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机氧化还原反应(Organic redox reaction)指有机反应中的氧化还原反应,是有机氧化反应有机还原反应的统称。在很多有机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并不实际发生,不同于电化学中的概念 。 常以氧化数或氧化态作为碳原子氧化程度的判断: 烷烃:-4 烯烃、醇、卤代烃、胺:-2 炔烃、酮、醛、偕二醇:0...
    3 KB (408 words) - 18:19, 29 October 2022
  • Increases) 氧化还原反应(英語:Reduction-oxidation reaction)是在反应前后元素的氧化数具有相应的升降变化的化学反应。这种反应可以理解成由两个半反应构成,即氧化反应还原反应。此类反应都遵守电荷守恒。在氧化還原反應裡,氧化還原必然以等量同時進行。 氧化反應...
    9 KB (1,338 words) - 13:35, 10 April 2024
  • Meerwein–Ponndorf–Verley还原反应简称MPV还原反应。 羰基化合物(如醛和酮)与异丙醇铝在异丙醇溶液中共热时,醛(或酮)被还原为相应的醇,同时异丙醇被氧化为丙酮,生成的丙酮从平衡混合物中缓慢蒸出,推使反应继续进行。 这个反应相当于 Oppenauer氧化反应的逆反应...
    5 KB (559 words) - 14:29, 26 January 2024
  • 沃氏氧化反应(Oppenauer氧化),也译作欧芬脑尔氧化,是二级醇与丙酮(或甲乙酮、环己酮)在碱存在下一起反应,醇被氧化为酮,同时丙酮被还原为异丙醇的反应。 它是Meerwein-Ponndorf-Verley还原反应的逆反应,属于可逆反应,也是一个由二级醇制备酮的有效方法,目前应用不是很广,适...
    2 KB (339 words) - 08:46, 15 July 2022
  • 伯奇还原反应(Birch还原)是指用钠和醇在液氨中将芳香环还原成1,4-环己二烯的有机还原反应。此反应最早由澳大利亚化学家Arthur John Birch(英语:Arthur John Birch) (1915–1995)在1944年发表。 Birch还原...
    6 KB (681 words) - 04:05, 8 October 2021
  • 科里-巴克什-柴田(Corey-Bakshi-Shibata)还原反应,简称CBS还原,也称Itsuno-Corey还原,是酮在手性硼杂噁唑烷(CBS催化剂)和乙硼烷的醚溶液催化下被立体选择性还原为醇的有机反应反应以发现者 E. J. Corey、R. K. Bakshi 和 S. Shibata(柴田)的名字命名。...
    960 bytes (101 words) - 06:47, 19 May 2022
  • 沃尔夫-凯惜纳-黄鸣龙还原反应(Wolff-Kishner-Huang还原反应)是一个有机还原反应,羰基化合物(醛或酮)在高沸点溶剂如一缩二乙二醇中与肼和氢氧化钾一起加热反应,羰基还原为亚甲基。 原来的反应过程是用醛酮、肼与金属钠或钾在高温加压或封管中进行,而后黄鸣龙将方法作了改进,用高沸点溶剂代替...
    4 KB (559 words) - 06:31, 25 March 2023
  • 坎尼扎罗反应(Cannizzaro反应),也译作康尼查罗反应、康尼扎罗反应、卡尼扎罗反应,是无α活泼氢的醛在强碱作用下发生分子间氧化还原反应,生成一分子羧酸和一分子醇的有机歧化反应。意大利化学家斯坦尼斯劳·坎尼扎罗通过用草木灰处理苯甲醛,得到了苯甲酸和苯甲醇,首先发现了这个反应反应名称也由此得来。...
    4 KB (532 words) - 08:00, 7 March 2023
  • 有机反应即涉及有机化合物的化学反应,是有机合成的基础。几种基本反应类型为:加成反应、消除反应、取代反应、周环反应、重排反应氧化还原反应。在有机合成当中,有机反应被广泛的应用于各种人造分子的合成。比如药物、塑料、食品添加剂和合成纤维等等。 早期的有机反应,包括有机燃料的燃烧反应...
    8 KB (902 words) - 23:54, 15 February 2024
  • 拜尔-维立格氧化重排反应(英語:Baeyer-Villiger oxidation)是酮在过氧化物(如过氧化氢、过氧乙酸等)的氧化下,于羰基和一个邻近烃基之间插入一个氧原子,得到相应的酯的化学反应 。醛可以进行同样的反应氧化的产物是相应的羧酸。 环酮发生反应会形成对应的内酯。 从表面上看来,该反应...
    26 KB (3,050 words) - 06:33, 8 February 2024
  • Fukuyama还原反应(福山还原反应,Fukuyama reduction),由日本化学家福山透首先发现。 硫酯用氢硅烷(silyl hydride)在催化量钯存在下还原,得到醛。 福山透最早所用的氢硅烷为三乙基硅烷,催化剂为钯碳: 此反应用于将羧酸分步还原为醛。 反应的催化循环如下: 氧化加成: R-C(O)-SR...
