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瞄准线半自动指令(英語:Semi-Automatic Command to Line Of Sight,缩写:SACLOS)或半自動視線指令導引是导弹的一种制导方法。操作員在导弹飞行中手動操作瞄准器(sighting device)持續对准目标,而後瞄准器的电子设备便會自动把导弹制导向目标。半自動...
    6 KB (768 words) - 09:40, 12 January 2025
  • 手動瞄准线指令(Manual Command to line of sight,MCLOS)或手動視線指令導引,是早期导弹的一种制导方式。 飛彈的指令導引(Command Guidance)體系中包含視線指令導引(Command line of sight, CLOS)及脫離視線指令導引(Command...
    6 KB (722 words) - 03:27, 29 August 2024
  • «Штурм»;以下簡稱為「風暴」)是一款由前苏联設計局科洛姆納機械設計局(英语:KB Mashinostroyeniya)所研製和生產的瞄准线半自动指令无线电制導式反坦克导弹系統,9K114是俄罗斯国防部火箭炮兵装备总局(GRAU)的代號;而北約代號為AT-6「螺旋」(英語:AT-6...
    19 KB (1,400 words) - 14:22, 29 April 2025
  • Kobra,“Kobra”在土耳其語的意思是眼鏡蛇;俄语:9К112 «Кобра»)是一系列由前苏联設計局諾德爾曼精密工程設計局(英语:KB Tochmash)所研製和生產的瞄准线半自动指令无线电制導式反坦克导弹系統,9K112是俄罗斯国防部火箭炮兵装备总局(GRAU)的代號。其導彈本身被稱為9M112;而北約代號為AT-8「歌唱家」(英語:AT-8...
    16 KB (1,503 words) - 15:39, 12 May 2025
  • 70便攜式防空飛彈 火闪导弹(空對空飛彈) 阿达茨防空反坦克系统(防空反戰車兩用飛彈) 导弹制导 半主動雷射導引(英语:Laser guidance) 瞄准线半自动指令 紅外線導引 Maini & Maini 2015,第79頁. Hensoldt MUSS 2.0. Hensoldt. [15 June 2024]...
    5 KB (595 words) - 05:20, 9 February 2025
  • 导弹制导 (redirect from 瞄准线指令)
    瞄準器持續跟蹤並觀察目標與飛彈之間的相對位置,並用類似遊戲手柄的裝置輸入操作指令,最後經過處理的指令通過有線電纜或無線電的數據鏈路發送給飛彈尾部的接收器,使飛彈能飛向目標。手動視線指令導引為第一代反戰車飛彈的導引技術。 半自動視線指令導引:半自動視線指令導引(Semi-Automatic...
    17 KB (2,376 words) - 10:47, 17 August 2024
  • ERYX反坦克導彈採用了瞄准线半自动指令制導系統,發射器跟踪着導彈後部的光源,並將其位置與發射器十字準的中心進行比較,並且藉由尾隨的制導導線發送校正信號。該導彈藉由位於後部所裝上的信標作為光源,以特殊的編碼速率作出脈動或閃爍,而速率則是由位於擊發裝置以上的ERYX跟踪裝置所識別,以增加其抗干擾能力。與大多數採用瞄准线...
    22 KB (1,994 words) - 16:05, 28 April 2025
  • Mashinostroyeniya)所研製、V.A.捷格加廖夫工廠(英語:V. A. Degtyarev Plant;俄语:В. А. Дегтярёва)所生產的瞄准线半自动指令无线电制導式反坦克导弹系統,亦是9K114「風暴」(北約代號:AT-6「螺旋」)系列的次主要世代型號,9M120是俄罗斯国防部火箭炮兵装备总局...
    23 KB (1,584 words) - 23:14, 31 January 2025
  • 。在炮塔的右侧,有点类似于黄鼠狼的炮塔,是一个陶式反坦克导弹的发射架与包括炮手的舱口。炮手的观瞄带有热成像系统的望远镜、激光测距仪。导弹则是以瞄准线半自动指令方式制导。主炮是一门博福斯57mm/L70 Mk.1型舰炮(英语:Bofors 57 mm L/70 naval artillery...
    2 KB (323 words) - 20:01, 18 January 2023
  • 主要模式——激光束與瞄準(英语:Line-of-sight (missile))重合,同時將坦克炮稍微抬高以減少導彈發射時所產生的塵埃量。導彈系統採用了瞄准线半自动指令引導原理,導彈會飛上至瞄準的上方,並且在經過數百米以後進入激光束的制導。 彈道模式——將激光束與坦克炮都稍微抬高。然後導彈就在炮手的瞄準...
    24 KB (2,341 words) - 09:44, 12 January 2025
  • 仿造自拖式飛彈,紅箭-8采用管式发射装置,光學瞄準、紅外半自动制导和有線傳輸制导指令。导弹安装有线管,内设有制导导线,当导弹发射后制导导线放出,装有红外曳光管保证追踪导弹轨迹。目视瞄准镜的十字线对准目标并在导弹飞行过程中一直跟踪目标,将导弹导向瞄准线而击中目标。攻击距离在100米~3000米左右,...
