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滴模型是一個關於原子核的模型。 魏茨澤克公式將原子核的束縛能,表示成數個項之和。式中有部分常項由實驗確定,變數則由理論推導出。 一個原子核的束縛能可表示為: B ( A , Z ) = a v o l A − a s u r f A 2 / 3 − a c o m b Z ( Z − 1 ) A...
3 KB (672 words) - 19:34, 9 January 2022
核结合能主要由强相互作用引起。其中包括体积能、表面能、库伦排斥能、对称能和对能等组成。 由于原子核的结构与水滴的结构十分相近,可将原子核近似看做密度十分巨大的液滴来处理,这就是原子核的液滴模型。 很显然,组成原子的核子越多,它的结合能就越高。因此,我们不妨将原子核的结合能与核子数之比定义为一个新的物理量——比结合能(又称平...
4 KB (673 words) - 23:07, 4 April 2024
系,并且根据这种联系发展了有关原子核结构的理论”与本·莫特森及利奥·雷恩沃特共同榮獲197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基于雷恩沃特提出的原子核的不规则形状液滴模型,玻尔与莫特森发展出一套与实验結果高度一致的詳細理论。他与父亲尼尔斯·玻尔是四对同获诺贝尔物理学奖的父子之一。...
23 KB (2,449 words) - 18:24, 21 May 2025
双电层(double layer,缩写DL)模型是胶体化学中有关胶体结构的一个模型,是一种在物体暴露于流体时出现在物体表面的结构。物体可能是固体颗粒,气泡,液滴或多孔介质。双电层是指围绕物体的两个平行电荷层。第一层表面电荷由因化学相互作用而吸附到物体上的离子组成。第二层由受到表面电荷的库仑力吸引的离...
4 KB (660 words) - 02:11, 20 May 2025
移液器(英語:pipette),又稱「定量吸管」、「移液管」、「吸量管」,港台口語上常以英語名稱來稱呼。是一種實驗室器材,專門用來量測液體體積,並將其吸取以滴入其他容器。常使用於生物學實驗或化學實驗。通过多种设计来实现不同的准确与精密度,包括从简单的一片玻璃制作的吸管,到复杂的可调的或电控的吸管。...
9 KB (1,394 words) - 13:14, 9 April 2025
在由此产生的液滴模型(Liquid-drop model)中, 原子核的能量部分来自表面张力,部分来自质子的电排斥。 液滴模型能够再现原子核的许多特征,包括结合能相对于质量数的总体趋势,以及核裂变现象。 然而,叠加在这张经典图片上的是量子力学效应,可以使用核殼層模型来描述,该模型在很大程度上由德国物理学家玛丽亚·格佩特-梅耶...
14 KB (1,938 words) - 20:55, 18 January 2025
液面的平板在浸湿过程中所受的力。 旋转滴法:用来确定界面张力,尤其适应于张力低的或非常低的范围内。测量的值是一个处于比较密集的物态状态下旋转的液滴的直径。 悬滴法:适用于界面张力和表面张力的测量。也可以在非常高的压力和温度下进行测量。测量液滴的几何形状。...
14 KB (2,039 words) - 12:36, 31 August 2024
开尔文方程(Kelvin equation)描述了由于弯曲的液-气界面(例如液滴的表面)引起的蒸气压的变化。凸曲面的蒸气压高于平坦表面的蒸气压。开尔文方程基于热力学原理,而且并没有考虑材料的特殊性质。它也可用于通过吸附法来测定孔隙率多孔介质的孔隙尺寸分布。这个方程是为纪念威廉·汤姆逊(William...
7 KB (1,104 words) - 13:36, 30 March 2025
模型。 雖然許多無法直接從理論推得的現象學模型都能夠搭配現有科學理論以解釋現象,但現象學模型通常仍被視為獨立於科學定律的模型。例如,原子核的液滴模型將原子核視為一種液滴,並將其賦予諸多來自其他科學理論的性質(如流體力學中的表面張力,以及電動力學中的電荷等性質)。接著,這些現象學模型...
2 KB (242 words) - 09:48, 16 January 2022
液-液系统中,例如在水包油乳液聚合中。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单个单体分子在较大单体液滴中的更大溶解度,奥斯特瓦尔德熟化导致单体(即单个分子或原子)从较小液滴向较大液滴的扩散。该扩散过程的速率与单体在乳液的连续(水)相中的溶解度有关。这可能导致乳液不稳定(例如,通过乳化和沉淀)。...
13 KB (1,978 words) - 10:26, 2 August 2024
他于1936年获得在大学授课的资格,并在同一年作为一名科学研究人员进入当时位于柏林的威廉皇帝物理研究所。在30年代,他从事原子核结合能(Bethe-Weizsäcker-Formel,液滴模型,1935) 和星状物内部能量释放的核反应(Bethe-Weizsäcker-Zyklus, 1937/1938)研究。1936他第一个提出核的同...
