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帶路里程碑(英語:Kwan Tai Lo Milestone)是香港的一組石碑,使用花崗石鑿成,為截面呈正方形或三角形的石柱,高度約1米,尖頂,碑上刻有英文字及中文字,分別以英里及華里,標示該處在群帶路上與維多利亞城及石排灣(石排灣以西之里程碑)或者赤柱(石排灣以東之里程碑...
4 KB (350 words) - 15:35, 5 July 2025
有關群帶路的起源,香港掌故專家梁濤指出過有數個可能,除了阿群帶路外,另外一可能因為此條路繞在香港島的山腰上,有如婦女之裙帶而被稱為裙帶路,後來訛轉為群帶路。 1874年,桂文燦編纂的《廣東圖說》同治刊本,當中記載了群帶路為維多利亞城。而1866年的《新安縣全圖》,當時的群帶路所標示的位置亦相近。...
4 KB (505 words) - 15:24, 19 February 2025
該處已完全抹煞了它原來用作標示維多利亞城邊界的意義。詳細研究資料可參考:www.terryng.net/cbs 香港主题 維多利亞城 四環九約 群帶路里程碑 《點對點(粤语:點對點 (電影))》- 2014年香港本地電影,以舊時的香港為主題,其中的點線圖有講述到維多利亞城界碑 中西區文物徑─西區及山頂線:維多利亞城界石...
10 KB (870 words) - 12:20, 5 July 2025
大潭水塘道 (category 群帶路)
准的車輛進入,行人則可經車閘側面的狹窄行人通道進出郊野公園。 黃泥涌水塘公園 黃泥涌峽軍事遺址 陽明山莊 大潭水塘 大潭童軍中心 香港國際學校 群帶路里程碑 2011年區議會選舉選區分界 (PDF). [2011-04-06].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2-11-02). 维基共享资源上的相关多媒体资源:大潭水塘道...
3 KB (317 words) - 10:24, 3 July 2025
石排灣道 (category 群帶路)
石排灣道歷史上屬於群帶路的其中一段,早於香港開埠前便已存在。1846年,政府根據群帶路的基礎,修建連接維多利亞城至香港仔的道路,石排灣道即為道路的其中之一部份,屬於舊香島道的一部份。 1967年3月,一個刻有「群帶路」三字的花崗石里程碑在石排灣道被發現出土,現時該石碑收藏在香港歷史博物館內。...
3 KB (237 words) - 22:14, 4 July 2025
貿易,满清政府只准廣東一口通商。英軍初抵港島時在赤柱一帶登陸,一名水上人女漁民陳群為英軍開路,帶領英人從香港仔循香港村、石排灣等地,越山至港島北部「群帶路」一帶(即後來之維多利亞城)。經香港仔時,英軍詢問所在何地,陳群以水上人音回答「香港」,蜑家話「香港」近似廣州話「康港」,英人即以水上人音「HONG...
10 KB (1,039 words) - 06:45, 16 May 2025
Day),由隊長籃籃帶領Yuri、林襄、孟潔、苡萱及雅涵,於美國紐約市皇后區花旗球場以球會友,成為首支前往美國職業棒球大聯盟的台灣職棒啦啦隊。 2022年9月,籃籃以綜藝大集合主持群身分入圍第57屆金鐘獎,為隊史(含La NewGirls及LamiGirls時期)及中華職棒史上第一位入圍金鐘獎的現役啦啦隊員。...
86 KB (4,081 words) - 13:33, 21 July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