    2 KB (216 words) - 05:00, 16 April 2021
  • 斯文氧化反应(Swern氧化反应),现代有机合成常用反应,由美国化学家Daniel Swern发现。反应利用二甲基亚砜(DMSO)做氧化剂和有机碱(如三乙胺)在低温下与草酰氯协同作用将一级醇或二级醇氧化成醛或酮的反应。 这个反应的条件温和对于底物的官能团耐受性好,适用范围广泛,是有机合成中一个不依靠含金属氧化剂的氧化反应。...
    7 KB (1,056 words) - 01:36, 25 October 2022
  • 三枝–伊藤氧化反应(英語:Saegusa–Ito oxidation)是有机化学中一个将碳-碳单键转变为碳-碳双键的反应。这个在羰基化合物中引入α,β-不饱和结构的方法是由京都大学的三枝武夫和伊藤嘉彦在1978年发现的。最初报道的方法是先将酮转化为相应的烯醇硅醚,接着将烯醇硅醚与醋酸钯和对苯醌反应从而产生α...
    18 KB (2,430 words) - 03:50, 5 October 2023
  • Fe_{3}O_{4}}} 结构极不同的芳香硝基化合物都能通过此法还原,此法简单且经济,且不会还原双键和芳环,因此常用于工业上。生成的四氧化三铁可作颜料。 脂肪族硝基化合物活性较低,一般只能被还原为相应的取代羟胺。 综述: 化学反应列表 A. J. Béchamp, J. Ann. Chim. Phys...
    1 KB (205 words) - 13:45, 18 April 2021
  • 鲍维特-勃朗克还原反应(Bouveault-Blanc还原)中,以金属钠-无水醇作还原剂,酯发生还原得到一级醇。 在氢化铝锂还原酯的方法发现之前,BB还原反应曾广泛用于酯的还原反应中。用该法时双键不受影响。 反应是自由基机理。钠作单电子还原剂给出价电子,酯生成自由基负离子,从醇中得到质子变为自由基...
    2 KB (199 words) - 08:23, 9 April 2023
  • 史氏环氧化反应 (Shi Epoxidation)是华裔化学家史一安所发明的一种不对称环氧化反应。该反应氧化剂是过一硫酸钾(KHSO 5),催化剂是果糖的衍生物。史氏环氧化反应适用范围广泛,反式二取代烯与三取代烯均可作为反应的底物,因此成为有机合成的重要工具之一。 An Efficient Catalytic...
    864 bytes (103 words) - 00:12, 13 March 2013
  • 还原胺化反应,又称鲍奇还原(Borch reduction,区别于伯奇Birch还原反应),是一种简便的把醛酮转换成胺的方法。 首先是胺与羰基加成,缩合,生成羰基的结构类似物西弗碱(Schiff Base),后者接受氢供体的氢传递生成最终产物胺。见图: 将羰基跟胺反应...
    1 KB (230 words) - 14:08, 12 June 2024
  • 弗莱明-玉尾氧化反应,又称玉尾氧化反应、弗莱明-玉尾-熊田氧化反应指将有机硅化合物的硅基转化为羟基的方法。硅基通过此反应而可作为羟基的等效体。 此反应进行的基本条件是硅原子上至少带有一个“活化基”(H,N,O,S,芳基),离去基可使硅原子具有亲电反应性,使之可经受过酸的亲核进攻。而芳基可以被离去基...
    2 KB (300 words) - 05:33, 16 April 2021
  • 雅各布森环氧化反应(Jacobsen epoxidation;雅各布森环氧化) 烯烃用手性salen-锰络合物的不对称环氧化反应(AE)。 反应最常用的氧化剂为亚碘酰苯(用于有机溶剂)或次氯酸钠水溶液(用于水介质)。salen络合物是一个与单加氧酶细胞色素P450有关的仿生试剂。由氧合锰中间体向烯烃...
    4 KB (454 words) - 08:43, 10 December 2023
  • 季先科反应(Tishchenko反应),是醇盐(如醇钠和醇铝)存在下,无α活泼氢的醛发生歧化反应生成酯的一个有机反应。季先科反应与坎尼扎罗反应较为类似,只是前者产物为酯,后者为羧酸和醇。 多聚甲醛在硼酸或甲醇镁/甲醇铝的催化下发生Tishchenko反应得到甲酸甲酯。苯甲醛在苯甲醇钠存在下发生反应生成苯甲酸苄酯。...
    2 KB (246 words) - 14:38, 6 October 2020
  • 氧化为乙醛的反应。 这是第一个工业化的有机金属(有机钯)反应,亦是均相催化和配位催化中很重要的一个反应,在1960年代后发展很快,在石油化工发达的国家已大幅取代了乙炔水合法,用于从烯烃制取醛、酮类。反应中的钯配合物与烯烃配合物蔡氏盐类似,不过后者是一个异相催化剂。 此反应形式上与氢甲酰化反应...