    10 KB (1,619 words) - 22:04, 30 December 2024
  • 在1979年“红箭8”的紅外半自动制导技术取得重大进展后,1979年开始,吉林524厂(江北机械厂)提出将红外制导技术运用在“红箭73”上的方案,开始研制了车载发射的半自动控制的“红箭-73A”。采用光学瞄准,红外跟踪,烟火式红外光源指示导弹飞行轨迹,红外测角仪测定导弹方位,控制系统进行计算并发出指令...
    9 KB (1,406 words) - 01:27, 18 January 2025
  • 引导飞弹;这种制导方式是视线光束制导(LOSBR),即自动瞄准线指令诱导(:自动瞄准线指令诱导)(ACLOS)。当使用激光制导时,会向目标发射连续的激光束,后部的传感器使导弹能够借助激光束到达目标;这种制导形式是LOSBR,即瞄准线半自动指令(SACLOS)。这种双制导方式系统允许同时向两个不同的目...
    17 KB (1,212 words) - 08:42, 27 April 2025
  • «Свирь»/9М119М «Инвар»)是一系列由前苏联圖拉機械設計局(圖拉KBP)所研製和生產的瞄准线半自动雷射制導(英语:Laser guidance)乘波導引式反坦克导弹本身,9M119是俄罗斯国防部火箭炮兵装备总局(GRAU)的代號。其導彈發射系...
    25 KB (1,663 words) - 14:51, 29 April 2025
  • ,由於飛彈的航向全由手動控制,需要眼明手快及身體協調度高才能達成,訓練的難度比紅外線自動歸向的飛彈大得多,吹管飛彈的導控方式也不可能在天氣不佳或夜間達成。英國下一代的標槍防空導彈改用瞄準半自動指令方式操控,射手不需使用操控桿遙控飛彈,只要把目標保持在望遠鏡的瞄準便能使飛彈自動飛向目標。...
    16 KB (1,695 words) - 23:45, 30 March 2025
  • ICV部署至戰場,而無須擔心步兵甫登陸即受到敵軍裝甲火力的射擊。它在SBCT中主要擔任坦克殲擊車的角色,能夠以BGM-71拖式飛彈系統摧毀四公里外的目標。M1134主要以瞄準半自動指令引導飛彈,其有效引導距離與常见的火炮、機炮相当或更遠。 M1134主要發配給史崔克旅級戰鬥隊下的每個獨立步兵連使用。以下是M1134的主要服役單位。...
    5 KB (502 words) - 07:05, 13 January 2025
  • 2012年,厂商將其更名改稱「力盾」(英語:ForceShield)。 星光导弹包装在密封发射套管内。发射套管附加一个瞄准部件就可以发射。操纵手用瞄准部件的光学稳定的瞄具跟踪目标。这使得瞄准部件可计算出导弹击中目标的正确飞行轨迹。操纵手可以把风向输入到瞄准部件中。对于远程目标,操纵手还可提供仰角。当初始跟踪完成,操纵手按下发射按钮发射导弹。...
    21 KB (2,093 words) - 10:02, 3 March 2025
  • «Малютка»,羅馬化:Malyutka)是蘇聯第一代的反坦克飛彈,其北約代號為AT-3「火泥箱」(英語: 'Sagger' )。其最大特徵是控制方式是由有線傳送控制指令的控制器控制,操作的士兵如同玩電腦遊戲般利用操控手柄來控制飛彈行進方向,飛彈發射時把飛彈放置在發射箱的發射軌上,戰鬥部採用高爆反坦克彈,能炸穿400毫米厚裝甲。...
    7 KB (491 words) - 07:36, 15 May 2025
  • M1加兰德步枪 (category 半自动步枪)
    M1),是世上第一種大量服役的半自動步槍,在1936年取代了美軍制式M1903春田步槍,亦是二戰中最著名的步槍之一。美軍的M1加蘭德步枪最終在1957年被M14戰鬥步槍所取代。 1920年,约翰·坎特厄斯·加蘭德在春田兵工廠(Springfield在中國大陸音译为“斯普林菲尔德”,但同時也可意譯作“春田”)開始設計半自動...
    28 KB (2,806 words) - 10:19, 14 May 2025
  • 旋火是英国20世纪60年代开发的一种线导反坦克导弹,1966年至1993年间生产。这个名字的含义是指它能够在射击后快速旋转九十度,使其与瞄准装置的标线平齐。因此发射车可以被隐藏起来,操作员可以使用便携式瞄准器,将其放置在远处的更有利的发射位置。 旋火于1969年开始服役,并在服役期间获得了多次重大...
    23 KB (2,700 words) - 14:00, 9 March 2025
  • 11設計簡單,受到包括法國在內的30多個國家採用,總共生產180000枚。 改良型AS.11B1提升導引系統的性能,同時可以依照顧客需要使用TCA公司的紅外線半自動指揮至瞄準導引系統。 SS.11飛彈全長1.201公尺,重量29.9公斤,飛彈尾端有一具SNPE公司的固態火箭加力器,與一具SNPE公司的固態火箭推進...
