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振荡(neural oscillation)是中枢神经系统中存在的一种节律性或重复性的神经元活动。神经振荡可能是由单个神经元产生,也可能是由某个神经回路产生。大量神经元的同步振荡,则可以产生像脑电这样宏观的振荡活动。 神经组织可以通过多种方式产生振荡,这种振荡主要是靠单个神经元或者神经...
18 KB (2,515 words) - 05:30, 9 August 2024
腦波 (category 神經科學)
腦內的神經細胞活動時所產生的電氣性擺動。因這種擺動呈現在科學儀器上,看起來就像波動一樣,故稱之為腦波。脑波形成机制是因脑部大量神经元的同步神经振荡,进而产生脑电这样宏观的振荡活动。用一句話來說明腦波的話,或許可以說它是由腦細胞所產生的生物能源,或者是腦細胞活動的節奏。...
16 KB (1,584 words) - 05:29, 9 August 2024
振荡(英語:Oscillation)指某一可观测量的值关于中心值(常为平衡点)往复变化,或可观测量在两个态或多个态之间往复变化,常指随时间的变化。常见的例子是单摆和交流电。振荡也常称作振动,虽然二者作为同义词交叉使用,但振动常指机械振荡。振荡不仅仅出现在物理系统中,也會出现在生物系统中,包括人类社会和大脑。...
4 KB (153 words) - 05:10, 27 November 2021
Alpha波,或阿尔法节律,是频率范围在8-12赫兹的神经振荡。一般认为Alpha波可能源于丘脑起搏器细胞的同步电活动,但视觉皮层中也有能独立形成α振荡的区域。历史上,它也被称为 "贝格尔波",以汉斯・伯格(Hans Berger)的名字命名,他在1924年发明脑电图时首次描述了它们。 Foster...
2 KB (200 words) - 05:25, 5 April 2023
計算神經科學,亦稱理論神經科學或數學神經科學,是神經科學的分支,為一門跨領域學科,包含神經科學、認知科學、資訊工程、電腦科學、物理學及數學等。主要特點是透過數學模型與理論分析,將人腦抽象化,嘗試理解神經系統調控神經的原則,像是神經系統的發展、構造、生理、認知功能。 理論上,計算神經科學是理論神經...
19 KB (2,173 words) - 22:52, 21 February 2025
Yoshiki)首先提出。具体说来,它描述了大量耦合振子的同步行为。这个模型原本是为了描述化学振子、生物振子而构建,后发现具有广泛的应用,例如神经振荡,以及振荡火焰的动力学。惊人的是,一些物理系统的行为也符合这个模型,比如耦合约瑟夫森结的阵列。 这个模型假设,所有振子都是完全相同的或几乎完全相同的,...
10 KB (2,097 words) - 12:46, 16 May 2021
德雷福斯的工作已经对认知科学家和神经科学家产生了影响,促使他们研究现象学、具身认知科学(英语:Embodied cognitive science)和“与-或”生成论(英语:Enactivism)。举例来说:神经科学家沃尔特·弗里曼(英语:Walter J. Freeman (neuroscientist))对神经振荡...
7 KB (936 words) - 13:22, 18 September 2023
腦電描記術 (category 神经技术)
resolution),這是MRI、CT和PET所不能做到的。因此,腦電圖仍然是用于研究和诊断的宝贵工具。 腦皮層電圖 脑机接口 事件相关电位 神经振荡 局部场电位 脑磁图(英语:Magnetoencephalography) 心電圖 穩態視覺誘發電位 腦電圖分析 腦波樂器 腦電描記術. 樂詞網....
4 KB (411 words) - 05:50, 9 August 2024
神经编码(英語:neural coding)是一个和神经科学相关的领域,研究外界刺激与特定的神经元或者神经元组合之间的电生理学关系,以及这些神经元组合电活动之间的关系。 感觉信息与其它信息,都是由脑中的生物神经网络来承载与呈现,基于这个理论,人们认为神经元既可以编码数字信号,也可以编码模拟信号。...
20 KB (2,746 words) - 01:10, 2 September 2024
神经递质系统。 睡眠时间是由生物钟控制的,在人类中,在一定程度上是由意志行为控制的。 昼夜节律这个术语来自拉丁语 circa,意思是“大约”(或“近似”) ,diem 或 die,意思是“一天”。 生物钟是指一种生物机制,它控制着多种生物过程,导致它们表现出内源性的、可诱导的大约24小时的振荡。...
110 KB (15,260 words) - 22:50, 17 December 2024
trigger)。 这一发明是施密特对鱿鱼神经中的神经脉冲传播进行研究的直接成果。 电路图中的施密特触发器符号是一个三角中画有一个反相或非反相滞回符号。这一符号描绘了对应的理想滞回曲线。 施密特触发器可以利用简单的隧道二极管实现,这种二极管的伏安特性在第一象限中是一条“N”形曲线。振荡...