    3 KB (586 words) - 15:09, 21 April 2021
  • 醇的氧化反应是一类重要的有机反应。其中, 一級醇(R-CH2-OH)可被氧化为醛(R-CHO)或羧酸(R-CO2H); 二級醇(R1R2CH-OH)通常最后氧化为酮(R1R2C=O)的形式,因為酮無法進一步氧化為羧酸; 三級醇(R1R2R3C-OH)则通常难于发生氧化反应。 直接氧化...
    3 KB (413 words) - 06:39, 13 December 2021
  • 硝基化合物的还原反应是一种可通过诸多不同试剂和不同反应条件进行的化学反应。由于硝基的还原反应非常容易发生,因此历史上硝基是首批被发现可发生还原反应的基团之一。 脂肪族硝基化合物与芳香族硝基化合物在还原反应上表现出较大的差异,因此可将这类反应分类为:脂肪族硝基化合物的还原反应与芳香族硝基化合物的还原反应,第二级分类则通过还原试剂的种类进行分类。...
    9 KB (1,039 words) - 12:06, 11 February 2024
  • 克莱门森反应 (Clemmensen还原反应)是在浓盐酸溶液中加热回流,用锌汞齐将醛或酮中的羰基还原为亚甲基的化学反应。 该反应必须在强酸性条件下进行。对酸敏感的羰基化合物不可使用该方法还原,但可考虑采用沃尔夫-凯惜纳-黄鸣龙法,或者先生成缩硫醛或缩硫酮,再用兰尼镍还原。 化学反应列表 沃尔夫-凯惜纳-黄鸣龙还原反应...
    763 bytes (96 words) - 12:46, 9 July 2022
  • 普菲茨纳-莫法特氧化反应(Pfitzner-Moffatt氧化反应、Moffatt氧化反应)以二甲基亚砜(DMSO)和碳二亚胺(失水剂,如二环己基碳二亚胺(DCC))混合物作氧化剂,经由烷氧基锍叶立德中间体,将一级和二级醇氧化为醛或酮。 该反应已被副产物更少、产率更高的Swern氧化反应所取代。关于该反应的综述,参见:。...
    1 KB (162 words) - 12:41, 21 March 2023
  • 帕里克-德林氧化反应(Parikh-Doering oxidation)以二甲亚砜为氧化剂,三氧化硫-吡啶络合物为活化剂,三乙胺为碱而将伯醇和仲醇转化为相应的醛酮。 反应在近环境温度(一般为0℃)下进行时,可以只产生少量的甲硫甲基醚副产物。 二甲亚砜与三氧化硫在0℃或室温下发生加成,并受到醇进攻,生成关键的烷氧基锍离子中间体(6)。...
    2 KB (303 words) - 18:40, 15 January 2022
  • 有机化学中,硼氢化-氧化反应是烯烃与硼烷加成,再被氧化生成醇的两步有机化学反应。 氢和羟基通过顺式加成生成顺式产物。硼氢化-氧化反应是一个反马氏反应,羟基加成到取代基较少的碳上。在有机合成中,这是一个常用的反应反应一般按如下形式进行: 该反应常用四氢呋喃(THF)作为溶剂,有时也用其他的极性...
    6 KB (894 words) - 11:50, 8 May 2023
  • 夏普莱斯不对称环氧化反应(英文:Sharpless epoxidation)是一种不对称选择的化学反应,可以用来从一级或者二级烯丙醇制备2,3-环氧醇。 它是以主要发明人巴里·夏普莱斯和香月勗命名的不对称环氧化反应。该反应大约在1970年代开始得到系统研究,80年代后日臻成熟。 环氧化产物的立体化学是由反应...
    7 KB (1,018 words) - 03:28, 4 June 2023
  • 科里-金氧化反应指醇在N-氯代丁二酰亚胺(NCS)和二甲硫醚(Me2S,DMS)作用下,再经碱处理可得相应的醛或酮。 反应以艾里亚斯·詹姆斯·科里及其韓裔博士后Choung Un Kim的名字命名。 反应有显著的溶剂效应,一般是在甲苯中进行,用极性更大的溶剂如二氯甲烷/二甲亚砜会导致副产物甲硫醚ROCH2SCH3的产生。...
    4 KB (502 words) - 01:32, 8 June 2021
  • 鲁伯特姆氧化反应(Rubottom氧化),是硅烯醇醚被间氯过氧苯甲酸(mCPBA)氧化为硅基保护的α-羟基酮的反应。 mCPBA将双键环氧化,然后发生分子内重排,生成两性离子3,最后氧原子亲核进攻硅得到产物。该反应是由酮制取α-羟基酮的一种方法。但副反应较多,产率较低(50%左右)。 化学反应列表 Brook...
    1 KB (121 words) - 08:15, 13 March 2013
  • 自然氧化(Autoxidation)也稱為自氧化或自動氧化,是指有机化合物在有氧氣存在(可能也有紫外線)的情形下氧化,形成过氧化物或氢过氧化物的過程。像結構簡單的醚(乙醚)會出現自然氧化的情形,會產生容易爆炸的过氧化物。自然氧化可以視為是物質和氧氣進行的緩慢、無熖燃燒反應。烷、烯、醇、醛及酯类都容易发生自动氧化。...
    1 KB (177 words) - 11:25, 24 May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