歐洲各地,尤其是在二次大戰中勝利...
4 KB (173 words) - 04:51, 8 May 2025
投降文件。同盟國方面有美國等九個國家的代表出席簽署。 1945年8月14日,日本政府宣布接受《波茨坦公告》;8月15日,昭和天皇發表《终战诏书》,宣佈日本政府願意遵從同盟國提出的无条件投降之要求;9月2日,日本投降代表團共11人登上停泊於東京灣的美國軍艦密蘇里號簽署《降伏文書》,正式無條件投降。同盟國與日本以此形式達成停戰協定。...
18 KB (1,834 words) - 03:04, 15 May 2025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国战区受降仪式 (section 投降签字仪式地点)
维基文库中的相关原始文献:向中國戰區投降降書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国战区受降仪式,1945年9月9日9时,在中華民國南京市中央陆军军官学校大礼堂(现东部战区大礼堂)举行,大日本帝國陸軍中国派遣军总司令冈村宁次大將签署投降书,向同盟国代表、中國戰區中國陸軍總司令何应钦表示无条件投降。日本投降书中日文各一份,仪式历时15分钟。...
12 KB (956 words) - 06:30, 2 April 2025
第二次世界大戰歐洲戰場的結束 (redirect from 納粹德國投降)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有關德國投降的消息於5月8日起開始在西方國家傳播,整個欧洲都在慶祝着勝利。在美國,美國人收聽到該新聞的时间为5月8日,美国政府随后宣佈5月8日為第二次世界大戰歐戰勝利紀念日;當德國签订的无条件投降书生效時,在德國東面的蘇聯是莫斯科時間5月9日,所以俄羅...
34 KB (3,701 words) - 15:59, 9 March 2025
无条件投降。 由于日本是轴心国中最后一个投降的国家,因此,在欧战胜利日后三个月的對日戰爭勝利日,就标志著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終结。不过,日本政府和军队代表直到1945年9月2日(日本時區),才在停泊於東京灣的美舰密蘇里號甲板上,正式签字向同盟国投降。 由於“V-E Day”一名並無提及“德國”,而“V-J...
30 KB (3,582 words) - 11:49, 6 May 2025
谢文东(1887年—1946年12月3日),原名谢文翰。满族人,东北土匪出身,东北抗日联军将领,投降于日本,日本无条件投降后,被南京国民政府收编,1946年在东北剿匪中被处决。 清光绪十三年(1887年),出生于辽宁省宽甸县永甸村。原為東北悍匪,後于1925年因為綁票事發而舉家遷居到黑龍江省依蘭縣...
3 KB (275 words) - 12:34, 7 July 2024
终战诏书 (category 日本投降)
shūketsu no shōsho),是指日本昭和天皇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公開表示接受美、英、中、苏四国在波茨坦会议上发表的《波茨坦公告》,同意无条件投降的诏书,可視為日本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戰完全結束的象徵。 《终战诏书》在1945年8月14日由昭和天皇亲自宣读并录音,隔日由日本放送協會第一放送(今NHK廣播...
29 KB (2,877 words) - 13:56, 17 May 2025
同盟國軍事佔領德國是指1945年6月5日盟军政府接管德國最高權威,並宣告德國无条件投降后,被盟军分别军事佔领的德国。盟军将德国分为四个佔领区,分别归美、苏、英、法四國管制,并实施民主化、去军事化和去纳粹化。最初盟军曾计划通过盟国管制理事会统一对德国进行管理,但1946到1947年间美英法和苏联关系...
8 KB (565 words) - 03:14, 5 May 2025
美国在3天后的1945年8月9日对日本進行第二次原子弹轰炸,摧毀了位於九州北部的海港城市長崎。日本于广岛市原子弹爆炸的9天后,在8月15日宣布无条件投降。 8月2日关岛的美军第20航空军司令部发出极密指令,命令天宁岛的第509混合飛行大隊执行这项任务。 作战命令书第13号,1945年8月2日 攻击日:8月6日...
28 KB (3,274 words) - 08:11, 8 April 2025
大戰期間蘇聯与德國及雙方盟國之間發生的戰爭,時間從1941年6月22日德國巴巴羅薩行動開始進攻至蘇聯莫斯科、至1945年5月9日德國在柏林向苏联无条件投降為止。 东线的两个主要交战国是德国和苏联及其盟友。尽管美国和英国从未向东线派遣地面部队,但它们都以租借法案的形式向苏联提供了大量物质援助以及海空...
150 KB (20,296 words) - 00:01, 7 May 2025
投降及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 盟軍在空襲日本多個月後,準備進行沒落行動以進攻日本本土。雖然二戰歐洲戰場於1945年5月8日德國投降後結束,但作為二戰亞洲戰場的太平洋戰爭仍在進行。1945年7月26日,中、美、英三國發表《波茨坦公告》要求日本無條件投降...
84 KB (9,408 words) - 01:29, 30 March 2025
和平條约,簡稱和約,是敌对双方或多方所簽署的一種條約,主要用以正式结束战争和武装冲突,簽訂方通常是国家、政府或政治實體。當條約簽署完成之後,簽訂方的敵對狀態將會結束。此與停戰協定以及無條件投降不同的是,敵對狀態的結束是永久性的,另外軍隊及武裝並沒有被強制解除。 和平協議 中日和約(1952年)...