18 KB (3,020 words) - 03:21, 4 July 2024
快速動眼期 (category 神經生理學)
神经振荡),与深度睡眠时的Delta波不同,更类似于清醒状态下的图样。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成分,是海马迴中的θ节律(英语:theta rhythm)。大脑皮质表现出和清醒时类似的40-60 Hz的γ波(英语:Gamma Wave)。在清醒和异相睡眠期间,脑皮质和丘脑的神经...
59 KB (8,693 words) - 18:23, 8 December 2024
肌萎缩侧索硬化(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ALS)又称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是一种运动神经元病,以大脑皮质锥体细胞、脑干运动神经核和脊髓前角细胞同时受累为特征;属于一种漸進且致命的神经退行性疾病。 肌萎缩侧索硬化有其他旧名或俗称,如:肌肉萎縮性脊髓側索硬化症、盧·賈里格症(Lou Gehrig's...
91 KB (10,540 words) - 16:23, 18 January 2025
脑的亚稳态 (category 神經科學)
神经回路中单个神经元通常输出动态振荡波形,但也可能输出混沌波形。 神经元相互连接形成神经网络,使得产生的EEG 信号具有高度的可预测性。 通过识别这些相关性和导致这种可预测脑电波的神经元,科学家可以确定哪些大脑皮层区域并行处理刺激,哪些神经元网络协同作用。...
10 KB (1,505 words) - 08:21, 18 December 2024
伏隔核的基本细胞类型是中型多棘神经元,这类神经元产生的神经递质是γ-氨基丁酸 (GABA),一种主要的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性神经递质,这些神经元也是伏隔核的主要投射或者称输出神经元。 隔核的95%神经元是中型多棘GABA能投射神经元,其它类型神经元还发现有无棘胆碱能中间神经元。...
17 KB (2,337 words) - 05:37, 1 November 2024
脑 (category 中枢神经系统)
脑(英語:brain,学名:encephalon)是所有脊椎动物和大部分无脊椎动物都具有的中枢神经系统核心,通常位于头部并靠近特殊感觉器官(比如负责视觉的眼、负责听觉的耳、负责嗅觉的鼻和负责味觉的舌)。脑在脊椎动物中尤为发达,是体内体积和密度最大的神经组织,也是功能最复杂集中、单位重量下能量和氧气消耗最高的器官。...
119 KB (15,060 words) - 05:29, 17 May 2025
1990年代研究语音自动化、使用神经网络进行机器学习自然语言处理,发表汉语语言识别的相关论文。基于研究,徐教授成功研制“汉语声控电脑打字机”,获国家发明专利。又研制了“手写汉字识别系统” 取得成功。 撰写或合作撰写的论文有90多篇,分别发表于国内外刊物和学报上。研究的主要内容可分为五大部分:1、振荡...
8 KB (969 words) - 17:07, 19 July 2024
量三苯氧胺(一种用于治疗肌张力障碍的强效药物)。 腦波夾帶(英语:Brainwave entrainment),也称脑波同步或神经夹带,是指观察到脑波(大脑中的大规模电振荡)会自然地与周期性外部刺激的节奏同步,如闪烁的灯光、语言、音乐或触觉刺激。由于不同的意识状态,可能与不同的主导脑电波频率有关,...
167 KB (17,841 words) - 02:56, 7 April 2025
振荡器(英语:Tesla's oscillator)提出许多想法。在描述这个装置时(他预计在两年内会为他赚取1亿美元),他告诉记者,在1898年,他的某个版本的振荡器在他的东休斯顿街46号实验室和曼哈顿下城的邻近街道引起过地震。他还告诉记者,他的振荡...
176 KB (21,627 words) - 11:05, 19 April 2025
振荡器链。 哈默罗夫随后提出,一个神经元微管中的凝聚体可以通过电突触的间隙连接与其他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中的微管凝聚体连接。他认为细胞之间的间隙足够小到能使量子物体穿过,使它们能够延展到大脑的大面积区域。一些理论认为间隙连接与γ振荡...
39 KB (4,963 words) - 13:04, 8 January 2024
腦波分析 (category 神经技术)
特徵,也可以確定其時間及頻率的內容,因此小波轉換像是數學顯微鏡,可以分析神經節律的不同尺度,研究腦信號的小幅振盪,並且忽略其他的成份。除了小波轉換外,有另一種主要的時頻域方法,稱為希爾伯特-黃轉換,可以將腦波信號分解為一組振盪成份,稱為本質模態函數(英語:Intrinsic Mode Function...
