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格拉底式質疑(英語:Socratic questioning,或者蘇格拉底式提問法),是一種有結構的質疑方式,可用於探索許多方面的思想,包括探索複雜的想法、了解事物的真相、解決問題和問題、揭示假設、分析概念、區分我們所知道的和我們不知道的東西、跟踪思想的邏輯含義或控制討論。 蘇格拉底式...
8 KB (1,086 words) - 10:36, 19 October 2024
《苏格拉底的申辩》(古希臘語:Ἀπολογία Σωκράτους Apología Sōkrátous) 是柏拉圖《對話錄》的其中一篇,此书記錄了蘇格拉底接受審判時的個人辯詞。蘇格拉底辯駁對於他「腐败青年, 不信仰眾神而新立神祇」的種種控訴。其演讲没能阻止对他有罪的判决,苏格拉底被判以死刑。...
31 KB (4,665 words) - 06:04, 8 March 2024
的定义和概念)等步骤。由于苏格拉底把教师比喻为「知识的产婆」,因此,「苏格拉底方法」也被人们称为是「催生法」。 蘇:虛偽屬於正義,還是非正義? 歐:非正義。 蘇:偷盜、欺騙、奴役等,屬於正義,還是非正義? 歐:非正義。 蘇:對於那些極大損害了國家利益的...
2 KB (343 words) - 19:56, 24 December 2024
苏格拉底悖论(Socratic paradox),源於「我知道我什麼都不知道」,来自于自指句。 典型的範例如下: 下面的句子是错误的。 上面的句子是正确的。 如果下面的句子是错误的,那么上面的句子也是错误的。那么下面的句子就是正确的,那么上面的句子就是正确的……就这样陷入了死循环。 另外一个典型的范例:...
2 KB (197 words) - 13:10, 24 March 2025
的《对话》一书中记载了苏格拉底在伦理学领域的贡献。 蘇格拉底出生於伯里克利統治的雅典黄金時期,出身貧寒,父親是雕刻師,母親為助產士。蘇格拉底的妻子是贊西佩,育有3名兒子(Lamprocles, Sophroniscus, Menexenus),蘇格拉底死時他們都還很年幼。...
39 KB (5,230 words) - 07:49, 16 February 2025
苏格拉底式的质疑、思想紀錄及引導想像(英语:guided imagery)。像认知行为疗法(CBT)及理性情緒行為治療法(英语:rational emotive behaviour therapy)(REBT)都有用到認知再建構。而不少研究也指出以認知再建構為基礎的療法有不錯的效果。 认知科学...
4 KB (360 words) - 02:59, 18 March 2022
理想国 (category 需要從德語維基百科翻譯的條目)
的。 苏格拉底认为他已经回答了拉希马库斯的问题,并完成了对正义的讨论。 蘇格拉底和格勞孔繼續他們對正義的討論,蘇格拉底提出了洞穴的寓言來說明他的觀點,即真正的知識不存在於物質世界,而是存在於思想領域。 苏格拉底和随同阿黛依曼特、格劳孔总结了他们讨论的教育,苏格拉底...
43 KB (7,469 words) - 03:04, 26 July 2024
會飲篇 (category 蘇格拉底)
的观点认为,《会饮》暗含了对苏格拉底本人以及他的哲学思想的质疑,并对他的部分行为提出了反对。有人认为,《会饮》可能暗示了对苏格拉底哲学脱离真实群众,一味追求抽象原理的批评。 不过上述由玛莎·努斯鲍姆提出的观点也可以被传统观点反驳。因为《会饮》对苏格拉底的描写与色诺芬笔下的苏格拉底...
24 KB (4,256 words) - 03:39, 10 April 2025
外行人在知識社會中扮演公民的角色尤其重要。 批判性思维的最早记录是柏拉图所记载的苏格拉底的教导。 其中包括柏拉图早期对话的一部分,苏格拉底在道德问题上与一个或多个对话者进行接触,例如质疑苏格拉底逃离监狱是否合适。 哲学家对这个问题进行了思考和反思。 苏格拉底确立了这样一个事实,即人们不能依靠那些"权威"的人。苏格拉底...
21 KB (2,404 words) - 06:55, 30 July 2024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category 使用ISBN魔术链接的页面)
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英語:Maslow's hierarchy of needs)是美國心理學家亞伯拉罕·馬斯洛在1943年發表於《心理學評論》期刊的論文《人類動機的理論》(A Theory of Human Motivation)中提出的心理學觀點。 隨後馬斯洛將這個想法擴展到包括他對人類天生好...
20 KB (2,746 words) - 01:09, 13 February 2025
建構主義 (學習理論) (category 自2021年6月缺少注脚的条目)
的過程似乎是無目的性的,並且在孩童的學習過程中不具有重要性。但是皮亞傑對這種傳統看法提出異議。他認為,遊戲在孩童的認知發展過程中,是一個重要且必需的部份。為了顯示觀點的可信,皮亞傑並以實證研究的結果來支持自己的理論。建构主义是由认知主义发展而来的哲学理念,在此基础之上的学习理论与以往的行为主义的...