863 bytes (74 words) - 10:37, 2 January 2025
投降後,遂同時公佈日本無條件投降。是日正午,日本昭和天皇通過廣播發表《终战诏书》,宣布接受无条件投降。8月15日15时,中國解放區抗日軍總司令朱德致電岡村寧次,飭其命令所屬向中国共产党投降。朱德另電岡村寧次,命令日軍分別向華北、華東、華中、華南(廣東)中共將領投降...
251 KB (31,063 words) - 08:21, 16 May 2025
、高句丽和新罗激烈争夺之地。高丽时期,“京畿”的名称开始被正式使用。朝鲜王朝时期京畿道是朝鮮八道之一。朝鲜日占时期,“京城府”被编入京畿道。日本无条件投降后,京城府復名漢城(首尔),与京畿道分离。1981年,仁川升级为直辖市与京畿道分离。:268 京畿道是韩国首都圈的一部分,人口稠密,交通便利,很...
34 KB (2,836 words) - 09:51, 27 April 2025
9日蘇聯進攻日本控制下的中國東北地區,8月15日,日本宣佈接受波茨坦公告,也代表執行開羅宣言中無條件投降的條件,1945年9月2日,日本正式簽署降書,宣布日軍、日軍大本營及日本控制下的軍隊向盟軍無條件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同盟國的勝利正式結束。 第二次世界大戰對世界影響極為深遠,改變往後世界的政治...
256 KB (29,980 words) - 06:31, 23 April 2025
無條件投降,當夜11時日本政府用緊急電報向瑞士政府發出接受《波茨坦公告》之通告。 8月15日——日本天皇裕仁已頒敕令接受《波茨坦公告》之各項規定宣布无条件投降,同日日本天皇裕仁廣播《停戰詔書》向全世界宣布日本無條件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戰正式結束。...
23 KB (3,260 words) - 17:14, 27 April 2025
在德意志帝國於一戰中戰敗後,德國簽訂了「凡爾賽條約」,雖然凡爾賽條約致使德國蒙受巨大經濟損失,且軍事亦受限制,但大致上魏瑪共和國仍然保持自主獨立,而非如二戰中德國戰敗後,遭受盟軍各國瓜分,主權盡失。 存档副本. [2012-02-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無條件投降...
1 KB (122 words) - 01:30, 13 December 2023
他在李东宁的劝说下出任国务领,成为大韩民国临时政府的最高首脑。直至1945年日本无条件投降,大韩民国临时政府一直由他实际领导,并与中國國民黨领导的中華民國國民政府,以及中国共产党都保持着良好的关系。 1945年日本投降后,金九返回韩国,致力于建立南北统一政府。但由于美苏两国占据朝鲜半岛南北,其夙愿...
23 KB (3,221 words) - 04:26, 16 February 2025
第54战斗机联队(德語:Jagdgeschwader 54,簡稱:JG 54)是隶属于纳粹德国空军的战斗机作战单位。該隊的作戰區域主要在東線,截至纳粹德国无条件投降,该单位累计击落了9,600多架敌机,僅次於JG 52。...
2 KB (47 words) - 16:14, 7 May 2025
)1945年7月17日-8月2日在德國蘇占區波茨坦(靠近柏林)塞琪琳霍夫宮举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取得胜利的同盟国一方在此聚首,讨论决定如何管理八周前(5月8日)无条件投降的大德意志國,以及在戰勝德國後一起致力於戰勝日本帝國以及戰後對日本的處理方式的決定。会议目标还包括战后国际秩序的建立、和平条约的签订和应对战争的后果。...
5 KB (535 words) - 04:10, 5 May 2025
發動大規模進攻部分,擊潰了日本關東軍,與盟國一道迫使日本在8月15日宣佈“無條件投降”,於同月20日左右結束。 1945年2月在雅爾塔會議上,蘇聯秘密向盟軍承諾在德國戰敗之後的三個月之内對日本宣戰。 1945年5月德國宣佈投降之後,蘇聯便著手對日本作戰的準備,將大量軍隊以及裝備運送和部署到遠東地區...
12 KB (1,249 words) - 18:54, 2 May 2025
投降起,至1945年9月12日在新加坡政府大厦舉行日军無條件投降儀式为止。 新加坡原為英國殖民地。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襲珍珠港,並展開對東南亞的侵略。日軍在1942年1月31日佔領整個馬來半島,英方開始新加坡保衛戰。1942年2月15日農曆新年當日,駐新加坡英軍向日軍投降...
15 KB (1,541 words) - 15:26, 12 December 2024
Kong),是指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佈無條件投降,英國皇家海軍太平洋艦隊在8月30日抵達香港,宣布結束香港日佔時期。此前蔣介石曾代表中華民國在開羅會議向大英帝國交涉香港的統治權,但因為英國拒絕及礙於戰後國內外局勢,蔣介石同意以中國戰區盟軍最高統帥身份委派英國皇家海軍夏慤少將接受佔領香港的日軍投降...
40 KB (4,677 words) - 17:07, 18 January 2025
日本分治計劃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日本無條件投降後,同盟國准备军事占领日本的計劃。同盟國依據《波茨坦宣言》,要求日本無條件投降後,必須放棄自明治維新之後取得之日本四岛以外領土,分由盟軍各国接收。而日本本土,原本計劃仿效盟軍在德國和奧地利的占领計劃,將北海道、本州、九州、四國分为多个占领区进行军事占领。实...
7 KB (755 words) - 15:27, 11 November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