13 KB (1,725 words) - 06:11, 12 April 2024
神经生理学、心理学、医学、数理逻辑、计算机技术和统计力学等多种学科,进一步阐述了关于控制论想法的思考,是二战后美国跨学科研究的一个早期代表。 第一部分 包括原第一版的八章 第一章 牛顿时间观和柏格森时间观。 第二章 群与统计力学 第三章 时间序列,信息与通讯 第四章 反馈与振荡 第五章 计算机与神经系统...
5 KB (616 words) - 18:48, 7 March 2023
初步研究表明,誘發解離的事件(如氯胺酮等藥物或癲癇發作)會在人體後內側皮質(小鼠的壓後皮質)的第五層神經元中產生緩慢節律性活動(1–3 Hz)。這些慢波振盪阻斷了其他腦區與後內側皮質的互動,可能是解離體驗的神經機制基礎。 解離被描述為童年創傷(包括身體、心理和性虐待)受害者常見的症狀群之一,研究證實解離與創傷史存在相關性。且對「...
8 KB (989 words) - 06:58, 3 April 2025
,就能确定磁感应强度;反之,若已知磁感应强度,即可确定核的共振频率。 采用调节频率的方法来达到核磁共振。由线圈向样品发射电磁波,调制振荡器的作用是使射频电磁波的频率在样品共振频率附近连续变化。当频率正好与核磁共振频率吻合时,射频振荡器的输出就会出现一个吸收峰,这可以在示波器上显示出来,同时由频率计即刻读出这时的共振频率值。核磁共振...
28 KB (4,195 words) - 16:23, 4 April 2025
振盪、慢波電位、節律電位和突觸電位,它們隨刺激的大小而變化。它們源自各個配體門控離子通道蛋白的作用的總和,並隨時間和空間而減少。他們通常不涉及電壓門控的鈉和鉀離子通道。[1]這些脈衝是遞增的,並且可能是興奮性的或抑制性的。它們響應突觸前神經元的放電和神經...
2 KB (185 words) - 16:56, 28 April 2024
逻辑斯谛函数应用领域广泛,包括生物学(特别是生态学)、數理生物學、化學、人口学、经济学、地球科学、数学心理学、概率、社会学、政治学、语言学、统计学和人工神经网络等。例如,广义逻辑斯谛曲线(英语:generalized logistic curve)可以模仿一些情况人口增长(P)的S形曲线。起初阶段大致是...
27 KB (4,041 words) - 00:56, 9 December 2023
耳膜会破裂,这个声压相当于半个标准大气压。 随着社会的进步,噪声污染已经成为社会突显问题。据调查,噪音每上升一分贝,高血压发病率就增加3%。影响人的神经系统,使人急躁、易怒;亦會影响睡眠,令人難以入睡,過大的噪音可以令人在睡中醒來,從而擾亂睡眠週期,造成睡眠不足或感到疲倦。40~50dB的聲音會干擾...
19 KB (2,521 words) - 09:48, 23 April 2025
童年失憶症 (category 神經科學)
记忆形成后,神经发生的减少,會导致遺忘跟著減少。此外,記憶透過從海馬迴到皮質的轉移而獲得鞏固。该转移优选在海马迴高度興奮期间发生,即在漣波振荡期间发生,而漣波振荡代表海马迴與皮质的交流增加。這種與經驗相關的活動,要到一定年齡才會增加,这表明这可能是童年失憶症的一种机制。...
57 KB (7,285 words) - 02:07, 8 December 2023
formation)又称网状系统,是在中枢神经系统中,一系列介于脊髓上端到丘脑之间,由白质和灰质交织形成的弥散性神经网络。其涉及延髓中央、脑桥被盖、中脑、下丘脑等多个部位,大部分位于脑干内。 网状结构内除了有多个界限清楚且功能明确的神经细胞核团、神经纤维束外,另有散在分布的神经元群及纵横交错的神经...
45 KB (5,687 words) - 05:17, 18 December 2024
电外科 (section 神经和肌肉细胞的电刺激)
过来自手电筒型设备中的干电池的直流电,加热到高温探针的热传导(很像烙铁的方式)灼烧组织。 相比之下,電外科使用射頻(RF)交流電誘導電離分子的細胞內振盪來加熱組織,使細胞內溫度升高。細胞溫度達到60°C時會瞬時死亡。組織被加熱到60-99°C時會發生組織乾燥(脫水)和蛋白質凝固。如果細胞內溫度迅速達...
22 KB (3,182 words) - 10:12, 18 November 2023
振荡活动产生的。这些细胞的活动频率是在前脑基部背纹的细胞里发现的。他的模型区分显式定时和隐式定时。显示定时用来测量一个刺激的长度。隐式定时用来推测一个在不久的未来将发生的事件与目前之间的时间差。这两个定时的神经解剖部位不同。隐式定时常常用来产生一个肌肉运动,与它相关的神经部位包括小脑、左顶叶皮层和左前运动皮质。...
56 KB (6,452 words) - 02:11, 27 February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