5 KB (722 words) - 04:27, 25 June 2021
習得性失助 (category 含有英語的條目)
的。 上述這三點看問題的角度,通常被稱為「3 Ps」,這三個論點同時也讓其他人幫助具有習得無助感的人們走出自己的心理困境。不過有的時候,當面臨巨大的危機時,人類也有可能自動走出習得無助感的枷鎖。在小說《歌門鬼城(英语:Gormenghast (novel))》中的主角泰特斯·格...
7 KB (1,050 words) - 07:24, 28 December 2024
人本主义心理学 (category 含有缺少标题的引用的页面)
兴起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美国。由亚伯拉罕·马斯洛创立,以卡尔·罗杰斯为代表,被稱為除行為學派和精神分析以外,心理學上的「第三勢力」。 人本主義和其他學派最大的不同是特別強調人的正面本質和價值,而並非集中研究人的問題行為,並強調人的成長和發展,稱為自我實現。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一些要素是:...
2 KB (324 words) - 15:28, 27 March 2025
小艾伯特实验 (category 含有英語的條目)
的东西。 约翰·华生和罗莎莉·雷纳从一所医院挑选了9个月大的艾伯特进行这项研究。艾伯特的母亲是哈里特巷(Harriet Lane Home)残疾儿童的奶妈,艾伯特是华生和雷纳进行实验的巴尔的摩约翰霍普金斯大学之斐马克诊所一名雇员的...
6 KB (853 words) - 02:53, 31 December 2024
自我效能 (category 自2016年12月需补充来源的条目)
的实力发挥及最可能选择。这些影响是特别明显和令人信服的,就像行为影响健康一样。 Judge 等人在2002年阐述了控制点和神经质的概念,得出了自我效能(这与阿尔波特·班杜拉的自我效能理论是不同的)和自尊是相同的、单因素的概念,并且证明他们是相互关联的。 心理学家阿尔波特·班杜拉(Albert...
25 KB (3,673 words) - 02:05, 25 April 2024
的学习形態描述为「动物对特定制約刺激的反应」。最简单的形式,是亞里斯多德曾經提出的「接近律」,也就是當兩件事物經常同時出現時,大腦對其中一件事物的記憶會附帶另外一件事物。 古典制約理論一開始的重點放在反射行為或是非自願行為,任何一個反射都是「中性刺激」與「產生的反應」兩者的...
24 KB (2,919 words) - 13:43, 8 October 2024
行为主义 (心理学) (category 含有英語的條目)
的)內部狀態所造成的,人的行為現象至少必須由他自身所體驗到。 邏輯式(Logical): 由牛津大學哲學家吉伯特·賴爾在他所著的The Concept of Mind(1949)一書中所建立。 目的論(Teleological): 後斯金納派,目的論的行為主義,接近微观经济学概念。...
17 KB (2,489 words) - 08:07, 16 September 2023
學習是對問題情境的整體領悟 (參看:庫勒實驗:讓猩猩學習的過程) 潛在學習法(Latent Learning): 學習如果沒有相應的驅動力或酬賞的狀況下,學習時行為上沒有大改變。相反,若有鼓勵或酬賞的話,結果會有較明顯的進步。 訊息處理論(Information Processing Model) 訊息的構成...
2 KB (254 words) - 14:34, 6 April 2023
拉德·勞倫茲所提出的固定行為型態(fixed action patterns,FAPs)或本能行為有所對比。這些斯金納所說的行為,存在外在的操作制約變數,在進行行為的廣泛深入分析時是需要仔細思考的。 在狗的訓練中,利用覓食的慾望來對工作犬和偵查犬等進行訓練。這種來自於狩獵本能的固定行為型態的...
21 KB (3,016 words) - 09:26, 9 November 2022
社会认知理论 (category 自2023年2月需要從英語維基百科翻譯的條目)
Theory)是美国心理学家阿尔波特·班杜拉提出的社會心理學基础理论,这一理论源于行为主义学派的强化学习理论——即学习,本质上说是受到增強與惩罚的影响,而改变了行为的发生概率。例如,小孩说真话,得到了糖果奖励,以后他傾向於更多说真话;小孩说谎话,得到了糖果,以后他傾向於更多地说谎话。 而社会認知理论则认为,不仅加诸于个体本身的...
2 KB (291 words) - 10:38, 4 November 2023
广义化 (category 含有英語的條目)
的行為。 一个将事物广义化的简单例子是归类。例如:将“大雁”广义化(归类)之后是“鸟类”,将“鸟类”广义化(归类)之后是“动物”。 当然,这样的定义并不严谨。 从逻辑学的角度来定义,当且仅当满足: 任何一个B概念的实例也是A概念的实例 A概念的实例并不一定是B概念的实例 则可说“A是广义化之后的B”或“A是广义上的B”。...