    3 KB (269 words) - 14:36, 16 December 2023
  • 模式中連接10點及獲得「小隊指令實行」10次)時解鎖,被歸類為個人防衛武器,並可以使用反射式、雷射瞄準器、舒適握把、制動器、M145(放大3.4倍)、手電筒、直角握把、防火帽、全像、寛型握把、消音器、ACOG(放大4倍)、斜視金屬瞄準...
    63 KB (5,709 words) - 14:42, 31 January 2025
  • Milli無反動槍」;中國大陸地區命名為「火箭砲」。奇怪地新增了可拆卸式彈匣而具有20發容量、可半自動射擊、發射84毫米火箭彈和使用AT4的光学瞄准镜,而且能力在火箭砲战模式當中亦有所誇大。 反坦克武器 无后座力砲 RPG-2 55 S 55無後座力砲 78式无后坐力砲 布雷達迅雷無後座力砲...
    17 KB (1,828 words) - 11:46, 10 February 2025
  • 率,采用了多种弹头指控模式,利用修正(校正)系统增强了弹头延时引爆的准确率。针对直升机目标,“黄蜂”防空导弹系统可利用电视-光学瞄准器根据直升机的角坐标方位对其开展半自动跟踪,进而对防空导弹实施制导,从而摧毁目标。改进后的导弹型号定为9M33M3,与前型号相比,新型号在无线电控制引信性能方面更加完...
    14 KB (1,857 words) - 15:16, 8 October 2024
  • 瞄準控制器激活了這些裝置,然後瞄準控制器將信號沿導線發送到導彈,導線從導彈後方卷出以保持導彈與控制器連接。操作員將瞄準控制器保持在目標以上;瞄準裝置追踪紅外線熱焰,並傳送修正數據到導彈上的彈載電動機,帶動飛行中的導彈直到瞄準點。運轉中的彈載電動機直到被點燃前,既需要保持導彈朝著瞄準...
    30 KB (3,331 words) - 05:30, 15 February 2025
  • GMG可以利用機匣蓋上的兩條MIL-STD-1913戰術導軌之一安裝各種現有的瞄準具(包括光学瞄准镜、夜視鏡和红外线),令其能夠在各種情況下對大量和很多類型的敵方進行更精確、更大範圍和遠距離轟炸。HK GMG採用挪威巴彭斯米亞公司製造的反射式瞄準具作為標準裝備,並且通過MIL-STD-1913戰術導軌安裝於機匣...
    37 KB (2,687 words) - 22:57, 12 January 2025
  • Surface-to-Air Missile)是英國飛機公司為英國陸軍開發的一款陸基地對空飛彈,用於取代曳引式波佛斯40公釐高射砲。該系統的特殊之處在於它是第一代使用光學半自動視線導引系統的防空飛彈,以無線電導引彈頭修正航向,使該系統在當時具有相當高的精度,因此初期型號未使用近炸引信及大型彈頭。...
    56 KB (7,071 words) - 15:41, 22 March 2025
  • 神社隱藏著的核武器(當然是宗介的誤解)。也許也指身為戰爭狂、給與周圍巨大傷害的某人? 義大利制半自動霰彈槍 推定路易斯·弗蘭基(Luigi Franchi S.p.A.)有限公司製造的霰彈槍,雖然根據半自動來判斷有點困難,應該是指SPAS-12。 黏著榴霰彈 內藏小型的黏著榴彈(HESH,High Explosive...
    88 KB (9,664 words) - 05:00, 4 May 2025
  • 海貓飛彈不同型號間的區別主要在其射控系統。最初的GWS-20型號使用簡單的手動視線指令導引模式,以滿足快速開發和快速部署的需求。之後出現了幾款改進型號:GWS-21增加了雷達提示以輔助手動操作,使該型號於夜間和惡劣天氣的作戰效果提升;GWS-22型號改用了半自動視線指令導引模式;最後研發出的型號GWS-24具有全自動交戰的功...
    29 KB (3,211 words) - 05:31, 12 November 2024
  • 接觸並臥底在瑪雷軍中,在與伊雷娜和調查兵團合作下成功俘虜了瑪雷偵查船上的所有瑪雷士兵,結合船上的瑪雷工兵,為帕拉迪島引進了新科技,如火車、飛行船、半自動手槍、手動槍機步槍、無線電。曾被莎夏問到為什麼皮膚是黑色的,給予調查兵團眾人的回應是「因為神希望這樣,覺得有不同的人種比較有趣」,因此對於艾爾迪亞人能夠變成為巨人並不感到訝異與歧視。...
    365 KB (65,658 words) - 03:28, 17 May 2025
  • 700枝。當時PPD被包括內務人民委員部(NKVD)的內部部隊以及邊防警衛的單位等採用。一個鮮為人知的事實是,1939年,PPD已經完全退役,隨後的工廠訂單亦因国防工业人民委员部的指令而被迫取消;雖然由於瓦西里·捷格加廖夫與斯大林有著良好的個人關係,並在兩人的親自干預以後,而令這個決定迅速扭轉。1939年,蘇芬冬季战争期間,由於嚴...
    17 KB (1,235 words) - 01:51, 4 May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