10 KB (1,437 words) - 01:19, 22 March 2025
nucleation theory,CNT)是用于研究成核现象的最常见的理论模型。 基本的经典成核理论可被用于粗略地估计新相态在一系列相同成核点的成核速率R。我们可以通过下述例子来理解成核速率R:例如,在0.1m3的潮湿空气中每1秒形成100滴水,则成核速率R=1000/s。根据现代的经典成核理论,成核速率R可以用下式预测:...
13 KB (1,992 words) - 05:45, 8 December 2023
盐酸奥洛他定是很有前景的双效药物,它具有选择性和持续的组胺H1受体拮抗剂和肥大细胞稳定的作用。 对该产品中的任何成分过敏者禁用。奥洛他定滴眼液只限眼局部滴用,不能注射。配戴角膜接触镜的患者,使用0.1%奥洛他定滴眼液时,请勿配戴角膜接触镜。口服此药的哺乳期大鼠的奶中发现含有奥洛他定,故不建議哺乳期婦女使用,另外尚未确定3岁以下儿童使用本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6 KB (749 words) - 23:48, 22 August 2024
位。導師是該實驗室主任、著名物理學家盧瑟福,具體指導他工作的是C.D.埃裏斯(Ellis)。他在卡文迪什實驗室從事核反應研究,驗證了尼尔斯·玻尔的液滴模型,發現了(γ,n)(γ,2n)及16O(n,p)16N過程。1938年,獲博士學位。回到中國,任四川大學教授。...
5 KB (534 words) - 07:28, 8 September 2024
\Gamma _{i}={\frac {N_{i\alpha }}{A}}} 表面能在润湿现象中起作用。要对此进行检查,请考虑在固态基材上滴一滴液体。如果基材的表面能在添加液滴后发生变化,则称基材润湿。扩频参数可用于数学确定: S = γ s − γ l − γ s-l {\displaystyle S=\gamma...
27 KB (3,819 words) - 18:33, 28 April 2025
液滴。磁性液滴的形状能从球形变到圆柱体到薄饼形,甚至是海胆的形状。马萨诸塞大学阿姆赫斯特分校教授托马斯·保罗·罗塞尔(Thomas Russell)的团队用三维打印液态做实验,原本是打算创造出一种固态材料,结果却创造出了磁性的液体,它由水、油和铁氧化物构成,用磁线圈磁化。在移除磁线圈后,液滴...
26 KB (3,280 words) - 10:07, 21 August 2024
苯环 玻意耳定律 布拉格定律 布朗运动 查理定律 超纯水 超重水 潮解 沉淀 纯净物 醇 催化 催化剂 单原子分子 氮 道尔顿分压定律 德拜模型 滴定 滴定管 滴度 滴管 电池 电化学 电子式 多环芳烃 惰性气体 蒽 二茂铁 二氧化碳 法拉第常数 法拉第电解定律 反应 放射性 菲克定律 分压 分子 分子轨道...
4 KB (534 words) - 23:00, 19 May 2025
液里抽取纤维,这样获得的最终产品中没有溶剂的痕跡。 在一滴液体上施加足够高的电压后该液体滴上会形成静电。电荷之间的排斥力抵消液体的表面张力,使得液滴拉长。在电压超过一个阈值后液体会破射出液滴。这个流出的点被称为泰勒锥。假如液体分子间的粘合力足够高的话射出的液体不会分裂开来,而是形成一道流。 液...
24 KB (3,243 words) - 05:14, 18 October 2024
反泡泡是由空氣薄膜圍繞的液滴, 和由球形的液體包圍空氣的空氣泡沫相反。當液滴流動在相同的液體或另一種液體的表面,或直接浸入於液體時,會形成反泡泡。它們可以穿過液體的表面。在穿过水表面时,它們也被稱為水球。反泡泡也可以完全浸入液體之中。 反泡泡和空氣泡的性質不同,有三种方法可以将二者加以区分:...
7 KB (738 words) - 14:11, 18 September 2023
量範圍內的同位素;(這裡注意的一點是,雖然釤-147不是穩定元素,但釤-147不是例外,因為這種核素對β衰變穩定) 對β衰變穩定的同位素範圍可透過液滴模型計算得出,在其中具有最低質量盈餘或最高核結合能的同量異位素會對對β衰變穩定,而這是因為能量守恆定律會禁止原子核自發性躍遷至較不穩定的狀態之故。...
4 KB (611 words) - 19:48, 5 May 2024
模型的完善,对其作了重要的改进。1930年代末他开始研究原子核,1939年他已经在实验分析中,提出了原子核壳层结构模型的概念,但这一模型并未受到重视,因为玻尔在1936年提出的液滴模型已经能够很好地描述原子核反应,使得延森提出的原子核内轨道的概念似乎没有意义。 此后,原子核壳层结构模型...