3 KB (331 words) - 06:40, 20 April 2025
消弱 (category 含有英語的條目)
stimulus, US)不断的重复呈现,而制約刺激能够完全的引发制約反應(CR)时,制約反應就已被获得(acquisition)。 消弱作用最著名的例子就是伊萬·巴甫洛夫的狗的唾液制約反射。狗能夠对食物自然而然的分泌唾液,此時巴甫洛夫將食物看作非制約刺激、唾液分泌看作非制約反應,並將兩者的...
2 KB (260 words) - 11:30, 16 July 2023
学习理论 (category 字数已超过3000字节的小作品)
的经验都会影响学生的世界观、理解方式和变化过程,同时也影响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记忆与应用。 行为主义者将学习视为操作制約的一种表现,主张在教育中采用奖励和目标系统;认知主义的支持者认为,仅将学习定义为行为的变化是过于狭隘的,因此他们研究的重点是学习者本身,而非其所处的环境。这类人尤其关注人类记忆的...
5 KB (612 words) - 20:38, 14 March 2025
效果律 (category 含有英語的條目)
的)行為制約背後的一個概念為基底所提出的理論。而那個行為制約背後的概念,是「在一個特定的情境下,可以得到滿意的效果的反應在該情境下重複出現的機率會上升,而會得到不滿意的效果的反應,重複出現的機率則會下降」。 。 這個概念跟演化論的概念很像,如果一個特定的特質成為一個能讓個體存活下來的...
2 KB (238 words) - 08:50, 13 October 2020
观察学习 (category 含有英語的條目)
learning),是指由于观察他人行为,而发生的行为或态度学习。对观察学习的研究主要归功于美国心理学家阿尔波特·班杜拉。进一步的研究已经开始,显示观察学习与经典条件反射和操作条件反射之间的关系。 许多人把观察学习误认为是模仿。这2个术语的不同之处在于,观察学习是由于观察榜样而引起的行为改变。这并不意味复制榜样的...
8 KB (1,111 words) - 02:38, 16 June 2024
学习 (category 含有大英百科全书链接的条目)
學習是獲得新的理解、知識、行為、技能、價值觀、態度和偏好的過程。 人類與其他動物和一些機器都具備學習能力;也有證據表明某些植物具有某種學習能力。 有些學習是直接的,由單一事件(例如被熱爐燒)引起,但許多技能和知識是從重複經驗中積累起來的。學習引起的變化往往持續一生,很難區分似乎“丟失”的學習材料和無法恢復的材料。...
14 KB (1,678 words) - 17:17, 23 January 2025
增強 (category 含有缺少标题的引用的页面)
的后续反应,就是以操作性条件反射进行的。而由于「增強物」的適時出現,增加了個體以後在相同情形下重複这种行为的機率,這表示「增強物」對於個體的反應起了增強作用。此種增強作用,即稱之為「增強」。 「增強」这一概念的提出源于美国心理学家愛德華·桑代克,后经约翰·布罗德斯·华生、克拉克·L·赫爾等人的...
56 KB (7,424 words) - 13:56, 8 April 2024
斯金纳箱 (category 含有英語的條目)
的灯光,提供何时有食物的信息。虽然使用电击并不新鲜,但在有相关动物实验规范的国家可能需要先获得批准。 斯金纳箱已经在包括行为药理学在内的各种研究学科中变得普遍。这些实验的结果为心理学之外的许多学科提供了信息,例如行為經濟學。 一个关于斯金纳将他的女儿德博拉(Deborah)带入这样一个实验的...
10 KB (1,170 words) - 07:41, 8 February 2024
波波玩偶实验是美国心理学家阿尔波特·班杜拉于1961年进行的关于攻击性暴力行为研究的一个重要实验。他在1963年和1965年又对此专题继续进行深入研究。波波玩偶是与儿童体形接近的一种充气玩具。波波玩偶实验对于班杜拉研究观察学习、创建其社会学习理论起了关键作用。 在该实验中,班杜拉...
3 KB (508 words) - 23:38, 7 January 2022
行為治療 (category 所有需要可靠的醫學來源證明的章節)
原理:以一系列的逐步接近问题的刺激程序完成治疗。 三个主要步骤: 确认病人引发焦虑的刺激源,并把这些刺激源按照引发病人焦虑的程度进行等级排列。 让病人接受渐进式深度的肌肉放松训练,让病人学会区分紧张和放松肌肉的感觉,以便在躯体上和心理上能够达到放松的状态。 进行实际脱敏程序:让处于放松状态的病人从最弱等级的...
9 KB (1,208 words) - 02:23, 20 August 2023
教育心理学 (category 含有英語的條目)
的交互核对,在定性研究中有很高的价值。 个案研究(Case study)是定性研究的一种形式,关注于某一个人、组织、事件或其他实体。 教育心理学理论与研究被广泛应用于教学设计,即学习材料、学习活动以及交互式学习环境的系统设计。例如,在确定学习目标时,教学设计者经常使用本杰明·布鲁姆及其同事创立的...
36 KB (4,600 words) - 09:45, 29 August 2023