5 KB (688 words) - 18:45, 21 May 2025
1980年被批准用于医疗用途。它也是口服抗癌药物三氟胸苷∕替吡嘧啶(英语:Trifluridine/tipiracil)的一个组成部分。 三氟胸苷滴眼液可用于治疗单纯疱疹病毒1型和2型所引起的角膜炎和角膜結膜炎(英语:Keratoconjunctivitis),以及预防和治疗被牛痘病毒感染的眼睛。...
9 KB (918 words) - 15:15, 8 July 2023
的研究展示了晶体中由光子引起的中性激发是可行的。他假设存在一种准粒子,激子。这种准粒子会将电子束缚在晶格产生的空穴处。弗伦克尔在金属理论、原子核的液滴模型及半导体方面也做出了出众的贡献。 1938年,弗伦克尔提出了半导体的普尔-弗伦克尔效应(英语:Poole–Frenkel...
6 KB (705 words) - 19:27, 8 March 2024
叠氮氯霉素(英語:Azidamfenicol)是一种酰胺醇类抗生素,其结构与氯霉素相似。叠氮氯霉素只能外用,其制品(如滴眼液、软膏等)用于治疗敏感细菌感染。 Martindale, 35th Edition, 2006...
2 KB (38 words) - 08:15, 11 April 2025
四氯化钛,或氯化钛(IV),是化学式为 TiCl4 的无机化合物。 四氯化钛是生产金属钛及其化合物的重要中间体。室温下,四氯化钛为无色液体,并在空气中发烟,生成二氧化钛固体和盐酸液滴的混合物。 四氯化钛是无色密度大的液体,样品不纯时常为黄或红棕色。与四氯化钒类似,它属于少数在室温时为液态的过渡金属氯化物之一,其熔沸点之低与弱的分...
16 KB (1,545 words) - 00:38, 19 January 2025
年,他與才華橫溢的助手弗里茨·凯尔卡尔(丹麥語:Fritz Kalckar)合作對这模型進一步研究。他們認為,原子核的物理行為与液滴类似:液滴的表面波與體波可以用來描述原子核的集體運動,而複合核的分解可以用分子從液滴表面蒸發來解釋。但很可惜的是,凯尔卡尔在1938年因腦出血猝然逝去,年僅28歲。玻尔感到非常痛心。...
84 KB (10,985 words) - 12:19, 27 April 2025
碘苷滴眼液的常见副作用包括刺激,视野模糊和畏光。角膜霧化和角膜上皮细胞受損也可能发生。 碘苷可配製成0.5%眼用药膏或0.1%滴眼液。碘苷药膏的一般用量為日間每4小时一次和在臨睡前一次。而碘苷滴眼液的一般用量為日間每小时滴结膜囊一次,夜間每2小时一次,直到病情有明顯改善;然后日間每2小时滴...
6 KB (563 words) - 19:09, 17 March 2023
菌性前列腺炎和某些类型的肠胃炎。与其他抗生素联用,可用于治疗肺结核、脑膜炎或盆腔炎。通常仅在其他选项不可用时才建议使用。它可以通过口服、静脉注射和滴眼液形式使用。 常见的副作用包括恶心、腹泻和睡眠困难。严重的副作用可能包括肌腱断裂、肌腱炎症、癫痫发作、精神病和潜在的永久性周围神经损伤。治疗完成数月...
60 KB (6,695 words) - 03:35, 3 October 2024
液滴模型理論。惠勒熱衷於軍事方面的科學研究。在二次大戰期間,惠勒參與了曼哈頓計劃。惠勒亦是愛因斯坦晚年的研究伙伴,惠勒曾試圖完成愛因斯坦的統一場論。 1939年,他與奧格·波耳、前蘇聯的弗朗克爾一起提出重了原子核裂變的液滴模型理論。...
37 KB (4,964 words) - 08:12, 29 September 2024
超流體是一種物質狀態,特點是完全缺乏黏性。如果將超流體放置於環狀的容器中,由於沒有摩擦力,它可以永無止盡地流動。它能以零阻力通过微管,甚至能从碗中向上“滴”出而逃逸。超流體是被彼得·卡皮查、約翰·艾倫和冬·麥色納在1937年發現的。有關超流體的研究被稱為量子流體力學。氦-4的超流體現象理論是列夫·朗道...
7 KB (1,032 words) - 08:48, 1 February 2025
素锘下降了23个数量级,从90号元素钍到100号元素镄下降了30个数量级。早期的液滴模型因此表明有约280个核子的原子核的裂变势垒(英语:Fission barrier)会消失,因此自发裂变会立即发生。之后的核壳层模型表明有大约300个核子的原子核将形成一个稳定岛,其中的原子核不易发生自发裂变,而...
33 KB (3,479 words) - 14:51, 6 March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